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雨水系统的运行状况测评与应对策略研究.doc
《上海市雨水系统的运行状况测评与应对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雨水系统的运行状况测评与应对策略研究.doc(74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1、 上海市雨水系统的运行状况测评与应对策略研究学生:冯沧 导师:李田 教授上海市新建排水系统以分流制系统为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分流制系统存在较为严重的雨污混接现象,不仅增加了雨天出流污染负荷,而且容易导致旱流污水重力直排,对受纳水体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威胁。为解决上述现实问题,本论文选取浦东新区已/未进行分流改造住宅区,通过两个住宅区雨水管中旱流水样的分析对比,评价了住宅区分流改造的效果,分析了影响分流改造效果的主要原因;选择上海市三个不同年代建设的代表性分流制雨水系统进行旱流和雨天出流水质监测分析,综合运用系统服务范围内用水量数据、泵站运行数据、排放河道水位记录,通过管网水力模型模拟,
2、结合系统水量平衡关系,评价截流设施的运行效果、估算实际的溢流量;探讨了分流制雨水系统年污染负荷及来源、影响截流效果的主要因素,以期为优化新建截流设施的设计和已有截流设施的运行管理提供依据。对已/未进行分流改造的住宅区雨水系统旱流水质水量的案例监测结果表明,未经分流改造的住宅区混接率为41.7%,改造后的住宅区混接率仍有22.1%,且混接污水中仍含有粪便污水,原因是污水系统的运行水位过高,导致居民住宅出户管排水不畅,造成有意识的混接,说明污水系统的能力不配套或高水位运行策略是造成雨污混接的原因之一。分流改造难以彻底消除混接现象,系统截流措施仍然必要。在对所研究系统与周边系统和河道的水力联系进行调
3、查判断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基础数据、系统截流量和存水量变化的平衡关系计算三个分流制系统的混接率,结果显示,花木1#系统混接率为27.1%;国顺东和嫩江系统分别为35.4%和51.7%,说明上海市分流制系统的混接情况非常严重。由于部分混接分流制系统存在没有计量的旱流溢流而无法获得真实的年排江量,本文根据不同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不存在联通的系统,泵排量即为排江量;对存在联通的系统,将系统与河道间的联通概化为当量管的连接,通过估算当量连接管的特性参数、建立系统水力模型、率定并验证系统产汇流参数等步骤,计算系统全年径流量,进一步根据系统水量平衡分析,估算年重力溢流水量和年排江总量。结果表明:
4、花木1#系统年排江量114.7万m3/a;国顺东系统年泵排量83.9万m3/a,重力溢流量39.5万m3/a,年排江总量123.4万m3/a;嫩江系统年泵排量148.9万m3/a,重力溢流量202.8万m3/a,年排江总量351.7万m3/a。三个系统的旱流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混接程度较轻的花木1#系统旱流污水水质明显好于混接程度较重的国顺东和嫩江系统。与合流制系统旱流水质比较,混接严重的分流制雨水系统已无明显区别。三个系统出流污染物浓度特性的分析表明,在中/小降雨排江事件中,低混接率的排水系统雨天出流水质明显好于高混接率的系统;大/暴雨、长间隔排江事件中,混接程度对雨天出流的部分水质指标有影响
5、,主要表现在NH4+-N 和SS两个指标;大/暴雨、短间隔排江事件中,混接程度对系统雨天出流水质影响不明显。大部分排江过程中各污染物质的初期效应不明显。对排江污染物EMC统计显示,混接程度最轻的花木1系统排江污染物COD、SS、TP、TN、NH4+-N的EMC均值浓度分别为172mg/L、239 mg/L、1.99 mg/L、5.07 mg/L和2.74 mg/L;混接程度较重的国顺东系统COD、SS、TP、TN、NH4+-N的EMC均值浓度分别为347mg/L、529 mg/L、5.48 mg/L、16.83 mg/L和8.49 mg/L;混接程度最重的嫩江系统COD、SS、TP、TN、NH
6、4+-N的EMC均值浓度分别为230mg/L、481mg/L、4.98 mg/L、22.90 mg/L和10.78 mg/L。根据各系统排江污染物的年度流量加权EMC与年实测排江总水量测算,花木1# 系统TP、TN、NH4+-N、COD、SS单位面积年污染负荷分别为0.48、1.31、0.68、41.61、55.22 t/ km2a;国顺东系统TP、TN、NH4+-N、COD、SS分别为2.45、10.73、6.73、137.91、193.14 t/ km2a;嫩江系统分别为3.79、23.02、15.64、142.52、203.71t/ km2a。各污染物的负荷明显与系统混接程度呈正相关。通
