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pdf
《四川成都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成都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pdf(4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 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 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目目 录录 1.总则总则.1 1.1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1 1.2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1 1.3 总体思路总体思路.2 1.4 工作要求工作要求.2 2.站点分级与空间范围划定站点分级与空间范围划定.3 2.1 站点分级站点分级.3 2.2 各级站点空间范围划定各级站点空间范围划定.4 3.统筹片区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统筹片区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5 3.1 落实上位规划要求落实上位规划要求.5 3.2 统筹片区资源统筹片区资源.5 4.凸显混合开放的城市功能凸显混合开放的城市功能.6 4.1 总体用地布局引
2、导总体用地布局引导.6 4.2 产业功能布局引导产业功能布局引导.8 4.3 交通功能布局引导交通功能布局引导.9 4.4 居住与公共服务功能布局引导居住与公共服务功能布局引导.10 5.塑造开合有致的城市形态塑造开合有致的城市形态.12 5.1 开发强度引导开发强度引导.12 5.2 加强城市形态与风貌设加强城市形态与风貌设计整体统筹计整体统筹.13 5.3 满足规范基本要求满足规范基本要求.15 5.4 细化管控要素,加强设计引导细化管控要素,加强设计引导.15 6.形成开放活力的开敞空间形成开放活力的开敞空间.17 6.1 打造活力开放的开敞空间体系打造活力开放的开敞空间体系.17 6.
3、2 加强开敞空间慢行串联加强开敞空间慢行串联.18 6.3 依托公园本底形成生活、产业服务圈依托公园本底形成生活、产业服务圈.18 6.4 节点增绿节点增绿.19 7.体现集约利用的地下空间体现集约利用的地下空间.21 7.1 地下空间利用总体要求地下空间利用总体要求.21 7.2 地下空间竖向分层利用地下空间竖向分层利用.22 8.体现以人为本的慢行系统体现以人为本的慢行系统.23 8.1 慢行系统总体要求慢行系统总体要求.23 8.2 地下慢行系统地下慢行系统.24 8.3 地面慢行系统地面慢行系统.28 8.4 站点出入口及垂直交通设施站点出入口及垂直交通设施.31 9.实现无缝衔接的交
4、通接驳系统实现无缝衔接的交通接驳系统.35 9.1 公交接驳设施公交接驳设施.35 9.2 非机动车接驳设施非机动车接驳设施.37 10.其他相关要求其他相关要求.40 10.1 五线管控五线管控.40 10.2 特别区域要求特别区域要求.40 10.3 控规调整论证控规调整论证.41 附件附件 1 站点一体化城市设计编制成果要求站点一体化城市设计编制成果要求.42 附件附件 2 城市级站点一览表城市级站点一览表.44 附件附件 3 片区级站点一览表片区级站点一览表.44 附件附件 4 组团级站点一览表组团级站点一览表.45 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1】1.总则总则 1.1 编
5、制编制目的目的 1.1.1 为落实 TOD 城市发展理念,提升城市品质,实现土地高效集约利用,经济、人口与交通要素充分融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制定本导则。1.1.2 本导则主要作为组织编制及审查站点一体化城市设计的工作指引,同时作为规划设计单位开展相关工作的技术指南。1.2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成都市 2035 年轨道线网规划的 1696 公里 35 条线路沿线 714个站点、80 个车辆基地的一体化城市设计相关工作。图 1-1 成都市轨道线网与站点规划示意图 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2】1.3 总体总体思路思路 落实 TOD 理念的内涵与策略,在站点分级的基础
6、上,根据站点周边不同圈层范围,对用地布局、城市形态、开敞空间、地下空间利用、慢行系统、交通接驳等进行差异化引导。1.4 工作要求工作要求 1.4.1 落实 TOD 理念,实现轨道交通导向型的综合开发运营、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充分融合、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城市可持续发展。1.4.2 依据站点分级划定辐射影响区、核心区范围,并在不同圈层开展以下工作内容:辐射影响区范围内开展整体研究,对站点周边的功能布局、产业发展、用地布局、开发强度、地下空间利用、慢行系统、路网优化等开展统筹规划。核心区范围开展详细城市设计,与轨道站点设计充分衔接,开展业态策划(产业用地)、城市形态、站点方案优化、地下空间设计、交通接
7、驳等详细设计。具体成果要求见附件 1。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3】2.站点分级站点分级与与空间空间范围划定范围划定 通过借鉴东京、香港、深圳等国内外城市的轨道交通站点 TOD 综合开发案例以及相关理论研究,并结合成都市实际情况,对成都市轨道站点进行分级,并针对各等级提出圈层范围划定要求,以实现差异化规划管理与技术引导。2.1 站点分级站点分级 2.1.1 综合考虑站点周边城市功能与服务范围、对产业园区和特色镇的支撑作用、在轨道网络中的通达条件等主要因素,将综合开发站点分为四级:城市级、片区级、组团级及一般站点。图 2-1 综合开发站点分级示意图 2.1.2 城市级站点位于总规中
