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施工精细化测控工法.pdf
《现浇箱梁施工精细化测控工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箱梁施工精细化测控工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现浇现浇箱梁施工箱梁施工精细化测控精细化测控工法工法目目 录录 1、前言.1 2、工法特点.2 3、适用范围.2 4、工艺原理.2 5.1 施工工艺流程.3 5.2 操作要点.4 6、材料与设备.6 6.1 材料.6 6.2 设备.6 7、质量控制.7 7.1 技术规范.7 7.2 质量控制具体指标.7 7.3 质量保证措施.7 8、安全措施.8 9、环保措施.8 10、资源节约.9 11、效益分析.9 11.1 经济效益分析.9 11.2 社会效益.10 12、应用实例.10 12.1 工程概况.10 12.2、施工情况及实施效果.11 1 现浇箱梁施工精细化测控工法 1、前言 现浇箱梁施工
2、精细化测控工法 1、前言 我局承建的郑万铁路河南段(第一标段)联络线特大桥上跨郑西高铁转体斜拉桥,斜拉桥索塔采用钻石型索塔,桥面以上索塔采用倒 Y 形,桥面以下塔柱为独柱型。主梁按整体箱形梁布置,采用单箱双室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截面,桥面箱宽 11.0m,梁高 2.5m。主梁转体部分混凝土分十个节段浇筑,桥塔两侧各 8m 与桥塔一同浇筑,后依次从塔中心向塔两侧逐孔现浇,节段长为 24m,边跨主梁采用原位支架现浇方案,节段混凝土长度 40.75m,在边墩靠近主塔方向 8m 位置设合龙段,长度 2m。主梁标准横截面顶板厚度为 25cm,底板厚度为 30cm,中腹板厚 30cm,斜底板厚 25cm。斜拉
3、桥位于 R=1400m 的平曲线上,纵坡 29.062,为目前国内铁路最大跨度曲线转体斜拉桥,本桥采用大吨位转体球铰支座,竖向荷载 16500KN,曲线横向偏心达 0.847m,为目前国内铁路最大横向偏心球铰。由于配重区域有限,由于梁体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不平衡重在转体前梁体配重的重量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需要对转体梁施工过程进行精细化控制,使梁体的外观尺寸与设计断面最大程度的匹配,以保证梁体两侧的重量尽可能达到自平衡,以减少转体前的配重。混凝土箱梁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全站仪对箱梁断面的特征点进行测控,预压完成后,对底模、侧模进行特征点放样、抄平,根据测量数据指导模板调校,钢筋绑扎完成后测设面板控制点
4、,进行混凝土面控制,想要达到精细化控制,只有增加点密度,这样将会成倍的增加测控工作量。基于转体斜拉桥箱梁施工中梁体测控精度要求高、测设点位较多过程较为繁琐的特点,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提出了一种现浇梁施工精细化测控方法,代替传统的三维空间坐标实时控制梁体线形,有效的解决了转体斜拉桥箱梁在施工过程中精细化测控的难题。2019 年 1 月 29 日一种转体球绞定位 装置发明专利已受理(申请号:201920151072.4),基于两个控制点的狭小区域测量装置申报专利已受理(申请号:201920150975.0)。本工法可应用于建设条件相类似的项2 目,其成果将为大跨转体斜拉桥箱梁的精细化施工定位、精确配
5、重等工作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2 2、工法特点、工法特点 2.0.1、使用“现浇箱梁施工精细化测控方法”代替传统的三维空间坐标实现快速精准测量。2.0.2、三维激光扫描仪作为测控领域的前端技术,集成了多种先进测绘元器件,在复杂环境下采用非接触式高速激光进行测量,实现对被测物体进行快速扫描测量,直接获得激光点所接触的物体表面的距离,自动存储并计算,进而获得点云数据。2.0.3、通过对点云数据的后处理逆向建模,得到被观测物体的实体模型,既能保证测量精度,又能实现快速定位、提高测量效率、降低了人力消耗,解决了大跨曲线转体斜拉桥在施工过程中的测控难题,保证了曲线梁的配重准确。2.0.4、斜拉桥在施工过程
6、中的精细化测量,节约了施工资源。3 3、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公路、铁路大跨曲线现浇梁施工定位和在梁体节段浇筑后对箱梁内外部进行精细化测量,解决隐蔽位置的难以控制的问题,最大化的保证梁体施工完成后两侧重量大致相等,从而使转体不平衡配重量将到最低。4 4、工艺原理、工艺原理 转体斜拉桥现浇箱梁施工定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支架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在支立模板架设三维激光扫描仪上进行三维测量建模;二是通过建立模型与实体浇筑后梁体进行分析对比,进行箱梁模板的定向、定量调整,使其线形平顺、结构细部尺寸满足设计,从而达到整个外观尺寸与设计最大化的匹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箱梁的内箱室进行扫描进
