八苏木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doc
《八苏木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苏木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doc(2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新建铁路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八苏木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中铁四局集包增建第二双线工程八苏木隧道项目部2009年08月 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评估对象及目标1三、八苏木隧道概况14(一)地层岩性4(二)地质构造5(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5(四)隧道施工中的主要地质问题5(五)水文地质概况6四、风险评估程序、方法及流程7(一)风险评估程序7(二)风险评估方法7(三)风险评估流程7五、风险评估内容8(一)风险指标体系8(二)风险因素核对9(三)初始风险等级表121、八苏木隧道正洞分段风险识别872、八苏木隧道正洞初始风险等级16(四)风险识别及降低风险的对策19(五)残余风险等级表24
2、六、风险评估结果七、风险管理应急预案26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八苏木隧道 隧道风险评估及安全应急预案设计一、编制依据(一)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八苏木隧道设计图(集包施隧02)。(二)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三)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四)依据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安全规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铁建设2007102号)、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40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 10121-2007)、铁
3、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2312007)等有关规定。 二、评估对象及目标 评估对象:集包第二双线八苏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人员伤亡、环境破坏、工期延误等各方面的风险。 评估目标:通过对施工阶段各种风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工期风险)进行评估,提出风险因素等级,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降低风险,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以达到保障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并明确残留风险。三、八苏木隧道概况八苏木隧道地处内蒙古高原低中山区,位于既有京包兰铁路右侧,是双线隧道,隧道穿越印河与大黑河的分水岭,隧道里程DK525+046DK533+230(全长8184m),隧道在既有八苏木车站西北方向西沟村
4、东南约900m处一山坡进洞,进口斜坡较平缓,自然坡度约5左右,洞身穿越西沟(DK526+100、埋深80m)、南梁子沟(DK527+100、埋深40m),在南营子村东南山坡出洞,自然坡度约15左右,隧道最大埋深约130m。(一)地层岩性本区地层岩性较为复杂,在入隧道前行进于洪积地层及坡积层之上,穿越花岗岩及玄武岩,出隧道后走行于大黑河阶地上迂回至既有线。隧道洞身通过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洪积层及坡积层,上第三系上新统玄武岩、泥岩夹砾岩、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等。八苏木隧道围岩分级统计见表4-1。八苏木隧道围岩分级统计表 表3-1线别围岩级别长度(m)所占比例()双线138516.940905024
5、2529.62843.5小计8184100(二)地质构造八苏木隧道位于华北地台内蒙台隆之凉城断隆中,沿线断裂褶皱构造不发育,但新生代火山活动频繁,以基性喷发为特点,形成了大面积的玄武岩覆盖层,具有典型的桌状地貌形态;并伴生有角度不整合,主要表现为:玄武岩与花岗岩、泥岩夹砾岩与花岗岩的角度不整合。 第四纪表现为强烈的下切与侧向侵蚀。花岗岩体中节理较发育,主要有以下几组:J1: N40W/4050S,J2 :N60E/3045S, J3: SN/90,张开微张。(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根据试验结果阳离子交换量CEC(NH4+)为267320(mmol/Kg),蒙脱石含量(M)为8.814.6(%)
