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监控方案.doc
《桥梁施工监控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施工监控方案.doc(47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胥河大桥施工监控目 录第1章工程概况1第2章施工监控的依据、目的、原则与方法32.1 总则32.2 施工监控的依据32.3 施工监控的目的32.4 施工监控的目标42.5 施工监控的原则42.6 施工监控的方法4第3章施工监控实施大纲73.1 施工监控的组织机构和分工73.1.1 组织机构组成73.1.2 各单位分工职责73.1.3 施工监控工作流程93.2 箱梁施工线形观测与标高控制103.2.1 准备工作103.2.2 梁段测点113.2.3 监测规定113.2.4 立模标高123.2.5 合拢段观测123.2.6 截面尺寸测量133.2.7 箱梁悬臂浇筑施工的主要精度要求133.3 箱梁
2、控制截面应力控制143.3.1 准备工作143.3.2 测点埋设143.3.3 实测规定143.3.4 观测资料143.3.5 精度要求153.4 温度变化对箱梁影响的观测153.4.1 箱梁施工阶段温度观测的目的153.4.2 观测153.5 施工过程中箱梁裂缝的监测153.6 施工监控预警系统15第4章施工监控实施细则174.1 结构分析计算174.1.1 计算软件174.1.2 分析方法174.1.3 内容及成果174.2 箱梁悬臂施工平面及高程控制实施细则184.2.1 箱梁施工监控测量控制网的建立194.2.2 基准点和梁段测点的埋设204.2.3 箱梁悬浇施工控制测量工作214.2
3、.4 温度变化对箱梁长悬臂标高影响的监测工作224.2.5 箱梁合拢的检测234.2.6 箱梁施工监控的信息反馈234.2.7 箱梁截面尺寸的监测244.2.8 影响箱梁挠度变形的主要因素254.2.9 注意事项264.3 .2应力监测实施细则274.3.1 应力监测项目274.3.2 混凝土应力监测截面与测点274.3.3 测试仪器与测点埋设274.3.4 监测方法和工作内容284.3.5 记录及数据整理284.3.6 其它事项294.4 主桥箱梁温度测试实施细则294.4.1 温度测试项目294.4.2 箱梁温度测试截面与测点294.4.3 测试方法与工作内容304.4.4 记录及数据整理
4、304.5 施工过程中箱梁裂缝的监测30第5章施工阶段划分与各阶段工作内容315.1 第1阶段 墩及基础施工315.2 第2阶段 箱梁0号块施工315.3 第3阶段 安装挂篮325.4 第4阶段 箱梁1号块施工325.5 第5阶段 箱梁悬臂施工325.6 第6阶段 边跨现浇梁段施工335.7 第7阶段 边跨合拢段施工335.8 第8阶段 中跨合拢段施工335.9 第9阶段 全桥箱梁施工结束345.10 第10阶段 全桥施工结束34第6章施工各阶段应力、变形及控制高程计算356.1 各阶段应力356.2 各阶段变形356.3 控制标高值36附表一:立模标高及平面位置通知单37附表二:测量检测表3
5、8附表三:主梁标高测量单39附表四:应力应变测试数据记录表40附表五:应力应变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表41附图:全桥应变、挠度测点布置示意图42图表目录图 1 施工监控过程的参数分析流程5图 2 施工监控工作流程10图 3 有限元模型图17图 4 0号块顶面测量基准点布置示意图(单位:cm)19图 5 悬浇段测点布置示意图(单位:cm)20图 6 截面尺寸监测25图 7 墩及基础施工31图 8 箱梁0号块施工31图 9 箱梁1号块施工32图 10 箱梁悬臂施工32图 11 边跨现浇梁段施工33图 12 边跨合拢段施工33图 13 中跨合拢段施工34图 14 标高计算点3641 . . . 南京市公
6、路管理处公路科学研究所第1章 工程概况胥河大桥位于高淳县东坝镇东约500m,是省道246双望公路上的一座重要桥梁。胥河大桥主桥平面位于R=1400m的平曲线上,纵断面位于i=-0.341%的单向坡上,上部结构采用(50+90+55)m的变截面预应力单箱单室截面预应力连续箱梁,中支点梁高5.4m,跨中梁高2.4m,梁底面按照1.8次抛物线变化。箱梁横断面悬臂长2.75m,悬臂端部厚0.18m,悬臂根部厚0.55m,箱梁底宽6.5m,腹板厚0.450.65m,顶板厚0.28m,底板厚0.260.65m。横隔梁分别设在中支点、边支点以及中跨跨中处,厚度分别为2.4m、1.2m和0.3m。桥面横坡由腹
7、板变高度形成;下部结构采用柱式桥墩,肋板式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箱梁0号块长12m,在支架上现浇。两侧各有9个悬浇节段,节段长度为54m和44.5m,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悬浇节段的最大重量为131.3t。主桥共有3个合拢段,即2个边跨合拢段和1个中跨合拢段,合拢段长度为2m,在吊架上现浇。边跨现浇段长3.92m和8.92m,在支架上现浇。箱梁采用双向预应力体系,分别为纵向预应力束和竖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钢束共设置了顶板束、腹板束、中跨底板束、边跨底板束、中跨合拢段连续束、边跨合拢段连续束和预备束共7种,均为两端张拉。锚下控制应力。其中T1T10、T1T10采用,单束设计张拉力228.1
