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生活民俗小镇美丽乡村规划.pdf
《乐活生活民俗小镇美丽乡村规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活生活民俗小镇美丽乡村规划.pdf(223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大冶 周山DAIYEZHOUSHAN登封市大冶镇周山美丽乡村规划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2017.07 项目名称:登封市大冶镇周山村“美丽乡村”村庄规划 委托单位:登封市大冶镇 设计单位: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编号:二O一七 年 七 月 院 长:周 茜 高级工程师 总规划师:赵万民 教授 博导 审 核:张九师 总工程师 注册规划师 邱 宇 副总规划师 注册规划师 项目负责:刘贵文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院长乡村规划:周滔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重庆大学建管学院房地产系副系主任王正 注册规划师蒋智 高级规划师 尹泺枫 规划师陈璐 规划师产业发展规划:闫水玉 注
2、册规划师胡楠 规划师陈宜 规划师罗榆 规划师唐健强 规划师旅游发展规划:周滔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刘涵 规划师张雅恬 规划师亓鑫 规划师建筑风貌规划:胡楠 规划师 宋斯佳 规划师民约新风,淳美周山目录导言011.1 规划目标与原则 1.2 规划指导思想1.3 规划依据、范围与期限 解读篇2.1 核心诉求2.2 基地研判2.3 现状调研2.4 问题总结定位篇3.1 要素挖掘3.2 总体定位 3.3 形象定位3.4 目标定位3.5 规划思路旅游篇实施篇8.1 分期建设规划 8.2 开发建设项目库020306086.1 分区设计6.2 旅游线路组织6.3 全年节庆活动设计整治篇07规划篇4.1 土地利
3、用规划4.2 空间管制规划4.3 集中居住规划4.4 建设用地控制4.5 空间发展规划 4.6 道路交通规划4.7 基础设施规划4.8 防灾减灾规划04产业篇055.1 区域发展发展概况5.2 周山产业发展概况5.3 产业选择5.4 产业发展策略5.5 三大产业发展规划7.1 乡村风貌整治7.2 功能服务整治7.3 交通路径整治7.4 灵魂形象整治以任务为导向,对周山进行全方位调查研究实现多层次公众参与周山经济现状周山生态环境周山历史文化村容村貌改造专题产业规划专题 旅游规划专题以生活美好、生产发展、生态可持续为美丽乡村三要素,构建周山村规划体系,一举解决经济与产业问题。实现“生态宜居、生产高
4、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美丽乡村掌握规划的重点与难点确定周山规划核心内容任务为导向历次规划分析新规划理念新时代要求发展休闲旅游业与特色民俗文化产业。迁并散、少拆迁,多保留,合理安置居民。在生态空间管制下,进行土地利用,空间的开发。根据公共设施亟需性,有重点分期、分批建设。规划区的空间有序扩展,交通组织优化,村庄品质提升,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基础设施为支持旅游产业发展为内部驱动力心产村一体化为抓手生态承载能力为基础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发展目标 基于周山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规划技术路线BACKGROUND RESEARCH BACKGROUN
5、D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CHAPTER 1导言1.1规划目标与原则 1.2规划依据、范围与期限1.3规划指导思想 p规划目标p规划原则坚持新型城镇化,以人文本坚持产城融合,集约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多规合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村风建设,文化传承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将以生活美好、生产发展、生态可持续为美丽乡村三要素,构建周山村规划体系,最终将周山打造成为中原地区美丽乡村的样本村,全国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的亮点村。1.1 规划目标与原则本次规划着眼近期实施,期限为:近期:2017年-2020年中期:2020年-2025年远期:2025年-2030年周山村3.
