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湘湖地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文本.pdf
《杭州湘湖地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文本.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湘湖地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文本.pdf(109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第 一 篇总体认知1、研究背景2、规划范围3、现状分析4、相关规划解读5、总体技术路线CHAPTER ONE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三江口)总体发展战略规划113.2.2 功能配套低端,空间碎化三江口地区现状发展滞后,以非核心功能为主。用地指向破碎、混乱。浦沿、闻堰和湘湖地区开发相对成熟,以居住、产业、村庄等用地为主;之江、双浦、义桥地区等其他地区开发建设相对滞后,现状主要是农林生态用地、村庄建设用地,夹杂些许工业用地;长安沙岛主要承担生态保育功能,以农林用地、生态用地为主。地区现状空间碎化,缺乏统筹。用地功能联系性不强,整体用地布局支离破碎,亟待重组缝合。沿江两岸发展不均衡,现有城市开发主要集中
2、在南岸萧山、滨江地区,长安沙、义桥、之江南等地区因水源保护和生态保护,现状风貌多为自然植被、农田水系等,两岸空间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之江双浦地区建设景观现状湘湖闻堰地区建设景观现状规划范围用地现状图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三江口)总体发展战略规划134.1.1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6年修订)总体规划明确杭州城市发展以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目标,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山水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科教事业,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规划明确了由滨江区、萧山城区组成的江南副城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
3、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商务中心,其中沿江地区为城市商务中心和居住生活区。明确了之江作为杭州市以会展、文化、旅游功能为主的综合次中心城市的定位。打造钱塘江旅游产业集聚带(之江休闲旅游带、滨江城市旅游带、沿江生态旅游带),环湘湖度假游憩板块(湘湖旅游度假片区、休博园(含杭州乐园)片区、白马湖生态创意城),钱塘江南岸产业发展生态功能区(萧山区东部和滨江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绿色制造业、生态景观、城镇建设、人居健康环境。规划要求加强杭州市域统筹发展,深化完善区县(市)协作,建设网络化都市。以“旅游西进”战略为主线,持续推进交通、文创、科技、设施等西进战略,共同打造“三江两岸”生态风景走廊。围绕保护
4、钱塘江水源和区域大气联防联治,推进区际协作与政策扶持。建设“三江两岸”绿道,长度230千米,沿线分级合理设置驿站。4、相关规划解读4.1 市级层面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2016版)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三江口)总体发展战略规划144.1.2 杭州市拥江发展战略规划规划从生态、人文、新经济、城市、镇村五方面对钱塘江沿岸现状特征进行分析,将目标定位为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级滨水区域”。三江汇流区域生态空间引导图三江汇流区域空间结构引导图天际线与山体走势控制示意图景观视廊控制示意图规划对钱塘江沿江两岸具有一定纵深(一般为 2 至 4 公里)的地区,按照中心城市段、特色城镇段和山水田园段三类岸线区
5、进行管控。要求山水田园岸线区不减少、中心城市岸线区要控制、特色城镇岸线区要优化。同时,对这三类岸线区进行建筑高度管控,中心城市岸线区依据城市设计要求确定,特色城镇岸线区新建建筑高度一般不应超过18米,山水田园岸线区新建建筑一般不应超过12米,檐口不超过9米,即“建筑不得高于树”。规划明确了之江新城、智慧新天地、湘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东洲片区为发展类板块,是承载新经济发展、落实生态保护和城市高品质建设要求的主要空间载体。规划提出三江汇流区域的总体发展目标为“面向未来,产业高端,土地高效,环境友好的生态型、智慧型城市典范”,并从生态保护、空间形态、景观风貌、交通系统等方面对三江汇流区域提出引导要求。
6、重点功能板块分布图三类岸线范围划定图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三江口)总体发展战略规划154.1.3 钱塘江两岸景观提升工程规划沿江功能引导图沿江建筑高度控制引导图规划通过世界山水人文格局、中国山水人文格局两个视角分析,提出钱塘江的三大核心景观价值;在明确钱塘江核心景观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对区段山水格局、文化特色的认知,从宏观层面提出了钱塘江“三图一卷”的总体风貌定位,书写钱塘江生态、人文、活力的大山水人文画卷。规划站在杭州城市空间演进与大生态基底的角度出发,以“生态、人文、活力”为三个关键词,通过构建以“三图一卷”为主题的大山水景观空间格局,从宏观战略、中观控制、微观提升以及管理实施引导四个层面出发
