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隧道大型泥水复合盾构施工关键技术与刀具使用管理.pptx
《过江隧道大型泥水复合盾构施工关键技术与刀具使用管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江隧道大型泥水复合盾构施工关键技术与刀具使用管理.pptx(14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季玉国 上海建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过过江隧道大型泥水复合江隧道大型泥水复合盾构盾构 施工关键施工关键技术与刀具使用管技术与刀具使用管理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一 前言二过江隧道大型泥水复合盾构施工关键技术三大型泥水复合盾构施工刀具使用管理目录 CONTENTS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 本次汇报者参与了南京长江隧道、南京扬子江隧道、南京地铁3号线(单洞双线)过江隧道、南京地铁10号线(单洞双线)过江隧道、南京地铁4号线及上海长江隧道等大型过江泥水复合盾构隧道的建设与技术管理工作,收集了施工中典型技术案例,对大型过江泥水复合盾构隧道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并结
2、合二十多年来从事大型过江隧道和地铁施工的技术经验与管理体会,编著以下技术文件与同行分享,以期待对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鉴于本人技术水平和时间所限,不妥或错误之处,敬请各位专家、领导和同行们批评指正。目录CONTENTS复合盾构刀盘刀具设计典型案例分析Part 1高水压复合地层江底盾尾刷更换技术Part 2盾构掘进主驱动密封失效更换技术Part 3大型泥水盾构江中换刀技术Part 4过江隧道盾构施工典型事故案例Part 5大型泥水复合盾构施工技术管理Part 6第二章第二章 过江隧道大型泥水复合盾构施工关键技术过江隧道大型泥水复合盾构施工关键技术 南京长江扬子江盾构隧道南、
3、北线于2012年10月份始发,贯通于2015年7月份,历时33个月,2015年12月将全线通车运行,值得庆贺。南京扬子江隧道的建设,代表着我国当今大型过江泥水复合盾构隧道的施工技术水平,虽然工程建设经历艰苦复杂,但最终获得成功,来之不易。本工盾构施工难度如下:1.盾构一次性过长江掘进4200米和3560米,且岩石、复合地层长达600米和500米,混合地层长度超过1500米。2.盾构成功穿越长江的江心洲(江中岛)隧道风井围护结构地墙、砼回填区及风井进出加固区等,在国内尚属首次。3.成功解决了长江水下40余米深高水压状态下隧道通风井管片拆除密封技术。4.盾构国产化:作为中交天和机械成立时间不久,能
4、制造出这样大型复合盾构机,基本实现国产化,满足了工程要求,值得赞赏,虽在某些方面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毕竟是第一次,取得了国家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5.中交集团作为国内盾构隧道施工企业的后起之秀,起步较晚,敢于承担如此艰难复杂和风险的工程,取得成功,彰显了大型央企的战斗力。6.地质条件复杂、水压高,对掘进和换刀的难度和风险是国内和世界上少见的,成功地完成了对刀具的改进选型;成功熟练掌握了饱和气体作业刀具更换高压新技术;成功完成江底高水压盾尾刷更换等多项施工技术难题。1.1.复合盾构刀盘刀具设计典型案例分析复合盾构刀盘刀具设计典型案例分析1.1南京扬子江隧道复合盾构刀盘、刀具设计分析 南京扬子
