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桂桥北路段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第一册.pdf
《五桂桥北路段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第一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桂桥北路段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第一册.pdf(44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成华沙河-连心桥(五桂桥北路段)建设工程项目成华沙河-连心桥(五桂桥北路段)建设工程项目施 工 图 设 计 文 件(审定版)施 工 图 设 计 文 件(审定版)第 一 册第 一 册共 二 册成都衡泰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共 二 册成都衡泰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二二一年十月成都二二一年十月成都成华沙河成华沙河-连心桥连心桥(五桂桥北路段五桂桥北路段)建设建设工程工程项目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成都衡泰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都衡泰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勘察乙级 B251002196工程设计市政乙级A251002199总总 目目 录录第 1 页 共 1 页序号名称图号页数
2、备注序号名称图号页数备注桥梁部分桥梁部分1设计说明S-QL-0113第一册2主要工程数量表S-QL-021第一册3桥位平面图S-QL-031第一册4桥梁桩位坐标图S-QL-041第一册5桥型布置图S-QL-051第一册6桥梁标准横断面设计图S-QL-064第一册7钢梁一般构造图S-QL-0712第一册8桥台一般构造图S-QL-081第一册9盖梁钢筋构造图S-QL-091第一册10背墙钢筋构造图S-QL-101第一册11耳墙钢筋构造图S-QL-111第一册12桩基钢筋构造图S-QL-121第一册13桥面铺装示意图S-QL-131第一册14桥面排水示意图S-QL-141第一册15垫石挡块构造图S-
3、QL-152第一册16临时墩构造图S-QL-161第一册17支座安装示意图S-QL-171第一册18指导性施工步骤图S-QL-181第一册19施工平面布置图S-QL-191第一册2021222324252627281人行桥初步设计说明人行桥初步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项目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拟建人行桥梁,跨越沙河。现沙河西岸为已建成的五桂桥北路,属万年街道范围,东岸为已建成的塔山路紧邻信和御龙山,属保和街道范围。桥梁的建设将使五桂桥北路与塔山路形成有效的连接,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容市貌,满足两侧居民通行使用,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提升区域人居环境。桥梁与沙河正交,桥梁一跨而过,主跨采用
4、1-47 简支变截面钢箱梁,桥梁全长 57 米,桥面宽度为 6.6 米。本项目共分两侧第一册为桥梁主体工程,第二册为景观及附属工程。本图为第一册。二、设计依据二、设计依据2.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1)项目合同;2)国家现行的市政工程相关规范及法规;3)区域 1:500 地形图(电子版)及测量资料;4)周边片区已建、已设计道路施工图设计文件;5)现场踏勘资料;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三、主要技术标准三、主要技术标准1、桥面横坡:1%。2、桥面宽度:0.3m 栏杆+6.0m 人行道+0.3m 栏杆=全宽 6.6m。3、设计荷载:人群:3.25kN/m,作用在人行道栏杆扶手上的竖向荷载为 1.2kN/m,
5、水平荷载为 2.5kN/m。4、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 年,设计安全等级:一级。5、结构使用年限:主体结构 100 年栏杆、支座等附属结构 15 年6、抗震标准: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特征周期为 0.4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抗震设防类别:丙类。6、设计洪水频率:1/2007、环境类别:I8、钢结构防腐标准:C3四、主要技术规范四、主要技术规范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019 版)2.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3.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85)4.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6、(CJJ 139-2010)5.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6)6.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187.桥梁结构用钢GB/T 714-2015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10.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2012)1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13.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3310-1-2019)14.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 327-2016)15.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
