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碳工艺常见问题及经验总结.docx
《渗碳工艺常见问题及经验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渗碳工艺常见问题及经验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渗碳层出现大块状或网状碳化物缺陷产生原因:表面碳浓度过高1滴注式渗碳,滴量过大2控制气氛渗碳,富化气太多3液体渗碳,盐浴氰根含量过高4渗碳层出炉空冷,冷速太慢对策: 1降低表面碳浓度,扩散期内减少滴量和适当提高扩散期湿度,也可适当减少渗碳期滴量2减少固体渗碳的催碳剂3减少液体渗碳的氰根含量 4夏天室温太高,渗后空冷件可吹风助冷 5提高淬火加热温度5080C并适当延长保温时间 6两次淬火或正火+淬火,也可正火+高温回火,然后淬火回火渗层出现大量残余奥氏体缺陷产生原因:1奥氏体较稳定,奥氏体中碳及合金元素的含量较高2回火不及时,奥氏体热稳定化3回火后冷却太慢对策:1表面碳浓度不宜太高 2降低直接淬
2、火或重新加热淬火温度,控制心部铁素体的级别3级3低温回火后快冷 4可以重新加热淬火,冷处理,也可高温回火后重新淬火表面脱碳缺陷产生原因: 1气体渗碳后期,炉气碳势低2固体渗碳后,冷却速度过慢3渗碳后空冷时间过长4在冷却井中无保护冷却 5空气炉加热淬火无保护气体 6盐浴炉加热淬火,盐浴脱氧不彻底对策:1在碳势适宜的介质中补渗2淬火后作喷丸处理3磨削余量,较大件允许有一定脱碳层(0.02mm)渗碳层淬火后出现屈氏体组织(黑色组织)缺陷产生原因:渗碳介质中含氧量较高:氧扩散到晶界形成Cr、Mn、Si的氧化物,使合金元素贫化,使淬透性降低对策:1控制炉气介质成分,降低含氧量2用喷丸可以进行补救3提高淬
3、火介质冷却能力 心部铁素体过多,使硬度不足缺陷产生原因:1淬火温度低 2重新加热淬火保温时间不足,淬火冷速不够3心部有未溶铁素体 4心部有奥氏体分解产物对策: 1按正常工艺重新加热淬火 2适当提高淬火温度延长保温时间渗碳层深度不足缺陷产生原因:1炉温低、保温时间短2渗剂浓度低3.炉子漏气 4盐浴渗碳成分不正常5装炉量过多 6工件表面有氧化皮或积炭对策: 1针对原因,调整渗碳温度、时间、滴量及炉子的密封性2加强新盐鉴定及工作状况的检查3零件应该清理干净 4渗层过薄,可以补渗,补渗的速度是正常渗碳的1/2,约为0.1mm/h左右渗层深度不均匀缺陷产生原因:1炉温不均匀 2炉内气氛循环不良3炭黑在表
4、面沉积 4固体渗碳箱内温差大及催渗剂不均匀5零件表面有锈斑、油污等6零件表面粗糙度不一致7零件吊挂疏密不均8原材料有带状组织对策: 1渗碳前严格清洗零件2清理炉内积炭 3零件装夹时应均匀分布间隙大小相等4经常检查炉温均匀性5原材料不得有带状组织 6经常检查炉温、炉气及装炉情况表面硬度低缺陷产生原因:1表面碳浓度低 2表面残余奥氏体多3表面形成屈氏体组织 4淬火温度高,溶入奥氏体碳量多,淬火后形成大量残余奥氏体5淬火加热温度低,溶入奥氏体的碳量不够,淬火马氏体含碳低6回火温度过高对策: 1碳浓度低,可以补渗 2残余奥氏体多,可高温回火后再加热淬火3有托氏体组织,可以重新加热淬火4严格热处理工艺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渗碳 工艺 常见问题 经验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