5、江隧道复合盾构刀盘刀具设计,采用典型的超大型泥水复合盾构刀盘和刀具,可以实现软土、卵砾石地层、复合地层和岩石等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刀盘初装刀配置了312把先型切削刀(焊接固定);172把主切削刀(螺栓固定可拆式);80把可伸缩更换切削刀;15把向导型切刀;17把推出式切削刀;32把外围切削刀;45把19寸可更换双刃滚刀;6把17寸中心单刃滚刀;38把19寸可推出双刃滚刀;合计717把。南京扬子江隧道北线3557m,其中软弱地层1100m,岩石段600m,砂砾石及砂层、淤泥质粉土段约1857m,其中纵坡为4.5%、2.5%、3.9%、1%和4.5%等段,平面曲线分别为直线段、缓和曲线段160m、
6、缓和曲线段半径R5998m-R6158m,最后为R1000m曲线段;S线隧道长度4200m。刀盘和刀具配置初装图后续改进使用的中心撕裂刀后续使用的意大利庞万力滚刀后续使用的意大利庞万力滚刀换刀过程控制图换刀过程控制图 南京扬子江隧道复合盾构刀盘采用幅条-面板式耐磨处理结构,开挖直径15.02m,刀盘开口率25.7%,结构材料采用Q345B,幅条耐磨板厚度100mm,为典型的复合式配置刀盘,8个幅条8个面板,可以实现带压更换滚刀和常压更换(伸缩)切削刀,满足常压和带压作业要求,适应软土、卵砾石地层、复合地层和岩石底层的掘进。刀盘特点:研制了刀盘伸缩装置机构,通过千斤顶伸缩移动驱动部带动总重量约1
7、000吨的刀盘向后滑移100mm,以满足带压换刀作业时刀具更换的空间,大大缩短了换刀时间,增加换刀效率,这项技术首次在超大型直径盾构机使用。这种装置在处理盾构脱困和换刀作业中发挥了作用 其次研制了饱和潜水作业人行闸,满足了氦氧混合气体饱和潜水作业的要求,实现了氦氧饱和换刀作业,达到了熟练和安全程度,成为世界首创。该盾构刀盘从结构强度、刚度设计上满足了掘进岩石及复合地层的要求。但存在刀盘开口率(25.7%)较低,对大型泥水盾构来说,特别是中心部位开口率低和排渣导流口形式的问题。掘进过程中泥质砂岩和泥岩造成刀盘中心部位结“泥饼”现象严重,岩石段换刀作业冲洗刀盘泥饼时间占总换刀时间的30%-40%,
8、这点设计可能有待改进。后续在换刀过程中通过改进增加了刀盘和幅条的冲刷系统。对盾构出厂刀盘初装刀合理性分析(仅个人观点):(1)1)初装刀配置设计理念初装刀配置设计理念:在盾构始发自岩石段之间粘土、砂层等软土地层中掘进,依靠先行切削刀(高出面吧200mm)完成工作,此时先行刀高出滚刀和可更换切削刀40mm(滚刀、可更换切削刀高出面板160mm)起到保护作用。设计理想是在盾构进入岩石前,先行切削刀会因为磨损严重而损坏,在进入岩石阶段与滚刀高度一致,岩石地层滚刀其主要切削作用,但实际在软弱地层掘进中,先行切削刀并未磨损严重,相反刀具相对较好。岩石和风化岩石段地层纬三路隧道南、北线均大约500-600
9、米,将可更换切削刀缩回100mm,使滚刀高出可更换切削刀100mm,利用初装滚刀进行岩石地层的掘进(初装滚刀为鲁宾斯刀具,有人认为是国产合作),初步设想每盘滚刀大约可掘进岩石地层200m,分三次完成(刀盘设计滚刀备用8联32把可推出双刃滚刀),初装滚刀磨损后,分2批次推出4联16把双刃滚刀来完成后续大约400m(每次200m)岩石段掘进工作,实现无带压更换滚刀完成隧道岩石段掘进工作。另外设想6把单刃17寸中心滚刀磨损量小(中心部位线速度较低),此外,还有6把可推出边缘滚刀与8联32把双刃滚刀共同参与切削岩石段,推出面板高度是160mm,可推出滚刀推出完成后,将其固定锁死。最后设想岩石段完成后的
10、卵砾石和软土地层推出80把可更换切削刀,高出面板160mm来完成剩余的隧道掘进工作,其考虑前提刀盘刮刀完好。(2)(2)实际掘进刀具使用状况:实际掘进刀具使用状况:初装刀设计太理想、完美化,实际不可能实现。1、先行切削刀312把,在进入岩石前软土地层根本未发生磨损损坏,在软土地层中合金刀也不可能发生实质性的破坏。2、由于进入岩石前先行切削刀相对完好,在岩石层掘进中因先行刀高出滚刀40mm,此时滚刀不参与切削岩石,同时滚刀不会发生滚动工作,致使初装45把滚刀大多发生偏磨和刀圈断裂,本人初步估算超过70%,分析原因为初装滚刀非正常磨损,根本未发生切削作用而失效。3、可更换切削刀在滚刀使用时缩回10
