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文本.pdf
《浙江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文本.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文本.pdf(12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全域旅游全域旅游”国家战略解读国家战略解读 .1 1 一、“全域旅游”的概念解读.1 二、“全域旅游”的重点理念.1 三、“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1 第二章第二章 丽水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分析丽水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2 2 一、丽水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2 二、丽水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2 三、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2 第三章第三章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对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对接 .5 5 一、国家标准.5 第四章第四章 丽水全域旅游发展条件分析丽水全域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8 8 一、区位、交通条件.8 二、
2、外部环境.8 三、内部环境.10 第五章第五章 丽水全域旅游发展要点分析丽水全域旅游发展要点分析 .1919 一、丽水全域旅游发展三大优势.19 二、丽水全域旅游发展三大瓶颈.19 三、丽水全域旅游发展七大重点.21 第六章第六章 丽水全域旅游发展定丽水全域旅游发展定位位 .2222 一、总体定位.22 二、目标定位.22 三、城市定位.23 四、乡村定位.23 第七章第七章 丽水全域旅游发展任务丽水全域旅游发展任务 .2424 一、空间布局.24 二、产品建设.46 第八章第八章 全域产业融合规划全域产业融合规划 .5555 一、农旅融合规划.55 二、工旅融合规划.55 三、文旅融合规划.
3、55 第九章第九章 全域风貌环境营建规划全域风貌环境营建规划 .5757 一、城市风貌.57 二、乡村风貌.65 三、交通环境.66 四、便捷化智能系统.68 第十章第十章 全域品牌建设规划全域品牌建设规划 .7171 一、品牌塑造.71 二、品牌营销.72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全域保障系统规划全域保障系统规划 .7575 一、管理体制保障.75 二、旅游配套保障.79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全域旅游推进实施方案全域旅游推进实施方案 .8181 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三年工作计划.81 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五年项目建设计划.83 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1 第一章第一章 全域旅游全域旅游”国家战略
4、解读国家战略解读 一一、“全域“全域旅游旅游”的的概念概念解读解读 2016 年初,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先生,发表署名文章全域旅游大有可为,对全域旅游的概念做出了明确解释: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二二、“全域“全域旅游旅游”的重点理念”的重点理念 全域旅游的推进应当实现“十大突破”,瞄准“九大转变”,避免“八个误区”,处理好“六
5、个关系”。(一)十大突破 全域旅游“十大突破”强调旅游业的产业作用,要求旅游业深入到区域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优化升级、社会经济平衡等诸多方面。将旅游业作为区域发展的驱动产业。包含: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全域规划、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旅游+”、旅游扶贫、旅游富民、文明旅游、旅游市场监管、旅游数据、旅游外交十个方面的突破。(二)九大转变 全域旅游“九大转变”强调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要求旅游业转变过去点状空间向全域空间发展,转变旅游业产业粗放、封闭的产业环境走向精细化、联动发展的路子。主要集中于旅游业管理、业态、发展迷失的优化。包含: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
6、;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从景点景区内部的“民团式”治安管理、社会管理向全域旅游依法治理;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从仅是景点景区接待国际游客和狭窄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九个方面的转变。(三)八大误区 全域旅游“八大误区”强调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要求旅游开发在资源、产品、发展模式上重视可持续性,合理配置资源,深入挖掘特色。包含:防止竭泽而渔、破坏环境,不顾实际情况和资源承载力,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掠
