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监管分册).pptx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监管分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监管分册).pptx(87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无锡市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无锡市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监管分册)主编单位:无锡市建设工程管理服务中心 实训基地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沈东副主任委员:朱秋良 王平武 徐燕桥 吴灿彬 王威 孙飚主编:刘志刚编写人员:华凌 周秋君 赵锦秀 尹军 王志华 张孝峰 胡伟主编单位:无锡市建设工程管理服务中心 实训基地目 录1 前言2 编制依据3 塔式起重机安全隐患4 施工升降机安全隐患5 起重吊装安全隐患6 高处作业吊篮安全隐患7 叉车安全隐患8 信息化问题9 特种作业人员问题1、前言前前 言言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是建筑施工现场最常用的水平和垂直运输机械设备,对提升施工效率有着
2、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因维修保养不到位、操作使用不当,安全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排除,导致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019年以来,无锡市深入开展建筑施工领域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对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进行了重点治理,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常态化开展我市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专项治理,无锡市建设工程管理服务中心、实训基地组织编写了无锡市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监管分册),供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人员、建筑业企业安管人员参考使用。本图集直观展示了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常见隐患和问题,指出了违反的规范标准条款,分析了可能导致的后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可作为全市建筑施工起重机械
3、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安全监督人员参考手册。编审委员会 2023年1月2、编制依据编制依据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家标准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 5144-2006塔式起重机GB/T 5031-201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2015年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 1 部分:总则GB 6067.1-2010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检验和报废GB/T 5972-2016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 两用施工升降机GB 26557-2011施工升降机用齿轮 渐进式防坠安全器 GB/T 34025-2017高处作业吊篮GB/T
4、19155-2017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 安装、使用、拆卸安全 技术规程JGJ 196-2010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 规程JGJ 215-20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5 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 检验标准JGJ 305-2013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 技术规程JGJ 160-2016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地方标准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安装质量检验规程 DGJ32/J65-2015其他规定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 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危
