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手册.pdf
《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手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手册.pdf(230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施工 关键技术手册关键技术手册 20202020 年年 1 11 1 月月 内部资料 请勿外传 编辑委员会名单编辑委员会名单 主主 编:编:许 武 副副 主主 编:编:管基海 武争艳 编编 辑:辑:雷学玲 裴兆东 代跃强 胡世飞 马伟伟 吴国影 吴 迪 蒋东艳 前前 言言 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六局发展公司”)隶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是以高端房建为核心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六局发展公司在高端房建技术水平一直处在工程局领先位置,为积累实践经验,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科技竞争能力,根据工程局及公司科技工作发展规划,2019 年初成立了超高
2、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科研课题组,以“厦门国际中心工程”与“天津宝龙国际中心工程”为依托,对关键技术成功施工经验进行总结集成,并适当延伸和补充,形成了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手册。本手册共集成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特有的关键技术 12 项,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3 项,钢结构施工技术 4 项,模架与施工平台技术 3 项,垂直运输技术 2项。详细介绍了超高层建筑高强高性能混凝土(HS-HPC)、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巨型钢管柱内混凝土施工、粘滞阻尼墙与外框架钢结构同步安装、避难层伸臂桁架结构施工、复杂桁架结构层及贯穿楼板巨型斜撑安装、内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施工、核心筒“内外全爬”式液压爬模施工、核心筒
3、“外爬内支”同步施工、卸料平台优化设计与应用、大型塔式起重机施工、施工升降机施工等技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高度 300m 左右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以此技术为背景形成科技论文 4 篇,国家专利 12 项,天津市工法 2 项,技术水平先进,切实提升公司整体技术实力的同时对我公司今后承建超高层建筑具有借鉴意义。由于技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不够全面,鉴于编者的水平所限,手册中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广大技术人员多提宝贵意见,给予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对手册进行升级完善。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20202020 年年 1 11 1 月月 发表论文统计发表论文
4、统计 序号序号 论文标题论文标题 刊物刊物 发表时间发表时间 1 超高层建筑桁架钢结构安装技术研究 钢结构 2016 年 2 超高层建筑施工及钢结构安装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建筑 2016技术交流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2016 年 3 厦门国际中心内爬式动臂塔式起重机技术研究 建筑技术 2017 年 4 某超高建筑粘滞阻尼墙与外框钢结构同步安装关键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 2019 年 省部级工法统计省部级工法统计 序号序号 工法名称工法名称 工法级别工法级别 完成年度完成年度 1 超高层建筑复杂桁架结构层及贯穿楼板巨型斜撑安装施工工法 天津市工法 2016 年 2 超高层建筑粘滞阻尼墙与外框钢结构同步安装
5、施工工法 天津市工法 2017 年 专利统计专利统计 序号序号 专利名称专利名称 授权专利号授权专利号 专利类别专利类别 1 基于爬模体系用于墙体混凝土养护的自动喷雾系统 ZL 2014 2 0254454.7 实用新型 2 悬挑式卸料平台锚固端的固定装置 ZL 2015 2 0244661.9 实用新型 3 一种固定于钢结构梁的夹具 ZL 2015 2 0248562.8 实用新型 4 一种施工电梯基础悬挑部分的钢支撑 ZL 2015 2 0244625.2 实用新型 5 一种用于钢管柱顶施工作业的操作平台 ZL 2015 2 0248530.8 实用新型 6 用于辅助大型构件起吊的翻身支座
6、 ZL 2015 2 0244621.4 实用新型 7 一种用于墙体变截面处的爬模爬升结构 ZL 2015 2 0769817.5 实用新型 8 一种爬模穿墙螺杆与钢构件冲突时的替代结构 ZL 2016 2 0428395.X 实用新型 9 一种内爬式塔吊承重梁的固定结构 ZL 2016 2 0421779.9 实用新型 10 一种爬模平台钢梁截断后恢复加固结构 ZL 2016 2 0428394.5 实用新型 11 用于架体搭设楼层的施工升降机推拉式外防护安全门 ZL 2016 2 0428393.0 实用新型 12 一种用于塔吊双机抬吊法吊装作业的钢扁担 ZL 2016 2 0656824