7、夺式开发行为;防止简单模仿,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防止粗暴克隆,低劣伪造,防止短期行为、盲目涨价;防止不择手段,不顾尊严,低俗媚客;防止运动式、跟风式一哄而起和大拆大建;防止重推介、重形式,轻基础、轻内容;防止在全域旅游改革中换汤不换药,换牌子不换体制,换机构不换机制,换人不换理念的八个方面。(四)六个关系 全域旅游“六个关系”要求在全域旅游开发过程中处理好:面与点(景区点与全域)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标准与特色的关系;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硬件和软件的关系;改革创新与系统提升的关系六个方面的相互协调。三三、“全域“全域旅游旅游”的”的发展目标发展目标 “全域旅游”的核心思想从旅游角度
8、出发,应当是围绕“全域旅游”的“全”和“域”两个方面,建设新形态的、具有多为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的“全”,不应该是简单粗暴的全域景区建设、全面开花布局、全域同质同步发展、也不是全域一个模式,而应该是景观全域优化、产业全域联动、成果全民共享、服务全域配套、治理全域覆盖五个方面的创新改革。全域旅游的“域”,应该是集中于地方政府重点关注、推进、管治的空间地域;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领域环节以及阶段性、全季候的时域,充分体现多部门紧密协调、多规合一。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2 第二章第二章 丽水丽水全域旅游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分析分析 一一、丽水市丽水市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现状(一
9、)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丽水市地区生产总值从 2011 年的 799 亿元增加到 2016 年的 1200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 37735 元增加到 55772 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 104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 3300亿元,年均增长 21.1%。三次产业结构从 9.1:49.8:41.1 调整到 8.0:44.7:47.3,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发展水平指数全省第三,发展进程指数全省第一。(一)城乡面貌深刻变化 丽水市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 35 平方公里,全市常驻人口城市化率达到 56.4%。卫生状况中满意度、社会道德环境公众满意度全省第一。基本形成“一县一
10、主题、一县一特色”城市风貌,被授予“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满意度连续 5 年全省第一。(二)改革创新成效显著 丽水市先后被列入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旅游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和全省唯一的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三)民生福祉持续推进 丽水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8%和 11.7%,农民收入增幅连续8年全省第一。(四)生态文明走在前列 丽水市率先实现升级生态县全覆盖,云和、遂昌、庆元、缙云被评为国家级生态县,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 13 年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
11、9 年全省第一,生态文明总指数跃居全省第一。被授予全国首个地级“中国长寿之乡”和全国唯一的“中国气候养生之乡”。二二、丽水市旅游产业丽水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现状(一)丽水市旅游产业地位 2006 年 7 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丽水调研,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告诫丽水“守住了这方净土,就守住了金饭碗”。众所周知,丽水是“生态第一市”,生态是丽水的底色,发展生态经济是省委省政府、也是全市老百姓对丽水的期望,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区域产业优势、区域竞争优势,从自身条件和外部消费需求看,发展旅游业是丽水的不二选择。在“十一五”期间,丽水市将旅游业定位为丽水市第三产业的
12、龙头产业;在“十二五”期间,丽水市将旅游业上升为千亿级第一战略支柱产业;根据 2016 年中国共产党丽水市第四次代表大会的要求和丽水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定位,在“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将成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的“金钥匙”。(二)2016 年丽水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2016 年,全市旅游系统围绕丽水“新定位、新使命、新作为”等重大课题,强基础、补短板、树品牌,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 535.83 亿元,同比增长 25.78%;实际完成旅游投资 118.15 亿元,同比增长 65.48%。丽水全市域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单位;缙云仙都通过国家 5A 级
