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规划】美丽乡村规划实施方案.pdf
《【美丽乡村规划】美丽乡村规划实施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乡村规划】美丽乡村规划实施方案.pdf(79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01、项目背景1.1 政策背景1.2 规划依据1.3 上位及相关规划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打造美丽乡村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章节中指出,“完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实现现代化生活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城市服务与田园风光内外兼备,建设绿色低碳田园美、生态宜居村庄美、健康舒适生活美、和谐淳朴人文美的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京办发20185号)创建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环境需要目标:提升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基础设施建设
2、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社会治理水平等,创建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环境需要。“十九大工作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增收渠道。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1政策背景01 项目背景平谷区“疏解整治促提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2018-2020年)实施意见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平谷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着力疏解非首都功能
3、,突出农村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农村人均环境,坚持首善标准,为建设生态涵养和谐宜居新平谷做出贡献。1.2 规划依据01 项目背景l 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实施)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2009年10月1日实施)l 技术标准村庄整治技术规范北京市村庄规划导则(试行)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导则(讨论稿)l 政策文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京办发20185号)北京市农村地区“疏解整治促提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2018-2020年)的实施意见l 上位规划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市限制建设区规划(2006年2
4、020年)北京市村庄体系规划(2006年2020年)平谷区分区总体规划(2017年2035年)(在编)平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平谷区镇罗营镇总体规划(2017年2035年)(在编)镇罗营镇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镇罗营镇两线三区规划镇罗营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平谷区镇罗营“环山100”概念规划)平谷区镇罗营镇总体规划(2018-2035)1、规划期限 和北京市新总规、平谷规划、镇罗营总体规划等期限保护一致,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18年2035年。近期:2018-2020年;远期:2021-2035年。2、规划范围 规划研究范围为村域范围,总面积4.66平
5、方公里;规划范围为现状村庄范围,总面积9.61公顷。1.3 规划期限与范围01 项目背景02、村庄概况2.1 区位条件区位条件2.2 村庄概况村庄概况2.3 村域用地现状村域用地现状2.4 村庄用地现状村庄用地现状2.5 道路交通现状道路交通现状2.6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现状2.7 市政基础设施现状市政基础设施现状2.8村庄文化建设现状村庄文化建设现状2.9村庄特点村庄特点2.10现状问题总结现状问题总结张家台村位于平谷区北部,镇罗营东部。西距北京市区80公里,距平谷城区25公里,距离机场60公里,西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约15分钟车程。周边环境:村庄东临玻璃台村,北部西部与杨家台村接