8、确定的城市主中心、综合型副中心及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级站点共 16 个。(见附件 2)2.1.3 片区级站点位于各区(市)县的城市主中心或次中心,以及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区的综合服务中心;站点所在区域的服务半径约 35 公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4】里,服务面积约 3050 平方公里。片区级站点共 45 个。(见附件 3)2.1.4 组团级站点位于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或特色镇中心,以及农业类型产业园区的综合服务中心;站点所在区域的服务半径约 23 公里,服务面积约 1015平方公里。组团级站点共 125 个。(见附件 4)2.1.5 一般站点为除以上的其他站点,共 528
9、 个。2.2 各级站点各级站点空间空间范围划定范围划定 2.2.1 站点周边按照圈层布局规律,划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影响区。各级站点的核心区和辐射影响区半径参照下表划定。2.2.2 根据辐射影响区半径划定整体研究范围,核心区半径作为详细城市设计范围,实际可根据道路、河流等自然阻隔具体划定。表 2-1 各级站点圈层范围划定参考 级别级别 范围线范围线 城市级城市级/片区片区级级 组团级组团级 一般站点一般站点 核心区半径(m)500 300 300 辐射影响区半径(m)800 800 500 图 2-2 整体研究范围和详细城市设计范围划定示例 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5】3.统筹片区
10、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统筹片区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 落实贯彻上位规划,统筹站点片区产业、文化、景观环境、交通等资源要素,明确片区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3.1 落实落实上位上位规划规划要求要求 3.1.1 站点周边应落实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中市域及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主体功能区战略、五中心一枢纽、五线管控等要求。3.1.2 站点周边的城市功能应与以分区规划为代表的次区域规划的相关规划内容相吻合,包括空间结构、产业空间布局、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3.1.3 站点周边的产业发展应落实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中产业发展定位、产业发展目标、产业空间布局中的相关要求。3.1.4 站点周边的
11、产业功能与业态应与产业功能区规划等相关产业规划中产业的发展目标、产业布局相吻合。3.1.5 应分析绿道、文化、体育、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对站点周边城市功能的要求。3.2 统筹片区统筹片区资源资源 统筹站点周边的产业优势、文化底蕴、景观环境、交通优势,综合判断片区未来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产业优势包括站点周边区域已形成的产业发展基础与未来发展条件。文化底蕴包括对站点周边区域具备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景观环境优势包括站点周边与城市景观轴线、特色风貌片区、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交通优势包括轨道线路连通的重要区域和重大交通设施,轨道线路类型、现状及规划的客流量,站点周边的公共
12、交通设施等。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6】4.凸显凸显混合混合开放的开放的城市功能城市功能 站点周边的用地功能布局应以组织丰富活力的城市生活为目的,推动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融合发展,拓展城市空间、激发城市活力,优化城市形态、提升城市品质,实现土地高效集约利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4.1 总体总体用地布局用地布局引导引导 4.1.1 围绕轨道站点形成落实 TOD 理念的圈层布局模式,核心区鼓励合理的功能混合,将产业、公共交通、各级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向站点集聚;辐射影响区布局居住和公共服务配套功能;结合城市功能与慢行通道布局城市开敞空间。表 4-1 产业、交通、居住及公共服务、开敞空间
13、的用地布局引导表 引导功能引导功能 核心区核心区 辐射影响区辐射影响区 城市级及城市级及 片区级站点片区级站点 组团级及组团级及 一般站点一般站点 城市级及城市级及 片区级站点片区级站点 组团级及组团级及 一般站点一般站点 产业产业 城市级或区级商业中心 商务办公 文化娱乐 产业服务中心 区级或社区级商业中心 产业服务中心 服务于本地社区的产业功能 公共交通公共交通 立体化布局公交枢纽 或公交首末站 公交首末站或 社区公交集中停靠站 常规公交停靠站 居住及居住及公公共服务共服务 服务于区域的文化、体育、医疗、产业等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中心 不宜布局纯居住功能 宜布局居住及服务于本地社区的教育