6、33 平方公里规划范围规划期限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周山村村域范围,总面积约3.33平方公里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200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住建部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住建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2005年);河南省委办公厅文件关于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指导意见豫办(2014)29号;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13);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登封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4-20
7、30);登封市三化协调空间发展规划(2012-2030);大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大冶镇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香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06);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1.2 规划依据、范围和期限1.3 规划指导思想规划指导思想原生态原住民原文化五不四创新 不离土 不拆迁 不安置 不等靠 不伸手 p创新“三农”问题解决的新路子p创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新办法p创新农村循环经济开发利用的新途径p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典范 BACKGROUND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C
8、HAPTER 2现状篇2.1核心诉求2.2基地研判2.3现状调研2.4问题总结“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推进乡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乡村2.1 核心诉求BACKGROUND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CHAPTER 2解读篇2.1核心诉求2.2基地研判2.3现状调研2.4问题总结定位一脉相承,特色村,文化旅游为主导,发展指向明确乡村建设:按照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发展:以旅游业为核心,以游助农,以工促农,以城代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历史文化:严格
9、保护传统街巷空间尺度、空间形式及建筑格局、地面铺装,保留保护区内古井、古树及反映居民生活之特色庭院n 登封市城乡总体规划纲要(2014-2030)n 大冶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周山村定位:基层村,文化旅游型,位于香山休闲旅游特色片区,结合香山森林公园,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同时发展核桃、香椿等林果种植业生态优先、文化优先:积极保护和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n 大冶镇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大冶镇:被纳入“河南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和“河南省重点镇示范工程”,打造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合、城乡统筹、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周山村:加强“美丽
10、宜居村庄”周山村保护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庄n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登封定位:郑州市域范围内构建“一心四城、两轴一带”的城镇布局结构,登封为“四城”之一,为郑州提供支撑作用。产业:依托登封、新密等城市和地域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煤炭、电力、服装等产业历史文化:建立登封、新郑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n 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交通:规划建设登封通用机场、登封市游客集散中心客运场站、郑州机场至登封至洛阳等公路体系等产业:建设登封市物流仓储中心、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旅游:特色休闲旅游先导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重点示范镇:大冶
11、镇n 登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建设景区化,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旅游发展互为支撑、融合发展,以旅游业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就业等动力支撑,旅游:东南部以观星台等为重点,打造文化旅游区农业:以大冶、大金店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基地,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2.2 基地研判上位规划解读n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n 登封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发展目标:2020年,农业总产值增长3.5%,农民人均存收入达到23500元,年均增长10%左右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打造休闲观光农业
