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应对外感发.ppt
《中医应对外感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应对外感发.ppt(34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中医应对外感发热中医应对外感发热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 张雪亮张雪亮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外感?上感?外感?上感?外感?上感?外感?上感?“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外感发烧的分型:外感发烧的分型:外感发烧的分型:外感发烧的分型:外感风寒外感风寒外感风热外感风热寒包火寒包火外感挟内湿外感挟内湿猪流感要来了,大家如临大敌!猪流感要来了,大家如临大敌!猪流感要来了,大家如临大敌!猪流感要来了,大家如临大敌!
2、中医最大的优势就是退烧,特别是外感发烧,医中医最大的优势就是退烧,特别是外感发烧,医中医最大的优势就是退烧,特别是外感发烧,医中医最大的优势就是退烧,特别是外感发烧,医圣张仲景的圣张仲景的圣张仲景的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伤寒论伤寒论伤寒论和后代的温病学派本来就是和后代的温病学派本来就是和后代的温病学派本来就是和后代的温病学派本来就是专门研究外感病的,中医退烧只要认证准,下手狠,专门研究外感病的,中医退烧只要认证准,下手狠,专门研究外感病的,中医退烧只要认证准,下手狠,专门研究外感病的,中医退烧只要认证准,下手狠,效果一般来说是快速持久彻底的,可惜很多中医大效果一般来说是快速持久彻底的,可惜很多中医大
3、效果一般来说是快速持久彻底的,可惜很多中医大效果一般来说是快速持久彻底的,可惜很多中医大夫不会治疗外感发烧,老百姓更是不知道中医中药夫不会治疗外感发烧,老百姓更是不知道中医中药夫不会治疗外感发烧,老百姓更是不知道中医中药夫不会治疗外感发烧,老百姓更是不知道中医中药退烧竟然比输液打针要来得快。退烧竟然比输液打针要来得快。退烧竟然比输液打针要来得快。退烧竟然比输液打针要来得快。记得好像老专家邓铁涛教授说过:记得好像老专家邓铁涛教授说过:记得好像老专家邓铁涛教授说过:记得好像老专家邓铁涛教授说过:“不会治疗外不会治疗外不会治疗外不会治疗外感发烧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大夫感发烧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大夫感
4、发烧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大夫感发烧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大夫”。外感风寒:外感风寒:外感风寒: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或身痛,鼻塞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或身痛,鼻塞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或身痛,鼻塞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或身痛,鼻塞流涕,偶有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紧,风寒束表,辛温解表,涕,偶有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紧,风寒束表,辛温解表,涕,偶有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紧,风寒束表,辛温解表,涕,偶有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紧,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宣肺散寒。宣肺散寒。宣肺散寒。荆芥穗荆芥穗荆芥穗荆芥穗10g 10g 防风防风防风防风10g 10g 紫苏叶紫苏叶紫苏叶