13、景区资源价值和景观质量评审,拿到我市首张 5A创建“入场券”;遂昌旅发公司成为全国首家“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县级国有旅游企业。三三、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的重要意义(一)推动“全域旅游”对丽水市城市经济发展的意义“全域旅游”的宏观发展目标与丽水市社会经济战略发展目标高度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是丽水实现“两山转化”的科学路径。表表 2 2-1“1“全域全域旅游旅游”与与丽水城市丽水城市 “全域旅游”发展“全域旅游”发展目标目标 丽水市社会丽水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目标 产业目标 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以“旅游+”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将旅游业发展成为丽水市千亿级第
14、一战略支柱产业,打造生态旅游业推动下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3 社会目标 实现全社会参与、推动“扶贫”、“富民”工作进一步深入展开。将生态实力转化为经济实力,实现生态惠民,推进乡村经济发展。环境目标 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生态保护行动、绿色发展行动。旅游目标 建设新形态的、具有多为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念推进旅游景区转型升级,创新休闲度假新业态,优化旅游产品空间、时间组合,推动旅游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二)丽水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全国意义 丽水市作为浙江省的地级市,身处经济发达地区的欠发达地带,具备以山地地形为主,生态极其优越,乡村空间在全市空间占据较大
15、比例,农业特色明显等特征,对于全国同类型的城市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示范意义。丽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将围绕三个方面来做好示范:1 1、区域产业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结构转型升级的升级的国家样板国家样板 (1 1)丽水丽水优势:优势:丽水作为“浙江绿谷”,是享有“浙江省森林城市”等多项荣誉的典型生态型城市,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源地、重要承载地和演绎地。受历史、地理等现实因素影响,丽水产业底子薄,内生动力不足,经历了向钢铁等工业方向被动转移的阶段,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生态资源转化效率低下等生态型城市的普适性问题,全域旅游具有产业辐射面广、产业带动性强等特性,有助于放大山水生态资源,加快
16、资源向产值的转化,破除产业转型的被动现状,因此,将通过全域旅游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丽水全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战略途径具有前瞻性与突破性。(2 2)打造思路打造思路:发挥旅游强势的辐射力与整合力,释放“秀山丽水”的资源优势,全面布局全域旅游发展,加快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深化产能向产值转化,创新丽水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两山转化”的全域旅游引领模式。深化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等历史经典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以旅游业为核心引领的、拉动历史经典产业协同发展的生态经济融合发展模式,组建以旅游业为核心的强大混合动能,加快动能转换,化解工业等历史经典产业的过剩产能去化压力、实现劳动力由经典
17、产业从业者向经典产业从业者、旅游经营者、管理者等多元角色转型升级、促进全域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加快生态变现能力,创新以旅游为核心驱动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示范路径,铸就全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示范。2 2、全域空间统筹开发的国家样板全域空间统筹开发的国家样板 (1 1)丽水丽水优势:优势:丽水市是浙江省山地面积占比最大的城市,瓯江水系贯穿丽水境域,乡村空间广阔,同时景区数量众多,在空间开发上具有明显特征。丽水通过全域旅游,对市域、镇域和乡村三大层级的资源、产业、产品等全面统筹,既是对传统景区景点点状无序发展的超越与突破,是对产业空间战略布局的创新,也是对传统城镇化路径的创新与突破,具有综合性的全国
18、性示范意义。(2 2)打造思路打造思路:突破景区景点限制,以市域、镇域、乡村作为统领丽水全域旅游发展的基本骨架和核心脉络,实现对城市空间、城镇空间、乡村空间和景区空间的资源统筹、产品统筹、交通统筹、环境统筹,引导和平衡空间产业发展;通过全域空间统筹,理顺城、镇、村布局肌理,实现与旅游无缝融合与嫁接,引导以旅游为导向、小县大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不断优化丽水空间格局,形成市、镇、乡村各级层强强联合、以强扶弱的可持续、全空间域联动、产业布局明确的全域空间战略版图,打造统筹规划城市空间、城镇空间、乡村空间、景区空间的全国标杆示范。3 3、生态惠民生态惠民的国家的国家样板样板 (1 1)丽水丽水优势
19、:优势:全国生态优渥的城市中,唯有丽水市是处在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下经济发展最均衡,生态发展最有优势的地区,是肩负协调全省经济、生态空间和谐发展的核心区域。“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重要”是习总书记对丽水的重要嘱托,丽水市作为“两山理论”的重要发源地和生态城市典范,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因此,通过全域旅游构建生态与经济并重、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生态保护模式具有全国先导性示范意义。(2 2)打造思路打造思路:深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习总书记对于“绿水青山”的殷切嘱托,将“绿水青山”作为丽水发展的核心资本,将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出动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两大组合拳,做好山、水、路、园生态旅