7、.9 实用新型 目目 录录 1 1 超高层建筑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超高层建筑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HSHS-HPCHPC).1 1 1.1 概述.1 1.2 工艺流程.1 1.3 施工要点.1 1.4 工程实例.10 2 2 超高层建筑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1414 2.1 概述.14 2.2 工艺流程.14 2.3 施工要点.15 2.4 工程实例.26 3 3 超高层建筑巨型钢管柱内混凝土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巨型钢管柱内混凝土施工技术 .2828 3.1 概述.28 3.2 工艺流程.29 3.3 施工要点.31 3.4 工程实例.44 4 4 超高层建
8、筑粘滞阻尼墙与外框架钢结构同步安超高层建筑粘滞阻尼墙与外框架钢结构同步安装技术装技术 .4646 4.1 概述.46 4.2 工艺流程.46 4.3 施工要点.47 4.4 工程实例.51 5 5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伸臂桁架结构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避难层伸臂桁架结构施工技术 .5353 5.1 概述.53 5.2 工程背景.53 5.3 施工部署.54 5.4 工艺流程.55 5.5 施工要点.56 5.6 应用效果.66 6 6 超高层建筑复杂桁架结构层及贯穿楼超高层建筑复杂桁架结构层及贯穿楼板巨型斜撑安装技术板巨型斜撑安装技术 .6767 6.1 概述.67 6.2 施工部署.67 6.3 工
9、艺流程.71 6.4 施工要点.72 6.5 应用效果.88 7 7 超高层建筑内嵌钢板超高层建筑内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施工技术混凝土剪力墙施工技术 .8989 7.1 概述.89 7.2 工程背景.89 7.3 工艺流程.90 7.4 施工要点.90 7.5 应用效果.102 8 8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内外全爬”式液压爬模施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内外全爬”式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工技术 .103103 8.1 概述.103 8.2 工艺流程.103 8.3 液压爬模装置设计.104 8.4 液压爬模施工要点.109 8.5 特殊部位处理措施.120 8.6 应用效果.143 9 9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
10、外爬内支”同步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外爬内支”同步施工技术 .145145 9.1 概述.145 9.2 工艺流程.146 9.3 爬模系统设计.146 9.4 液压爬模施工要点.150 9.5 特殊部位处理措施.157 9.6 实施效果与合理化建议.158 10 10 超高层建筑卸料平台优化设计与应用技术超高层建筑卸料平台优化设计与应用技术 .159159 10.1 概述.159 10.2 施工工艺流程.159 10.3 方案设计与优化.159 10.4 施工要点.170 10.5 应用效果.172 11 11 超高层建筑大型塔式起重机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大型塔式起重机施工技术 .1731
11、73 11.1 概述.173 11.2 超高层结构体系分类及塔式起重机布置特点.173 11.3 外挂式塔式起重机.173 11.4 内爬式塔式起重机.183 11.5 落地附着式塔式起重机.208 11.6 塔式起重机性能提升措施.208 11.7 不同结构形式下塔式起重机形式比选总结.209 11.8 应用案例.210 12 12 超高层建筑施工升降机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施工升降机施工技术 .211211 12.1 概述.211 12.2 施工升降机选型.211 12.3 超高层施工升降机平面布置.214 12.4 施工电梯基础设计与施工.216 12.5 施工电梯特殊附墙方式.221 12
12、.6 应用总结.224 1 1 超高层建筑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超高层建筑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HSHS-HPCHPC)1.11.1 概述概述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简称 HS-HPC)是具有较高的强度(一般强度等级不低于 C60)且具有高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和高耐久性的混凝土(“四高”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凝土(HPC)的一个类别。HS-HPC 多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底层柱、墙和大跨度梁等,可以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增大使用面积和空间,并达到更高的耐久性。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研制配合比泵送技术研究原材料配比试验原材料性能研究砼工作性能研究泵送系统设计泵送设备选择泵送工艺优化设计性能指标施工操作性能指标图
13、1-1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研究流程 1.21.2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 原材料、气温、施工条件的调查研究混凝土配合比初步确认可泵性和易泵性性能评价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评价混凝土拌制工程泵送模拟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混凝土拌制、运输混凝土现场检测 1.31.3 施工要点施工要点 1.3.1.1.3.1.原材料性能要求原材料性能要求 HS-HPC,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小于 220mm,扩展度不宜小于 500mm,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宜为 520s,混凝土经时损失不宜大于 30mm/h。HS-HPC 的水胶比一般不大于 0.34,胶凝材料用量一般为 480600kg/m3,硅灰掺量不宜大于 10%,其他优质矿