6、壤,南部临近熊儿寨乡和黄松峪。北京市北京市2.1 区位条件02 村庄概况3M人口情况:户籍人口251人,80户人口特点:人口呈现老龄化及非农化特征老龄化:村庄内现状户籍人口251人,80户,村庄人口老龄化率近23%。非农化:全村劳动力共107人,从事第三产业共65人,占总人数的61%。经济情况:人均2.8万元,水平位于镇域前列经济特点:收入较高,经济来源单主要依靠旅游接待收入较低:村庄2017年人均收入2.8万元,人均收入位于镇域前列,略高于北京及平谷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来源丰富:旅游接待和林果种植。目前村集体资产176万元。林果种植民宿旅游接待外出打工村民收入来源人口及社会经济2017年末张家
7、台户籍人口80户,251人,人均收入2.8万,收入水平位于镇域前列54.84%35.48%9.68%人口从业比例人口年龄结构65%28.57%1.67%4.76%近三年来人均收入情况2.2 村庄概况39%61%一产三产3%2%72%23%7岁以下7-12岁13-39岁60岁以上23500240002450025000255002600026500270002750028000285002015年2016年2017年2.3 村域用地现状02 村庄概况p村域内用地主要为村庄建设用地和非村域内用地主要为村庄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其中村庄建设用地9.76公顷;村外建设用地4.06公顷;村外非建
8、设用地452.40顷。村域面积466.22公顷。用地类别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占城乡用地比例(%)现状现状村庄用地村庄建设用地9.76100.00%其中村民住宅用地6.5266.80%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0.717.27%村庄基础设施用地2.2322.85%村庄其他建设用地0.30 3.07%村外用地村外建设用地4.06其中区域交通用地3.07村外其他建设用地0.99村外非建设用地452.4其中水域5.31农林用地447.09合计466.222.4 村庄用地现状02 村庄概况 村庄建设用地主要为村民住宅用地,其中村民住宅用地比重最高。村庄建设用地9.76公顷。其中村民住宅用地6.52公顷;村庄
9、公共服务设施用地0.71公顷;村庄基础设施用地2.23公顷;村庄其他建设用地0.3公顷。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占城乡用地比例(%)现状现状村庄建设用地9.76100.00%其中村民住宅用地6.5266.80%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0.717.27%村庄基础设施用地2.2322.85%村庄其他建设用地0.30 3.07%2.5 村庄道路交通现状02 村庄概况1、现状道路分级 村庄道路分为四级,过境道路,村庄主干路、村庄次干路和村庄支路。2、现状道路宽度 其中村庄过境路为县道007,路面宽度为7米;村庄主干路为路面宽度5米,村庄次干路路面宽度为3-4米,村庄支路路面宽度为2-3米。过境路(X007)
10、主干路(关张路)次干路 支路2.6 村庄公共设施现状02 村庄概况现状公共服务设施设置 村庄内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村委会、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农村淘宝、室外健身活动场地和游园。游园游园村委会健身活动场地2.7 市政基础设施现状02 村庄概况1、环卫设施 村庄内共有2处公厕和3处垃圾转运站。其中新村北部和中部有分别有1处公厕和垃圾转运站,村庄南部有1一处垃圾转运站。垃垃公厕公厕垃圾转运站垃圾转运站2.7 市政基础设施现状02 村庄概况2、给水 村庄内供水点有四处,其中位于朱家台村一处备用水源,张家台和史家台各一处水井,位于南部新村西侧有一处供水点。现状给水管网主要敷设在新村,管径为DN100。
11、水井房水井房水井房给水管道2.7 市政基础设施现状02 村庄概况3、排水 村庄现状排水设施两处分别位于南北新村的北侧。新村内敷设有污水管网,污水排水方向均由南向北排入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水管径为DN300。雨水由两侧高地向石河方向排放。污水处理设施2.7 市政基础设施现状02 村庄概况4、电力电信 村庄内有两处柱式变压器,分别位于南北部新村北侧。通信线路由北向南沿胡关路通过村庄。变压器变压器通信线2.7 市政基础设施现状02 村庄概况5、燃气、供热 村庄已经敷设燃气管道,新村燃气管道均已敷设,管径为DN100。老村村主管道已入村,尚未敷设只管,未接入用户。村庄供热,采用太阳能,太阳能采暖用户8
12、0户。新村部分用户采暖用燃气作为燃料供暖。燃气太阳能2.8 村庄特点02 村庄概况张家台村依山傍水,村庄内居民点沿适合两侧分布,随山就势,错落有致。张家台有丰富的水资源,村庄西北部为杨家台水库,石河穿村而过,汇集与杨家台水库。张家台村域东北部是明长城,东部村口是南水峪关城堡遗址。关口东侧为关外,其西侧为关内。根据北京市平谷县地名志记载:“驻地范家台,辖南水峪、范家台、朱家台、史家台4个自然村,以南水峪原称张家台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成村,该村所在地故为明代南水峪关,建村时始称上窝铺,后以姓改称张家台。1991年因重名改为今称。近几年,张家台通过发展民俗旅游逐渐走上致富
