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工艺施工组织设计.doc
《集中供热工艺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中供热工艺施工组织设计.doc(142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1、工程概况及特点1.1工程建设概况、工程名称:高碑店集中供热工艺安装工程、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自筹、工程地点:高碑店市、建设单位:高碑店市隆创集中供热有限公司、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包括供热热源厂、供热一级管网、热力站及相的配套辅助设施。本工程采用锅炉房为热源厂,设计建设热源厂1座 ,规模为4台热水锅炉及生产配套设施。考虑实际情况,该工程将分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158MW热水锅炉,二期工程在此基础上再安装建设170MW热水锅炉,三期工程再安装建设270MW热水锅炉。配套建设供热一级管网,供回水参数为110/70,管网额定压力1.6MPa、施工内容:施工按图纸施工要求施工,本工程包括热力系统、
2、一次风系统、二次风系统、引风系统、工艺控制系统、园区小市政:雨污水、消防、冷却循环、电力系统、生产生活给水等。本工程负责整体安装完成后的锅炉整体调试运行、验收包括床上点火、烘炉、煮炉、水质化验,和运营调试所需人员及除煤以外的辅材(劈柴,木炭,烘炉,煮炉药品,水质化验工具药品等)、开、竣工日期开工日期:2014年8月1日竣工日期:2014年10月1日、施工质量、合格。1.2现场条件2.1 施工用地情况: 宽阔平整2.2 现场水电: 水电自理2.3 施工道路: 畅通2.4 施工场地:具备施工条件 2.5 现场出入口: 畅通2.6 周边交通状况:较为方便。1.3热力工程安装技术要求及编制依据:热力工
3、程安装技术要求一、招标范围:施工范围:施工按图纸施工要求施工,本工程包括热力系统、一次风系统、二次风系统、引风系统、工艺控制系统、园区小市政:雨污水、消防、冷却循环、电力系统、生产生活给水等。本工程负责整体安装完成后的锅炉整体调试运行、验收包括床上点火、烘炉、煮炉、水质化验,和运营调试所需人员及除煤以外的辅材(劈柴,木炭,烘炉,煮炉药品,水质化验工具药品等)注:其他未尽事宜,参照施工图纸要求施工。二、热力系统1、材料选用及范围1.1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1.2 设计参数:锅炉的热效率为 87.06%;供回水温度为 110/70,设计压力 1.6Mpa,试验压力为 2.5Mpa
4、;1.3 补充水采用全自动组合式软化水及除氧除铁装置,处理后经补水泵补入供热管网。供热系统.补水为硬度0.03mmol/L 的除氧除铁软化水;1.4 补水泵和循环水泵均采用变频控制;1.5 管道支 吊架制作安装参照05 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S9(管道支架 吊架)进行.其中固定支架按本设计图纸施工,滑动支架由施工单位按上述标准现场确定.大于 DN400 的管道支架见图纸小于等于 DN400D 的管道支、吊架间距一览表;1.6 除污器排水、水箱溢排水、安全阀排水接至室内排水沟.排污水由排污集箱排至室外排污降温池;1.7 所有水管道高点均应设排气阀,低点设放水阀 DN20;1.8 大于 DN50
5、0 的非电动阀门需安装 DN100-DN150 的旁通阀门,以便方便开启主干阀门。所有阀件需符合国家相关规定;1.9 弯头除特别标注外均为 R=1D。2. 施工要求2.1 所有设备基础须与到货设备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2.2 凡平、剖面图中未标明的小口径管道布置位置,均按管道系统图中的连接关系现场施工;(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3)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892.3 站内设备及管道安装 试压应符合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 和现场设备 工业管道焊接工程规范GB50
6、236-2011 的相关条款要求;2.4 设备及管道保温按国标图集设备及管道保温(08R418)施工。保温材料采用超细玻璃棉,保护层采用 0.5mm 镀锌薄钢板:25 凡图中未给出路由和定位尺寸的管道,施工中按热力系统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施工。以不妨碍通行,不挡门窗阀门便于操作及检修为原则;2.6 油漆防腐(1)软化水管道、自来水管道、除氧水管道和补水管道先涂刷两度防锈漆,再涂刷 1-2 度油性调和漆;(2)室内输油管道外面先涂刷 12 度醇酸底漆,再涂刷 12 度黄色醇酸磁漆;油罐内壁,先涂刷 2 度环氧底漆,再涂刷 12 度铝粉缩醛磁漆或环氧耐油漆。室外埋地管道和油罐环氧煤沥青防腐结构为沥
