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某中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
《新建某中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某中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8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中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1.2 项目编制依据及原则11.3 项目编制范围21.4 可研报告编制单位21.5项目概况2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52.1项目背景52.2 需求分析10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第三章 建设条件143.1 项目选址143.2 项目区概况143.3外部配套条件163.4建设条件评价17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184.1 建设规模184.2 建设内容184.3 指标分析18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205.1 工程设计依据、指导思想及原则205.2 建筑方案245.3结构方案2
2、85.4 给排水工程305.5 电气工程325.6 通风设计365.7 无障碍设计38第六章 环境保护396.1 编制依据396.2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396.3场址环境现状396.4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396.5项目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446.6环境影响评价46第七章 节能477.1节能设计依据477.2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487.3节能措施497.4节能效果分析60第八章 消防、卫生防疫及劳动安全618.1 消防618.2卫生防疫648.3劳动安全65第九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679.1建设期管理组织679.2运行期管理组织679.3人力资源配置68第十章 项目建设管理
3、6910.1 项目控制与管理6910.2 招标初步方案69第十一章 项目建设进度7211.1 编制依据7211.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72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312.1 投资估算范围7312.2投资估算依据7312.3 投资估算说明7312.4项目总投资估算7412.5资金筹措7612.6资金使用计划76第十三章 效益分析7713.1社会效益分析7713.2互适性分析78第十四章 风险分析7914.1项目建设参与单位诚信风险及对策7914.2投资估算风险及对策7914.3质量和进度风险8014.4社会风险分析及对策80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8115.1 研究结论8115.2 存在问题及建
4、议81附件:1、*省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一级评估)备案表(川国土资环备20101583号)2、*州国土资源局关于对*中学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阿州国土资函2012171号)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4、*财政局文件关于*中学学校建设项目资金配套的承诺函(阿县财2012155号)5、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副本)6、组织机构代码证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附图:1、项目区位图2、总平图3、教学楼各层平面图4、立面图IV阿坝县藏文中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1.1项目名称*中学建设项目1.1.2建设单位*教育局1.1.3单位地址*-5号
5、1.1.4项目性质扩建1.2 项目编制依据及原则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5、*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6、*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7、*城市发展控制性详规;8、*城市发展总体规划;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0、建设业主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1.3 项目编制范围我公司受*教育局委托,对*中学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项目的提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方案、环境保护、项目组织管理、
6、实施进度、投资估算、社会评价、结论与建议等。1.4 可研报告编制单位1.5项目概况1.5.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的建设是满足*双语小学毕业生就读初中的需要。2、项目的建设符合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3、项目的建设满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需要。4、项目的建设是解决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1.5.2 建设地点*镇。1.5.3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1500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为1273.69万元,占总投资的84.91%;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54.88万元,占总投资的10.33%;预备费为71.43万元,占总投资的4.76%。资金筹措:*及自筹解决。1.5.4建设内容及规
7、模1、建设内容:扩建教学楼5138平方米,其中:A栋教学楼2886平方米,B栋教学楼2252平方米。给水管网300米,雨水管网250米,污水管网200米,化粪池100立方米。2、建设规模:新建教学楼2栋及配套工程。1.5.5 建设进度安排建设期为24个月(2012年7月-2014年6月)。1.5.6 研究结论及建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前边远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群众的需求十分迫切,因此,建设一批具规模的寄宿制学校,不仅非常必要,也符合边远地区发展及改善民生的需要。项目建成后,*中学的办学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生均校舍接近国家标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
8、素质教育水平会全面提高,对推动我县民族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项目的实施,会让*各族人民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体会到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有利于维护稳定大局和民族大团结。将会更有利地促进广大农牧民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我县中小学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加大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将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通过集中办学,扩大办学规模,将有利于我们集中精力强化管理、增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对抓好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奠定更好的硬件基础。本项目建设条件具备,方案可行,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建议批准实施。建议建设业主继续抓紧项目前期工作,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省有关要求做好项目建设准备和资金落实,做
9、好建设方案规划设计工作,以促进项目顺利实施。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数量单位备注1建设规模5138平方米1.1教学楼5138平方米2栋2总投资1500万元2.1第一部分工程费用1273.29万元2.2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55.28万元2.3预备费71.43万元3资金筹措1500万元3.1*1500万元67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背景2.1.1*中学基本情况及现状1、*中学基本情况*中学始建于1981年9月。该校经过学校布局调整,在1987年由查理乡搬至县城,现为全县唯一的双语学校。现有教职工87人,在校学生1713名,其中寄宿宿制学生
