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中常见的医疗纠纷因素分析与对策处理.ppt
《院前急救中常见的医疗纠纷因素分析与对策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前急救中常见的医疗纠纷因素分析与对策处理.ppt(69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院前急救中常见的医疗纠纷因素分析与对策处理 医疗纠纷是医患之间业已存在、难以杜绝的一种客观现象。相比院内而言,这种现象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而院前急救中医疗纠纷相对较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院前急救中的病人多、病情重、病种杂1,加之出诊工作没有规律性,对救治要求较高,往往刻不容缓,而条件却相当有限,尤其是没有较为隐蔽的治疗空间,经常是在病人家属和围观者的众目睽睽之下开展救治工作,因此纠纷极易产生。从整体上讲,医疗纠纷产生主要涉及服务态度、责任心和技术水平三个方面。但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医疗纠纷的成因却相当复杂,本人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所见所闻,对院前急救中常见的医疗纠纷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提
2、出防范处理对策。一、反应速度问题一、反应速度问题 1、快也萧何 “时间就是生命”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当家人突发急病亟需救治其家属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无论如何急救中心在接到报告后要有一个反应的过程,救护车到达事发现场需要一定时间。尽管有时我们很快,但仍然达不到病人家属的期望值,因此而发生医疗纠纷。针对这种情况,一是要做好解释,请对方充分理解;二是必要时实地测试,让对方心服口服;三是要保持应有的高昂状态,不仅出诊上车时要奔跑,而且到达呼救地点后下车时也要奔跑。需要注意的是,现在许多居民小区由于艺术造型的院门狭窄或临时被锁使救护车一时开不进去,我们不能因此而机械地等候在外,要携带随车医疗装备立即下车,徒
3、步快跑以争取宝贵的抢救时机。2、慢也萧何 除了我们自身的因素影响反应速度外,有许多客观因素也制约行车速度,如天气状况、陌生地域、交通阻塞等等。有时在没有其它行车路线可供选择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在无奈中缓慢前行,以至不长的路走了很长的时间,从而导致医疗纠纷。对此只能是反复解释,请求谅解。在今后的出车中,注意选择最佳的行车路线,以便尽可能快的奔赴现场。二、处理程序问题二、处理程序问题1、两难的现场处置 在院前急救的病人中有515%的属于危重病人,其中的5%需要立即采取抢救措施2。问题在于许多人都认为只有医院才是治疗场所,不管病情如何都希望赶快拉上就走,对必要的现场处置尤其是较长时间的就地抢救难以理解
4、而引发纠纷,特别是在抢救无效时。此类情况的处理的确两难,有时对濒危或病情不稳定的病人不做抢救或稳定性治疗拉上就走,不仅失去了稍纵即逝的抢救时机,同样也容易引发医疗纠纷。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要让人们理解院前急救的模式已由传统的“拉上就走”转变为现代的“抢运结合”,救护车的到来就意味着救治的开始。2 2、返回应在医疗舱、返回应在医疗舱 H省X市曾经发生两起被媒体披露的由当地市急救中心出诊所引发的医疗纠纷,主要原因都是在接到病人转送医院的途中,由于医护人员坐在驾驶舱而没有在医疗舱守护病人,病情突变后病人死亡所致。虽然迄今尚无统一明确的规定,无论是在市内出诊还是长途转运,在接上病人后医护人员都必须坐到医
5、疗舱内同病人在一起,以便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妥善处理。三、医疗行为问题三、医疗行为问题1、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对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急救医疗体系建设上至少存在三个弊端:一是缺乏长期稳定的急诊医疗队伍,尤其是医生队伍;二是缺少系统规范的岗前培训,没有严格科学的准入制度;三是没有全国统一的建设标准,以致救护车上的随车医疗装备的配置各自为政。曾有一次与上述问题有关的医疗纠纷是这样发生的:医生在现场对病人进行抢救时口述的两种抢救药品车上都没有,当护士说出与这两种药作用相同的第三种药时才给病人用上。但由于最终抢救无效,病人家属投诉,理由就是他们认为死亡的原因是没有用上前面两种“好药”。由此可见标准化
6、建设的意义及熟悉随车抢救用品的重要性。2、说者有意,听者上心 目前国内有多种体制和模式的急救医疗机构在并存运行,其中的绝大多数急救医疗机构只是从事单一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通过出诊把所接到的病人送到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有些医疗纠纷就是这样产生的,当医院接到送来的病人较重或不治身亡时,不知接诊的医生出于什么考虑有时随意就说:“送来的太晚了,再早来几分钟就好了”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成为病人家属向急救中心兴师问罪的依据,甚至能导致一场轩然大波。所以,不同的医疗机构在各尽其责为病人服好务的同时,要相互理解、说话慎重,不要有意无意地指责对方。即便存在什么问题,最好是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或私下交流。四、认
7、识理解问题四、认识理解问题1、死不再生 从事院前急救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经抢救无效病人死亡后,病人家属又多次打电话来声称病人没有死,理由是遗体仍有体温或肢体有触动等,特别是冬季发生在家中的猝死病人和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以致一而再,再而三的前去出诊,甚至因此而引发医疗纠纷。殊不知,在常温状态下,人死后尸温每小时平均才下降1OC左右3。对此,在首次出诊时要抢救到位,准确把握终止抢救的时间;正常情况下,不再派车前去二次出诊或二次出诊时要派上级医师或另一组人员前往,以防判断失误。2、死而复生 生物学死亡的病人是不可逆的,但临床死亡病人中的一部分经积极抢救后能够死去活来。H省P市在多年前曾经发生过一
