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然沥青改性技术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ppt
《我国天然沥青改性技术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天然沥青改性技术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ppt(69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我国天然沥青改性技术我国天然沥青改性技术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200531822305岩沥青资源开发与路用性能研究岩沥青资源开发与路用性能研究汇报人:唐国奇汇报人:唐国奇 博士博士/助理研究员助理研究员2011年年3月月 2010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交通部党组作出了开展西部交通建设科技战略,交通部党组作出了开展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以下简称西部项目)的重大决策,成为西项目(以下简称西部项目)的重大决策,成为西部大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
2、设的有力支撑。部大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力支撑。西部科技项目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为建设改善西部科技项目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为建设改善西部交通状况,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西部交通状况,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的作用。本资料主要来源于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本资料主要来源于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目 200531822305,岩沥青资源开发与路用性岩沥青资源开发与路用性能研究能研究的成果。的成果。一、一、一、一、前言前言前言前言二二二二、岩沥青改性的路用性能评价岩沥青改性的路用性能评价岩沥青改性的路用性能评价岩沥青改性的路用性能评价三三三三、岩沥青化学组成与结构研究岩沥青化学
3、组成与结构研究岩沥青化学组成与结构研究岩沥青化学组成与结构研究四四四四、岩沥青改性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岩沥青改性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岩沥青改性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岩沥青改性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五五五五、试验路修筑与试验路修筑与试验路修筑与试验路修筑与野外野外野外野外性能性能性能性能六六六六、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改性沥青在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工程中得到了普遍改性沥青在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工程中得到了普遍改性沥青在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工程中得到了普遍改性沥青在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工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对沥青进行改性的方法很多,使用岩沥青应用,对沥青进行改性的方法很多,使用岩沥青应用,对沥青进行改性的方
4、法很多,使用岩沥青应用,对沥青进行改性的方法很多,使用岩沥青是其中之一。是其中之一。是其中之一。是其中之一。一、前言一、前言岩沥青是石油在岩石夹缝中经过长达亿万年的沉岩沥青是石油在岩石夹缝中经过长达亿万年的沉积、变化,在热、压力、氧化、触媒、细菌的综积、变化,在热、压力、氧化、触媒、细菌的综合作用下生成的沥青类物质。合作用下生成的沥青类物质。天然沥青湖沥青,如TLA岩沥青,Gilsonite、法国加德Gard、瑞士沙泰尔Neuchatel和意大利拉古萨Ragusa海底沥青生成环境一、前言一、前言本科研项目主要研究的新疆岩沥青位于我国克拉玛依地区本科研项目主要研究的新疆岩沥青位于我国克拉玛依地区
5、乌尔禾东乌尔禾东5.5km5.5km,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所辖区域。,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所辖区域。一、前言一、前言本项目工作重点与研究思路本项目工作重点与研究思路 2)评价和改善岩沥青路用性能)评价和改善岩沥青路用性能3)研究解决岩沥青材料的工程应用技术)研究解决岩沥青材料的工程应用技术 1)调查勘探新疆岩沥青资源)调查勘探新疆岩沥青资源本项目围绕新疆乌尔禾地区的岩沥青资源,工作重点:本项目围绕新疆乌尔禾地区的岩沥青资源,工作重点:本课题研究中使用两类方法分别测定岩沥青改性沥青的本课题研究中使用两类方法分别测定岩沥青改性沥青的本课题研究中使用两类方法分别测定岩沥青改性沥青的本课题
6、研究中使用两类方法分别测定岩沥青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温度敏感性、长期老化性能和施工性能等。高低温性能、温度敏感性、长期老化性能和施工性能等。高低温性能、温度敏感性、长期老化性能和施工性能等。高低温性能、温度敏感性、长期老化性能和施工性能等。传统的、目前我国技术规范应用的传统的、目前我国技术规范应用的传统的、目前我国技术规范应用的传统的、目前我国技术规范应用的针入度分级针入度分级针入度分级针入度分级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体系;体系;体系;美国美国美国美国SHRPSHRP研究成果的研究成果的研究成果的研究成果的PGPG性能分级性能分级性能分级性能分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评