11、0mm,但实际实现退缩切削刀的数量很少,大部分不能缩回,咨询生产厂家可能是可更换切削刀刀具与刀座装置间隙被泥沙夹死或出现刀具出现毛刺不能退缩。4、备用的可推出(隐藏面板内)8联共38把滚刀在岩石层掘进中有部分不能实现推出,其因可能是推出液压系统在掘进中磨损,或推出机械部分出现故障、5、使用可更换切削刀完成后续软弱地层的掘进的计划也未能实现。(3)3)改进刀具使用情况:改进刀具使用情况:1、超前切削刀在岩石层中磨损破坏的同时,初装滚刀多处出现偏磨和刀圈崩断、断裂现象(初装滚刀为分体式刀具),工程建设指挥部经分析研究认为采用一体式滚刀较好,选择意大利庞万力一体式球齿滚刀,两条隧道分别经过6-8次带
12、压更换滚刀,完成整个工程岩石掘进工作,同时摸索了工程滚刀使用规律。2、对8联38把隐蔽式可推出滚刀进行全部推出,并进行锁死固定,共同参与了岩石掘进工作,增加了同轨迹上切削滚刀数量。3、最后剩余段卵砾石地层、穿越风井和软弱地层掘进,经全体技术人员共同技术攻关,选择洛阳久久重型撕裂刀具来完成最后的掘进工作。实践证明这是成功的、正确的。(4(4)对盾构刀盘初装刀具的对盾构刀盘初装刀具的评价:评价:总体评价:盾构机性能和硬件系统总体可靠,可以满足大型复合地层隧道对盾构机掘进的要求。1、刀盘开口率25.7%较低,与大型泥水盾构30%35%相比明显偏低,特别是中心部位“结泥饼”现象严重 2、先行切削刀在完
13、成软弱地层掘进进入岩石段较完好,先行刀切削岩石而滚刀不工作,发生偏磨、刀圈断裂等非正常现象。3、可推出滚刀、可伸缩切削刀在推出、退缩过程中有一半失效,而不能实现其功能,未发挥作用。4、刀具717把,数量多,设计层次太复杂,以至于相互干扰,刀具各自功能均不能实现其切削目的。5、这种刀盘的设计初衷是好的,但实际上不能实现,我们要汲取教训(5)(5)复合地层刀具使用管理体会:复合地层刀具使用管理体会:1、通过类似工程的实践证明,盾构初装刀设计布置大部分是不完善的,不能全部依赖和信任国外盾构厂家的设计,实现一次性完成长距离复合盾构隧道的掘进工作。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于地层的分析和刀具的适用性认识不足,可
14、能还有其他原因。2、对于大型或超大型泥水复合盾构隧道工程,其关键的刀盘刀具适应性设计必须经过多次的方案设计、论证和细化。3、盾构设计、刀盘面板和刀具设计包括初装刀配置必须适应根据掘进隧道全域地层综合考虑,同时考虑通用性和备选方案。不能离开施工单位,甚至施工单位其主导作用,因为盾构机是他们使用,他们更为负责任,也更为专业,了解地质条件和机械性能。专家评审方案也不能流于形式,要请懂专业的人员和专家及施工单位的盾构人员、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参与其中。评审论证可以有盾构厂家、施工企业和项目工程指挥部来完成。4、复合盾构的刀具布置要力求在保证切削理论、切削方式等前提下,保证刀具切削层次分明,软土、复合地层、
15、岩石层等刀具的配置不能相互干扰和影响,应“各做各的事情”,刀具的种类和形式可以简单化。5、刀盘形式、开口率应合理,刀盘的刚度、强度、变形应满足盾构掘进最大化要求。6、复合盾构的刀具配置:周边滚刀、超挖刀、仿形刀及周边保护刮刀要牢固,以保护刀盘。7、长距离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在滚刀和重型撕裂刀端配置必须考虑刀座通用性,以实现滚刀和撕裂刀的互换,适应岩石层和复合地层的掘进。1.2南京地铁过长江大型泥水盾构隧道刀盘损坏修复方案 基本情况:南京地铁过江隧道采购海瑞克S683盾构机,直径12.7m,在长距离掘进卵砾石地层中,发生刀盘外圈磨损50cm的严重事故,外圈刀具全部损毁,事故造成工期和经济损失巨大。