5、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 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住房和建设部令第37号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版)3、塔式起重机安全隐患隐患:左图为处于低位的塔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塔机的塔身之间的距离不足2m,中图为两塔机运行干涉,垂直距离不足2m。违反条款:违反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第10.5条 两台塔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塔机的起重臂端部与另一台塔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m的距离;处于高位塔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钩升至最高点或平衡 重的最低部位)与低位塔机中处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m。解析:群塔作业,进行平面布置
6、时,应该绘制塔式起重机的平面图。两台塔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符合要求。隐患示例隐患示例正确示例隐患:起重臂与建筑物外部脚手架运行干涉。违反条款:违反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T100-1999)第5.2.12条 作业中平移起吊重物时,重物高出其所跨越障碍物的高度不得小于1m。解析:当施工现场因客观原因无法保证其跨越障碍物的安全高度时,使用单位应会同安装单位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 出具相关技术资料。隐患示例正确示例隐患示例正确示例隐患:塔机不能 360范围内无障碍回转(起重臂与障碍物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违反条款:违反 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JGJ305-2013)第8.2.1条:塔式
7、起重机尾部与周围建筑物及其外围施工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 0.6m。解析:使用过程中起重臂与外脚手干涉、碰撞,导致折臂,塔机坍塌。隐患:塔机与输电线安全距离不足,且未做有效防护。违反条款:违反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第10.4条 有架空输电线的场合,塔机的任何部位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附表的规定。解析:塔机在安装前,应采取技术手段、措施,避免塔机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存在立体交叉。若因各方条件限制 确实无法避免,必须保证塔机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并应符合下表规定,以避免塔机结构进入输 电线的危险区。正确示例隐患示例电压/kV 安全距离安全距离/m1
8、115204060110220沿垂直方向1.53.04.05.06.0沿水平方向1.01.52.04.06.0 隐患:左图为吊钩侧板无黄黑相间危险部位标志,右图为涂刷危险部位标志吊钩。违反条款:违反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JGJ160-2016)第7.1.2条 起重机械危险部位的安全标志应清晰、醒目、无脱落。解析:在吊钩滑轮组侧板、平衡臂尾部和平衡重应使用黄黑相间的危险部位标志。吊钩作为塔机的主要动作部件,在 起重作业过程中可能对人员造成碰撞、打击或夹挤危险。采用以对比色为背景的安全色,能提醒人们注意,以便迅速发 现危险部位并尽快作出反应;或在非正常状态下准确识别并及时采取行动,以避免危
9、险减少事故的发生。正确示例隐患示例 隐患:基础地脚螺栓偏斜、塑性变形。违反条款:违反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第3.2.6条 基础中的地脚螺栓等预埋件应符合说明书要求。解析:高强度螺栓连接应按要求预紧且有防松措施,不得松动,不应有缺件、损坏等缺陷。螺栓变形偏斜,造成螺 杆受力转态不均匀,极易发生断裂。正确示例隐患示例隐患示例 隐患:吊钩无钢丝绳防脱装置。违反条款:违反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第6.3.5条 滑轮、卷筒均应设有钢丝绳防脱装置;吊钩应设有钢丝绳防脱钩装置。解析:吊钩应有标记和防钢丝绳脱钩装
10、置,不允许使用铸造吊钩。防脱装置不起作用可能造成吊钩在高档启动过程 中出现急停时,钢丝绳易从吊钩中滑出,引起吊载坠落,严重时会发生塔机倾覆事故。正确示例隐患示例隐患:图1吊钩补焊,图2吊钩挂绳处严重磨损。违反条款:违反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第6.3.2条 吊钩禁止补焊,有下 列情况之一的应予以报废:1 表面有裂纹;2 挂绳处截面磨损量超过原高度的 10%;3 钩尾和螺纹部分等危险截面 及钩筋有永久性变形;4 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 15%;5 钩身的扭转角超过 10。解析:吊钩禁止补焊,另外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也应予报废:1)用20倍放大镜观察表面有裂
11、纹;2)钩尾和螺纹部位等危险截面及钩筋有永久性变形;3)挂绳处截面磨损量超过原厚度的10%;4)心轴磨损量超过其直径的5%;5)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正确示例隐患示例隐患示例 隐患:塔机未接地。违反条款:违反塔式起重机(GB/T 5031-2019)第5.5.5.10条 塔机主体结构、电动机机座和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导线的金属保护管均应可靠接地,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采用多处重复接地时,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解析:塔机应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供电。为避免雷击,塔机主体结构应可靠接地,塔身及金属底架作为塔身以上主 体结构的保护零线(PE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为保证安全,塔机底架或塔身在
