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程建设行业优秀科技成果汇编.pdf
《2021年工程建设行业优秀科技成果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工程建设行业优秀科技成果汇编.pdf(262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目 录 CNOTENTS 十项新技术篇 自航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及施工成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3 稠油开发采出液高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6 建筑垃圾模块化处置工艺及设备研发.8 一种循环施工升降机系统及实施方法.10 艰险山区高速铁路特大跨度混凝土拱桥关键技术及应用.13 天然气处理新工艺及设备关键技术.16 超高层建筑轻量化模块式智能施工平台创新技术.18 复杂地层中两千米级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21 振动碾无人驾驶机群作业关键技术.24 高速铁路 CRTS型先张轨道板自动化预制技术研究.27 房屋建筑篇 建筑工程 BIM 技术产业化集成应用研究.33 软土中心城区复杂环境下深大基坑群施工关
2、键技术及应用.35 大型复杂建筑工程施工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37 波音 737 完工及交付中心项目综合技术研究.39 雄安站复杂异形劲性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41 超 400m 的倾斜单向收缩偏心结构超高层建筑关键施工技术.43 大型儒家仿古建筑智慧建造技术.45 超限大跨度机库钢屋盖精准建造关键技术.47 庐山西海景区大跨度球类运动场馆空腹网格结构设计及建造关键技术研究.49 雷神山医院机电快速安装综合技术.51 工业化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54 大型科技场馆绿色建造关键技术与应用.56 大跨度复杂场馆建造关键技术研究.59 基坑内地下水渗流机理及抗浮水头计算方法的
3、研究与应用.61 复旦大学相辉堂修缮复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62 建筑物长距离及复杂移位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65 高空百米跨度多层钢连廊整体提升和平移关键技术.66 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改造关键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68 受限空间大跨钢桁架经济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70 滨海文化中心大型城市文化综合体关键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72 超高层结构快速高效施工成套综合技术研究.74 高层吊脚楼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76 湖相地层中超高层建筑百米级基桩关键技术及应用.78 深大基坑自动化监测及智能化预警系统技术.80 预应力索网与格构式支撑组合柔性旋转平台施工技术.82 能源和工业篇 喜马拉雅地
4、区复杂地质隧洞双护盾 TBM 关键技术.87 海上风机结构多源动力分析方法及全寿命设计技术.89 城市密集区叠合上盖建筑的超高压地下变电站建设关键技术与应用.91 复杂地质条件下深部凿井水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93 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技术研究与应用.95 伊拉克哈法亚油田三期 1000 万吨/年地面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97 高海拔、大温差、高烈度区压力钢管设计与施工技术.99 深厚粘土层多圈非等强复合冻结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101 基于“IP+光”的电力通信网控制与防御关键技术及应用.104 多泥沙大中型水库增建减淤发电工程建设关键技术.106 复杂水利水电工程智能建管关键技术
5、及平台.108 平原枢纽高落差大流速导截流关键技术.110 激光雷达复杂场景建筑物质量安全遥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112 深井松软极破碎巷道围岩内外承载协同控制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114 城中采煤沉陷区人居环境与生态一体化重构关键技术.116 高砾质土心墙堆石坝复杂坝料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119 丰满水电站重建工程碾压混凝土坝关键施工技术.121 400m 级全钢衬超长斜井施工关键技术.123 复杂条件引水隧洞长距离施工关键技术.125 一种核电站安全壳钢衬里模块化施工方法.128“三大一高”消突技术在立井井筒揭突出煤层施工中的研究与应用.130 斜井井筒栈桥式全闭环整体液压模板台车研制与应用