10、1713名,教学班31个(其中一年级11个、二年级11个、三年级9个)。2、校舍现状*中学校现有的校舍修建年代为1986年、2006年和2007年。占地面积32016平方米,建筑面积13068平方米(其中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2410平方米、办公用房932平方米、生活用房9726平方米)。3、改扩建原因由于该校为全县唯一的一所双语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达1713人,而原有寄宿制的的教学辅助用房只有2410平方米,1713名学生只能拥挤在不算规范的教室上课,与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目标差距较远。按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8109号)要求,每生拥有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5.019平方米,学生宿舍
11、按生均5平方米计,该校应有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9862.335平方米。其中:标准第四章明确提出普通中小学建设用地包括建筑用地、体育运动场用地、绿化用地三部分组成,为了解决该校1713名寄宿制学生的学习生活上课问题,*中学急需解决新修2幢教学楼,以及相应的配套工程。2.1.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
12、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2.1.3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中小学教育发展早在1989年8月20日国务院批准中心小学管理条例。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3月18日通过教育法。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
13、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6年6月30日,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中心小学安全管理办法。目前,已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十二五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公共教育资源要向
14、民族地区倾斜。中央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支持力度。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提高国
15、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2.1.4*省委省政府对民族教育十分重视*省民族地区幅员面积30余万平方公里,共51个县(市),有人口698万人。建国前,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县基本没有学校教育。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原因,2000年,当*省内其他地方已基本实现“两基”目标时,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中,尚有13个县未普及小学教育,45个县未普及九年义务
16、教育,20个县未扫除青壮年文盲,4个县小学入学率不到60%,个别县初中入学率不到10%,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严重滞后,学校危房量大面宽,教师量不足、质不高、引不进、留不住。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0年12月15日,*省正式启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计划从2001年到2010年,用10年时间在民族地区基本实现“两基”,建立基本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需要、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民族地区教育体系。目前,*省民族自治地方共有中心小学和各类中小学校3853所,在校学生128万余人,在校生规模比2000年净增40余万人。2.1.5投入不足制约了*民族
17、教育的发展*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是加强项目资金投入,把州委州政府在*实施的“7+1”民生发展规划与*区项目有机结合;二是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第三是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与教育均衡发展、布局调整,与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宏观上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但是,由于地域辽阔,教育战线点多面广,“两基攻坚计划”、“十年行动计划”等国家、省的项目资金不能解决全部教育现实问题,总体投入仍显不足,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师资队伍量少质弱,现有的教师队伍也相当不稳定。目前*有人口72000人,有双语小学21所,双语小学生在校生10258名,
18、双语初中1所,双语初中在校生1200名,到2015年,*双语初中在校生将达到3000人。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地方政府为主,按照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基本方针,坚持将学校学生宿舍楼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牧民定居行动相结合,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与教育均衡发展、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相结合,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与教育长远发展需要和教育改革相结合。统筹各类资源,汇集各方力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方面实现突破。
19、合理学校结构布局。根据农村建设、城乡住房等规划,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测算学龄人口及未来发展趋势,按照方便学生就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优化教育体系结构的原则,合理确定学校布局和建设规模。确保校园校舍安全。在安全性评估基础上,科学选址,严格执行国家抗震设防等标准,严格基本建设程序,确保建筑质量,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的地方,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注重学校标准化建设。根据实施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统一中小学学校办学条件,因地制宜建设每一所学校。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教育,确保校舍安全、适用、实用。坚持一乡一校,规模办学的原则。坚持一乡一校、规模办学,加强寄宿制学
20、校建设,打造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广大群众子女就学的需要,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坚持科学选址,优质建设的原则。学生宿舍楼,要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着眼长远,高档次地进行学校规划、科学施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州委书记侍俊在*考察时要求办好*区中学的指示精神,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改善民生,巩固“普九”成果,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和清退18周岁以下入寺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就学问题,保障农民工子女就学权力,提高全县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
21、发200378号)精神,整合县城办学资源,结合*实际,结合*双语寄宿制完全中学的已建工程实际,提出扩建和完善*双语寄宿制完全中学功能是十分必要的。2.2 需求分析2.2.1*教育事业发展现状目前*有人口72000人,有双语小学21所,双语小学生在校生10258名,双语初中1所,双语初中在校生1200名。*中学始建于1981年9月。该校经过学校布局调整,在1987年由查理乡搬至县城,现为全县唯一的双语学校。现有教职工87人,在校学生1713名,其中寄宿宿制学生1713名,教学班31个(其中一年级11个、二年级11个、三年级9个)。近三年来*双语小学每年毕业生近1000人,由于*实行*双语教学的初
22、中只有容纳1200名学生的县*中学和新建尚未开展招生的*双语初中寄宿制学校,初中教学设施的可容纳能力不能满足初中生均面积的要求。2009年全县双语小学应届毕业生709名,县*中学招生515名,194名到外县双语学校就读或辍学;2010年双语小学应届毕业生831名,县*中学招生585名,汶川县水磨中学招生164人,82名到外县双语学校就读或辍学;2011年双语小学应届毕业生1064名,县*中学招生610名,汶川县水磨中学招生233人,221名到外县双语学校就读。根据现有资料,预计“十二五”期末,*小学毕业生每年将超过1000人,现有的*中学不能满足本县双语初中教学的需求,迫切需要完善*中学校的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建 中学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项目 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