12、对角线方向应设置2组重复接地导线与 接地体可靠连接。为防止电机外壳、电器柜金属框架因漏电产生对地电压,应对其设置保护接零。-107-隐患示例正确示例2)斜牵斜挂不准吊;4)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装放过满不准吊;5)吊物上有人不准吊;3)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不准吊;6)埋在地下物不准吊;隐患:吊物捆扎不牢。违反条款:塔机“十不吊”规定:1)指挥信号不明不准吊;7)安全装置失灵或带病不准吊;8)现场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起落点不准吊;9)棱刃物与钢丝绳直接接触无保护措施不准吊;10)六级以上强风不准吊解析:歪拉斜吊对塔机塔身产生较大的侧向力,容易造成塔机倾覆。正确示例隐患示例隐患示例隐患:基础节地脚螺栓连
13、接不规范,不可靠。违反条款:违反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JGJ305-2013)第8.2.3条 高强螺栓连接应按说明书要求预紧,应有双螺母防松措施且螺栓高出螺母顶平面的 3 倍螺距。解析:导致整机倾翻。隐患示例正确示例隐患:塔机混凝土基础承台悬空。违反条款:违反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 5144-2006)第10.6 条第 1 款:混凝土基础应能承受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的最大载荷,并应满足塔机抗倾翻稳定性的要求。解析:可能导致基础失稳坍塌,整机倾翻。隐患示例正确示例隐患:塔机基础严重积水。违反条款:违反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JGJ305-2013)第8.2.2条:基础应有排水
14、措施,不得积水。解析:基础长期积水,可能导致基础发生沉降,结构件及紧固件锈蚀,无法及时发现基础连接出现的问题与隐患。隐患示例正确示例隐患:人员上下通道搭设不规范,防护不严密,与塔身存在摩擦情况。违反条款:违反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 5144-2006)第4.4.5条:离地面2m以上的平台及走道应设置防止操作人员跌落的手扶栏杆。手扶栏杆的高度不应低于1m,并能承受1000N的水平移动集中载荷。在栏杆一半高度处应设置中间手扶横杆。解析:人员上下通道搭设不规范、防护不严密会导致高处坠落、物体打击风险。隐患示例正确示例4、施工升降机安全隐患 隐患:基础未设置防止积水或排水措施,施工升降机基础及底架
15、被积水浸泡。违反条款:违反 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JGJ305-2013)第 7.2.3条 基础及周围应有排水设施,不得积水。解析:施工升降机底架在积水中长时间浸泡,容易造成底架钢材的锈蚀,从而导致壁厚减薄,强度下降;底架焊缝 锈蚀,容易出现开焊;连接底架与基础的地脚螺栓锈蚀,导致螺栓的抗拉强度减弱,连接失效。另外基础积水易造成 地基承载力下降或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升降机垂直度偏差或对底架等结构产生附加外力。隐患示例正确示例隐患:施工升降机接地体违规采用螺纹钢,接地电阻大于 4 欧姆。违反条款:违反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215-2010)第4.2.8条:施
16、工升降机金属结构和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解析:接地设置不符合要求,当施工升降机发生漏电时,易发生人员触电。隐患示例隐患示例正确示例 隐患:连接底架与基础的地脚螺栓松动且无防松措施。违反条款:违反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第4.2.21条 连接件和连接件之间的防松防脱件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不得用其他物件代替。对有预紧力要求的连接螺栓,应使用扭力扳手或专用工具,按规定的拧紧次序将螺栓准确地紧固到规定的扭矩值。安装标准节连接螺栓时,宜螺杆在下,螺母在上。解析:连接底架与基础的地脚螺栓应可靠,不得松动。底架应能有效地将施工升降机
17、作用在其上的载荷传递到其支撑 面上,连接螺栓的松动将导致载荷传递不可靠。隐患示例隐患示例正确示例隐患示例隐患:地面缓冲弹簧不在安装座中/未有效固定。违反条款:违反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GB/T 26557-2021)第 5.4.3.1 条:应在吊笼和对重运行通道的最下方安装缓冲器。解析:缓冲器为吊笼坠底后的最后一道安全装置,应可靠的固定在底架上。若缓冲器由于不可靠固定而移位或倾 倒,将导致其缓冲失效。在行程最上和最下端均应设置一个极限开关,其应能在吊笼与其他机械式停止装置(如缓冲器)接触前切断动力供应,使吊笼停止。正确示例 隐患:地面防护围栏未围成一周,吊笼局部未被防护围栏包围在
18、内。违反条款:违反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GB/T 26557-2021)第5.5.2.2条 所有吊笼和运动的对重都应在底部护围栏的包围内。解析:施工升降机工作时,吊笼运行通道的区域内严禁有人,防止产生挤压事故,必须将地面防护围栏围成一周,形 成有效隔离;保证吊笼运行离开地面以后,人员无法进入升降机的运行通道的底部。正确示例隐患示例 隐患:左图1为围栏登机门电气安全开关变形,围栏门开启时无法可靠触发;左图2为围栏登机门电气安全开关用铁丝捆扎,围栏门开 启与否,该电气安全开关均不起作用。违反条款:违反 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JGJ305-2013)第 7.2.4 条:2围栏门
