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ppt
《第五章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ppt(7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第5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5.1 震害及其分析5.2 选型、结构布置和设计原则5.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震害及其分析5.1震害的调查与分析提高抗震设计水平5.1.1 结构布置不合理而产生的震害扭转破坏m1、平面形状不对称2、刚度不对称ug(t)质心刚心薄弱层破坏底部框架结构的变形薄弱层破坏彰化县员林镇邦富贵名门大楼座落在中山路惠明街口,为16层钢筋混凝土集合住宅大楼。地震时其中一栋倾倒靠在呈L型平面大楼上,柱子间距7至10米。造成倾倒的原因是底层柱子数量少,间距太大。底部框架砖房薄弱层破坏伊兹米特市一楼房底层空旷,结构不合理,房屋整体倾斜,二楼成了一楼。薄弱层破坏1312
2、1110987654321层13119765314080(mm)120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位于天津塘沽区的天津碱厂十三层蒸吸塔框架,该结构楼层屈服强度分布不均匀,造成6层和11层的弹塑性变形集中,导致6层以上全部倒塌。右图为该结构输入天津波的弹塑性分析结果。薄弱层破坏应力集中结构竖向布置有突变时,突变处会出现应力集中引起的震害。防震缝处碰撞防震缝宽度不够时,其两侧的单元在地震时会相互碰撞产生震害。整体破坏形式5.1.2框架结构的震害强梁弱柱型强柱弱梁型柱端弯剪(塑性铰)破坏柱身剪切破坏图5-10、5-11图5-12角柱破坏 弯,剪,扭破坏短柱剪切破坏 刚度大、剪力大(H/hc 4)图5-1
3、4柱牛腿破坏 水平力较大原因:抗弯和抗剪承载力不足局部破坏形式框架柱塑性铰短柱角柱由于双向受弯、受剪,加上扭转作用,震害比内柱重。框架梁、梁端弯曲破坏、梁端剪切破坏纵筋屈服箍筋不足梁筋锚固破坏锚固长度不够,拔出连接破坏施工质量差节点(图5-13)剪切破坏Vu不足、箍筋少、混凝土压碎、纵筋压屈框架填充墙的震害震害:墙面斜裂缝、沿柱周边开裂、倒塌特点:“下重上轻”原因:二者之间的变形不协调,非整体;墙体的受剪承载力低、拉结不紧。填充墙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墙体受剪承载力低,变形能力小,墙体与框架缺乏有效的拉结,在往复变形时墙体易发生剪切破坏和散落。总结震害经验,结构设计应注意:1、结构刚度分布要均匀、
4、规则;2、构件要有足够的承载力与延性;3、重视构造设计;4、保证施工质量。5.2 选型、结构布置和设计原则1、房屋高度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抗震性能、地基条件和震害经验等因素,从使用合理和经济的角度出发,来确定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5.2.1 选型303540板柱抗震墙60708010080100120120100130150140120150180全部落地部分框支框架-核心筒筒中筒抗震墙筒体9度25508度451007度551206度60130结构类型框架框架-抗震墙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1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檐口获屋面顶板的高度(不计局部突出)2 框架-核心筒结构指周边稀柱框架
5、与核心筒组成的结构3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框支抗震墙结构4 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5 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或IV类场地的结构,适用最大高度应适当降低(20%)浇面层,叠合构件3、加强楼盖的整体性。4、选取合适的填充墙。5、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5.2.1 选型2、优先选用现浇式或装配整体式框架,且双向刚接。5.2.2结构布置1、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平面:尽量规则图5-18、表5-3立面:竖向刚度均匀、最大高宽比限值表5-4对于不规则结构,适当降低房屋高度,采用较为精确的内力分析方法,按较高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措施。结构类型6度7度8度9度框架、板柱-抗震墙
6、4432框架抗震墙5543筒体,抗震墙6654适用的房屋高宽比注:1.当有大底盘时,计算高宽比的高度从大底盘的顶部算起;2.超过表内高宽比的体型复杂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2、柱网布置要简单规整楼梯间尽量不放在端头,拐弯处。梁,柱中线宜重和(e1/4hc)。3、填充墙布置要上下、左右均衡,优先选用轻质材料。填充墙与框架柱之间宜脱开或采用柔性连接4、砌体女儿墙中宜设构造柱,墙顶设压顶,在人流出入口与主体结构锚固。设缝将不规则结构划为规则结构足够的缝宽。设防撞墙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m,超过15m时,6、7、8、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2m,宜