16、事故处理经过:事故处理采用带压作业焊接修复刀盘。事故教训:应该说这是一起的质量管理事故,刀具磨损是一个过程,这样的严重机械磨损事件应该不是一蹴而就,过程中应该被早期发现,当掘进发现异常时,包括掘进推力、扭矩、掘进速度等均会有异常,进行停机检查,若早起检查不会发生上述较大事故。值得让我们思考的是,项目部的管理和人员的责任岗位分工是否明确,管理是否到位,可以说这是比较低级的错误,应该引起我们建设管理者去思考,去感悟:我们管理者应如何管理好项目。一航潜水作业人员进行刀盘焊接修复三、刀盘修复作业图片三、刀盘修复作业图片地面进行损坏刀盘部位模具加工工作人员吸氧减压1.3南京长江隧道刀具改进:南京长江隧道
17、刀盘形式和上海长江隧道相似,采购海瑞克S350盾构机,其开口率35%,采用幅条面板结构形式,刀具配置主要有可更换切削刀、刮刀,适应于软土地层泥水大直径盾构隧道开挖,海瑞克在盾构设计时承诺可一次性掘进3200米,实现一次过江,但在2008年8月5日掘进至655环时,推进扭矩明显异常,至8月8日强行试推659环为成功,故停机查找原因。通过,对可更换刀具的检查分析和专家论证得出结论:刀盘和刀具过度磨损导致掘进难以继续;解决方案:带压开仓修补刀盘和补焊周边刮刀,待修复后,2009年2月14日右线重新掘进,历时近6个月。原因分析:地层为粉细砂、砾砂和卵石地层,卵石最大粒径达200mm,石英含量占35%;
18、开仓检查刀具异常损坏,刀具设计与复杂地层条件不适应是导致本次事件主要原因,表现为刀刃崩断、脱落或块状损坏,以及合金刀刃整体因焊接质量问题(或槽)单体脱落,其原因是合金刀的形状、尺寸、性能及焊接质量差与卵砾石地层不适应,在切削回转过程中切削刀与卵砾石碰撞撞击而崩断崩落和整体脱落。南京长江隧道盾构机刀盘及刀具上海长江隧道盾构机可更换切削刀损坏形式可更换切削刀损坏形式 刀具改进方案:在分析初装刮刀设计不足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发生的原因所在,研究三种方案,改进刮刀的性能,通过试验对比确定最优方案。进一步验证细化刮刀在砾砂地层的地质适应性设计要点,并分析刀具参数、掘进参数对刀盘扭矩的影响。邀请招标选择山
19、东聊城切削刀具,在合金性能、尺寸、形状和焊接质量及焊接刀具出刃进行改性,适应了卵砾石地层额条件,后续掘进200m进行一次刀具检查与更换,摸索出刀具使用检查与更换的规律,使盾构掘进有序、正常进行。刚开始进行刀具改进阶段,海瑞克厂家不同意更换,若更换刀具将不承担任何后果,施工单位通过调查初装刀具为广州番禹一家工厂生产,最终与海瑞克交涉成功,选用自己优选的国产刀具,取得成功进展。本工程刀具改进是比较成功的,也证明了要获得工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强化自身技术,掌握技术难点和解决办法,总结摸索出长距离盾构复合地层掘进刀具磨损、检查更换和使用规律,才能是工程得以顺利进行。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1.4南京扬子
20、江隧道刀盘沟槽分析与修复 南京扬子江隧道刀盘,在换刀恢复掘进时发现阻力和扭矩较大,开仓检查发现刀盘出现沟槽磨损,宽度大约30cm,深度2-6cm不等。原因可能是滚刀掉落磨损或其他物品磨损。刀盘沟槽平面示意图作业人员量测沟槽作业人员量测沟槽沟槽两端加焊刮刀修复沟槽两端加焊刮刀修复1.5南京地铁4号线某盾构区间盾构刀盘刀具损毁修复 南京地铁4号线某盾构区间隧道掘进距贯通仅80多米,盾构穿越岩石复合地层仍有20多米,施工单位认为盾构可以完成穿越,但掘进发生异常,未引起重视,仍坚持掘进造成严重事故,开仓检查结果入下:1.刀具磨损情况 1-14#滚刀部分脱落或磨损严重;15#-18#正面滚刀偏磨;21#