19、应装有机械锁紧和电气安全开关;当吊笼位于底部规定位置时,围栏门方能开启,且应在该门开启后吊笼不能启动。解析:围栏登机门电气安全开关如果打开,吊笼应无法启动或断电停止运行,只有当防护围栏门完全关闭后才能启动运行或恢复正常运行。防止人员进入施工升降机吊笼运行通道,保证人员的安全。隐患示例隐患示例正确示例正确示例 隐患:左图锁钩式围栏门机械锁止装置,未能锁住围栏门;右图压板式机械锁止装置,未能锁住围栏门。违反条款:违反 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JGJ305-2013)第 7.2.4条:2围栏门应装有机械锁紧和电气安全开关;当吊笼位于底部规定位置时,围栏门方能开启,且应在该门开启后吊笼不能启动。
20、解析:左图为锁钩式围栏门机械锁止装置,吊笼升起后,该锁止装置不能自动复位,失去锁住抽拉式围栏门的作用;右图为压板式围 栏门机械锁止装置,安装时平开围栏门过低,上方的压板不能有效卡住。若有人员通过开启的围栏门到达施工升降机运行通道底部,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隐患示例隐患示例正确示例正确示例 隐患:首层上料口未设置防护棚。违反条款: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第5.2.6条 当建筑物超过2层时,施工 升降机地面通道上方应搭设防护棚。当建筑物高度超过24m时,应设置双层防护棚。解析:首层上料口处上方应设置防护棚。防护棚长度应按照高处作业规范的坠落半径要求设置,宽度
21、宽于吊笼两侧 各1m,高度不低于3m。防护棚两侧必须用密目安全网进行封闭。隐患示例正确示例 隐患:吊笼顶部存放材料、杂物。违反条款: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第4.2.25条 安装完毕后应拆除为施工升 降机安装作业而设置的所有临时设施,清理施工场地上作业时所用的索具、工具、辅助用具、各种零配件和杂物等。解析:吊笼顶上应清洁,不应有与施工升降机运行无关的杂物。由于施工升降机吊笼是运动的,笼顶存放的杂物有从 高空坠落的危险,而且有碍于维保人员维保作业。隐患示例正确示例隐患:图1吊笼顶部未安装护栏,图2吊笼顶挡脚板局部缺失、与吊笼顶板的间隙过大。违反条款:建
22、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第4.2.12条 在吊笼顶部作业前应确保吊笼顶部护栏齐全完好。解析:如果吊笼顶作为安装、拆卸、维修的平台或设有天窗,则顶板应抗滑且周围应设护栏。护栏的上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m,中间 高度应设置横杆,不应有明显塑性变形。该吊笼顶未安装护栏,安拆、检查或维修人员在笼顶工作时易跌落,不能对笼顶作业人员进行 有效的防护。吊笼顶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50mm的挡脚板,其与吊笼顶板的间隙不大于5mm,否则物件易从吊笼顶掉落。隐患示例隐患示例正确示例隐患:图1吊笼内超载保护装置重量显示无数据;图2超载显示器设置在配电箱内,司机无法看到。违反条款
23、:违反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GB/T 26557-2021)第 5.6.3.1条 应设有超载保护装置。在吊笼内载荷大于110额定荷载时,超载检测装置在吊笼内应给出清晰的警示型号,并应阻止其正常启动。解析:施工升降机应装有超载保护装置,该装置应对吊笼内载荷、吊笼自重载荷、吊笼顶部载荷均有效。调试好的超载保护装置,吊 笼内的显示屏应该显示当前重量,而不是显示为零或不显示。正确示例隐患示例隐患示例 隐患:吊笼内无照明措施。违反条款:违反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GB/T 26557-2021)第 5.8.8条 只要升降机处于工作状态,吊笼内都应有照明。控制装置处的照度不应小于
24、50lx。解析:封闭式吊笼内应有永久性的电气照明,在外接电源断电时,应有应急照明。隐患示例隐患示例正确示例 隐患:吊笼操作台前侧玻璃缺失。违反条款:违反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GB/T 26557-2021)第 5.6.1.1条 基本要求:1.吊笼应完全封围。解析:吊笼操作台有诸多电气元件,需要进行防护,防止外部落物(如雨、雪、泥浆或建筑垃圾)对其造成损害,影响 操作者正常使用。隐患示例正确示例正确示例隐患示例隐患:急停开关缺失。违反条款:违反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GB/T 26557-2021)第 5.9.5 条 应设有使升降机(包括动力驱动的门)停机和保持非工作状
25、态的停机装置。解析:施工升降机的运行遇到紧急情况或意外启动时,由于急停开关缺失,造成升降机无法停机或保持在非工作状态,而发生吊笼坠落或冲顶。隐患:左图电缆未设置导向架,中间图为电缆散落到电缆储筒外。违反条款: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JGJ160-2016)第7.7.9条 电缆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位置、间距应符合使用说明书规定;2应无影响电缆或电缆滑车运行的变形;3封口弹性元件应无缺失。解析:施工升降机应设置电缆滑车,电缆滑车应运行平稳,无阻碍,导向架无损坏;无电缆滑车时应设置电缆储筒,电缆导向架应防 止随行电缆缠挂,并引导其准确进入电缆储筒内。该图中未设置电缆储筒,电缆散落在地面或吊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施工 起重机械 安全生产 隐患 识别 监管 分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