8、t,采用M15-12型锚具及其配套设备。其余钢束采用,单束设计张拉力285.1t,采用M15-15型锚具及其配套设备。竖向预应力采用JL32精轧螺纹粗钢筋,张拉控制应力为,单根设计张拉力为536.6kN,沿桥轴线按50cm左右间距布置,采用单端张拉方式(竖向预应力筋在梁顶张拉),相应锚具为YGM-32。胥河大桥主桥上部结构采用C50混凝土,桥墩桥台采用C30混凝土,桩基础采用C25混凝土。第2章 施工监控的依据、目的、原则与方法胥河大桥主桥上部结构采用(50+90+55)m的变截面预应力单箱单室截面预应力连续箱梁。箱梁施工过程共有9个施工阶段,经过两次合拢后成桥。为了保证成桥后的平、纵线形与设
9、计相吻合,对各施工阶段实施施工监控,南京公路管理处特委托我单位对胥河大桥主桥的上部结构的施工过程进行监测控制。2.1 总则施工监控是根据胥河大桥的上部结构施工图设计的平、纵线形要求对各梁段施工变位或标高实施控制、监测箱梁中轴线平面位置和对梁体主要断面进行应力跟踪测量的工作。胥河大桥主桥上部结构的施工监控遵循以线形监控为主,注重最大悬臂阶段和体系转换过程混凝土内力,综合考虑稳定性的原则。2.2 施工监控的依据施工监控实施方案依据下列规范及文件编制: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
10、62-2004;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04;6)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1980/10;7)省道246双望公路胥河大桥危桥改造工程 施工图设计 第二册;8)双望公路胥河大桥主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方案。2.3 施工监控的目的施工监控就是对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受力、变形及稳定进行监测控制,使施工中的结构处于最优状态。施工监控是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桥梁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对桥梁建设质量的宏观调控,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补充与前提。监控单位配合监理,辅助业主,指导施
11、工,解决桥梁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2.4 施工监控的目标施工监控的目标就是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有关参数的监测与数据分析处理,确保结构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和稳定,使成桥后的轴线达到设计要求,在规范规定的徐变计算终点(1000天),桥梁在准永久值(恒载+0.5*活载)作用下,桥面线形达到设计要求,并且使结构的内力分布与设计理想的内力状态基本吻合,确保桥梁施工安全和正常运营。2.5 施工监控的原则施工监控的原则是控制结构的稳定性、变形和内力,以线形监控为主,综合考虑应变或应力。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如下的监控策略:各节段的空间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并反馈;以各节段应力状态及各节段空间位置两项指标
12、为控制标准。各节段的空间位置通过施工前的准确放样来调整实现。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各节段变形误差偏大,或结构应力超出控制指标,应立即暂停施工,查明原因,及时纠正,以尽可能使两者均满足要求。2.6 施工监控的方法桥梁施工监控是一个预告监测识别修正预告的循环过程,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全过程跟踪计算,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调整、完善计算参数以满足设计对线形及内力的要求。施工监控最重要的目的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具体表现为:结构内力合理,结构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保证有足够的稳定性。针对胥河大桥,图 1给出了施工监控过程的参数分析流程。图 1 施工监控过程的参数分析流程施工监控采用事前预测监测控