14、物掺合料掺量宜为 25%40%,砂率宜为35%42%,宜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表 1-1 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指标表 名称名称 质量要求质量要求 水泥 不低于 PO 42.5,符合 GB 175-2007 硅灰 符合 GB/T 18736-2017 矿粉 S95 等级,符合 GB/T 18046-2017 粉煤灰 I 级,符合 GB/T 1596-2017 石子 碎石 5-16 连续级配、碎石 5-25 连续级配 砂子 中砂、细砂 外加剂 高性能专用聚羧酸减水剂 表 1-2 混凝土原材料表 5-25 石子 5-16 石子 中河砂 细河
15、砂 HS-HPC 因其内部结构密实,孔结构更加合理,通常具有更好的耐久性,为满足抗硫酸盐腐蚀性,宜掺加优质的掺合料,或选择低 C3A 含量(8)的水泥。HS-HPC 一般应控制粗细骨料的总量不宜过低,胶凝材料的总量不宜过高;通过掺加钢纤维可以补偿其韧性损失,但在氯盐环境中,钢纤维不太适用;采用外掺 5饱水超细沸石粉的方法,或者内掺吸水树脂类养护剂、外覆盖养护膜以及其他充分的养护措施等,可以有效的控制 HS-HPC 的自收缩。1.3.2.1.3.2.混凝土配合比确认混凝土配合比确认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结构设计所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施工工艺所要求的拌制工作度与凝结时间,并充分考虑施工运输和环
16、境温度等条件通过试配确定,经现场试验确认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必须超过设计要求的强度标准值,以满足强度保证率的需要,其超出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而定。了解周边市场各种混凝土原材的各项性能指标,并根据配比指标要求,严格控制材料的含水率、级配及温度。试配满足强度要求的混凝土,然后调整配比,使其在保证强度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可泵性指标,最后对上述混凝土的耐久性、自收缩等性能进行试验、微调。高强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fcu,01.15fcu,k 式中: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高强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在缺乏试
17、验依据的情况下宜符合下列规定: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和砂率可按下表选取,并应经试配确定;表 1-3 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和砂率 强度等级强度等级 水胶比水胶比 胶凝材料用量(胶凝材料用量(kgkg/m/m)砂率(砂率(%)C60,C80 0.280.34 480560 3542 C80,C100 0.260.28 520580 3542 C100 0.240.26 550600 3542 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制高强混凝土宜采用高性能减水剂;配制 C80 及以上等级混凝土时,高性能减水剂的减水率不宜小于 28%。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程,高强混凝土中最
18、大碱含量不应大于 3.Okg/m;粉煤灰的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 1/6,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硅灰的碱含量可分别取实测值的 1/2。配合比试配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大体积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和调整时,宜控制混凝土绝热温升不大于50。高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应在生产和施工前进行适应性调整,应以调整后的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高强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及时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并应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称量。确定高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后,还应针对该配合比重复进行 610 次的试拌、测试和调整等试验进行验证,最终确定可施工应用的混凝
19、土配合比。超高泵送混凝土工作性能设计指标:表 1-4 剪力墙 C60 混凝土 含气量含气量(%)压力泌水压力泌水率(率(%)初始初始 4h4h 扩展度扩展度(mmmm)倒坍时间倒坍时间(s s)扩展度扩展度(mmmm)倒坍时间倒坍时间(s s)31 10 680-750 31 660-730 31 表 1-5 巨型柱 C70 混凝土 含气量含气量(%)压力泌压力泌水率水率(%)U U 箱高差箱高差(mmmm)初始初始 4h4h 扩展度扩展度(mmmm)倒坍时间倒坍时间(s s)扩展度扩展度(mmmm)倒坍时间倒坍时间(s s)21 10 10 700-750 31 680-730 31 1.3