13、路,至2017年底,田仙峪村民人均收入达28176元,高于平谷区农村平均水平。村庄配套设施较为完善,村落整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2010年成功申报为北京市民俗旅游专业村,2012年被评为北京最美乡村。长城脚下环境优美历史悠长底蕴深厚村民富足设施完善2.8 村庄特点02 村庄概况地形地貌:两谷分三山,村庄沿谷地组团式布局,随山就势,错落有致。村庄位于山脚河谷地带,植被茂盛水流充沛,东依明长城和南水峪关城堡。村庄建设在狭长平地上,分成若干个小组团。村庄分布在海拔434-1037米高度范围,村庄依山势形成高低错落的台地,房屋布局自由灵活。2.8 村庄特点02 村庄概况p 老村传统古朴风貌 抗战期间
14、为无人区,村庄尽毁,建国后老村开始建设,村内建筑年代大多为50年代至90年代建筑。建筑风貌为灰瓦石墙、灰瓦青砖、红瓦红砖坡屋顶和平顶白瓷砖楼房。p新村现代民居风貌新村建筑均为两层坡屋顶,灰瓦白墙,现代建筑风格。村庄整体风貌新村现代风貌,老村传统古朴风貌新村新村史家台范家台张家台朱家台老村新村村庄产业特点:村庄现状以一产和三产为主,形成以采摘、观光、民俗接待的旅游服务链。2.8 村庄特点02 村庄概况一产:林果种植种植:张家台属于深山区,村内耕地很少,主要以林果种植为主,共2000亩,50%种植红肖梨,40%种植山楂,剩余种植桃及板栗。其中红肖梨年产70万斤,山楂50万斤,桃和板栗年产8万斤。三
15、产:旅游接待民俗旅游接待:张家台依托明长城、村庄特色林果种植和农家院,打造一套村庄特色民俗旅游接待模式。村庄年接待游客月20万人,客源主要为北京本地居民。村庄规划沿革本次村庄规划目的:村庄规划和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工程1.村庄规划2.美丽乡村建设整治内容主要规划内容:2.8 村庄特点2.9 现状问题总结02 村庄概况n 村庄公共空间 (1)新村公共空间缺乏设计,不够人性化;(2)街巷空间缺少景观绿化,宅旁和庭院也缺少绿化。(3)老村街巷环境较差,缺少开敞空间;(4)村庄缺少标志性的设计。n 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1)缺乏老年服务设施和医疗卫生设施;(2)老村无给排水管网;(3)乱拉线;(4)村庄
16、内缺少景观小品(5)垃圾桶布置不足;(6)部分路灯亮度不足;n 村庄产业发展(1)村域山区旅游景点少,且开发利用不足;(2)未考虑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3)现有旅游接待户较普通,无特色;(4)老村独特乡村风貌未利用;03、村庄规划3.1 上位规划和相关规划3.2村庄规划目标及定位3.3规划策略3.4 产业发展规划3.5村域用地规划3.6 村庄用地规划3.7功能分区规划3.8道路交通规划3.9 景观结构规划3.10公共服务设施规划3.11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3.12村庄风貌控制n 镇总体定位:利用镇罗营的地处平谷北部山区的资源特征,围绕山地资源和生态优势,发展多样化的山地运动旅游、康养度假、乡
17、村休闲三大业态。突出特色,做精做优,以此打造形象,提升旅游产业组织能力、优化产业要素组织,全面盘活镇域范围内的资源,打造京郊特色文旅小镇。n 空间布局:环绕镇域山脊100公里环山道路,实现对全域资源的串联。以村庄为基点,连接村庄果园路和环山道路,每个村塑造产业特色,实现“运动+”的概念。升级路网,形成精品环线步道。3.1 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要求01 项目背景3.1.1平谷区镇罗营“环山100”概念规划镇罗营镇罗营“环山环山100”概念规划概念规划 图图一、镇域空间结构n 一环:依托环长城步道系统,打造环长城100全域旅游环线n 一带:平关路-镇罗营石河旅游服务带n 三区:基于长城体系,以玻璃台
18、和张家台市级民俗旅游村为基础,打造的长城文化休闲区;规划生态城镇服务区作为全镇综合服务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以争创农业科技示范区为契机,依托下营村规划形成智慧农业观光区;n 多点:重点打造上镇村、季家沟村、桃园村、玻璃台村,作为镇罗营镇全域协调发展的门户节点。其他乡村根据自身发展基础和资源产业优势,形成多点联动、全域协同的空间发展格局。张家台村位于平关路-镇罗营石河旅游服务带上,位于镇域东部长城文化休闲区。3.1 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要求01 项目背景3.1.2平谷区镇罗营镇总体规划(2018-2035)镇域空间结构规划镇域空间结构规划 图图镇域产业布局规划镇域产业布局规划 图图二、镇域产业布局n
19、 一核:镇区产业服务核n 一带:绿色产业发展带n 四区:长城文化体验区、生态运动休闲区、智慧农业示范区、民俗文化旅游区 张家台村位于绿色产业发展带上,位于镇域东部长城文化体验区。1.4 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要求01 项目背景3.1.2平谷区镇罗营镇总体规划(2018-2035)镇域村镇体系规划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图图三、镇域村镇体系镇罗营镇镇域内村庄类型分为四种,城镇化型、提升改造型、特色保留型、整体和部分拆迁型。n 张家台村属于整体和部分拆迁性型。3.2 村庄规划定位及目标03 村庄规划1、规划定位(1)依托长城、敌楼和采石场等历史军事文化元素发展的历史文化村;(2)依托老村特色传统民居发展高端