6、,自由膨胀率(Fs)为31.049.0(%),判定第三系泥岩具弱膨胀性,隧道洞身DK533+180+230通过该地层,对工程有一定影响。 (四)隧道施工中的主要地质问题八苏木隧道最大埋深约130m,岭脊为坚硬的玄武岩和花岗岩,、级围岩占67左右。洞身通过的富水带、风化破碎带、岩性接触带,岩性软弱,存在软弱结构面、节理密集带等,可能出现围岩失稳、突然涌水等地质灾害。1、围岩失稳:隧道进出口通过第四系地层及风化玄武岩泥岩、花岗岩地层,岩体破碎极破碎,并可能富含地下水,施工时可能出现脆性岩体的破裂、沿结构面产生的岩块松弛、滑移、坠落等变形破坏现象和破碎松散岩土(体)的坍塌等围岩失稳现象。另外,在通过
7、节理密集带以及花岗岩与玄武岩不整合接触带时,也易出现围岩失稳现象,泥岩为极软岩,具弱膨胀性,岩体成岩作用差,容易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造成隧道拱顶下沉或侧壁产生大的收敛,影响隧道的稳定。2、突、涌水:八苏木隧道地表沟谷切割较深,玄武岩垂直节理发育,有利于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但该区降雨量相对较小,蒸发量相对较大,隧道洞身通过玄武岩、花岗岩不整合接触面时,仅局部可能出现突然涌水现象,在节理裂隙发育区,施工时亦有可能出现突然涌水现象。在玄武岩与泥岩的接触面附近,由于透水性能的差异,可能存在地下水的富集。(五)水文地质概况八苏木隧道区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基岩裂隙水的赋存条件和富水程度受地形地貌、地层岩
8、性及地质构造影响,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由于该隧道埋深不大(最大埋深仅为130m),含水岩体有限,本区断裂褶皱构造不发育,故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综合分析隧道通过含水岩组类型,富水性分区及隧道埋深等因素,采用降水入渗法,预测该隧道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隧道涌水详见表42。 八苏木隧道涌水统计表 表3-2序号隧道里程长度(km)富水性分区降水入渗法正常涌水量(m3/d)最大涌水量(m3/d)1DK525+046DK526+8001.754弱富水579.711739.132DK526+800DK530+4253.625弱富水1167.473502.413DK530+425DK533+2302.80
9、5弱富水90337271012总长8.1842650.557951.66四、风险评估程序、方法及流程(一)风险评估程序(1)对初始风险进行识别;(2)对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目标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风险概率难以取得时,可采用风险频率代替;(3)分析各风险因素对目标风险的影响程度;(4)评价初始风险等级;(5)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理方案或措施;(6)对风险进行再评估,提出残留风险等级。(二)风险评估方法由于铁路隧道风险评估刚刚起步,在缺少足够数据的情况下,本报告主要采用主观估计的方法(专家调查法),先由评估单位或专家对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权重做出一个主观估计,然后通过隧
10、道专家委员会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对隧道的风险等级及风险应对措施提出指导性意见。(三)风险评估流程图41 风险评估与管理基本流程图五、风险评估内容(一)风险指标体系八苏木隧道风险指标体系见表51。八苏木隧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表51项目阶段施工方法目标风险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施工阶段矿山法安全、工期环境、质量塌方突水(泥)大变形洞口失稳相邻构筑物开裂或沉降地下水位下降其他(二)风险因素核对八苏木隧道施工风险因素核对表见表52。八苏木隧道施工风险因素核对表 表52 风险事件风险因素洞口失稳塌方突水(泥、石)大变形地下水位下降其他施工准备情况气象调查与施工有关法令调查设计文件的核对情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1、施工地质勘察资料收集情况常规地质法情况(地质素描)超前地质预报情况开挖情况开挖方式循环进尺爆破器材检查和落实预留变形量掌子面减压措施地下水处理爆破方法隧道超挖情况进洞落底挑顶断面变化处或工法转化处施工期防排水注浆堵水措施排水措施降水措施支护及衬砌情况支护刚度超前支护预注浆地层与加固与改良支护时机支护方法支护质量闭合成环周期防护情况机械设备防护人员防护监控量测水量水质水压掌子面稳定情况量测器材及布置量测频率规范要求监测项目监控量测制度信息反馈及处理施工管理培训情况检测情况应急预案情况人员管理情况施工队伍状况机械装备程度施工质量施工经验辅助工法的掌握与应用监理情况隧道特征埋深断面大小坡度辅助坑道洞
