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名词解释.rtf
《外科学名词解释.rt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名词解释.rtf(10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1 机体内环境:指细胞外液2 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3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和钠随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4 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呈比例的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5 低钾血症:血清钾离子浓度低于 3.5mmol/l6 高钾血症:血清钾离子浓度高于 5.5mmol/l7 呼吸性酸中毒:指肺泡通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存的二氧化碳,一致血液的 P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8 呼吸性碱中毒:指肺泡通气
2、过度,体内生存的二氧化碳排出过多,一致血的而氧化碳降低,引起低碳酸血症。9 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映,是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的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10 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循环血量减少性休克,各种因素造成全血或血液成分之一部分发生急速丧失,导致循环血量不足引起。11 多器官功能不全:几种脏器同时或相继受损的情况。12 感染性休克:败血症性休克或中毒性休克,由各种感染引起的休克13 局部麻醉(部位麻醉、区域麻醉):指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响应区域痛觉丧失,运动障碍,而病人意识清楚。14 全身麻醉:指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抑制,病人的意识和痛觉丧失,肌肉松弛,反
3、射活动减弱。15 复合麻醉:将几种麻醉药物和或几种麻醉方法配合使用。16 基础麻醉:利用某些药物使病人进入类似睡眠(但非麻醉)的状态。17 低温麻醉:有意降低病人的体温以提高组织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18 表面麻醉: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施用于黏膜表面,使其透过黏膜而阻值黏膜下的神经末梢,使黏膜产生麻醉现象。19 局部浸润麻醉:沿手术切口线分层注射局麻药,阻值组织中的神经末梢。20 区域阻值:围绕手术区,在其四周及基地部注射局麻药,阻值通入手术区的神经干和神经末梢。21 神经阻值:是在神经干、从、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值其冲动传导,使其受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22 高敏反映:使用小量局麻药后即出现
4、毒性反映症状。23 椎管内麻醉:将局麻药选择性的注入椎管内的某一腔隙,使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发生可逆性阻值的麻醉方法。24 腰麻:是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经根,阻值部分脊神经传导的麻醉方法。25 重比重液:比重较脑脊液高26 低比重液:比重低于脑脊液。27 硬膜外麻醉: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作用于脊神经根,使一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受到阻值的麻醉方法。28 静脉麻醉:麻醉药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而产生麻醉方法。29 静脉复合麻醉:完全采用静脉麻醉药及静脉全身辅助药物而满足手术要求的全身麻醉方法。30 手术前期:从病人准备手术至进入手术室。31 术后护理:是指病人手术后返
5、回病室直至出院这一阶段。32 切口感染:是指清洁切口和可能污染切口并发感染。33 感染;当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破坏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人体组织对该细菌极其毒素产生一系列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映。34 急性感染:病程在 3 周以内。35 慢性感染:病程超过 2 个月。36 亚急性感染:介于急、慢性感染之间。37 软组织感染:是指发生于皮下、皮下组织、淋巴管和淋巴结、肌间隙极其周围的疏松结弟组织间隙等处软组织的外科感染。38 疥:和由金黄色葡萄求菌和表皮葡萄求菌等致病菌引起的皮肤单个毛囊和所属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39 涌;是由金黄色葡萄求菌引起的多个相邻毛囊和所属皮脂腺、汗
6、腺极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疥融合而成。40 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经膜下、肌肉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41 丹毒:是由 P-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皮肤极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病变。42 脓肿:是在身体个部位发生急性感染后,病灶局部的组织发生坏死、液化而形成的脓液积聚,其周围有一完整的脓腔壁将脓液包绕。43 全身化脓性感染:是指致病菌菌经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后,引起的严重全身性反映,主要包括败血症和脓血症。44 败血症;是指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并引起严重全身性症状。45 脓血症:是局部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间隙的进
7、入血液循环,并在全身各处的组织或器官内发生转移性脓肿。46 菌血症:是少量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内,迅速被人体防御系统所清除,不引起或引起短暂而轻微的全身反映。47 毒血症:是由于致病菌、严重损伤或感染后组织破坏分解所产生的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后所引起剧烈的全身反映。48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体表破损处侵入人体组织,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局部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急性特意性感染。49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所致的急性特意性感染性疾病,多见于肌肉组织广泛损伤的病人,特别是伤口较深而污染严重处理不及时。50 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引起的损伤。51 多发伤:多个部位及器官同时发生损伤。5
8、2 开放性损伤:有伤口或创面,受到不同程度污染53 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尚保持完整无缺。54 清洁伤口:通常指无菌手术的切口,也包括经清创术处理的无明显污染的创伤伤口。55 污染伤口:指沾有细菌但尚未发展成感染的伤口(一般指 8 小时内)56 感染伤口:伤口有脓液、渗出液及坏死组织等,周围皮肤常红肿。57 烧伤:是指各种致热因子引起的损伤。58 换药;是指对创伤和手术后的伤口及其他伤口进行敷料更换,促使伤口愈合和防止并发症的方法。59 ICP: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所产身的压力,正常成人为 70-200mmh2o60 颅内压增高:ICP 持续超过 200mmh2o61 脑疝:是 ICP 增高的严
9、重后果,是由于颅内压力增高超过了脑部的自身代偿能力,脑组织从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移位,压迫脑干、血管和脑神经,引起脑干损害及脑脊液循环通道受租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变化。62 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的改变。63 脑损伤:是指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64 原发性脑损伤:是指在受伤当时,暴力作用于头部立即发生的脑损伤。65 继发性脑损伤:是指受伤一定时间后出现的脑受损病变。66 创伤性窒息:当胸腹部受到猛烈的挤压或爆炸产生的高压气浪冲击时,致使胸腹腔压力急剧升高,上腔静脉压力随之上升,引起脑、头面部和上胸部毛细血管破裂,表现为弥散性点状出血。67 中间清醒期“脑外伤后原发性昏
10、迷和继发性昏迷之间的时间。68 颅内肿瘤:指颅内占位性的新生物。69 脑脓肿:化脓性细菌侵入脑组织引起化脓性炎症并形成局限性脓肿。70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部分。71 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循环受租、吸收障碍或分泌过多,使大量的脑脊液积聚于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导致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扩大,形成头颅扩大、颅内压增高和脑功能障碍。72 甲状腺亢进: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引起的内分泌疾病。73 连枷胸:相邻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伤部肋骨的前后端失去支持,该处胸壁软化,发生浮动,这类胸廓称为。74 反常呼吸运动:连枷胸时胸壁出现反常呼吸运动;表现为吸气时软化的胸壁内陷,不随其余胸廓向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科学 名词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