7、,开展沿江两岸的景观战略研究及方法论制定。通过规划战略引导,建立对钱江两岸景观的技术控制、建设引导和条例化管理机制,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山水文化与城市景观。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三江口)总体发展战略规划164.1.4 相关各分区规划杭州市西湖分区规划(20172020年)规划落实杭州“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战略,紧扣西湖区“全面小康、全域美丽、全民幸福的首善之区”建设要求,以“将西湖区打造成为国际化示范区最美城区”为规划目标。明确了西湖区“互联网+”创新创业核心区、商务旅游休闲特色区、国际文化交流重点区、生态宜居和谐示范区的功能定位,并提出了“四美”规划策略:空间精致美,兼顾更新与增长,夯
8、实美丽载体;创新活力美,兼顾传承与新兴,增强美丽动力;功能臻善美,兼顾补缺与前瞻,巩固美丽基础;生活品质美,兼顾普惠与特色,提高美丽质量。西湖分区规划用地规划图杭州萧山分区规划(20172020年)面向时代背景、区域格局杭州发展转变,基于萧山的基础,萧山未来发展的总体定位为杭州的魅力国际门户、智慧品质城区,总体目标为世界名城的建设标杆区、拥江发展的战略引领区、先进制造的转型中枢区和美丽杭州的实践样板区。萧山未来将成为杭州中心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杭州的国际门户与区域辐射枢纽,是以智造与创新深度融合、国际化服务高度发展、山水景观精致有韵、文化氛围多元开放为特色的城乡和谐的品质发展示范区。规划提出
9、了“促进区域网络的一体化、引导城乡空间的协调性、形成内外畅达的交通网、打好产业提质的组合拳、营造舒适便捷的生活圈、构建富有魅力的样板区、增强城市运行的保障力、打造地区活力的新引擎”的策略引导。萧山分区规划用地规划图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三江口)总体发展战略规划17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分区规划(20172020年)滨江分区规划用地规划图杭州市富阳分区规划(2017-2035年)世界名城目标下的滨江任务是打造拥江发展核心区域、创新发展引领区域、中国样本示范区域。规划提出了“快乐创业&幸福生活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规划愿景,明确了滨江区为“建设拥江发展示范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宜业宜居新城示范区
10、”的发展定位。提出了“产业引领、创新驱动、拥江发展、产城融合、南进北优”五大发展策略。规划以“现代版富春山居示范、杭州大都市区副中心、富裕阳光的大都市新型城区”为规划目标。联动杭州都市区功能外溢,汇聚区域战略资源要素,构筑一个更强辐射影响力的综合性城区。在杭州从“工业经济新经济新人文”的发展路径升级中,引导富阳成为新人文时代领跑者。抓 住 杭州建设“大花园、大湾区、大都市”的发展机遇,紧扣富阳“城区”、“景区”交融的特征,重点处理杭州与富阳的关系、拥江发展与沿山发展、城区发展与景区发展的关系。通过升级战略、拥江战略、营景三大战略引导富阳城市空间格局重塑。富阳分区规划用地规划图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
11、(三江口)总体发展战略规划184.2.1 萧山片区控规萧山城区闻堰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将闻堰单元打造成“钱塘江上、三江口边、湘湖西侧具有特色风情的活力新城区“,延续区域总体上突出的“湖中有山、山中有湖、城融湖山、江湖辉映”地域格局,形成“一廊一网、二心三片”的规划结构。严格遵从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控制要求,沿山建筑高度不宜高于90米,沿江建筑高度不宜高于120米。4.2 相关各片区层面的规划萧山城区中湘湖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将中湘湖单元打造成“湘湖新城集历史文化、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具有典型景观特色的生态型旅游综合体”,并形成“一湖一环、三区、多点”的总体布局结构。结合景区规
12、划,临湖建筑限高10米,道路与山体间腹地限高12米,局部地块隐蔽性较好高度可限制在16米以内。萧山城区上湘湖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将上湘湖单元打造成“湘湖新城的商务旅游度假圣地、环山抱水居住片区”。整个单元建筑高度都应考虑与钱塘江及山体的整体协调,重点处理城景、山景、湖景与江景的四景融合,旅游度假区与新城商务区的功能协调,湘湖生态水系统的维持,沿山建筑高度不宜高于60米。萧山城区下湘湖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将下湘湖单元打造成“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商务办公、居住房产为主体功能的综合性新城片区”,形成“两轴三区、北园南湖”的总体结构。为了有效利用山体腹地,山体后退控制为5米,临湖建筑限高10米,
13、道路与山体间腹地限高12米,局部地块隐蔽性较好高度可限制在18米以内。闻堰单元控制详用地规划图上湘湖单元控制详用地规划图中湘湖单元控制详用地规划图下湘湖单元控制详用地规划图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三江口)总体发展战略规划19萧山城区杨岐山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将杨岐山单元打造成“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功能复合、配套设施齐全、文化旅游特色突显的活力居住区”。整个单元建筑高度都应考虑与山体的整体协调,沿山、沿湘湖建筑高度不宜高于45米,沿钱塘江建筑不宜高于120米。4.2.2 之江片区杭州市双浦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明确双浦单元“集居住、商贸、高新研发产业基地为一体的现代化镇区”的发展目标,成为新镇的行