7、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二、二、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v原材料原材料v试验中采用试验中采用3 3种基质沥青:主要是滨州种基质沥青:主要是滨州9090和茂名和茂名7070,此外还使用伊,此外还使用伊朗朗9090沥青沥青 v岩沥青掺配比例岩沥青掺配比例v新疆岩沥青掺配比例为新疆岩沥青掺配比例为0 0,5%5%,10%10%,15%15%和和2020等情况等情况 v把基质沥青加热到150,按预定比例掺入岩沥青,继续加热搅拌使岩沥青逐渐分散在基质沥青中,然后在175边加热边搅拌约30min,并在烘箱中发育1小时,取出后在175的温度搅拌15分钟,即可浇注沥青试模,也可以
8、采用高速剪切的方法制备样品。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 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 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 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 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茂名70#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70#70#沥青、滨州沥青、滨州沥青、滨州沥青、滨州90#90#和滨州和滨州和滨州和滨州9090沥青改性效果相似,沥青改性效果相似,沥青改
9、性效果相似,沥青改性效果相似,有着有着有着有着同样的变化规律同样的变化规律同样的变化规律同样的变化规律,即加入岩沥青改性后沥青,即加入岩沥青改性后沥青,即加入岩沥青改性后沥青,即加入岩沥青改性后沥青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粘韧性增强,延度减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粘韧性增强,延度减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粘韧性增强,延度减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粘韧性增强,延度减小,老化试验针入度比增大,说明抗老化性能增小,老化试验针入度比增大,说明抗老化性能增小,老化试验针入度比增大,说明抗老化性能增小,老化试验针入度比增大,说明抗老化性能增强,且都是随着掺量的增加变化幅度增大。强,且都是随着掺量的增加变化
10、幅度增大。强,且都是随着掺量的增加变化幅度增大。强,且都是随着掺量的增加变化幅度增大。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PG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一、SHRP试验项目动态剪切流变仪DSR试验 弯曲梁流变仪BBR试验 Brookfield旋转粘度BV试验PG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原始沥青的抗车辙因子G*/sin1.0Kpa,旋转薄膜老化后沥青的抗车辙因子G*/sin2.2KpaPG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PG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PG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
11、评价PG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PG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PG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PG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PG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性能分级路用性能指标评价三、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三、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 根据元素测定的试验数据分析可知:根据元素测定的试验数据分析可知:根据元素测定的试验数据分析可知:根据元素测定的试验数据分析可知:天然岩沥青中氮、氧、硫等元素往往高于基质沥青,且这天然岩沥青中氮、氧、硫等元素往往高于基质沥青,且这天然岩沥青中氮、氧、硫等元素往往高于基质沥
12、青,且这天然岩沥青中氮、氧、硫等元素往往高于基质沥青,且这些杂元素以官能团的形式存在,这种形式使天然岩沥青具有些杂元素以官能团的形式存在,这种形式使天然岩沥青具有些杂元素以官能团的形式存在,这种形式使天然岩沥青具有些杂元素以官能团的形式存在,这种形式使天然岩沥青具有很强的浸润性和对自由氧化基的高抵抗性,具体表现就是沥很强的浸润性和对自由氧化基的高抵抗性,具体表现就是沥很强的浸润性和对自由氧化基的高抵抗性,具体表现就是沥很强的浸润性和对自由氧化基的高抵抗性,具体表现就是沥青粘度增大,抗氧化性增强,与集料的粘附性及抗剥离性得青粘度增大,抗氧化性增强,与集料的粘附性及抗剥离性得青粘度增大,抗氧化性增
13、强,与集料的粘附性及抗剥离性得青粘度增大,抗氧化性增强,与集料的粘附性及抗剥离性得到明显改善。到明显改善。到明显改善。到明显改善。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 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 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 沥青针入度的对数与饱和分、胶质、沥青质及平均分子量的相关系数达沥青针入度的对数与饱和分、胶质、沥青质及平均分子量的相关系数达沥青针入度的对数与饱和分、胶质、沥青质及平均分子量的相关系数达沥青针入度的对数与饱和分、胶质、沥青质及平均分子量的相关系