6、.132 水电工程防渗帷幕运行可靠性综合评价研究.135 煤化工(焦化)粗苯加氢装置成套施工技术.137 铁路桥梁篇 超大跨度双层公路悬索桥设计建造创新技术.141 高速铁路 445m 跨径混凝土拱桥设计关键技术.144 超大吨位转体桥关键技术及应用.146 大节段钢桁梁整体制造、架设关键技术.148 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先斜拉后悬索施工关键技术.150 艰险山区大跨双层公铁钢箱系杆拱桥关键技术.153 大型桥梁结构智能健康监测云平台研究及应用.155 超高超重拱形钢索塔提滑组合安装关键技术.157 新型高塔单索面大吨位非对称钢混结合梁斜拉桥设计与建造技术研究.160 青藏高原铁路大跨提篮式钢管
7、混凝土拱桥拱肋安装技术.162 宽幅钢箱及钢箱结合梁斜拉桥上部结构关键技术及应用.165 艰险山区铁路框架式新型抗滑支挡结构工程技术研究.167 高精度激光移动扫描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169 高架站单双线箱梁架设施工方法.172 高铁隧道长距离穿越软塑性黄土地层施工技术研究.174 隧道快捷建造与智能监测关键技术.176 空间异形扭转钢主塔反对称公路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178 伶仃洋海域跨海大桥设计新技术.181 曲塔宽梁部分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简介.183 BIM 环境下企业级项目管理数据采集与共享技术研究.185 强腐蚀低负温下混凝土性能劣化及对策的全寿命成套技术研究及应用.18
8、7 连续刚构拱桥主拱大节段异位拼装、纵移和提升施工关键技术研究.190 连续复合曲线高铁接触网精确测量计算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193 H 型钢柱智能车简介.195 基础设施篇 机械法联络通道建造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199 远洋吹填珊瑚砂岛礁机场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 隧道掘进机高效破岩实验系统研制及应用.204 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研究.206 富水复杂地层盾构渣土改良及安全保障关键技术.208 高海拔复杂地质特长公路隧道关键施工技术.210 复杂山区铁路隧道高位穿越巨型溶洞综合处置与安全控制关键技术.212 明挖综合管廊快速施工关键技术及其装备.214 复杂地层双护盾 T
9、BM 设计、研制与施工成套技术研究.216 全断面掘进机刀具智能诊断系统.218 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海港发展项目二期工程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220 中深层地热地埋管管群供热系统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223 高瓦斯特长地铁山岭隧道建造关键技术.226 新型深层水泥搅拌船(DCM)研制.229 复杂海况长距离组合梁桥快速施工技术.231 恶劣海况复杂地质条件桥梁施工关键技术.234 数字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造管理系统研发及应用.236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关键技术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应用.238 干热大温差盐碱地区试车场超大斜面高速环道综合施工技术.240 复杂受限空间市政工程快速更新建造成套技术
10、.242 地铁工程在城区特定敏感建(构)筑物环境下风险控制及关键修建技术.245 盾构管片钢筋笼自动化制造及应用.247 空间三维异形桥墩 BIM 建模应用技术研究.250 2019 年工程建设十项新技术名单.252 2020 年工程建设十项新技术名单.253 2021 年工程建设十项新技术名单.254 3 自航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及施工成套 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深中通道是连接深圳市和中山市的世界级超大“桥、岛、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沉管隧道总长 6845m,是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沉管段长度 5035m,由 26段标准管节、5 节渐宽段管节和一节最终接头组成标,标准管节重约
11、77000 吨;沉管最大沉放水深约 40m。浮运吃水约 10.4m,工程地点距离桂山岛预制场 50km。本项目的沉管隧道作为目前世界最长、国内首条长大公路沉管隧道具有以下难点:管节尺寸大、型号多、类型多;基槽内抗横流长距离横拖和安装风险高;穿越社会航道多,航道切换次数多,占用航道时间较长,海事安全管控难度大;自然条件复杂;航道等临时工程挖泥量大。为解决上述难题,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主持研发集“功能一体、船管一体、结构一体、动力一体”的自航式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一航津安 1 号”,成功解决了超大型沉管长距离浮运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等技术难题,让沉管浮运安装步入了快车道,成为我