7、青底漆沥青 3 层夹玻璃布 2 层,总厚度 0.6mm;(3)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保温前应先涂刷两度防锈漆;(4)支吊架先涂刷 2 度防锈漆,再涂刷 12 度银灰色调合漆;2.7 管道涂色:3、一次供热管网管道焊接要求:3.1管道的连接均采用氩电连焊,焊条型号为E4303,牌号为J422;3.2管道焊接要严格执行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焊接的要求。管道焊接前应进行焊接工艺试验,焊接工艺可参照现场设备、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中的有关规定标准执行;3.3当管道壁厚超过4mm时,需进行多层多道焊接,每道焊口不大于4mm;3.4预制保温管的直管段接头必须对直,不允许在接头处出现
8、转角;3.5直埋管道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不得有漏焊、欠焊,焊口焊缝必须进行射线探伤,热水管道焊缝内部的质量标准按现行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的规定评定,合格标准为级。确认合格后并应有验收手续,再进行保温补口工序。焊口焊缝检查比例为:本工程所有热力一次焊口全部采用100%射线探伤,焊口质量不得低于级。二、一次风系统:1.施工验收中应遵循的规范: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4000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5121-200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
9、篇)DL5031-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 DL5007-922.本部分为锅炉本体鼓引风系统中鼓风系统一次风冷管道及一次风热风道3.本系统管道一次风冷风道设计压力为11.5kpa,一次风热风道设计压力为10.9kpa;一次风热风道设计温度为150。4本系统中未标注的管道壁厚均为4mm。5.锅炉鼓引风系统平剖面图中标高以米计,尺寸单位为毫米.6.支吊架零部件制造及安装参见火力发电厂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7.施工安装时主管人员应密切配合土建部分施工。8.锅炉鼓引风系统平剖面图,除与设备及锅炉连接处采用法兰连接外,其余均采用焊接连接.9. 锅炉鼓引风系统平剖面图及烟风管部件图
10、中的尺寸均包含焊缝尺寸.10.大截面烟风管道需采用肋筋加强,肋筋间距为300-600mm。11.支吊架安装时如与加固肋发生矛盾,可现场切割,然后再进行补偿。12.保温说明12.1.烟风道保温层固定用的钩钉、销钉选用36圆钢。每平方米面积上的钉的个数:侧面不应少于6个,底部不应少于8个,对有振动的部位应适当加密。12.2.保温层采用镀锌铁丝捆扎,捆扎间距200mm。对有振动的部位应适当加强捆扎。12.3.冷风道底漆为浅蓝色,无色环;热风道底漆-,色环为蓝色。介质名称及介质流向用白色或黑色油漆涂刷。12.4.保温层采用超细玻璃棉,保护层用=0.5mm镀锌铁皮。三、二次风系统1.施工验收中应遵循的规
11、范: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4000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5121-200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031-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 DL5007-922.本部分为锅炉本体鼓引风系统中鼓风系统二次风冷管道及二次风热风道;3.本系统管道二次风冷风道设计压力为 8.7kpa,二次风热风道设计压力为 8.2kpa; 二次风热风道设计温度为 150;4.本系统中未标注的管道壁厚均为 4mm;5.锅炉鼓引风系统平剖面图中标高以米计,尺寸单位为毫米