14、数达到到到到0.9864(0.9864(图图图图5.3.1-1)5.3.1-1)。在关系式。在关系式。在关系式。在关系式5.3-35.3-3中,沥青质和胶质重质成分使针入度中,沥青质和胶质重质成分使针入度中,沥青质和胶质重质成分使针入度中,沥青质和胶质重质成分使针入度变小,饱和分轻质成分使针入度变大。变小,饱和分轻质成分使针入度变大。变小,饱和分轻质成分使针入度变大。变小,饱和分轻质成分使针入度变大。沥青软化点与饱和分、胶质、沥沥青软化点与饱和分、胶质、沥沥青软化点与饱和分、胶质、沥沥青软化点与饱和分、胶质、沥青质及平均分子量的相关系数高达青质及平均分子量的相关系数高达青质及平均分子量的相关系
15、数高达青质及平均分子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9964(0.9964(图图图图5.3.1-2)5.3.1-2),在关系式,在关系式,在关系式,在关系式5.3-45.3-4中,中,中,中,沥青质和胶质重质成分使软化点升高,饱和分轻质成分使软化点降低。沥青质和胶质重质成分使软化点升高,饱和分轻质成分使软化点降低。沥青质和胶质重质成分使软化点升高,饱和分轻质成分使软化点降低。沥青质和胶质重质成分使软化点升高,饱和分轻质成分使软化点降低。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 本部分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热重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方法研究岩沥青的化学结构,并与
16、普通道路石油沥青进行比较,分析其特征。先将岩沥青和基质沥青分离为四组分,然后再对四组分进行上述分析。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 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岩沥青的衍射峰比滨州90的衍射峰强,岩沥青沥青质的似晶缔合体比滨州90的大;较大的似晶缔合体可以降低温度变化对粘弹性体的影响,使沥青的温度稳定性增强。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 对岩沥青与滨州90沥青的四组分分别进行了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岩沥青由于经历了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含杂原子基团比滨州90的高。尤其是岩沥青沥青质,红外吸收光谱表明其有N、O、S等基团的数量明显大于滨州90沥青,其芳香
17、性也更强。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 将岩沥青和基质沥青分解为四组分,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测定了四组分的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岩沥青的芳碳率比滨州90沥青明显增大,平均分子中的总环数、芳环和饱和环的数量均增加,沥青质和胶质的极性比基质沥青增强。根据沥青的结构数据,建立了岩沥青及其不同掺加比例沥青的平均分子结构图示。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 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岩沥青基本成分与改性机理分析 根据沥青的结构数据,建立了岩沥青及其不同掺加比例沥青的平均分子结构图示。四、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四、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
18、究 沥青混合料主要选择沥青混合料主要选择沥青混合料主要选择沥青混合料主要选择AC-13AC-13AC-13AC-13型沥青混合料,型沥青混合料,型沥青混合料,型沥青混合料,AC20AC20AC20AC20型,岩沥青型,岩沥青型,岩沥青型,岩沥青掺量考虑了掺量考虑了掺量考虑了掺量考虑了0 0 0 0、5 5 5 5、10101010、15151515和和和和20202020四种掺加比例的影响四种掺加比例的影响四种掺加比例的影响四种掺加比例的影响基质沥青基质沥青基质沥青基质沥青:主要采用滨州主要采用滨州主要采用滨州主要采用滨州90#90#90#90#道路石油沥青和茂名道路石油沥青和茂名道路石油沥青
19、和茂名道路石油沥青和茂名70707070沥青。沥青。沥青。沥青。高温性能主要采用高温性能主要采用高温性能主要采用高温性能主要采用车辙试验车辙试验车辙试验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指标;低温性能采用动稳定度指标;低温性能采用动稳定度指标;低温性能采用动稳定度指标;低温性能采用低低低低温小梁试验温小梁试验温小梁试验温小梁试验中的破坏应变;抗水损坏性能采用中的破坏应变;抗水损坏性能采用中的破坏应变;抗水损坏性能采用中的破坏应变;抗水损坏性能采用浸水马歇尔试浸水马歇尔试浸水马歇尔试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验残留稳定度验残留稳定度验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TSRTSRTS
20、RTSR指标,还采用指标,还采用指标,还采用指标,还采用酸性石料进行酸性石料进行酸性石料进行酸性石料进行了粘附性了粘附性了粘附性了粘附性试验;抗试验;抗试验;抗试验;抗老化性能采用老化前后的冻融劈裂比老化性能采用老化前后的冻融劈裂比老化性能采用老化前后的冻融劈裂比老化性能采用老化前后的冻融劈裂比;力力力力学强度学强度学强度学强度采用小梁弯曲和采用小梁弯曲和采用小梁弯曲和采用小梁弯曲和15151515劈裂强度两个指标。劈裂强度两个指标。劈裂强度两个指标。劈裂强度两个指标。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21、研究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沥青集料间粘附性试验的剥落面积沥青集料间粘附性试验的剥落面积 滨州滨州90沥青掺加岩沥青混合料的老化试验数据沥青掺加岩沥青混合料的老化试验数据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低温弯曲试验低温弯曲试验 六、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六、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五、试验路与野外性能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天然 沥青 改性 技术研究 应用 现状 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