12、国外海沉管施工的又一国之重器。1.方案比选 项目团队从预制设施投资、公共航道占用、挖泥量、工效、回撤可行性 5 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比沉放驳方案、半潜船方案和一体船方案,最终选定一体船方案作为浮运安装方案。2.一体船研发及施工成套技术研究 项目团队针对工程难点重点明确一体船研制应具备可运载多种结构形式和尺度的沉管、兼备浮运和安装功能、航行稳定性特别是抗横流稳定性、可长距离浮运、避免公共航道封航、减少挖泥量、适应外海施工和施工高效经济的八大目标。在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两阶段期间,开展了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运输航行快速性研究、航迹稳定性及回转性能研究、抗横流定位能力、船管动力响应及空间缆系协同、
13、船管连接形式及受力研究、船体结构强度和船体稳性研究的七项主要研究工作,为一体船在不同航道限制下的主推动力配置、侧推动力配置、缆绳配置及支墩拉索等提供必要的技术依据。最终确定了船型及主尺度、总体布置、施工功能配置、推进器及动力配置、总功率和作业窗口条件4 等六项主要内容。自航式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主尺度为总长 190.4m,总宽 75m,型深 14.7m,为双片体式,配置 8 台 120t 移船绞车,6 台 80t 定位绞车,6 台 40t 提升绞车,8 台 25t 牵引绞车。主推配置 2 台 9280 kW 主机,船艏、船艉分别配置 4 台 3000kW 和 4 台 2600kW 侧推主机。具备
14、施工操作、施工测控和视频监控 3 个子系统,共计 10 项功能,保障施工高效安全。同时项目团队分别对“拓宽坞门和深坞区方案”与“建设坞外作业区”和两种预制厂方案进行了比选,最终选择“拓宽坞门和深坞区方案”并完成了桂山岛预制厂匹配性改造方案。通过舾装工艺和测量标定方法研究、一体船进出坞工艺研究、浮运工艺研究、定位安装工艺流程研究,确定管节沉放安装、管节对接、水力压接、管节精调等工艺步骤和关键控制指标。自航式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施工图 3.应用效果和效益 自航式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及成套工艺成功已应用于深中通道 E1-E13 管节浮运施工,经受了四个季节自然条件变化的实际检验,航行稳性和操控性能、自动
15、循迹驾驶功能等各项指标全面达到预期。沉管浮运安装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一倍以上,最大航速达到 5.8kn,航迹偏移量控制在 1.8m 以内,原地转向可达到 10/min,在 40m 水深条件下,安装精度控制在 4cm以内,大幅减少每节沉管的封航时间 70%以上,综合估算降低油耗 35%,减少了海洋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该项成果共获得 28 项专利,其中国际专利 2 项,发明专利 5 项,经中国水运行业协会评价,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创新点(1)首次提出了沉管浮运安装一体化概念,研发建造了“功能一体、船管一体、结构一体、动力一体“的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解决了沉管长距离浮运安全风险高等技术
16、难题。(2)首次研发了一体船沉管浮运安装成套施工工艺,实现了沉管浮运安装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一倍以上,在 40m 水深条件下,安装精度控制在 4cm 以内。(3)首次研发应用了具有沉管测控等十大功能的数字化施工控制系统,提升了施工管理信息化水平。5(4)首次研发了多缆协同的空间缆系船管同步安装缆系统,提高了安装定位精度和安装效率,降低了操控难度及安装缆剐蹭基槽边坡的风险。(5)首次将 DP 系统用于一体船循迹航行控制,航迹偏移量控制在 1.8m 范围内;并将DP 系统应用于沉管浮运过程中,提高抵抗横流和稳定航行的能力,减少航道宽度,大幅降低航道疏浚量。(6)研发了实时动态监测船管姿态和相对运动状
17、态、船体和船管连接结构受力和变形等关键安全指标,并实现了关键控制指标自动报警,保障了船舶施工安全。5.结语 通过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实践,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以一体船为核心的沉管机械化、自动化施工的关键核心装备群和核心技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套高效、保质、安全、环保的解决方案。完成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完 成 人:李一勇、潘 伟、张乃受、宿发强、宋神友、李增军、王 强、岳远征、宁进进、王洪涛、由广君、陈伟乐、刘德进、刘亚平、冯海暴、苏长玺、寇晓强、周延利、韩 涛、黄 涛
18、 完成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完 成 人:李一勇、潘 伟、张乃受、宿发强、宋神友、李增军、王 强、岳远征、宁进进、王洪涛、由广君、陈伟乐、刘德进、刘亚平、冯海暴、苏长玺、寇晓强、周延利、韩 涛、黄 涛 6 稠油开发采出液高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新疆浅层稠油、超稠油属优质环烷基原油,被誉为原油中的“稀土”,是炼制火箭煤油、耐极寒机油、特种级沥青等国家重大工程和国防尖端装备急需产品的稀缺资源,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该类资源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资源量 10 亿吨,具有油藏埋深浅