7、座(JT/T4-2019)1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17.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18.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3 版19.其它有关规范、规程2五、场地自然地理、地质条件五、场地自然地理、地质条件5.1 地理位置及交通地理位置及交通拟建工程所在的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地中心,成华区位于成都市东北部,东北与新都区,东南与龙泉驿区毗邻,西南面与武侯区相连,西面与青羊区、金牛区,西北与郫都接壤。现有市政道路可直达项目区,交通便利。5.2 气象水文气象水文工作区所在地区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由于东亚大陆冬
8、夏季风交替明显和受青藏高原东麓特殊地形的影响,以及四川盆地北面秦岭山脉的屏障作用,使区境形成全年皆温和,无酷暑严寒,常年降水丰富,光热水集中,春夏日照足,秋冬云雾多,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成华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 16,一月平均气温 5,八月平均气温 26左右。年度极端最高气温 35.3、极端最低气温-4.0,年均降水量 979.4mm,日照 1014.0 小时。多年年平均风速为 1.35m/s,最大风速 14.8m/s,极大风速为 27.4m/s(1964 年 6 月 2 日)。最多风向为北及北东风向,多年年平均风压力为 140Pa,
9、最大风压力为 250Pa。全年风向频率以东南风最多,具有春早、夏长、秋雨、冬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冬季多雾、日照偏少和四季分明的特点。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丰水期为 69 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 74%,枯水期 13 月份,其余为平水期。成都市区的河流有府南河、沙河、清水河、江安河四个水系:其中沙河北起北郊洞子口,沿金牛、成华、锦江三城区逶迤而下,在市区东南下河心村归流府河,全长 22.22km。沙河是岷江水系,南宋时期有明确的记载,距今已有 1500 多年。而今的沙河吸纳着成都东北区域 20余条支流,与锦江共同滋养着蓉城儿女,被称为“生命河”。拟
10、建工程区附近无河流经过,因此受河流影响较小。距离本场地距离最近的水域为府河,直线距离约 350m。府河又名都江、内江、濯锦江、锦江。府河在郫县太和场石堤堰引都江堰柏条河水,流经筑断堰至成都市金牛区原桂溪乡德兴寺入双流区境,后经中和镇、华阳镇、正兴乡、永安乡、黄佛乡入彭山县毛家渡至江口汇入岷江,全长 117km,平均比降 1。5.3 区域地质概况区域地质概况成华区地貌类型分区属四川盆地西平原区,具有川西坝区的典型特点,是岷江冲洪积扇状平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具有“大平小不平”的特点,因古河道的冲击和近代河流的冲刷切割,形成众多成扇形状展开,微地貌呈凸凹状的条堤形地,相对高度不超过 2m;西北部浅
11、丘台地横山子,是区内唯一的山丘。拟建场区所处的地壳为一稳定的核块,东距龙泉山褶皱带约 15km,西距龙门山褶断带约80km。受喜马拉雅期运动的内力地质作用,龙门山和龙泉山构造带相对上升,而坳陷盆地相对下降,在岷江水系长期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下,坳陷盆地内堆积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冲洪积地层不整合于白垩系地层上,形成了当代景观的地貌。区内的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强烈地震,但近年来,龙门山褶皱带比较活跃,并于 2008 年 5 月发生过汶川 8.0 级地震。场地位于距龙门山褶皱带东缘约 80km的岷江三级阶地上,由于龙门山褶皱带地震活动的强度、频度严格受断裂带控制,地震影响在褶皱带以外
12、衰减较快,并且根据成都市已有的地震地质研究成果和本次勘察查明的场地地层结构特征等综合分析可知,无论从区域地震地质背景还是场地的工程地质总体特征而言,场地稳定性良好,为稳定场地。工作区无破坏性地震,地震活动较弱。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本招标项目建设地点所在的的成华区的黄的抗震设防烈度均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别为类时,对应的设计特征周期为 0.45s。5.4 地层结构地层结构据区域地质资料及邻近场地勘察成果,现将拟建项目场地岩性特征分类简述如下:、填