5、紫苏叶10g 10g 白芷白芷白芷白芷10g 10g 生姜三片生姜三片生姜三片生姜三片 杏仁杏仁杏仁杏仁10g 10g 桔梗桔梗桔梗桔梗10g 10g 生甘草生甘草生甘草生甘草6g.6g.别小若恶寒重,高烧,两服药合并,顿服。别小若恶寒重,高烧,两服药合并,顿服。别小若恶寒重,高烧,两服药合并,顿服。别小若恶寒重,高烧,两服药合并,顿服。九味羌活配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九味羌活配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九味羌活配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九味羌活配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临证加减在变通。黄芩生地同甘草,临证加减在变通。黄芩生地同甘草,临证加减在变通。黄芩生地同甘草,临证加减在变通。或用
6、麻黄剂:或用麻黄剂:或用麻黄剂:或用麻黄剂:麻黄剂:麻黄剂:麻黄剂:麻黄剂:生麻黄生麻黄生麻黄生麻黄5-10 5-10 桂枝桂枝桂枝桂枝10 10 防风防风防风防风10 10 白芷白芷白芷白芷10 10 荆芥荆芥荆芥荆芥1010 寒包火:寒包火:寒包火:寒包火:外寒内热,恶寒、发热甚至高烧、痛、无外寒内热,恶寒、发热甚至高烧、痛、无外寒内热,恶寒、发热甚至高烧、痛、无外寒内热,恶寒、发热甚至高烧、痛、无汗、舌尖红。上方汗、舌尖红。上方汗、舌尖红。上方汗、舌尖红。上方加生石膏加生石膏加生石膏加生石膏10-30 10-30 薄荷后下薄荷后下薄荷后下薄荷后下10-15 10-15 金银金银金银金银花
7、花花花10 10 连翘连翘连翘连翘1010 寒热并用寒热并用寒热并用寒热并用 我习惯用麻黄剂,当然,很多大夫不习惯用麻黄,心里我习惯用麻黄剂,当然,很多大夫不习惯用麻黄,心里我习惯用麻黄剂,当然,很多大夫不习惯用麻黄,心里我习惯用麻黄剂,当然,很多大夫不习惯用麻黄,心里没底,不敢用。没底,不敢用。没底,不敢用。没底,不敢用。曾听别的专家用防风、桂枝、白芷、曾听别的专家用防风、桂枝、白芷、曾听别的专家用防风、桂枝、白芷、曾听别的专家用防风、桂枝、白芷、羌活等发散风寒但力量轻的中药也能解决问题,不羌活等发散风寒但力量轻的中药也能解决问题,不羌活等发散风寒但力量轻的中药也能解决问题,不羌活等发散风寒
8、但力量轻的中药也能解决问题,不过是两副药一起煎,而且顿服,就是煎两次后一次过是两副药一起煎,而且顿服,就是煎两次后一次过是两副药一起煎,而且顿服,就是煎两次后一次过是两副药一起煎,而且顿服,就是煎两次后一次喝掉,可能效果也不错。喝掉,可能效果也不错。喝掉,可能效果也不错。喝掉,可能效果也不错。我的方法通常是:我的方法通常是:我的方法通常是:我的方法通常是:生麻黄生麻黄生麻黄生麻黄3 3 10g10g(根据年龄而定)(根据年龄而定)(根据年龄而定)(根据年龄而定),桂枝,桂枝,桂枝,桂枝10g10g,金银花,金银花,金银花,金银花10g10g,连翘,连翘,连翘,连翘10g10g,薄荷,薄荷,薄荷
9、,薄荷15g15g后下,后下,后下,后下,僵蚕僵蚕僵蚕僵蚕10g10g,蝉衣,蝉衣,蝉衣,蝉衣10g10g,如果嗓子疼再加桔梗,如果嗓子疼再加桔梗,如果嗓子疼再加桔梗,如果嗓子疼再加桔梗10g10g,藏,藏,藏,藏青果青果青果青果3g3g,咳嗽的话加川贝、杏仁,咳嗽的话加川贝、杏仁,咳嗽的话加川贝、杏仁,咳嗽的话加川贝、杏仁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9981998、20012001北京冬季流感证治北京冬季流感证治n临床表现:恶寒、高热、周身疼痛、无汗,临床表现:恶寒、高热、周身疼痛、无汗,其他伴见症状有头痛、咳嗽、鼻塞流涕等,其他伴见症状有头痛、咳嗽、鼻塞流涕等,脉多浮弦紧数,有些患者或有咽干咽痛,