20、.3.1.3.3.原材料的检验原材料的检验 为了确保工程混凝土质量,首先要从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开始,除了前期对混凝土产地的取样调查外,还必须对所有进场的混凝土原材料按国家、地方及行业规定标准进行抽样检验,抽样频率及抽样批次根据不同的材料按照相关规范中的要求确定,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要求后方可使用。对各种原材料将进行检验的项目列表如下:表 1-6 原材料检验项目表 序号序号 材料材料 检验项目检验项目 1 水 泥 流变性能、粗细颗粒级配、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标准稠度用水量、胶砂强度、碱含量、化学分析、放射性核素分析 2 粗 骨 料 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空隙率、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
21、、紧密堆积密度、含水率、吸水率、母岩强度、压碎指标、针片状颗粒含量、有机物含量、S03含量、碱活性反应及放射性核素分析 3 细 骨 料 细度模数、含水率、吸水率、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物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紧密堆积密度、坚固性、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氯盐含量、碱活性反应、放射性核素分析等 4 粉 煤 灰 含水量、细度、需水比、烧失量、碱含量、活性指数、S03含量、放射性核素分析 5 磨细矿粉 含水量、氯离子含量、密度、放射性核素分析、比表面积、烧失量、流动度比、活性指数 6 硅粉 比表面积、SiO2含量、烧失量、需水量比、含水量、活性指数等 7 外 加 剂 减水率
22、、固含量、氯离子含量、含气量、碱含量、水泥净浆流动度、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混凝土凝结时间、压力泌水比、限制膨胀率等 8 水 使用饮用水,可不检验 1.3.4.1.3.4.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制要求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制要求 针对混凝土强度等级高,结构耐久性要求高等特点,必须强化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标准,加强混凝土搅拌过程的技术措施等要求。具体要求见下表:表 1-7 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制要求 序号序号 项项 目目 要要 求求 1 原材料质量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对原材料供应源必须进行调查和预先进行抽样检测,原材料进场后要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抽样检查。2 原材料计量 严格按配合比重量计量,允许偏差严于普通混凝
23、土施工规范:水泥和掺合料1%,粗、细骨料2%,水和外加剂1%。3 搅拌站设备 应有精确的原材料自动称量系统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并能对原材料品质均匀性、配合比参数的变化等,通过人机对话进行监控、数据采集与分析;禁止使用自落式搅拌机,需用拌合性能好的强制式搅拌机,最好使用卧轴式搅拌机。4 搅拌时间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及其他性能要求,结合搅拌设备的要求确定合适的搅拌时间。1.3.5.1.3.5.高强高性砼试验项高强高性砼试验项 表 1-8 超高泵送混凝土试验方法 项目项目 试验内容试验内容 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原理 通过模拟施工时现场的气候条件,进行混凝土自由收缩试验和平板开裂试验来判断混凝土的体
24、积稳定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特别对了解混凝土在钢管中的变形情况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项目项目 试验内容试验内容 试验 试验仪器 混凝土收缩试验仪 混凝土平板开裂试验仪 氯离子渗透试验 原理 通过一定条件下氯离子的通过量来判断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氯离子扩散系数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氯离子扩散系数越小、混凝土越密实、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越好(抗腐蚀是指一般环境下的腐蚀而不是专业条件下的腐蚀)。氯离子扩散系数是按国际上采用 ASTMC120294 的直流电量法,测定 6h 通过试件的总电量来进行评价。其工作原理及试验装置见图。试验仪器 ASTMC120294 直流电量
25、法 测试原理图 直流电量法试验仪 混凝土碳化试验 原理 空气中的 CO2与混凝土的 Ca(OH)2发生化学反应,发生碳化,使混凝土 PH 值降低。在水分侵入时,混凝土中的钢筋失去碱性保护而锈蚀、膨胀,使混凝土出现顺钢筋的裂缝,裂缝又会加速混凝土的碳化和钢筋的锈蚀,最终导致结构破坏。通过混凝土的碳化试验可以对碳化速度作出判断,以此对混凝土的密实度、耐久性进行评价。项目项目 试验内容试验内容 试验仪器 立式混凝土碳化箱 混凝土碳化试验试块 碱活性试验 超高层由于结构使用年限达 100 年,需严格控制骨料的碱活性,所以在初步选定了骨料产地后,对砂和碎石做碱活性反应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高强混凝土松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超高层建筑 主体 结构 施工 关键技术 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