7、过质量平衡法初步估算,花木1#系统排江事件COD污染负荷组成的平均值,旱流、径流和管道沉积物分别占14%、38%和48%;SS污染负荷组成的平均值,旱流、径流和管道沉积物分别占4%、24%和72%。管道沉积物所占比例均最大,但旱流和地表径流在COD负荷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其在SS中的占比。从工程经济的角度考虑,对已建混接严重的分流制系统,在现阶段实施大规模的分流改造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容忍一定程度混接现象的存在,增强雨水泵站的截流能力是经济上更合理的旱流污染削减策略。优化现有混接分流制系统截流设施运行效果的措施包括:(1)增加截流能力,同时考虑扩大污水输送管道或专设截流污水输送管至下游有足够容量
8、的污水系统;(2)增设雨水调蓄池;(3)加强管道清淤。2、水葫芦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学生:高月霞 导师:徐祖信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开展,上海各区县陆续试点启动农村污水处理,做出了许多成功的探索。由于受到传统的污水收集处理的思维模式和政府投入计划的影响,针对农民社区与自然村落的污水处理技术进步较快,散居农户污水处理的实例报道较少。上海地处江南水乡地区,池塘、沟渠密布。农民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往往就近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这些池塘,由于污染物质的常年积累,很多池塘发生严重的富营养化,滋生浮萍和蓝藻,严重时甚至发黑变臭。利用这些池塘,因地制宜地改造为生态塘系统,即可以达到处理污
9、水的目的,还可以起到农村水处理治理的效果。基于这一思路,本文选用水葫芦作为净化植物,对水葫芦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作了如下研究: (1)水葫芦代谢产物平衡与生长期差异。水葫芦代谢过程既向环境释放有机物,又从环境中吸收有机物,当两者的速度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环境中的有机物浓度趋于稳定。受到水葫芦细胞空隙大小的限制,分子量低于10000 dalton 的有机物更容易进入水葫芦体内。中小分子有机物往往是生物易降解有机物,因此,水葫芦吸收过程对BOD5的去除作用更明显,28时6d的BOD5去除率可达88%,而TOC去除率只有75%。水葫芦代谢活动释放的一部分有机物容易生物降解,当环境中存在微生物时
10、,将发生耦合的水葫芦释放和微生物降解过程。在污水中生长的水葫芦,通过水葫芦吸收和微生物的降解的联合作用,TOC去除的启动速率大大提高,前4d的TOC去除速率比单纯水葫芦吸收时的去除速率可提高45%。由于水葫芦通过匍匐茎繁殖的原因,不同生长期水葫芦的根、茎、叶比例不同:大植株和小植株茎叶比重0.5,中等大小的植株茎叶比重=0.5。水葫芦不同组织部位的氮、磷含量也不同,均表现为叶茎根,因此,中等大小植株的纤维素和木质素总量也最低。在相同的质量密度下,处于不同生长期的水葫芦由于单体质量不同,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数量不同,尽管植株越大其代谢活动的总量越大,但是中、小植株在数量上的优势,使它们可以达到更好的
11、水质净化效果。(2)水葫芦塘除污性能优势及除污途径评价。与普通稳定塘和藻类/浮萍塘相比,水葫芦塘对有机物、氮和磷的处理效果更好。水葫芦生长吸磷是水葫芦塘除磷的主要途径,其对系统除磷的贡献率达到83%,通过沉淀和微生物同化作用去除的磷只有17%。水葫芦塘的脱氮途径及其贡献率包括:水葫芦生长吸收,35%;悬浮及底泥微生物脱氮,39%;根系附着微生物脱氮,26%;微生物脱氮途径的贡献达到65%,是水葫芦塘脱氮的主要途径。绘制了水葫芦塘除磷、脱氮能力评估表,可供水葫芦塘除污能力推算使用,由于水葫芦的吸磷强度高,在60%的水葫芦塘污染负荷情况下,都能达到良好的除磷效果。(3)水葫芦放养繁殖、塘型水深及水
12、力负荷。水葫芦塘引种时,水葫芦覆盖水面面积的10%即可,以减少种源费、运输费和人工费。水葫芦繁殖速度最快可达0.5Kg/m2d,池塘将由藻类/浮萍塘藻类/浮萍+水葫芦塘水葫芦塘自然过渡。水葫芦的鲜重密度以控制在1030 Kg/m2d为宜,水葫芦密度过低时,起不到对抗风力环流的作用;水葫芦密度过高时,易发生衰亡腐败,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水葫芦及水面大气复氧只能影响水深0.4m的范围,0.4m水深以下的趋向还原环境,不利于发生硝化反应。由于水葫芦塘主要通过微生物作用脱氮,水深对氨氮及总氮的去除存在负面影响,水深以小于1.2m为宜。考虑到水深低于0.4m的池塘易淤塞,以选择0.4m1.2m水深的池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市 雨水 系统 运行状况 测评 应对 策略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