13、制的方法,根据该桥的实际情况,对结构空间位置与内力状态进行双控制,其基本步骤如下:1)首先以设计的成桥状态为目标,按照规范规定的各项设计参数计算每一施工步骤的结构理论状态,并建立施工过程跟踪分析程序;2)根据拟定的施工组织方案,按步骤开始施工,并测量实际结构在各工况下的结构空间变位与应力等数据;3)根据实测的数据分析和调整各设计参数,预测并调整下一阶段结构的施工;4)通过全过程对结构的跟踪监测与数据分析,逐步实现施工监控的目标。在施工过程中,误差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当结构的空间变位、应力等误差在每一工况均能控制在精度范围之内时,则不必对下一阶段的施工作出调整。当这种误差超出控制精度范围或各工况
14、的累计误差已超出控制范围时,则必须对下一阶段的施工作出调整。调整时,应兼顾结构的应力状态及结构空间位置在控制范围内,通过对立模标高的调整,将参数误差引起的结构变形及内力误差予以修正。第3章 施工监控实施大纲3.1 施工监控的组织机构和分工3.1.1 组织机构组成施工监控是一项技术含量高而又不是孤立的施工技术的问题,涉及到业主、监控、监理、施工、设计等五方的工作。为了确保箱梁施工与箱梁控制的可靠性,施工单位事先要拟制周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与设计、监理和施工监控组共同讨论、确定和实施。为做好施工监控工作,建议成立施工监控协调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和监控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重大技术问
15、题由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具体工作由工作小组实施,施工监控指令通过监理最终签发。其组织机构人员安排如下:1、施工监控协调领导小组:组长:业主负责人成员:监控、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各方项目负责人2、监控工作小组:主任:业主技术总工成员:监控技术负责、计算、测量、分析设计代表测量监理、结构监理、试验监理施工技术总工、测量、试验3.1.2 各单位分工职责1、业主单位1)定期组织召开施工监控会议,协调各方工作及存在的问题。2)对施工监控设计文件、施工方案等组织审查审定。2、监控单位1)熟悉施工图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监控设计文件。2)指导施工单位进行标高测点埋设工作。3)对施工过程中结构
16、变形进行比较、分析、计算。4)进行应力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并进行应力测试、比较、分析。5)对施工单位提交并经监理组签字确认的测量结果进行复核、分析、鉴别,如有怀疑,另行提出标高测量要求,并督促监理组及施工单位共同实施复测。6)进行参数识别与误差分析,预告施工立模标高。7)定期和不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监控情况。8)建立预警机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和监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至领导小组,并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3、监理单位1)理解并掌握施工监控设计文件,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按施工监控设计文件要求进行与施工监控有关的变形测量、材料指标测试等工作,并按监理程序及有关要求进行复核。2)对施工单
17、位的测量数据进行复核签字确认后及时转交监控单位。3)审核监控单位提交的施工监控报告及监控指令,及时签字确认后下发施工单位实施。4)对施工单位的立模标高进行复测,确认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后与监控单位共同签字认可,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施工。4、设计单位1)提供各施工阶段及最终结构理论内力状态和理论变形。2)参与施工及监控重大技术方案讨论。3)讨论决定重大设计变更,负责变更设计后的各种验算。5、施工单位1)理解并掌握施工监控设计文件,按施工监控设计文件要求进行与施工监控有关的变形测量、材料指标测试等工作。2)不应由于监理单位的施工监理和监控单位的施工监控而解除施工单位对桥梁施工质量应当承担的责任。3)提