12、口失稳塌方突水(泥、石)大变形地下水位下降其他注:其中打“”表示该风险因素对风险事件有影响。洞口段隧道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洞口周边环境和地形地质条件,避免对第三方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单独对其风险因素核对如下表:洞口段隧道施工风险因素核对表 风险事件风险因素山体开裂变形坍塌其他施工准备情况气象调查与施工有关法令调查设计文件的核对情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地质勘察资料收集情况常规地质法情况(地质素描)超前地质预报情况施工组织施工顺序开挖情况开挖速度地下水处理爆破方法爆破器材检查和落实弃碴堆放施工期防排水排水措施降水措施支护情况支护强度支护形式监控量测量测器材及布置量测频率规范要求监测项目监控量测制
13、度信息反馈及处理施工管理机械装备程度施工质量施工经验辅助工法的掌握与应用隧道特征开挖跨度开挖深度(三)初始风险等级表1、八苏木隧道正洞分段风险识别(1)DK525+046DK525+180(长134m):隧道通过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细角砾岩。磨圆度差,呈棱角状,主要成分以玄武岩为主。细角砾岩整体性差,易掉块坍塌。存在的风险主要为拱顶下沉、围岩变形、塌方掉块,该段为弱富水区,但隧道埋深浅,基本没有发生突水、涌水的可能性。(2)DK525+180DK525+360(长180m):隧道通过的地层主要为上第三系上新统玄武岩,灰黑灰褐色,主要岩性为伊丁玄武岩和橄榄玄武岩,气孔状构造,局部为致密块状、
14、溶渣状,有杏仁状结核。风化层厚515m,为弱富水区。该段地层为弱富水区,存在的风险主要为塌方掉块,有发生突(涌)水等风险的可能性。(3)DK525+360DK526+420(长1060m):隧道通过的地层主要为上第三系上新统玄武岩,灰黑灰褐色,主要岩性为伊丁玄武岩和橄榄玄武岩,气孔状构造,局部为致密块状、溶渣状,有杏仁状结核。风化层厚515m,为弱富水区。该段地层为弱富水区,存在的风险主要为塌方掉块,有发生突(涌)水等风险的可能性。(4)DK526+420DK527+000(长580m):隧道通过的地层为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与玄武岩、泥岩夹砾岩不整合接触,主要为浅黄色灰色等,岩性致密,粒状结构
15、,为中粗粒状斑片状麻状花岗岩,表层岩体破碎,节理发育,风化层厚度约2060cm。存在的风险主要为隧底上鼓、围岩变形、塌方掉块,该段为弱富水区,与花岗岩不整合接触地段有发生突水、涌水的可能性。(5)DK527+000DK527+755(长755m):隧道通过的地层主要为上第三系泥岩夹砾岩,泥岩具中等膨胀性。存在的风险主要为隧底上鼓、围岩变形、塌方掉块,该段为弱富水区,与花岗岩不整合接触地段,发生突水、涌水的可能性较小。(6)DK527+755DK529+990(长2235m):隧道通过的地层为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与玄武岩、泥岩夹砾岩不整合接触,主要为浅黄色灰色等,岩性致密,粒状结构,为中粗粒状斑
16、片状麻状花岗岩,表层岩体破碎,节理发育,风化层厚度约2060cm。泥岩具弱膨胀性。存在的风险主要为隧底上鼓、围岩变形、塌方掉块,该段为弱富水区,有发生突水、涌水的可能性。(7)DK529+990DK530+420(长430m):隧道通过的地层为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与玄武岩、泥岩夹砾岩不整合接触,主要为浅黄色灰色等,岩性致密,粒状结构,为中粗粒状斑片状麻状花岗岩,表层岩体破碎,节理发育,风化层厚度约2060cm。存在的风险主要为隧底上鼓、围岩变形、塌方掉块,该段为弱富水区,与花岗岩不整合接触地段有发生突水、涌水的可能性。(8)DK530+420DK532+000(长1580m):隧道通过的地层主
17、要为上第三系上新统玄武岩,灰黑灰褐色,主要岩性为伊丁玄武岩和橄榄玄武岩,气孔状构造,局部为致密块状、溶渣状,有杏仁状结核。风化层厚515m,为弱富水区。该段地层为弱富水区,存在的风险主要为塌方掉块,有发生突(涌)水等风险的可能性。(9)DK532+000DK532+395(长395m):隧道通过的地层为上第三系上新统玄武岩与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交接处,洞身地层以花岗岩风化层为主,呈砂状、碎块状,节理较发育,全风化-强风化。风化层厚2060m,为弱富水区。该段地层存在的风险主要为塌方掉块,地层交接处发生突(涌)水等风险的可能性较大。(10)DK532+395DK533+080(长685m):隧道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木 隧道 施工 阶段 安全 风险 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