12、;6.支吊架零部件制造及安装参见火力发电厂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7.施工安装时主管人员应密切配合土建部分施工;8.锅炉鼓引风系统平剖面图,除与设备及锅炉连接处采用法兰连接外,其余均采用焊接连接;9. 锅炉鼓引风系统平剖面图及烟风管部件图中的尺寸均包含焊缝尺寸;10.大截面烟风管道需采用肋筋加强,肋筋间距为 300-600mm;11.支吊架安装时如与加固肋发生矛盾,可现场切割,然后再进行补偿;12.保温说明12.1 烟风道保温层固定用的钩钉、销钉选用36 圆钢。每平方米面积上的钉的个数:侧面不应少于 6 个,底部不应少于 8 个,对有振动的部位应适当加密;12.2 保温层采用镀锌铁丝捆扎,捆扎间距
13、 200mm。对有振动的部位应适当加强捆扎;12.3 冷风道底漆为浅蓝色,无色环;热风道底漆-,色环为蓝色。介质名称及介质流向用白色或黑色油漆涂刷;12.4 保温层采用超细玻璃棉,保护层用=0.5mm 镀锌铁皮;12.5 本说明给出的保温管道厚度及材料消耗量表与实际可能有出入供施工参考。四、引风系统1.施工验收中应遵循的规范: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4000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5121-200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031-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
14、力发电厂焊接篇) DL5007-922.本系统管道设计温度为 140,进烟侧管道设计压力为 11.5kpa。3本系统中未标注的烟道壁厚均为 5mm。4.锅炉鼓引风系统平剖面图中标高以米计,尺寸单位为毫米。5.支吊架零部件制造及安装参见火力发电厂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6.施工安装时主管人员应密切配合土建部分施工。7.锅炉鼓引风系统平剖面图,除与设备及锅炉连接处采用法兰连接外,其余均采用焊接连接。8. 锅炉鼓引风系统平剖面图及烟风管部件图中的尺寸均包含焊缝尺寸。9.大截面烟风管道需采用肋筋加强,肋筋间距为 300-600mm。10.支吊架安装时如与加固肋发生矛盾,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11.保温说
15、明11.1 烟风道保温层固定用的钩钉、销钉选用36 圆钢。每平方米面积上的钉的个数:侧面不应少于 6 个,底部不应少于 8 个,对有振动的部位应适当加密;11.2 保温层采用镀锌铁丝捆扎,捆扎间距 200mm。对有振动的部位应适当加强捆扎;11.3 烟道底漆为蓝色,无色环;介质名称及介质流向用白色或黑色油漆涂刷;11.4 保温层采用超细玻璃棉,保护层用=0.5mm 镀锌铁皮。五、厂内雨污水、消防、冷却循环、生产生活给水:1、系统范围与要求厂区给水为生活、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室内消防给水管网;生产给水管网;冷却循环水管网。1.1 生活、室外消防给水生活、室外消防给水,由厂区水泵房内给水设备加压后直
16、接供给。阀门井将管网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控制室外消火栓不超过 5 套,并降低管路维修时停水范围。生活给水设计最大时水量为:127.33m/h。室外消防系统设计用水量:25L/S。1.2 室内消防给水消火栓、水幕合用管道,用水由厂区水泵房内室内消防给水泵供给,消防干管成环状布置,在消防干管设计阀门井将环状管网分段,保证检修要求及消防供水安全。室内消防系统设计用水量:30L/S。1.3 生产给水厂区生产给水是热网循环补水系统补水。水泵房设计生产补水泵三台,两用一备。生产补水设计独立给水管网,直接供给热机专业软化水系统。生产补水最大时补水量:100.0m/h。1.4 冷却循环水锅炉冷渣机、风机电机等
17、冷却水设计循环供水 ,冷却循环水管网设计同程循环管网,保证冷却效果。冷却循环水管网预留远期管网接口。冷却水量 132 米/小时。1.5 排水厂区排水分为生活生产污水排水,雨水排水,锅炉污水排水。1.6 污水排水厂区内各建筑物生活污水排水收集后,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厂区污水管网,厂区内锅炉排放高温废水经厂区内排污降温池降温后排至厂区排水管网,最终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各建筑物排出支管位置、管径及标高见单体施工图。1.7 雨水排水设计参数:重现期 P=1.0、集水时间 10min,采用保定暴雨强度公式:厂区道路设雨水口收集雨水,排至厂区雨水管网,干管沿道路敷设,雨水管网排至大门前市政管网。1.8 锅炉污