14、、养老、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 开敞空间开敞空间 结合城市功能与慢行通道,加强多元化的开敞空间布局(各级公园、广场)4.1.2 城市级/片区级 城市级与片区级综合开发站点周边是城市级或区级的经济、文化及公共服务中心,以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安全高效换乘为基本要求,并实现产业功能集聚,发挥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核心区:紧邻轨道站点的第一个街坊:立体化布局公共交通设施,保障城市轨道与对外交通枢纽、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一体化衔接;核心区内鼓励进行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集聚商业服务、商务办公、文化娱乐、城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7】市级或区级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等功能,形成公共服务与产业服务中
15、心,不宜布局纯居住功能。辐射影响区:宜布局服务于本地社区的产业功能,居住和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图 4-1 城市级/片区级站点圈层式功能布局图 4.1.3 组团级 组团级综合开发站点周边是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及特色产业功能中心。核心区内鼓励进行综合体开发建设,集聚产业、公共交通、服务于片区或组团的商业服务、办公、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功能;辐射影响区宜布局居住和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图 4-2 组团级站点圈层式功能布局图 4.1.4 一般站点 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8】一般综合开发站点周边是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核心区内宜布局公共交通设施、区级或社区商业中心、服务于本地社区的公共服务功能等;
16、辐射影响区宜布局居住和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图 4-3 一般站点圈层式功能布局图 4.2 产业功能产业功能布局引导布局引导 以站点为核心,加强产业集聚,实现轨道交通支撑产业发展。核心区:宜布局服务于区域的现代服务产业为主(如商业中心、商务办公、现代金融)及相应的产业配套(如会议、酒店、娱乐配套)等功能。辐射影响区:宜布局直接服务于本地社区的产业服务(以零售商业、社区商业为主)功能。表 4-2 各级站点产业功能圈层布局引导 站点等级站点等级 核心区核心区 辐射影响区辐射影响区 城市级城市级 城市级或区级商业中心城市级或区级商业中心(大型商场、商业街等)、产业产业中心中心(总部基地、金融服务中心)、会
17、议、酒店、娱乐配套等会议、酒店、娱乐配套等 社区商业服务功能社区商业服务功能(商业零售、超市为主)片区级片区级 组团级组团级 区级或社区商业中心区级或社区商业中心(商业街、购物中心为主)一般一般 社区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邻里中心、超市为主)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9】图 4-4 产业功能设施举例(综合体、商业街)4.3 交通功能交通功能布局引导布局引导 4.3.1 紧邻轨道站点立体化布局公共交通设施,确保城市轨道与城市其它公共交通设施一体化衔接。4.3.2 城市级及片区级站点核心区宜立体化布局公交枢纽和公交首末站;组团级及一般站点核心区宜布局公交首末站和社区公交集中停靠站。辐
18、射影响区以布局常规公交停靠站为主。表 4-3 各级站点交通功能布局引导 站点等级站点等级 核心区核心区 辐射影响区区辐射影响区区 城市级城市级 立体化布局公交枢纽、公交首末站 常规公交停靠站 片区级片区级 组团级组团级 立体化布局公交首末站 一般一般站点站点 社区公交集中停靠站 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10】图 4-5 宜在核心区布局的立体化公交枢纽 图 4-6 宜在影响区布局的立体化公交首末站 4.4 居住与公共居住与公共服务功能服务功能布局引导布局引导 轨道站点周边提倡用地功能的混合开发,城市各级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宜向站点集聚,提升轨道站点区域开放度与吸引力,保证城市
19、24 小时活力。核心区:宜布局服务于区域的文、体、医、产业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不宜布局纯居住功能。辐射影响区:宜布局居住及服务于本地社区的教育、养老、医疗、文化、体育、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11】表 4-4 各级站点公共服务功能圈层布局引导 站点等级站点等级 核心区核心区 辐射影响区辐射影响区 城市级 城市级或区级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功能(文、体、医为主,包含文化活动中心、演艺赛事中心、博物馆、体育馆等),产业服务(金融保险、会展、法律咨询、电子交易平台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于本地的教育、养老、医疗、文化、体育、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