10、脉多浮弦紧数,有些患者或有咽干咽痛,但大都不伴有咽喉红肿。发病早期,表现但大都不伴有咽喉红肿。发病早期,表现出典型的风寒表实证;还有相当多的患者出典型的风寒表实证;还有相当多的患者已经西医用抗生素、解热剂、或辛凉解表、已经西医用抗生素、解热剂、或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治疗数日而不愈,仍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治疗数日而不愈,仍表现出外寒未解之象。表现出外寒未解之象。19981998、20012001北京冬季流感证治北京冬季流感证治n n以麻黄汤为主拟定处方,经治患者逾以麻黄汤为主拟定处方,经治患者逾10001000例,大多数病人服药例,大多数病人服药1 1至至2 2次即汗出热退,次即汗出热退,
11、约八成病人服药后约八成病人服药后242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仅少数病人需服药仅少数病人需服药2 2剂。患者热退后,一剂。患者热退后,一般恶寒、身痛、头痛等症状解除,若遗有般恶寒、身痛、头痛等症状解除,若遗有咳嗽等症状,另予宣肺止咳剂善后。咳嗽等症状,另予宣肺止咳剂善后。仅有个别患者因超量服药,发汗太过,仅有个别患者因超量服药,发汗太过,出现恶风、自汗、头晕、乏力等症状,应出现恶风、自汗、头晕、乏力等症状,应嘱患者得汗表解则停后服,不必尽剂。嘱患者得汗表解则停后服,不必尽剂。19981998、20012001北京冬季流感证治北京冬季流感证治n因方中以麻黄为君药,故在使用说明中
12、注因方中以麻黄为君药,故在使用说明中注明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患者慎用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患者慎用”。但。但也观察了十几例轻中程度的高血压病例,也观察了十几例轻中程度的高血压病例,服药过程中并未见有血压明显增高。服药过程中并未见有血压明显增高。引用师兄高飞的经验引用师兄高飞的经验 空调伤寒空调伤寒的形成,刘渡舟教授认为:暑热难的形成,刘渡舟教授认为:暑热难捱,时人贪凉取冷,制冷设备应运而生。空调捱,时人贪凉取冷,制冷设备应运而生。空调机一开,飒飒冷风扑面而来,沁人肌肤,暑汗机一开,飒飒冷风扑面而来,沁人肌肤,暑汗顿消。然则非其时有其气,有些人难免会患空顿消。然则非其时有其气,有些人难免会患空调病
13、。因其常表现为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调病。因其常表现为恶寒、发热、身痛、无汗、气喘、脉浮弦或浮紧、舌苔白润,与伤寒表实气喘、脉浮弦或浮紧、舌苔白润,与伤寒表实的的“麻黄八证麻黄八证”极为相似,故称其为极为相似,故称其为“空调伤空调伤寒寒”,以资与正令伤寒相区别。,以资与正令伤寒相区别。外感风热:外感风热:外感风热:外感风热:发热,微恶风,汗出不畅,头痛,鼻塞,流黄脓鼻涕,咳痰较粘,咽喉发热,微恶风,汗出不畅,头痛,鼻塞,流黄脓鼻涕,咳痰较粘,咽喉发热,微恶风,汗出不畅,头痛,鼻塞,流黄脓鼻涕,咳痰较粘,咽喉发热,微恶风,汗出不畅,头痛,鼻塞,流黄脓鼻涕,咳痰较粘,咽喉肿痛,舌尖红,苔微黄,脉
14、浮数,风热袭肺,辛凉解表,清热宣肺。肿痛,舌尖红,苔微黄,脉浮数,风热袭肺,辛凉解表,清热宣肺。肿痛,舌尖红,苔微黄,脉浮数,风热袭肺,辛凉解表,清热宣肺。肿痛,舌尖红,苔微黄,脉浮数,风热袭肺,辛凉解表,清热宣肺。金银花金银花金银花金银花10g 10g 连翘连翘连翘连翘10g 10g 薄荷薄荷薄荷薄荷6g6g(后下)(后下)(后下)(后下)牛蒡子牛蒡子牛蒡子牛蒡子10g 10g 芦根芦根芦根芦根15g 15g 杏仁杏仁杏仁杏仁10g 10g 桑桑桑桑叶叶叶叶10g 10g 紫苏叶紫苏叶紫苏叶紫苏叶10g 10g 甘草甘草甘草甘草6g6g.银翘散治三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银翘散治三焦疴,竹叶荆