18、交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按照确定的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施工,不得随意改变施工程序和支架结构联接方式。4)根据施工监控的需要与有关测量规范要求,建立可靠和精确度较高的平面与高程测量控制网。5)按照监控单位的要求,配合进行结构变形测点及监控仪器设备的埋设、安装和保护工作。6)认真复核监理单位签发的监控指令,确认无误后进行施工。7)按照施工监控设计文件的要求,组织专门人员完成施工过程中结构变形变位的测量工作,测试结果提交驻地监理组签字确认。8)按照监控单位的有关要求定期进行墩台沉降观测工作。3.1.3 施工监控工作流程施工监控工作流程如图 2所示。图 2 施工监控工作流程3.2 箱梁施工线形观测与标
19、高控制3.2.1 准备工作1、施工单位完成挂篮、0号块与现浇段支架以及合拢段吊架试验。除安装检查及应力测试外,重点进行上述结构的变形测试,绘制荷载挠度曲线图,实测弹性及非弹性变形值。2、主桥轴线及桥墩位里程、高程均根据全桥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由施工单位进行两次复测。3、施工监控组要按施工进度划分的阶段,应用施工监控程序求得每一时段的梁体挠度,并转化为各梁段计算的立模标高。4、施工单位按照监控单位的要求设置桥墩沉降观测点。3.2.2 梁段测点1)0号箱梁顶面水准点为箱梁悬臂浇筑施工的标高控制点和平面线形控制点。2)从箱梁第1号节段开始,在梁段前端距端面15cm断面(桥纵向),沿横向布置3个箱梁顶面
20、标高测点,其中中间测点主要用于连续梁水平轴线的测量控制。测点采用预埋钢质测点桩,横向布置在箱梁腹板位置和顶板纵向中心线位置。在底模上沿横向布置3个临时测点。上述标高测点中包括了桥中线位置控制测点。3)标高的控制以箱梁底板下缘的高程为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且在张拉节段的纵向钢束前,同时测量临时测点和顶面标高测点的高程,将底板下缘的高程转至顶板。4)测点的使用期为整个箱梁的施工过程,故应保证预埋测点质量并加以保护,不得损坏和覆盖。3.2.3 监测规定1)对于每一个悬浇梁段应进行至少3种工况的标高观测,即挂篮就位及立模后、浇筑混凝土后、张拉完纵向预应力钢束后;在纵向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毕后需
21、对该节段的中线偏位进行测量。2)除立模调整外,测量时间尽量在日出前(清晨七点前)。3)在每一工况测量前领取测量单,观测时应认真及时填写测量单中各项内容,各项内容均为原始记录。4)在进行标高观测的同时,应进行中轴线位置观测、墩沉降观测,并根据施工的进度情况,进行周期性观测。5)在对梁段标高和中轴线进行测量时,若现场实测值与测量单上预测值对应误差为10mm(高程)、5mm(中轴线偏位)时,应向监理和施工监控组汇报,在施工监控组人员认可和监理同意观测结果后方可结束测量。7)在悬臂3号段、6号段、9号段时进行全桥标高和中线偏位测量。3.2.4 立模标高1)立模标高由施工监控组提出,由施工监控组将箱梁立
22、模标高及平面位置通知单发至监理组并抄送业主,由监理组转发至施工单位。立模工作结束后,通知单返回施工监控组。2)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监控组提供的立模标高及平面位置通知单准确放样。立模标高放样结束经施工单位复测后,由监理检查合格并签字后才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3)线形控制小组应根据箱梁已浇梁段的重量、预应力、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等实测值(均由施工单位提供)以及上一梁段的标高,考虑挂篮变形、支座变形、墩沉降和温度影响,由施工监控程序进行分析计算后,提出下一梁段的立模标高值和梁段的平面转角。3.2.5 合拢段观测1)合拢段是箱梁施工的重点之一,更是线形控制的难点,故应高度重视。2)边跨合拢段和中跨合拢段均
23、设置6个标高测点。2)合拢段观测应注意:合拢段相邻悬臂施工的最后梁段施工前,应对相应梁跨进行联测,以确定最后梁段悬臂施工的立模高程,保证合拢精度。合拢段的高程观测应按5种工况进行实测,即安装吊架前,浇筑混凝土前、后,张拉预应力钢束后,拆除临时支承后。3)在现浇合拢段之前,线形控制小组对最大悬臂长度时温度变化及相应挠度变化进行24小时测量。4)控制标准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若设计文件中无此要求,则应按公路桥涵技术规范的规定要求执行。3.2.6 截面尺寸测量各节段截面的尺寸测量应在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和纵向预应力张拉前的之间的时间区段进行,尺寸的精度应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3.2.7 箱梁悬臂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 施工 监控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