19、(125m450m)、地层温度低(1525)、原油粘度高(最高达 500104mPa.s)、黏土含量高(0.1%5%)等特点,主要采用蒸汽吞吐、SAGD 等热采方式进行开发,传统地面工艺及设备不能满足高干度注汽和油水处理指标要求,水、热资源利用率低,具体体现在:1.采出液乳化严重,油水分离困难,常规工艺处理 30 天无法交油。新疆稠油环烷酸含量高,分子极性很强,Zeta 电位高达 6070mV,具有明显的胶体稳定特征;同时杂原子分布均匀,脱水温度下的油水密度差在 0.01g/cm3,极易发生自乳化,微观上呈稳定的 O/W、W/O混合乳化状态。胶体和乳液的双重稳定特性决定了油水分离困难。2.现有
20、锅炉不能同时满足高干度注汽和净化水回用的双重要求。为提高超稠油开发效果,需大幅提高注入蒸汽的干度。而常规锅炉不能同时满足高干度注汽和净化水回用的要求,在新疆干旱缺水背景下,面临大量清水补充和污水外排的双重压力。此外,随着采出水中矿化度、硅含量的逐年升高,增加了采出水处理难度,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3.传统的开式集输流程不能满足环保和热能利用的需要。“开式”集输工艺具有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等优点,但生产过程伴随着蒸汽损耗和伴生气的无组织排放,不符合安全、环保要求。此外,稠油热采过程地面系统余热资源具有点多、面广、品位低的特点,热能利用率通常不足 70%,开式流程不具备热能回收条件。对于超稠油
21、开发而言,油藏、采油及地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若上述生产难题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将成为制约新疆环烷基特种油品稳产上产的因素之一。为了填补国内超稠油开发地面配套技术空白,加快新疆油田超稠油工业化应用进程,从2009 年开始,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联合新疆油田公司、新疆科力公司等多家单位,陆续启动近 20 项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建立了 6 个先导试验工程,攻克了多项世界级难题,形成了新一代稠油热采地面工程配套技术体系,实现了稠油开发复杂采出液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经同行院士、专家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项目形成的创新性成果包括:1.发明高温复杂采出液高效脱水技术,脱水
22、效率较常规大罐沉降工艺提高 30 倍以上。创新“先破胶失稳,再破乳脱水”的油水分离方法,发明基于环氧丁烷为共聚单体的耐高温(220)7 有机化学剂产品,突破了有机药剂合成温度(140)禁区,发明了倾角 915的高温仰角强制对流脱水装备,4 小时脱水率达 99.5%,原油黏度上限拓宽至 170000mPa.s。2.创新低成本净水技术,发明世界首台可回用含盐水的过热汽包注汽锅炉,稠油污水回用率达到 90%以上。创新了具有除硅和净化协同作用的一体化水处理技术,发明了 RO-MVC组合深度除盐工艺,创新“净段降盐保汽、盐段控热排盐”的分段蒸发水循环技术,发明世界首台回用高含盐水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水矿
23、化度限值由国际标准的 2mg/L 拓宽到2000mg/L,蒸汽过热 30,破解了污水回用产生过热蒸汽的难题,累计回用稠油污水 4.56亿吨。3.发明高温无动力密闭集输和低品位余热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系统密闭率 100%,热能综合利用率同比提升 20 个百分点。创新了“多相复杂流体循环冷却”工艺和“直接接触式氧化还原”脱硫技术,发明了基于“注采一体化、双线集输、集中换热”特点的高温(180)无动力密闭集输工艺和装备,形成热能高效回收利用技术体系,建成国内外首个全油田全流程密闭的超稠油生产基地,系统密闭率 100%,热能综合利用率由传统 70%提高到 90%以上,年节能 65 万吨标准煤。本项目知识
24、产权成果丰硕,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18 项、加拿大国际发明专利 2 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49 项,形成中国石油技术秘密 13 项、集团公司自主创新重要产品 3 项、标准规范 2 项、软件著作权 2 项,发表论文 30 篇,研发并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设备12 类 309 台套。基于上述关键技术,形成了“三高一低(高干度注汽、高温集输、高效脱水、低成本污水回用)+物联网”的地面标准化建设模式,并在新疆风城油田进行了工业化应用,建成了中石油首个超稠油密闭集输处理示范基地,系统密闭率 100%,水、热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 90%以上。核心技术覆盖稠油产能 490 万吨,百万吨产能地面投资降低
25、14.6%,吨油单耗同比降低 21.4%,累计回用油田污水 4.56 亿吨,年节能 65 万吨标煤,累计节约生产成本 39.21 亿元,为国家的“绿水青山”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本项目成果已应用到加拿大、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等稠油区块地面工程中,中石油海外矿权储量 126 亿吨,推广应用潜力巨大。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完 成 人:黄 强、蒋 旭、夏新宇、单朝辉、张书华、胡筱波、卜魁勇、于 庆、贺吉涛、张侃毅、周京都、李 倩、于海洋、刁建华、马 兵、杨立辉、贾庆鹏、高 青、武文静、顾 凯 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工程 建设 行业 优秀 科技成果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