21、-30#正面滚刀正常磨损20mm左右。检查切刀40把,部分切刀磨损量在2/3左右;12把切刀磨损量在1/3左右;15把切刀完好。检查16把边缘刮刀,其中4把边缘刮刀合金部分磨损2/3左右,12把边缘刮刀合金部分少量磨损。2.刀盘检查情况 刀盘磨损范围以1-3#双联滚刀为中心,2650mm直径的圆形区域。刀盘磨损最宽部位为25cm。事件过程 进仓检查情况刀盘磨损区域示意图刀盘磨损宽度示意图刀盘修复过程刀盘修复过程 竖井开挖竖井开挖1.方案确定 经过三次刀盘修复专题会议,采取首先地表加固土体稳定地层,然后在盾构机切口处开挖竖井对刀盘进行修复的方案。袖阀管注浆加固 注浆范围为盾体左右两侧各1.0m,
22、刀盘前方3.0m,刀盘后方2.0m;布孔间距不大于1.5m,布孔深度为刀盘上方0.5m-1.5m,刀盘前方入岩0.3米。后又在此次注浆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密注浆,两次共计注水泥浆86m3,水玻璃13m3。注浆范围及布置见下图。刀盘修复过程刀盘修复过程 竖井开挖竖井开挖竖井与盾构机正视图 竖井及盾构机剖面图刀盘修复过程刀盘修复过程 刀盘维修方案刀盘维修方案2.刀盘修复方案确定 在确定盾构机刀盘磨损后,在实施地表加固及竖井开挖期间,联系厂家(中铁工程装备集体盾构公司)双方确定了刀盘修复方案。由于竖井的尺寸为1650mm,刀盘维修部位直径为2650mm,在维修过程中,要对刀盘进行转动才可满足刀盘的维修
23、工作。刀盘中间三维模型图掌子面作业空间视觉图刀盘修复过程刀盘修复过程 刀盘维修方案刀盘维修方案3.刀盘结构修复 刨除中心区域磨损滚刀刀箱、刮刀刀座、中心刀盘喷口等,对磨损刀梁进行打磨或火焰切割修整,处理完后测量磨损刀梁各部位剩余宽度;通过测得数值现场校核每块下料钢板的尺寸,并进行局部修整;考虑到土仓的空间及钢板的定位,如图所示0和180主梁分成A、B、C三块进行拼焊,A、B、C三块全部拼焊完成后,依次焊接主梁D(总共四块)以及主梁之间的筋板(1、2、3、4),完成之后对刀盘45、135、225、315四个副梁进行修复,由于副梁磨损区域较小,根据现场下料焊接修复。盾构出洞后刀盘情况盾构出洞后刀盘
24、情况 4.根据专家会制定后续300环掘进方案,掘进过程顺利,盾构顺利贯通出洞后,未发现刀盘有焊缝脱落、刀盘磨损、结构变形等现象,盾构机及其刀盘状态良好。2 2、高水压复合地层江底盾尾刷更换技术、高水压复合地层江底盾尾刷更换技术 南京南京扬子江隧扬子江隧道,成道,成功实现了大型泥水盾构在软弱富水地层和江底高水压复合功实现了大型泥水盾构在软弱富水地层和江底高水压复合地层中盾尾刷刷更换,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我国今后跨江跨海盾构隧道的发地层中盾尾刷刷更换,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我国今后跨江跨海盾构隧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两项技术已申请国家科技成果奖和发明奖。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两项技
25、术已申请国家科技成果奖和发明奖。盾构江底更换尾刷技术要点:盾构江底更换尾刷技术要点:1 1.保头:掌子面保头:掌子面“泥膜泥膜”牢固,不坍塌,不漏气牢固,不坍塌,不漏气 2 2.护尾:阻止盾构后方水不流向前方和因密封问题涌入盾构内。采用加大同步护尾:阻止盾构后方水不流向前方和因密封问题涌入盾构内。采用加大同步注浆、二次双液注浆和加注聚氨酯及盾尾加注优质油脂等技术,达到安全作业。注浆、二次双液注浆和加注聚氨酯及盾尾加注优质油脂等技术,达到安全作业。3 3.阻断盾构头和尾的水力通道联系:阻断盾构头和尾的水力通道联系:B B环加注聚氨酯。环加注聚氨酯。盾尾击穿视频2.1南京扬子江隧道北线更换尾刷 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大型 泥水 复合 盾构 施工 关键技术 刀具 使用 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