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孔现浇箱梁模板支撑架课堂上验算案例.doc
《整孔现浇箱梁模板支撑架课堂上验算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孔现浇箱梁模板支撑架课堂上验算案例.doc(21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整孔现浇箱梁简单支撑架验算课堂交流案例(例题)2021年11月5日、兴土桥梁公司一、基本条件1、某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梁横截面图如图1.1所示图1.1、某现浇箱梁横截面简图2、某现浇简支钢筋混凝土箱梁桥跨布置结构如图1.2所示图1.2、某现浇简直箱梁桥跨布置结构简图二、已知支撑架所采用的周转材料2.1、钢管支撑柱:直径350mm、壁厚12mm,Q235钢材;2.2、工字钢:I45b,材质Q235;2.3、贝雷桁架梁:国标3m1.5m普通桁架;2.4、桁撑结构杆件自行选择。三、结构设计完成任务3.1、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梁模板支撑架纵向整体设计结构;3.2、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梁模板支撑架横桥向结构设计;
2、3.3、结构设计检算:、竖向钢管支撑柱设计检算:数量、强度、刚度、横向布置间距;、横桥向一次主梁(工字钢梁)设计检算:数量、强度、刚度(挠度);、纵向二次主梁(贝雷桁架)设计检算:数量、强度、刚度(挠度)、横向布置位置。四、支撑架纵向总体结构布局设计4.1、支撑架纵向整体结构布置设计(首次布置)根据贝雷桁架的几何构造尺寸和抗弯刚度条件,结合以往方案设计的统计经验,普通贝雷桁架的布置跨度在12m15m时,相对成本较低。从结构计算的角度考虑,为了手工计算省事,优先按等跨布置,其次按对称跨布置,再次为不对称跨布置。根据本桥桥跨结构尺寸,墩间净跨29.6m,需要布置9个标准3m,外加一节2.0m非标桁
3、片。不好按等跨和对称布置,只能按不对称跨布置。首次布置按钢管支撑柱全高进行设计布置。首次纵向整体布置结构如图4.1所示。图4.1、首次纵向整体布置结构简图4.2、最终(优化、调整后)的纵向整体结构布置设计最终(优化、调整后)的纵向整体结构布置如图4.2所示。图4.2、最终(优化、调整后)的纵向整体结构布置图五、计算现浇梁支撑架结构设计荷载5.1、计算箱梁横截面面积箱梁横截面面积分布(荷载分布)如图5.1所示。图5.1、箱梁横截面荷载分布简图5.2、计算支撑架结构设计荷载现浇箱梁横截面面积A=9.94m2,箱梁顶宽B=13m。箱梁混凝土一般为C50C55高性能混凝土,重度一般为=(2626.5)
4、kN/m3。5.2.1、结构恒载:q1=A=258.4(kN/m);5.2.2、模板恒载:q2=2.5B=32.5(kN/m)(按外钢模+芯模+底模等综合估算,取2.5kN/m2);5.2.3、支撑架结构恒载:q3=15%q1=38.8(kN/m)(估算法,一般按以往经验先估算);5.2.4、人机活载:q4=2.0B=26(kN/m)(参考相关施工技术规范取值);5.2.5、支撑架设计线性荷载(总荷载):q=1.2(q1+q2+q3)+1.4q4=432(kN/m);荷载的比例系数:K=q/q1=1.67!(支撑架设计荷载很少超过梁段重量的1.6倍!)按现行铁路工程相关规范规定,临时支撑架设计
5、荷载计取以上四项荷载,并要求强度检算预留不小于1.3的安全储备系数;按现行公路工程相关规范规定,临时支撑架设计荷载还要额外计取混凝土灌注冲击力荷载(活荷载)、计五项荷载,强度设计不小于钢结构设计控制应力即可,不需要额外预留安全储备系数。六、支撑架纵向布置结构结构内力计算6.1、建立支撑架纵向力学模型根据纵向布置结构图4.1尺寸,结合5.2.5的设计荷载,支撑架纵向整体荷载分布力学模型如图6.1所示。注:为简化计算,省略了A、D轴外端悬臂部分,实际上存在的。实践做方案时可加上此部结构和荷载。图6.1、支撑架纵向荷载分布模型6.2、计算支撑架纵向结构内力使用力学求解器进行计算(可以手工计算:力法、