7、行隐蔽位置的外观尺寸检查,发现问题在下一节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解决隐蔽位置的难以控制的问题,从而最大化的保证梁体施工完成后两侧重量大致相等,从而使转体不平衡配重量将到最低。3 图图 4 4-1 1 精细化测控精细化测控流程设计图流程设计图 5 5、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操作要点 5 5.1.1 施工工艺流施工工艺流程程 进行底模铺设时先对支架进行预压,通过在梁体特征位置埋设测量点位得到梁体预压过程中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值,指导监控指令数据调整,底模铺设完毕后,架设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梁体进行扫描建模,通过设计数据调整模板轴线、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对梁体特征点进行测量
8、,实时分析模板变形值;节段浇筑完毕后对箱梁表面、箱室内部进行全面扫描,得到数据与建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曲线梁体浇筑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以确保最终成型梁体与设计线型一致,减少配重影响。精细化测控工艺流程见下图 5.1-1。支架预压模板整理架设仪器、模板扫描三维建模、对比分析模板调整扫描检查建模分析满足要求箱梁施工内箱室扫描不合格隐蔽点下节段调整NY图图 5 5.1.1-1 1 精精细化测控细化测控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图 4 5.25.2 操作要点操作要点 5.2.1 支架预压 在支架顶部与托架位置布置反射棱镜片,预压前对反射片进行初始测量,测量三次数据稳定情况下确认初始值,预压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进
9、行加载,每次加载后静载 2h 进行测量,数据稳定后方可继续加载。荷载达到设计 120时停止预压,观测 24h 支架变化情况,数据反馈至项目部技术部门,直至连续三次测量数据不大于 2mm 方可卸载。图图 5 5.2 2-1 1 预压测点布置图预压测点布置图 5.2.2 模板整理 对预压后的模板进行清扫,并对预压破坏、扭曲、不平的位置进行处理,时期平顺。5.2.3 架设仪器、模板扫描 根据梁体长度合理划分扫描区段(为了保证扫描精度,扫描区段不可太长),根据划分的区段在稳定处架设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模板进行扫描。如果梁体分段,注意分段处要有一定的搭接,并设置明显的搭接点。5 图图 5.25.2-2 2
10、 三维激光扫描仪建模三维激光扫描仪建模 5.2.4 三维建模、对比分析 根据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得的数据,采用随机佩戴的建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于设计断面尺寸进行软件内对比分析,确定差值,指导现场进行定向、定量模板调整。5.2.5 模板调整 根据建模数据于设计断面之间的差值报表,现场进行定点、定量调整。5.2.6 扫描检查、建模分析 对调整好的模板进行重新扫描、建模分析,判断,模板调整是否满足设计要求。5.2.7 箱梁施工 模板调整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钢筋绑扎、内模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5.2.8 内箱室扫描 混凝土浇筑完成、内模拆除后,及时将内箱室清理干净,进行箱梁内箱室扫描,建模,与设计断面
11、进行分析比较,寻找隐蔽处的差值,尤其是内模的各项尺寸及施工后的缺陷。6 图图 5.25.2-3 3 箱梁内部扫描箱梁内部扫描 5.2.9 不合格隐蔽点下节段调整 根据内箱室的扫描结果,对不合格处在下一节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使梁体最大程度的与设计相符。6 6、材料与设备、材料与设备 6.16.1 材料材料 本工法材料主要见下表 6.1-1。表表 6 6.1.1-1 1 主要材料计划表主要材料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用途 1 反射棱镜片 4*4cm 预压监测 2 预压块 50*50cm 支架预压 3 配重块 50*50cm 不平衡力配重 6.26.2 设备设备 本工法所需主要设备见下表 6.
12、2-1。7 表表 6.26.2-1 1 主要测量仪器设备主要测量仪器设备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三维激光扫描仪 1 台 标称精度(测角0.5,测距1+1ppm)2 对讲机 2 部 与现场联系 3 数据处理软件 1 套 7 7、质量控制、质量控制 7 7.1.1 技术规范技术规范 (1)混凝土索塔施工质量标准要求符合国家现行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2)斜拉桥配重施工前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前认真复核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并计算测量成果,保证数据准确性。预压时检查支架稳定性、支架与方木接触面是否存在托空,确保预压数据准确可靠。箱梁施工完毕后需进行全桥扫描,与设计方梁进行对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浇箱梁 施工 精细 测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