20、游化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山水园林式全域旅游环境骨架,推动生态环境再升级,实现全域景区化;同时严守生态底线,明晰生态绿线与红线,为旅游发展筑起绿色生态屏障,实现生态经济与生态保护双提升,“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走出全域旅游引领下的生态丽市、生态富市和绿色惠民之路,打造全国生态旅游典范。山:有效对接丽水美丽林相建设,强化林木保护,营造多层次、类型多样的森林景观。水: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强化水体保护,构建一二类为主、三类水为辅的水体格局;以原生态理念推进水利工程景观化。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5 第三章第三章 国家全域国家全域旅游旅游示范区标准示范区标准对接对接 一一、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一
21、)认定标准 2016 年 9 月 10 日,在宁夏中卫市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上,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征求意见稿),该标准包括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的基本要求和认定条件。基本要求包括体制机制、综合贡献、旅游规划、旅游厕所、安全文明等五个方面。认定条件包括政策支撑、旅游交通、公共服务、智慧旅游、旅游环境、旅游要素、宣传推广、共建共享等八个方面。其中对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州),要求所辖县(市、区、旗)70%以上达标。表表 3 3-1 1 国家全域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五大评估旅游示范区五大评估方面方面 序号序号 项目项目 内容内容 1 体制机制 包括统筹领导体制、具有
22、综合职能的管理机构、旅游综合执法体系;2 综合贡献 包括旅游业对当地 GDP、地方财政的综合贡献指标,旅游新增就业、农民年纯收入、旅游脱贫的相关指标;3 旅游规划 包括有以旅游引领的多规合一的全域旅游总体规划,规划审核、审批和发布,以及全域旅游与各类规划的协同关系;4 旅游厕所 包括城乡旅游厕所的分布、开放与管理,交通沿线厕所的开放,以及导向标识要求;5 安全文明 包括特定时间内无严重警告、无安全隐患、无重大安全事故、严重旅游投诉事件等要求。表表 3 3-2 2 国家全域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示范区八项认定八项认定条件条件 序号序号 项目项目 内容内容 1 政策支撑 包括政策意见、土地政策、旅
23、游项目、资金保障等要求,如“每年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土地指标用于保障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总额达到一定规模”等。2 旅游交通 包括“连接景区、度假区、主要乡村旅游点的公路等级较高,设施完善,全面实现景观化”、“绿道慢行系统贯穿主要城镇、乡村和景区”等要求;3 公共服务 包括“连接景区、度假区、主要乡村旅游点的公路等级较高,设施完善,全面实现景观化”、“绿道慢行系统贯穿主要城镇、乡村和景区”等要求;4 智慧旅游 包括“建立互联互通的旅游大数据中心”、“所有旅游景区流量实时监控、发布”等要求;5 旅游环境 包括“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涉旅路边、河边、湖边、海边达到美化、绿化、洁化”等要求;6 旅游要
24、素 对旅游产品、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游娱乐分别提出了要求;7 宣传推广 包括“有旅游宣传推广资金保障措施”、“扩大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新途径在宣传推广中的运用”等要求;8 共建共享 包括“民间资本参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机制”、“志愿者服务队伍”等要求。(二)验收标准 根据国家旅游局创建示范区文件、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2016旅游工作会提出的要求,形成以下 8 个方面 1000 分的验收标准,四个基本标准为准入门槛,总分 750 通过验收 这四个基本标准分别为: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厕所革命及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建成旅游
25、数据中心。而 8 个方面的验收标准,则分别从地方政府重视和推进程度、旅游业发展情况、旅游产品特色、公共服务体系、要素配套、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安全、文明和游客满意情况作出了要求。1 1、推进全域推进全域旅游旅游改革创新改革创新的力度的力度与与效果效果(130130 分)分)(1)推进旅游发展综合协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30 分),建立旅游领导协调机制,设立旅游委或类似综合协调管理机构等改革。(2)旅游综合执法改革创新(30 分),鼓励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或类似功能机构等。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6(3)推进旅游统计改革创新(30 分),鼓励设立旅游数据中心,建立全域旅游统计指标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丽水市 全域 旅游 发展规划 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