20、民宿的休闲度假村;(3)依托自然山水资源发展户外休闲的山水田园村。3.2 村庄规划定位及目标03 村庄规划2、规划目标目标一融入周边景区,和玻璃台景区、千佛崖景区和梨花顶景区形成旅游链条,成为镇罗营镇东部旅游链条上的重要节点。目标二以“石屋民宿,滨水休闲,长城历史文化游”为核心品牌的乡村旅游区,推动休闲产业纵深发展。目标三张家台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村庄建设中必须坚持对外提升服务、对内提升品质得同步发展。梨花顶景区玻璃台景区千佛崖景区张家台村高端民宿长城文化滨水休闲品质提升提升服务3.3 规划策略03 村庄规划1、发展优势张家张家台村台村山水城游青山耸立层峦叠嶂山泉细流碧水万顷明代长城蜿蜒耸立
21、农家宴菜登山采摘3.3 规划策略03 村庄规划2、规划策略形态形态-Pattern Function公服公服-Public Function文态文态-Cultural Function支撑支撑-Support Function旅游支撑项目文化植入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美丽乡村项目旅游服务中心高端民宿登山步道滨水步道长城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边塞文化污水工程自来水工程村庄绿化整治村庄风貌整治村庄街巷整治产业服务文化服务生活服务生活服务以功能定项目,实现生活服务设施和产业服务设施一体化以功能定项目,实现生活服务设施和产业服务设施一体化3.4 村庄产业发展规划03 村庄规划1、产业发展定位 以发展生产力为立
22、足点,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及特色林果种植业,积极开发观光采摘体验、特色民宿体验、风味餐饮体验、户外运动休闲等旅游项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以乡村休闲度假、长城文化游、旅游服务为主导的旅游度假村。乡村休闲度假长城文化游旅游服务3.4 村庄产业发展规划03 村庄规划2、产业分区 村域产业分为八个区域,其中一个滨水休闲区,一个长城文化休闲区,两个林果采摘区,两个高端民宿区,两个户外休闲区。长城文化休闲区长城文化休闲区户外休闲体验区户外休闲体验区户外休闲体验区户外休闲体验区林果采摘区林果采摘区林果采摘区林果采摘区滨水休闲度假区滨水休闲度假区高端民宿体验区高端民宿体验区3.
23、4 村庄产业发展规划03 村庄规划3、产业分区引导滨水休闲度假 村庄突出滨水特色,彰显环境优势,以水为引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创造特色空间,布置休憩设施,打造绿色生态滨水休闲空间,体现滨水岸线利用的可持续性,注重环境保护。沿杨家台水库岸线设置曲折连续人行步道和亲水平台,营造丰富的视觉界面。3.4 村庄产业发展规划03 村庄规划3、产业分区引导林果采摘区 依托村域内选装林果业发展,在果树开花期开展摄影、写生、赏花节等项目。在果实成熟期开在林果采摘项目,实现不同项目对应不同季节,丰富林果采摘区项目内容。3.4 村庄产业发展规划03 村庄规划3、产业分区引导长城文化休闲区 围绕村域东北部长城遗址打
24、造长城文化休闲区,结合现状登山步道,规划形成系统的登山步行网络,实现多多种途径登长城,体验边塞风情和长城文化。同时结合环长城100形成重要的长城文化体验区。3.4 村庄产业发展规划03 村庄规划3、产业分区引导高端民宿休闲区 村域内现存四处老村居民点,其中老村建筑主要为坡屋顶,灰瓦青砖(石头)的传统建筑,建筑多为一层。由于新村建设另行选址,则老村予以保留,针对建筑质量较好,风貌协调建筑的进行保留,并改造升级,对建筑主体进行加固,建筑风貌进行整治,对老村环境和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打造成石屋民宿,成为村域产业亮点。3.4 村庄产业发展规划03 村庄规划3、产业分区引导户外休闲体验区 村域依托特有山地
25、资源开展房车露营、真人CS、团队拓展训练、亲子活动等户外休闲娱乐、运动健身项目,户外拓展项目打造集生态、旅游、运动、健康、时尚、教育为一体的户外休闲主题区。3.5 村域用地规划03 村庄规划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减量提质”的总要求。规划对村域内村庄建设用地进行“减量”,现状用地9.76公顷,规划7.69公顷(不含现状停车场公园2.07公顷)。减少部分未计入2016年土地调查。用地类别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占城乡用地比例(%)现状现状远期远期现状远期村庄用地村庄建设用地9.769.767.69 7.69 100.00%100.00%其中村民住宅用地6.525.95 66.80%77.37%村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丽乡村规划 美丽 乡村规划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