8、起溺水身亡事件,医生抢救后认为复苏无望而停止抢救离开现场返回。但具有医疗技能的病人家属仍在就地抢救,并在出现生还迹象后再次拨打了急救电话,最终使患者死而复生。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强调抢救要有足够的时间,心肺复苏的持续时间至少要在30分钟以上。尤其是对那些平素身体健康,因触电、溺水等意外伤害所导致的死亡更要延长抢救时间,当抢救无效应常规描记心电图作为凭证。五、难以防范问题五、难以防范问题1、车轮爆胎 交通是院前急救的三大要素之一,救护车不仅是转运病人的运输工具,也是承载抢救的医疗平台。作为一种机械(电)的组合体,那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故障,其中行进间爆胎就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故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又无车
9、可派时,就无法在预计的时间内到达呼救现场或把病人耽搁在途中,从而引发医疗纠纷。对此,一要对车辆定期或及时进行保养,包括适时更换轮胎;二要提高司机的判断故障和排除故障的水平,通过岗位练兵,把更换轮胎的时间尽可能地缩短,以便在需要时把排除故障的时间压缩到最低程度,减少对抢救工作的不利影响。2、途中车祸 作为特种车辆,在执行出诊抢救任务时,救护车拥有不受交通法规限制的优先通行权,因此造成救护车相比其它车辆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出现这种情况时,不但延误了抢救工作,有时甚至可能导致病人二次损伤,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避免的方法是要让大家明白,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开快车,否则欲速则不达。此外,随
10、车人员不要干扰或妨碍司机的驾驶。事故发生车上没有病人时,要向调度室报告,赶快派车替代执行尚未完成的任务;事故发生车上有病人时,如果病人没有因车祸而受伤,赶快另派车辆将病人转走;如果病人受伤则要根据事实和相关法律请有关部门做出处理,及时救治伤员。同时强调,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原则上不许病人,尤其是处于醉酒状态或其他精神不正常的病人坐在驾驶舱里。3、搬运摔伤 在出诊所接到的病人中有许多需要用担架来搬运,久而久之由于操作搬运不当、病人不配合或担架折断等原因,把病人摔落的情况亦有发生。特别是在不熟悉的地方、楼梯转弯处和夜间缺乏照明条件时更易发生。一般情况下,如果摔落没有导致严重后果,大多数病人家属对这种
11、意外都能理解。但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摔伤,尤其加重原有病情或危及生命时,纠纷随之产生。防范的措施是担架队员在上岗前进行系统的培训,熟练掌握在不同条件下搬运不同病人的方法和技巧,为担架队员配发照明用的专用头灯,对已上担架的病人要常规固定。对折叠担架要定期更新,对车式担架要班班检查,随时维修,防止以上情况的发生。六、方式方法问题六、方式方法问题1、一专多能 目前救护车上的随车医生基本上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独立急救医疗机构的人员,这些医生自来到急救中心就一直在这里工作,有的甚至从参加工作那天起就始终在急救中心,虽然从学科和专业上讲几乎都懂但不精通;二是来自急救医疗网络中所属分站的人员,通常都是挂靠或依附
12、医院有关科室到急救站轮换的医生,他们虽然在某一学科或专业上有所专长,但不具备全科的才能。因此,这两种人员在院前急救的执业中都有他的先天不足,有时面对错综复杂的病人免不了有棘手的窘况,以至因此而引发医疗纠纷。提高诊断治疗水平必须了解病情演变的全过程,只见过蝌蚪的人很难想像青蛙是什么样子。所以,对于院前急救的从业人员,尤其是医生应有很高的要求,首先要经过系统的理论教育;其次要经过至少三年的院内相关科室临床实践;再次要经过严格规范的岗前培训才能从事院前急救,特别强调要一专多能,全科发展,有理论、有实践、有技能,尤其要重视提高对妇产科和小儿科病患的抢救能力。2、顾此失彼 如上所述,在拨打120电话求救
13、的病人当中,危重病人仅占十分之一,需要立即抢救的病人更少。但很多急救医生都有这样的感受,一般的普通病人似乎去一名医务人员都显得有点多余;而急需抢救的危重病人有时往往两个人都忙不过来。加之有些报警不准确,当救护车到达现场时才发现所要面对的是多个伤员或病人,难免应接不暇。执行出诊抢救任务的普通型救护车究竟应该配有几名随车人员至今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国内大多数省市的急救中心一般都是3人,即医生、护士、司机各一名,也有是45人的,即增加12名担架队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急救中心在出诊时仅有两名工作人员,即1名医生或1名护士和1名司机。由于随车人手不足顾此失彼而引发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多年前新华社曾发通稿
14、报道S市在出诊时因只有1名医生无法把病人搬抬到救护车上而打110求助警察的事例。事实上,由于院前急救的服务对象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应该按照最高需求来配置人员。从实际需要来看,执行出诊抢救任务的救护车至少要配3名工作人员,为了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使抢救工作持续进行不至于中断,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再配两名担架队员。七、条件所限问题七、条件所限问题1、全能的救护车 作为一个空间有限流动的医疗平台,救护车由于厢体容量有限,随车装备不可能应有尽有,即便是监护型救护车也同样如此。但病人的要求和病情的需要越来越高,以至现有的救护车已很难满足所有的出诊需要,况且监护型救护车在国内的装备数量平均还不到2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救 常见 医疗纠纷 因素 分析 对策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