6、位移法、图乘法等),计算结构简图如图6.2所示。图6.2、支撑架纵向整体结构内力计算简图6.3、结构设计控制内力:(1)、各轴钢管柱支反力(分担荷载):Ra=1314kN,Rb=4463kN,Rc=4744kN,RD=1476kN;(2)、最大剪力:Tmax=2432kN;(贝雷桁架梁的控制剪力)(3)、最大弯矩:Mmax=2513(kN-m),Mmin=-4214(kN-m);(贝雷桁架梁的控制弯矩)七、支撑架结构杆件设计7.1、支撑柱N17.1.1、钢管支撑柱几何参数本工程支撑柱拟采用直径350mm、壁厚12mm,Q235钢材。其几何特征参数:横截面惯性矩Ix=Iy=18220cm4,回转
7、半径ix=iy=12cm,横截面面积A=127.4cm2。7.1.2、计算直径350mm、壁厚12mm支撑能力(工作能力)从本桥纵向地形条件分析,墩旁支撑柱的支撑高度相对最大,跨中B、C轴的支撑高度不会超过墩旁支撑柱。故按墩旁支撑柱推算其承载能力。墩旁支撑柱梁底至承台顶高度H=1260cm。柱顶至梁底结构的高度约247cm(包括箱梁底模结构高度+支撑平台高度),钢管支撑柱净支撑高度约h=1013cm。支撑柱的承载能力(工作能力):(1) 当墩旁支撑柱(N1)全高为自由受压约束时:自由约束高度ho=h=1013cm。其长细比=ho/i(x,y)=84.4!对应稳定系数=0.659。其工作能力:N
8、=0.659127.4(cm2)210(Mpa)=1763kN(2)、当在支撑柱全高范围内等分高度设置一道桁撑时:每段自由受压高度ho=h/2=506.5cm。其长细比=ho/i(x,y)=42.2!对应稳定系数=0.891。其工作能力:N=0.891127.4(cm2)210(Mpa)=2384kN(3)、假设支撑按三等分增加桁撑约束三等分的每段自由受压高度ho=338cm,其长细比=ho/i(x,y)=28.1!对应稳定系数=0.942。工作能力:N=0.942127.4(cm2)210(Mpa)=2520kN!比较:三等约束高度时,承载能力比二等分增加5.7%,增加幅度不大!说明稳定系数
9、达到90%时,再增加约束已经无大意义!7.1.3、计算各轴需要直径350mm、壁厚12mm钢管柱数量按钢管柱承载能力和分担荷载比较计算,计算结果见表7.1.3.表7.1.3:各轴钢管支撑柱数量计算汇总表轴号各轴分担荷载(kN)钢管柱工作能力(kN)钢管柱数量n(根)每根柱分担荷载kN安全储备系数A131417632(0.74)6572.68B446323843(1.87)14881.60C474423843(1.99)15811.51D147617632(0.84)7382.39注:墩旁A、D分担荷载小,按全高约束受压设计;跨中B及C轴分担荷载较大,钢管柱按1/2约束设计。最终确定钢管柱数量:
10、墩旁AD轴各布置2根,跨中BC轴各布置3根。各轴钢管支撑柱横向荷载,按等荷载分配原则计算布置位置!7.1.4、计算钢管支撑柱最大压缩量(刚度):最大荷载下钢管柱的最大压缩量:=0.6mm!施工中可忽略不计!7.1.5、计算钢管柱横向布置位置(间距)此计算,应结合横桥向L1主梁结构内力计算确定。(一)、墩旁A、D轴两根钢管柱支撑布置间距(1)、从图7.2.1中,支撑于腹板中心处:550cm。应L1主梁结构内力差距较大,需要进行调整。(2)、从图7.2.3中,得到第二次微调后:600cm。假设墩旁A、B支撑柱横向间距确定为600cm。墩旁A、D轴支撑柱横向布置结构如图7.1.1所示。结合贝雷桁架梁
11、的横向布置进行整体设计。图7.1.1、墩旁A、D轴支撑柱横向布置结构简图(二)、跨中B、C轴三点支撑柱布置间距(1)、按等荷载分配布置间距:291+359+359+291=1300cm(2)、为使得每根钢管柱分担荷载基本一致,微调后的布置间距:276+374+374+276=1300cm。跨中B及C轴支撑架横向布置结构如图7.1.2所示。图7.1.2、跨中B及C轴支撑架横向布置结构图7.2、横桥向一次主梁L1结构设计7.2.1、计算L1主梁结构设计内力7.2.1.1、计算墩旁(A、D轴)两点支撑点L1结构内力墩旁支撑柱A轴和D轴L1主梁所分担的荷载,由前述6.3(结构设计控制内力)条可知:两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孔现浇箱梁 模板 支撑架 课堂 验算 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