20、设施)片区级 组团级 区级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功能(文、体、医为主,包含音乐厅、图书馆、体育馆等),产业服务(职业培训、创意集市、中介服务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于本地的教育、养老、医疗、文化、体育、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一般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于本地的教育、养老、医疗、文化、体育、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图 4-7 宜在核心区布局的影剧院(文)图 4-8 宜在核心区布局的一体化公建综合体(文、体)图 4-9 宜在辐射影响区布局的邻里中心 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12】5.塑造塑造开合有致的开合有致的城市形态城市形态 以站点周边区域一体化开发建设为契
21、机,结合站点区位特征,统筹站点周边文化、功能、空间与自然资源等要素,做强城市功能,合理确定开发强度,加强城市形态与风貌设计整体统筹,塑造优美形态、彰显名城风貌、凸显文化价值。5.1 开发开发强度强度引导引导 5.1.1 应借助综合开发机遇,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动站点周边用地一体化开发建设。5.1.2 开发强度应遵循集约用地的原则,综合考虑规划区域内已建项目、保留项目、片区总体建设意向、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等要求,科学确定开发功能及规模,提升公共活力,强化空间的标志性、立体性,呈现站点核心区中高强度开发,辐射影响区中低强度开发,实现轨道交通效益最大化。图 5-1 东客站中轴线开
22、敞,两侧较高强度的开发模式 在满足平均容积率的指标且总体平衡情况下,同期建设的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最高容积率核心形态分区不大于 8.0,一般形态分区不大于 4.5,特别形态分区不大于 2.5。同一片区同期建设的用地在总开发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商业服务业用地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13】的地块容积率可向核心区转移,以退让出更多公园绿地和开敞空间。含有住宅的用地容积率不调增,以保证良好的人居环境。5.2 加强城市形态与风貌设计整体统筹加强城市形态与风貌设计整体统筹 5.2.1 把一体化城市设计作为保障规划落地的最有效办法,加强设计整体统筹,优化城市形态与风貌。塑造优美形态:彰显天府文化
23、特质,全面塑造“蜀风雅韵、大气秀丽、国际时尚”的城市风貌。彰显名城风貌:整体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整体协调、端庄典雅”的城市空间形态。凸显文化价值:深挖站点所在片区的文化要素,突出天府文化价值,强化文化展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站点区域。5.2.2 依托轨道站点强化周边地区的城市形态,在核心区重点突出地方特色,塑造地标建筑、重要界面和重要开敞空间;在辐射影响区延续整体景观风貌、天际轮廓、慢行及开敞空间。表 5-2 不同圈层城市形态引导 圈层圈层 城市城市形态引导形态引导 核心区核心区 突出站点区域文化、产业功能、空间景观特色;塑造重要界面形态,突出站点精致步行的景观形象;塑造标志建筑形态,突
24、出空间统领关系和景观特色;塑造重要开敞空间形态,突出站点连续慢行、立体绿化等特点。辐射辐射 影响区影响区 塑造片区整体簇群错落的天际轮廓线;塑造片区整体有机协调的景观风貌;联系区域绿道慢行网络,串线成网;联系区域公共开敞空间,连续游憩。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14】图 5-4 核心区集中展示城市形象 图 5-5 辐射影响区连续协调的整体景观风貌 图 5-2 东客站城市设计形态 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 【15】图 5-3 中车站(17 号线)突显工业遗产特色风貌 5.3 满足规范基本满足规范基本要求要求 5.3.1 城市形态应满足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
25、)中相关要求。5.3.2 城市轮廓:通过合理确定规划开发空间、视角和视线之间的空间关系,展示充满活力的空间层次和特色空间形态。应在空间结构上综合统筹已建、保留项目、滨水空间及整体风貌。住宅、公建类高层建筑应依托城市开敞空间和主要道路,形成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疏密有致的城市轮廓。5.3.3 公共空间:应结合轨道站点,综合布局公共设施,对特定的公共空间,产业空间、活力场所、规划展示中心等进行立体设计,形成开放、共享、舒适的公共空间。5.3.4 建筑及设施:应对地标建筑、建筑群组合、建筑功能、特色景观、公共空间、立体交通和步行网络、地上地下空间复合利用等内容,提出具体的控制和指导要求。5.3.5 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成都 轨道交通 场站 一体化 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