12、、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n 登封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战略规划(2015-2030年)产业发展:2020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5%以上,文化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15%以上;到203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60%以上,其中文化旅游业增加值比重25%。国际旅游:到2020年,城市文化旅游形象初步确立,旅游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到2030年,实现品牌形象、旅游产品、市场营销、服务标准的国际化。生态环境:2030年,登封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全面建成,形成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目标: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适宜现代生活居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村)
13、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建立起以香山森林公园为主体,并以此带动畜牧业的发展,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生态农业森林公园涉及登封市大冶镇周山村、南庙、桥板河和塔湾四个行政村,以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为主基础设施:完善香山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确定旅游业的主体地位,加强生态村的建设n 河南省香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06)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整体联动大冶镇定位:五个新市镇之一,工业型城镇,其职能是市域东部地区中心城镇,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能源工业为主的工矿重镇。2020年,大冶镇城镇人口各5万人周山村定位:特色村,规划规模3.38平方公里,全村发展为林果园n 登封市新“三化”协调空间发展规
14、划(2012-2020)登封: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文化、旅游主体功能区大冶镇:作为26 个新市镇之一,为实现合理城镇体系与合理产业布局的重要空间载体休闲观光农业区:主要分布于北部沿黄地区、嵩山、具茨山等西南山地丘陵地区新农村社区:适应三化协调发展要求,在广大农村区域建设具备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至 2030 年,形成 238 个新型农村社区(含 56 个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村)建设要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应做出相应的生态评价,提出补偿措施,或做出可行性、必要性研究,在不影响安全、破坏功能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开发建设2.2 基地研判其他相关规划
15、解读2.2 基地研判大冶镇土地利用规划解读大冶镇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主要为适宜建设区和基本农田禁止建设区。根据登封市市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5)的生态保护规划要求,大冶镇位于颍河农业生态区的规划范围内。根据大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的相关内容,大冶镇的村镇用地建设区主要集中在镇区,周山的主要村镇用地建设区主要集中在村域中心、西部和中东部。登封市市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5)登封市市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5)颍河农业生态区,村镇建设用地均衡分布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市西南方向约50公里处,由郑卢高速、郑登快速通道与郑州相连大冶镇位于登封市东部约20
16、公里处,郑州市西南方向约48公里处;境内有省道S232,有铁路线穿过周山村位于大冶镇东南方向约2.5公里处,距离省道S232约1.4公里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大冶镇周山村 p 微观区位 p 中观区位 p 宏观区位 周山大冶p 宏观区位 登封居河南省腹地邻登封市核心文旅区处三镇交界之地地理区位2.2 基地研判 河南省位处中原地区,是铁路公路的交通换乘枢纽。境内接入京广、京九、太焦等9条铁路干线,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2016年河南省总里程达到6448公里,高速网线发达。并拥有河南省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机场和南阳机场三个民用机场。郑州市地处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哈京
17、广通道的交会处,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互于此,国道107线和310线以及境内18条公路干线辐射周围各省市。登封市内穿四条高速四条高速、一条国道、六条省道,同时位于新郑机场与洛阳机场中线上,是航空辐射的交汇点。周山村紧邻省道S323。通过S323与S32、郑登快速通道等高等级道路连接,距离登封市市区约一小时车程;距离郑州市约一个半小时车程。以河南交通枢纽为支撑辐射外省市 以郑州中转通道打通省内交通网络 登封重镇大冶地处交通干线、路网通达 周山村东西交通畅通、纵向通达性较低登封市村道路网周山村道路网河南省高速公路网郑州市交通区位图洛阳机场郑州新郑机场交通区位2.2 基地研判格局地处郑州至洛阳、西