7、加宽20mm。4.防震缝4.防震缝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按不利体系考虑,并按低的房屋高度计算缝宽。th框架框架-抗震墙抗撞墙8、9度设防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防震缝两侧的结构,当结构高度、刚度或层高相差较大时,可在防震缝两侧房屋的尽端设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层高不同高度、刚度相差较大每一侧的数量不应少于两道。宜分别对称布置,墙肢的长度可不大于一个柱距。内力应按考虑和不考虑抗撞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按不利情况取值。抗撞墙的端柱和框架边柱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5.2.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一级框架主体构件不低于C30;构造柱、圈梁等构件不低于C20。钢筋强度等级受力筋:HRB335、HRB400箍
8、筋:HPB235、HRB335、HRB400强屈比1.25fy实测/fyk1.3施工中替换钢筋要遵循承载力相等的原则5.2.4 抗震等级确定抗震分析及抗震措施的宏观标准。根据设防烈度、房屋高度、结构类型等因素确定。四个等级丙类建筑按表5-5确定烈度9高度(m)3030 3030 3030 25框架 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剧场,体育馆等大跨度公共建筑一框架 高度(m)6060 6060 6060 50-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结构 抗震墙一一一下表为丙类建筑抗震等级的划分: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注:1.建筑场地为类时,除6度外可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9、;2.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甲、乙、丁类建筑应按抗震设防标准中的抗震措施所要求的设防烈度按上表确定抗震等级。抗震措施提高一度(9度适当提高)提高一度(9度适当提高);小规模建筑改变结构型式时可不提高原设防烈度适当降低(6度不降)地震作用计算应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按批准的安评结果确定原设防烈度原设防烈度原设防烈度建筑的重要性重大建筑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地震时使用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抗震次要的建筑建筑类别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c ccccc1cc措施多层与高层建筑的地下室
10、一层以下根据具体情况按三级或按更低等级。9度时应专门研究。裙房与主楼的抗震等级图中c为抗震等级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提高抗震=M /(V h0)5.2.5 按抗剪要求的截面限制条件对于跨高比大于2.5的梁、剪跨比大于2的柱:(0.20 f c bh0)1 REV(0.15 f c bh0)1 REV c c对于跨高比不大于2.5的梁、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对于框架结构的中间层柱H n2h 5.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一般结构在纵横两个主轴方向进行抗震计算框架柱的边长一般不小于300mm避免形成短柱采用柱下单独基础时,某些情况需要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系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可以调幅;
11、现浇框架:0.80.9;装配整体式:0.70.8地震作用产生的结构内力不能调幅5.3.1 框架结构的设计要点地震作用及框架内力的计算一、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1、用顶点位移法计算基本自振周期:(s)T:0.60.72、用底部剪力法求水平地震作用;FEKFi3、求层间地震剪力 Vi,并分配到每个柱。二、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反弯点法D值法三、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分层法)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层法(弯矩分配法);梁上的内力可进行调幅。T1 =1.7 T uT D5.3.2 地震作用在结构各部分的分配及内力计算1、地震作用在结构各部分的分配ikViVij =Dijmk=12、内力计算反弯点法、D值
12、法5.3.3截面设计和构造各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内力组合控制截面的最不利的内力截面计算配筋和构造设计最不利组合指截面配筋量较大的组合,并非Smax。S1 =1.2S GE +1.3S Eh R/RES 2 =1.2SG +1.4SQ R内力组合延性:指结构的后期变形能力。指标:u y 或 u/y延性框架:在地震作用效应下,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刚度、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的框架。延性框架的设计措施: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延性框架的概念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1、“强柱弱梁”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式要求:9度和一级框架结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多层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抗震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