14、政服务中心、农业生产服务基地和灵山风景区的旅游服务基地,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成为杭州市生态保护的示范区。杨岐山单元控制详用地规划图杭州市之江度假区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以“休闲度假胜地”为目标,引导度假、观光、娱乐、文化、会展、商贸、居住等功能集聚,引领之江地区从“建区”到“造城”的战略转型。打造集旅游度假、文化娱乐、会议会展、休闲人居等功能于一体,文化氛围浓郁、空间布局合理、景观环境优美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胜地以及省级文化集聚平台、之江公共服务核心区。杭州市浮山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将浮山单元打造成“之江新城中部的创新创业中心,以科研产业为
15、主导,居住、商业配套为辅的综合功能区”,整体形成“一轴、两心、三区”的规划结构。规划区块内用地建筑高度控制不宜高于60米。双浦单元控制详用地规划图之江度假区单元控制详用地规划图浮山单元控制详用地规划图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三江口)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4.2.3 富阳片区富阳东洲分区规划规划以“东提升,存增并举;西进新,轴线拓展;城市南北一体,核心集聚发展;生态山屏水抱,空间廊道贯穿”为发展理念,改善优化东洲分区功能布局和城市空间,响应杭州市区域规划发展要求,结合东洲地方特色打造东洲分区,作为富阳融入杭州“桥头堡”。以建设杭州城西融智慧科创、文创产业、跨境电商、现代服务、生态休闲及人居度假等功能于
16、一体的富春山居田园生态岛作为发展目标。将东洲岛打造成为“都市沿江新城区,富春田园智慧岛”。定位突出体现发展愿景、体现产业导向和洲岛特色,明确了先生态后建设、先管制后利用、先质量后数量、先存量后增量、先特色后规模、先群体后个体的发展策略。东洲岛分区规划用地规划图4.2.4 滨江片区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概念性规划规划以“和谐创业,城乡一体,生态之都,创意天堂”为总体目标,形成一环三带五片区的总体空间结构。以冠山为环绕基准,环绕其分布区域内的文化、产业、居住内容。由南向北分成三条城市带,形成平行的“1+1+1”三元城市结构。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概念性规划用地规划图杭州市之江地区概念规划规划将之江地区打造成“
17、灵秀钱江湾、精彩文化地、锐意创新源”,通过“活络、兴文、领创、匠城”四大战略,整体构建“一轴一带、两心五片、山水环抱”的显山露水、灵动组团、紧凑混合的空间结构。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三江口)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14.3.1 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城市设计4.3 城市设计层面全景鸟瞰效果图4.3.2 杭州市之江新城概念性城市设计规划提出“整合空间布局、盘活资源要素、建设杭州RBD”三大战略,把之江打造成“浙江文化中心、杭州三创高地、特色金融港湾、山水生态新”城。按照“一轴两片,一心三核”的空间结构,结合地形山势格局,形成“灵山探海”之势,由隔离廊道分为金融港湾和文化中心两个片区,以文化中心为核心,通过灵
18、山探海轴和滨江景观带构筑城市空间结构。根据湘湖自然的脉络肌理,结合城市功能特色,梳理并打造五大城市风貌带,从整体上把控未来湘湖新城发展在城市空间、景观风貌上的方向。通过对功能开发管控、空间形态管控、景观廊道管控及建筑风貌管控等全方位有效的控制,把握城市发展方向,塑造城市特色空间。城市设计总平面图规划提出了“风尚三江自在湘湖”的发展愿景,定位湘湖为“东方风韵自在湖、天堂风华魅力湾、三江风尚创享城、国际风范新平台”。按照“五脉三江合一湘湖”的空间构思理念,通过骨架脉络重组、景观格局优化、创新活力植入、城市空间塑形的路径挖掘湘湖核心价值。全景鸟瞰效果图4.3.3 杭州市“智慧新天地”概念规划及城市设
19、计规划依照“智慧新天地、e谷新天堂”的总体定位,结合产城融合的滨江城市发展方针,提出了“二中心、二高地、一平台及五大支撑体系”的功能体系。按照“结构跨越轴聚三心、山峦连江城映五彩”的发展理念进行构思,从滨江整体发展、生态格局、城市风貌等角度提出策略。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三江口)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2城市设计总平面图4.3.4 萧山闻堰未来智造小镇功能策划及概念设计规划以“创智慧谷、科技绿洲”为发展目标,提出了延续生态洲岛肌理、构筑智慧活力空间、发展智能科技产业、打造智造创新标杆的发展愿景。以“山水相映、饶水成洲,核心聚焦、地表引领”为整体设计概念进行城市总体设计,并提出了天际线控制引导、滨水区断