13、土(Q4ml):褐黄色、褐灰色、褐色等,松散,湿很湿。主要由散状黏土和块状黏土组成,含少量的植物根茎、卵石、砖头等,均匀性差,为新近回填而成,分布于场地内部分地段。、黏土(Q1+2fgl):紫红、褐黄、深灰色等,湿,可塑硬塑状态,主要由黏粒组成,含铁锰质氧化物和钙质结核。按其含水量及状态的不同,黏土可分为以下二个亚层:1、黏土(Q1+2fgl):褐黄、褐灰、深灰色等,湿,可塑状态。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其结核,局部夹条带状或团块高岭土,切面较光滑,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呈层状、透镜体状分布于3场地内部分地段。2、黏土(Q1+2fgl):褐黄、棕黄、紫红、褐灰等色,湿,硬塑状态。含铁、锰质氧化物和钙质
14、结核,分布有大量白色条带或团块。切面较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呈层状、透镜体状分布于场地内大部分地段。、粉质黏土(Q1+2fgl):深灰黄灰色,湿,可塑状态。可搓成土条,含少量砂粒,其摇振反应无,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呈层状、透镜体状分布于场地内。、含卵石粉质黏土(Q1+2fgl):褐黄、棕黄等色,可塑状态。以黏性土为主,含卵石、砾石和砂粒等。根据野外钻探取样观察及室内颗粒分析,卵砾石含量约 20%45%,卵砾石成份主要为花岗岩、砂岩、辉长岩等,卵石多为强风化,少数中风化。分选性差,磨圆度一般,粒径一般为 210cm,呈层状分布于场地内。、卵石(Q1+2fgl):褐黄色、灰色等,
15、成分以花岗岩、闪长岩为主,次为石英岩、灰岩、砂岩等。颗粒圆状次圆状,分选较好,微风化为主,少量中等强风化。充填物以黏粒和砂粒为主,其次为少量圆砾。全场地分布。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室内颗粒分析结果,按其颗粒组成、充填物含量、密实程度,卵石可分为以下三个亚层:1、稍密卵石:卵石含量 5560%左右,一般直径 48cm。被黏性土和中细砂充填。颗粒交错排列,部分接触。以层状、透镜体状分布于场地内部分地段。2、中密卵石:卵石含量占 6070%左右,一般直径 410cm,含少量漂石,被黏性土、中细砂和砾砂充填,并含 10%左右的圆砾。颗粒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以层状、透镜体状分布于场地内部分
16、地段。3、密实卵石:卵石含量70,一般直径 1020cm,含较多漂石。充填物以中细砂和砾砂为主、其次为黏性土,并含 15%左右的圆砾。颗粒交错排列,连续接触。以层状、透镜体状分布于场地内。、泥质粉砂岩、泥岩(K2g):棕褐色紫红色,湿,含少量氧化铁锰质及灰绿色渲染,夹薄层粉砂质泥岩。成分以陆源碎屑矿物为主,其次为黏土矿物及少量自生非黏土矿物。为粉砂质结构及含粉砂泥质结构,近水平薄层状、块状构造。为中风化,岩体结构部分破坏,节理裂隙较发育,层理较清晰,岩芯呈短柱状及长柱状。岩石类别为极软岩,较完整,岩体质量等级为级。5.5 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
17、次勘察,拟建场地所在地壳为稳定的核块,区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为稳定区域。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拟建场地基本稳定,基本适宜工程建设。5.6 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地表水类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地表水为石湃渠水,宽约 16m 左右,水深约 0.5-1.5m,流速较缓约 1.0m/s,水量受上游来水控制。地表水水质分析成果根据水质分析成果报告,河水为:HCO3-SO42-Ca2+型水;pH 值为 7.1;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 年版)(GB50021-2001)第 12.2.1 条至第 12.2.4条:拟建场地环境类别为类,地表水对混凝土结
18、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地下水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水。孔隙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区域地下水及石湃渠水,埋藏于第四系砂、卵石层中。砂、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具有较强的渗透性。渗透系数约为 K=25m/d。本段主要为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水位及其变化幅度本次勘察期间为枯水期。因场地周边降水影响,场地地下水水位埋深较深,勘探结束后,测得孔隙水稳定水位埋深 7.58.3 m,相应标高为 490.99492.84m。据区域地质资料和相邻场地的勘察成果分析,丰水期间场地地下水位最高水位埋深应在 7.0m 左右,相应标高可按 493.00m 考虑。成都地区丰水
19、期为 7、8、9 月份,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枯水期为 12、1、2 月份,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其余月份为平水期。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成都地区孔隙水位年变化幅度为 1.52.0m。水质分析成果本工程取 2 件地下水(孔隙水),根据水质分析成果报告,本场地孔隙水为HCO3-SO42-Ca2+Mg2+型水和 HCO3-Ca2+Mg2+,pH 值为 7.37.4。根据岩4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 年版)(GB50021-2001)第 12.2.1 条至第 12.2.4 条:拟建场地环境类别为类,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5.7 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场地与地