18、安旅游发展带接入登封之门户,与嵩山文化旅游区形成交汇。机遇依托登封市三大文化旅游区组团效应,助力周山发展。登封市处于郑州市至洛阳、西安旅游发展带西端,嵩山文化旅游区域内。三轴:两条城镇发展主轴、一条旅游主轴 三区:嵩山-城区文化旅游区、告成-阳城科技文化旅游区、环白沙水库旅游休闲旅游区。郑州市建立了以“三带两区”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带:沿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至洛阳、西安旅游发展带,至许昌旅游发展带 两区:嵩山文化旅游区和黄帝文化旅游区。大冶镇作为城市发展主轴上的城镇,处于登封市三大文化旅游区核心旅游区域,受到主要文化旅游区辐射。周山村作为登封市城市文旅辐射圈的入口,处于登封市三大文化
19、旅游区核心旅游区域,与主要旅游资源形成旅游资源聚合效应,受到主要文化旅游区辐射。大冶镇周山村登封市郑州市旅游区位2.2 基地研判1郑州半小时经济圈内,把握“全域旅游战略”大格局登封位于郑州“一心四城、两轴一带”的四城之一,并且处于东西向发展带的西端。处于郑州半小时经济圈内;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规划形成“全域旅游战略”,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国家级风景名胜旅游城市;区域旅游服务中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旅游、居住、商业为主的中等城市。周山位于大冶镇经济发展规划中香山休闲旅游特色片区,与朝阳沟、北部丘陵高效农业片区、东南部特色农业片区形成生态文化产业集群。周山村在大冶镇产业经济发展区位登封市在中
20、原经济区紧密核心圈中的区位登封市登封市朝阳沟生态文化特色区北部丘陵高效农业区东南部特色农业片区经济区位2.2 基地研判处河南腹地、邻核心文化区、处三镇交界之处郑州半小时经济圈内,把握“全域旅游战略”大格局交通路网内外通达登封市三大文化旅游区组团效应,助力周山发展急需经济转型,需求经济增长爆发点宏观背景总结2.2 基地研判BACKGROUND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CHAPTER 2解读篇2.1核心诉求2.2基地研判2.3现状调研2.4问题总结现场踏勘问卷调查2.3 现场调研解读篇现场踏勘u对村庄居民现状进行实地调查u对
21、村内自然与历史景观进行实地调查u对产业发展、文化建设进行实地调查u对排水设施、道路、机耕道、电力电信等市政设施进行了数据采集1.村庄居民现状2.村内自然与历史景观3.产业发展现状5.生产生活基础设施4.文化建设现状2.3 现状调研现场踏勘包括对周山村村域内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文化建设、产业发展、历史保护景观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地形地貌地灾现状u地形地貌:周山村处于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过渡的浅山丘陵地带。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最高点位于村庄东部的香山。是大冶镇和新密市平陌镇的分界岭,峰顶的香山庙海拔586米。境内沟壑纵横,丘陵起伏,群山环绕,地形地貌复杂,区域内有牛心山、沙锅寨、香山等起伏
22、绵延。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定量标准不可建设用地不宜建设用地可建设用地适宜建设用地自然地形坡度50%25%-50%10%-25%10%工程地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地质灾害300m缓冲矿产采空区高易发区自然形态生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低度敏感非敏感生态保护水体保护河流、水库15m缓冲区林地保护市级公园农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控制交通走廊高速50m缓冲区高压走廊110kV高压线两侧20m220kV高压线两侧30m矿区周山周山城乡建设用地评定城乡建设用地评定指标指标体系表体系表2.3 现状调研Part 3土地利用现状土地使用现状图土地使用现状表用地性质面积(公顷)比例基本农田保护区42.0412.62%一般
23、农地区52.7915.85%村镇建设用地区46.0113.81%独立工矿用地区4.771.43%林业用地区187.5556.29%总计333.16100%林业用地居多,高达50%以上,行政用地、教育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村中心;商业网点和医疗网点分散在村庄各村民点内。2.3 现状调研u给水工程:村户周围有自家水井,也有少量集体水井房基础设施现状2431 周山村村内给水、污水、电力、环卫、道路等基础设施基本具备,需进一步完善。污水工程u污水工程:多为无组织排水,街边有少量排水沟给水工程环卫电力u环卫:街道临边有公共垃圾池及分类垃圾箱u电力:村内供电系统良好2.3 现状调研道路交通现状S323省道后道
24、后道后河后河瓜沟瓜沟李家村李家村白白岗岗泉泉塔湾村塔湾村 新密市新密市板板桥桥河河村村宣化镇宣化镇密唂沟密唂沟香山庙香山庙瓜沟口瓜沟口石窝村石窝村大冶镇镇区平陌镇镇区红眼河宣化镇镇区大冶镇镇区平陌镇镇区宣化镇镇区S323省道红眼河7.1km2.1km周山最近村界距离省道 0.5km1.5km3.4km规划区规划区对外交通 进入周山的主要道路为S323省道,道路红线宽度为14米,位于周山西北部约0.5公里,距离大冶镇镇区中心 2.1公里。村内道路主干道:周山主要道路与省道S323连接,道路宽度8米,环周山串联香山公园。基本可以满足现状的通行需求。巷道:周山巷道主要为宅前道路,道路质量较差,亟需修
25、复。2.3 现状调研 交通便利,对内公路主要为水泥路,路况较好,有少数为简易土路周山主要道路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现状1234u卫生所:位于周山村内,建筑物有两层楼。u文体活动中心:内设健身器材、村规民约展览室、老年学堂、农民培训场所、刺绣展览室、手工艺协会等,活动内容丰富,空间充足。u村委会:位于周山村自然村,内有广场、办公场所、会议室。基本办公职能能得到保障。u老年活动中心:周山村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为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场所卫生所文体活动中心村委会老年活动中心 村内设置有村委会、卫生所、老年活动中心和文体活动中心四处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2.3 现状调研u妇女手工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活 民俗 小镇 美丽 乡村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