15、牛豉薄荷,银翘散治三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银翘散治三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不冷、不疼、有点汗,起码摸上去身上不是特别干,不冷、不疼、有点汗,起码摸上去身上不是特别干,不冷、不疼、有点汗,起码摸上去身上不是特别干,不冷、不疼、有点汗,起码摸上去身上不是特别干,我的经验是用银翘散合升降散,就是上方去掉麻黄、桂我的经验是用银翘散合升降散,就是上方去
16、掉麻黄、桂我的经验是用银翘散合升降散,就是上方去掉麻黄、桂我的经验是用银翘散合升降散,就是上方去掉麻黄、桂枝,仍然是薄荷不能缺。枝,仍然是薄荷不能缺。枝,仍然是薄荷不能缺。枝,仍然是薄荷不能缺。外感发烧一般分为外感发烧一般分为风寒风寒/风热风热,鉴别要点主要在症状,不在舌苔鉴别要点主要在症状,不在舌苔或者脉象,特别集中在或者脉象,特别集中在冷、痛、冷、痛、汗三个字汗三个字。先师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先师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太阳伤寒的恶寒,是很严重的,即使多穿太阳伤寒的恶寒,是很严重的,即使多穿衣,多盖被,或者烤火取暖,也常常是不得缓衣,多盖被,或者烤火取暖,也常常是不得缓解。寒主凝滞、主痛、又
17、主收引,故除恶寒之解。寒主凝滞、主痛、又主收引,故除恶寒之外,还见各种疼痛之证。外感寒邪,营卫凝涩外,还见各种疼痛之证。外感寒邪,营卫凝涩不利,皮毛腠理敛缩闭塞,所以身上不出汗,不利,皮毛腠理敛缩闭塞,所以身上不出汗,即扪其皮肤灼热烫手,但无丝毫汗意可言,这即扪其皮肤灼热烫手,但无丝毫汗意可言,这在诊断上很有价值在诊断上很有价值”。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十四讲挟湿热:挟湿热:挟湿热:挟湿热:舌苔厚腻,舌尖红,三仁汤、藿朴夏苓汤效舌苔厚腻,舌尖红,三仁汤、藿朴夏苓汤效舌苔厚腻,舌尖红,三仁汤、藿朴夏苓汤效舌苔厚腻,舌尖红,三仁汤、藿朴夏苓汤效果统统不能令人满意,什么最好呢?果统统不能令人满意,什么最
18、好呢?果统统不能令人满意,什么最好呢?果统统不能令人满意,什么最好呢?小柴胡汤合达原饮,小柴胡汤合达原饮,小柴胡汤合达原饮,小柴胡汤合达原饮,柴胡柴胡柴胡柴胡10g10g、黄芩、黄芩、黄芩、黄芩1010 15g15g,厚朴,厚朴,厚朴,厚朴10g10g,槟榔,槟榔,槟榔,槟榔10g10g,草果,草果,草果,草果1010 15g,知母,知母10g,生姜,生姜3 3片,也可以再加点金银花、薄荷之类的解表药片,也可以再加点金银花、薄荷之类的解表药,效果很好,不过要记得,其中的草果一定不能效果很好,不过要记得,其中的草果一定不能缺,否则效果难以保证。如果是夏天的外感,缺,否则效果难以保证。如果是夏天的
19、外感,藿香正气水可以用,胶囊效果差一些。如果外藿香正气水可以用,胶囊效果差一些。如果外寒很重,麻杏苡甘为宜。寒很重,麻杏苡甘为宜。发热、无汗、头胀、头痛、胸闷、恶心呕吐、四肢倦怠、纳发热、无汗、头胀、头痛、胸闷、恶心呕吐、四肢倦怠、纳发热、无汗、头胀、头痛、胸闷、恶心呕吐、四肢倦怠、纳发热、无汗、头胀、头痛、胸闷、恶心呕吐、四肢倦怠、纳食欠佳、舌苔白腻、脉浮滑。暑湿内蕴,清暑解表为主。食欠佳、舌苔白腻、脉浮滑。暑湿内蕴,清暑解表为主。食欠佳、舌苔白腻、脉浮滑。暑湿内蕴,清暑解表为主。食欠佳、舌苔白腻、脉浮滑。暑湿内蕴,清暑解表为主。香薷香薷香薷香薷6g 6g 白扁豆白扁豆白扁豆白扁豆10g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应对 外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