18、水排水锅炉房定期排污时,由于水温较高需要将污水温度降低至 40 度以下再排入室外的排水管道内。台锅炉每班排污两次,排污量为 5T/次,污水温度为 100。2.施工说明2.1 管材及接口2.2 管道敷设2.2.1 给水管给水管弯转处利用组合弯头,弯曲管等管件不能完成弯转角度要求时,可在直线管段利用管道承插口偏转进行调整,但承插口的最大偏转角不得大于1度,以保证接口的严密性。给水管设计覆土厚度一般不小于 0.9 米,各给水管道交叉时,给水管道应敷设在排水管上边,交叉时小管避让大管,支管避让干管的原则进行。给水管道敷设时严格按规范进行,管道转弯上升应做支墩固定。当给水管敷设在污水管下边时,应采用钢套
19、管,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长度每边不得小于 3.0m,套管两端应采用防水材料封闭。给水管在最低处设泄水阀。2.2.2 排水管排水管道的敷设不得出现无坡、倒坡现象。两检查井之间的管段的坡度应一致,如有困难时,后段坡度不应小于前段坡度。排水管道转弯和交汇处,应保证水流转角等于和大于90,但当管径小于 300mm 时,且跌水高度大于 0.30m 时,可不受此限制。D400 的雨污水管道选用900 圆形检查井,D600 的污水管道选用1030 圆形检查井,检查井具体做法参见混凝土砌块排水检查井J12Z602。污水管未注管径均为 De200,除平面注明的管道坡度外。其余管道设计坡度 De200 为i=0.00
20、4 De300 为 i=0.003 雨水口连接管均为 De200,管道设计坡度 0.01,起点埋深一般为 1.0 米。2.2.3 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应与总图、热机、电气等专业密切配合。2.3 管道基础2.3.1 给水管塑料复合管做法见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2.3.2 排水管排水管做法见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520。2.4 阀门井及检查井2.4.1 给水阀门井采用砖砌式盖板阀门井,详见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05S502 及给水工程05S2。2.4.2 污水检查井采用圆形收口式污水排水检查井,污水管上下游跌差 1.02.0 米时,采用跌水井,详见混凝土砌块排水检查
21、井J12Z602。2.4.3 雨水检查井采用圆形收口式污水排水检查井,雨水管上下游跌差 1.02.0 米时,采用跌水井,详见混凝土砌块排水检查井J12Z602。2.4.4 各种砖砌阀门井、排水检查井等均按有防地下水型进行施工。2.4.5 在车行道上的所有阀门井、检查井井盖、井座均采用重型铸铁双层井座和井盖。人行道下和绿化带的井盖、井座均采用轻型铸铁单层井座和井盖。2.4.6 在路面上的井盖,上表面应同路面平,无路面井盖应高出室外设计标高 50mm,并应在井口周围以 0.02 的坡度向外做护坡。2.5 管槽回填土2.5.1 管顶上部 500mm 以内,不得回填块石、碎砖和冻土块;500mm 以上
22、不得集中回填块石、碎砖和冻土块。2.5.2 机械回填土时,回填用的机械不得在沟槽上行走。2.5.3 沟槽内的回填土应分层夯实。虚填厚度:机械夯实不大于 300mm,人工夯实时,不大于 200mm。2.5.4 管道接口处的回填土应仔细夯实,不得扰动管道的接口。2.6 管道试压及验收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毕后,必须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及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进行管道试压和施工验收。2.7 其它2.7.1 图中所注尺寸:除距离、管长、标高以 m 计外,其余均以 mm 计。2.7.2 图中所注标高:给水管和其它压力管道
23、为管中心标高,排水管和其它重力流管道为管内底标高。2.7.3 本工程所采用的管道、阀门及附件等,均应附合国家现行的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2.7.4 除 以 上 说 明 外 , 还 应 遵 照 建 筑 给 水 排 水 及 采 暖 工 程 施 工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GB50242-2002)的要求进行施工。2.7.5 给排水管道施工前,应对城市接管点的检查井标高和管径进行实测复测。如与施工图设计所依据标高不一致,应通知设计院进行管道高程调整后,方可施工。六、工艺安装1、工程概述本项目建设包括供热热源厂、供热一级管网、热力站及相应的配套辅助设施。本工程采用锅炉房为热源厂,设计建设热源厂 1 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中供热 工艺 施工组织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