20、面引导、界面连续性引导等管控引导措施。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三江口)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35、总体技术路线本次规划提出“一个目标+发展导向+三大定位+总体愿景+四大战略+核心区管控+先行示范区谋划”的整体框架。一个目标发展导向核心区管控先行示范区谋划世界名城的美丽窗口总体认知:特色印象与现实问题面向国家窗口的样板示范面向世界名城的拥江名片面向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生态焕颜战略文化修心战略创新乐活战略现代富春山居图、美丽发展样板区总体愿景四大战略三大定位现代化新型城市全国样本浙江四大建设融合发展示范区杭州世界名城风貌的新窗口生态底线管控总体功能布局综合交通支撑空间开发引导景观风貌管控重大设施支撑现状梳理
21、空间关系空间方案治理机制山水展卷战略第 二 篇愿景目标与战略1、价值导向2、总体定位3、愿景目标4、发展战略CHAPTER TWO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三江口)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61.1.2国内城市动态(1)雄安新区中国特色,生态城市典范“组团式”格局,城市发展富有弹性,高层建筑将受到严格限制。雄安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不能到处是水泥森林和玻璃幕墙。雄安建筑将形成轮廓舒展、韵律起伏的城市天际线。建筑既有古典神韵又具现代气息,融于自然、端正大方,不搞奇奇怪怪的建筑。生态典范城市,城市就是园林,蓝绿空间占比达70。未来雄安,将镶嵌在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之中,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大型郊
22、野生态公园、大型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让居民公里进森林,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街道100%林荫化。新区规划森林覆盖率达40%,起步区规划绿化覆盖率达到50。雄安新区城乡空间布局结构示意图1、价值导向(2)成都天府新区突出“公园城市”特点,重视生态价值。“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习总书记2018年初视察成都天府新区突出山水特色。在天府新区核心区的规划设计中,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之间的比例是3:7,意味着有很多乡村形态将有机地穿插在城市之中。突出宜居属性,公园城市应是可步行城市。目前,成都正加快推进天府绿道体系建设,以大尺度生态廊道作为有机分割
23、,充分彰显天府新区的自然生态之美、山水田园之秀。同时,构筑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生态绿网,全面提升休闲之都、宜居之城的独特魅力。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三江口)总体发展战略规划301、价值导向1.2.3杭州大市域必然选择:由城市时代走向生态时代近年来,杭州城市建设中进一步着力彰显山水环境特色、“还景于民”,塑造出极具魅力的城市风貌。得天独厚的山水城林资源禀赋,也成为近年来杭州不断强化自身国际旅游休闲职能、吸引高端要素和人才集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新征程中,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颜值高、气质好、国际范的生态文明之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
24、时代。与诸多美丽宜居的国际名城相比,杭州还迫切需要将特色山水资源进一步内化为城市的品格,更好地转化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巩固“美丽发展”的成果与基础,全面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塑造独具东方魅力的和谐宜居城市。在人类生态文明的发展图景上,描绘代表中国、属于杭州的靓丽篇章。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三江口)总体发展战略规划331、价值导向自然条件极佳,生态环境优越。从自然形态上看,该地区是“三江汇流、五水汇心”之地,拥有两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蓝绿空间高达65%,湘湖环湖区域的植被覆盖率高达95%,区域内山、林、草、湖、江、岛等自然要素齐备,生态环境极其优越,是浙西生态保护的重要屏障,是浙江最重要的胡水源保护地
25、,是全国不可多得的城市森林样板。人文底蕴深厚,多元文化交融。该地区包含了跨湖桥文化、越文化等多元文化元素是富春山居图的开卷处,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故里。李白、杜甫、王维等曾与此地结缘,留下近百首唐诗。云栖小镇之江文化产业园智慧新天地效果图产业基础良好,创新价值极高。该地区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近年来杭州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城西科创大走廊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之江实验室落地,阿里达摩院成立,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湘湖区块正在谋划时代制造走廊建设,推进未来制造小镇等一批项目;东洲岛以安防、智能装备为主导,已经集聚了大华智慧产业园、京东物流园等项目;之江文化创意园自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杭州 地区 总体 发展战略 规划 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