20、基的地震效应评价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成都市成华区峰值加速度0.10g,反应谱特征周期 0.45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成都市成华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设计特征周期 0.45 秒,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 年版)(GB50011-2010)4.1.1 条,场地分布厚度较大的软弱土(软塑粉质粘土),为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根据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第 3.1.1 条,本工程城市桥梁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5.8 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岩
21、土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岩土名称重度(kN/m3)压缩模量Es(MPa)黏聚力C(kPa)内摩擦角()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kPa)极限抗压强度(MPa)天然饱和素填土17.52.5610.075-硬塑粉质黏土19.67.55518160-软塑粉质黏土18.83.515860-粉土19.04.52014100-细砂18.23.5018105-稍密卵石21.5【19.0】028300-中密卵石22.0【28.0】035500-全风化泥岩19.56.03014130-强风化泥岩21.518.050.035.03001.2-中风化泥岩24.0不可压缩100.050.07003.52.3注:表中压缩
22、模量中带【】者为弹性模量。桩侧土摩阻力和桩端处土的承载力标准值建议值表岩土名称状态桩侧土的摩阻力标准值 qik(kPa)桩端土的承载力标准值 qrk(kPa)泥浆护壁钻孔桩沉管灌注桩泥浆护壁钻孔桩沉管灌注桩人工填土松散3025-粉质黏土硬塑7080-软塑1520-粉土中密2025-细砂稍密2024-卵石稍密901052400-中密13015040009000泥岩全风化90105-强风化1601802200-中风化220240350080005.9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桥址区无断裂构造直接通过,经现场勘察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溶洞等不良地质作用,区域稳定性较差,地基稳定性
23、一般,适宜建设。2)桥址区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场地土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3)拟建桥梁所在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别为类,对应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5s。4)拟建桥梁可采用中风化基岩为桩端持力层。(二)建议1)场地各岩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等参数建议按表采用。2)建议采用钻(挖)孔灌注桩,由桩周土摩擦力和桩端土端阻力共同承担上部荷载,以中风化基岩作为桥墩基础持力层。3)桩长应考虑桥梁墩台冲刷深度而采用有效桩长。54)若存在土方开挖,开挖土方不能在施工基坑边堆放,以免引起边坡变形而发生意外。基
24、坑开挖时应按规定进行放坡及支护以保证基础施工的安全,建议采用坡率法放坡后封闭坡面进行防护。5)黏性土地基禁止水浸、暴晒和扰动。基础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基验槽工作,对异常地质现象进行妥善解决。6)本报告经审查合格后可作为本项目桥梁施工图设计之依据。以上地勘部分描述选自本项目地质勘察报告。以上地勘部分描述选自本项目地质勘察报告。六、桥梁设计六、桥梁设计本项目跨越沙河,采用一跨跨过,桥梁与河道正交。桥梁按直线桥设计。桥梁全长为57m,桥跨布置为 1-47m 简支钢箱梁,上部工厂预制,现场焊接吊装。1.桥型设计桥型设计上部结构为 1-47 简支钢变截面箱梁,支点梁高 2.0 米,跨中梁高 1.4 米,采
25、用圆弧渐变(景观要求),断面型式为单箱单室,梁内侧设有纵向加劲肋、横向加劲肋及横隔板,横隔板标准间距为 2m。下部采用柱式桥墩(嵌岩桩以中风化泥岩为持力层,嵌岩深度大于等于 5.0 米)。临时墩采用钢架墩,扩大基础。桥梁采用工厂制作,现场焊接吊装。2.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桥面标准宽度为:0.3m(栏杆)6.0m(人行道)0.3m(栏杆)=全宽 6.6m,桥面采用双向 1.0%横坡。3.钢梁设计钢梁设计1.节段划分上部结构为 1-47 简支钢变截面箱梁,支点梁高 2.0 米,跨中梁高 1.4 米,采用圆弧渐变(景观要求)。考虑到施工现场的运输和拼装问题,主桥钢箱梁采用纵向划分。节段箱梁间联结方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桂桥北 路段 建设 工程项目 施工 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