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
《高中地理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一、描述某地位置特点纬度位置(高纬 中纬 低纬 )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与该地著名地理事物的关系)二、气候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太阳高度角(纬度决定)大气状况(天气、气候)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日照长短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地形地势(海拔 闭塞 背风坡 迎风坡 对气流阻隔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及海陆分布(冬季大陆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高于海洋)洋流下垫面热容量,反射率等(植被状况)3.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大气活动中心)洋流有充足水汽、有凝结核、有上升气流地形(迎风坡 背风坡 气流阻隔 ) 海陆位置(离海远近 离岸
2、风、向岸风 )4.影响气压大小的因素:地势(海拔)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气温同一高度气温高气压低5.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决定热量)大气环流(降水)下垫面(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地表状况等)人类活动(影响小气候和全球变暖)6.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纬度位置(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下垫面A.海陆位置(海陆热容量差异)B.地势高低(H上升,T差下降)7.影响气温日较差大小的原因:大气状况海陆位置(热力性质差异)下垫面(植被覆盖状况,植被类型)纬度8.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的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方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比北方大,昼长大于北方,获得的太阳
3、辐射比北方多北方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且受寒潮影响大9. 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小的因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虽比南方小,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故获得的太阳光热不比南方少南方雨季长,云雾多10.影响吐鲁蕃盆地夏季炎热,形成高值中心的原因:深居内陆,夏季增温快海拔低,气温高山地环绕,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扩散气候干旱云量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焚风影响11.云贵高原少受冬季风影响的因素:离冬季风源地较远北面东西走向的山脉(如:秦岭)的隔挡高原地形,地势高12.长江流域“三江大炉”的形成因素:地处河谷地带,地形闭塞,不易散热位于夏季风背风坡,且气流下沉增温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
4、,夏季增温比较7、8月份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气温高(伏旱)城市规模大,热岛效应强13.台湾火烧寮年降水量全国第一的影响因素:位于山坡迎风坡,夏季受东南季风和台湾暖流影响,降水丰富冬季,东北季风经过海洋表面温度湿度增大,受山地抬升,降水丰富14.吐鲁蕃盆地中托克逊年降水量全国最少的影响因素:深居内陆,海洋气流难以到达地形闭塞,山地环绕,水汽难以进入15.气候非地带性分布影响因素:地形起伏洋流海陆分布16.影响暴雨形成的因素:源源不断水汽供应强烈上升气流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17.俄罗斯冬季漫长而寒冷的因素分析:纬度位置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北临北冰洋,受极
5、地寒冷气流影响大大部分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冬季气温低18.上扬斯克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影响因素:纬度:纬度位置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海陆位置:深居亚欧大陆内部,冬季大陆降温快大气环流:受极地寒流气流影响大地形地势:地势高,气温低,地形呈“马蹄形”向北开口,使南下的寒冷空气堆积19.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和东南信风影响,气流下沉,盛吹离岸风,降水少秘鲁寒流流经,减温减湿20.南美洲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狭长的原因:地形:安第斯山脉影响洋流:秘鲁寒流减温减湿21. 南极洲成为世界“寒极”的影响因素:纬度高,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地势高,气温冰雪黑覆盖、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
6、射极强南纬400600的西风环流,造成一种特殊“风壁”,阻碍了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进行热量交换西风漂流,南极环流阻碍了高纬地区海水与中低纬地区海水进行热量交换22.影响南极洲降水的因素:受极地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温很低,蒸发微弱,空气中水汽含量极少,空气干燥23.判断海洋性、大陆性的依据:降水量多少和季节变化情况气温年较差大小最高、最低月均温出现月份24.气候特点描述:气候类型气温(高低?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降水(年降水量多少?降水季节、年际变化特点)气温与降水的组合关系(尤其季风,加“雨热同期”)25.云贵高原气温低于周围地区的原因:地势高,气温低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的
7、冷气团影响位于来自印度洋、太平洋的夏季风迎风坡、大气中含水量丰富,云层较厚,对太阳辐射削弱能力强,气温较低云贵高原上湖泊众多,植被好,对气候调节作用明显,气温也较低26.回归沙漠带上“绿洲”(2326穿过我国的东南部)形成因素:海陆位置气候和降水台风影响三、地形地质1.地形特点的概括:地势(高 低 倾斜 起伏 )海拔地形的种类、分布地形的组合状况,组合结构【等高(值)线分布特点:疏密走向数值变化方向弯曲程度及方向高值、低值中心】2.地表形态的影响因素:内力作用:地震,火山,变质作用(褶皱、断层内力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3.吐鲁蕃盆地、哈密盆地的形成原因 :内力:地壳断
8、裂下陷而成4.伊犁河谷的形成原因:内力:地壳断裂下陷形成伊犁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5.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形成原因:内力: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结合处,由两大板块碰撞而成断裂带外力:雅鲁藏布江侵蚀而成6.长江三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横断山区峡谷的形成原因:内力:地壳上升外力:河流侵蚀下切7.横断山脉的成因:内力: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外力:该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流水侵蚀和河流切割作用强8.台湾山脉的成因:内力: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而成9.影响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地震本身的震级和震源深度震中距大小地质构造情况(断层发育 )地面建筑物抗震程度10.华北平原的成因:
9、内力:地壳下沉外力:海河、黄河、淮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11.西北山麓、太行山山麓冲积扇的成因:外力: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地,在山前由于流速减慢,大量沙石堆积而成12.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形成原因:内力:地壳断裂下陷外力:汾河,渭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13.多地震的影响因素:板块边界附近两大火山地震带上14.褶皱与地形:褶皱初期:向斜成谷,背斜成山;后期由于内、外力作用,背斜顶部守张力易破碎,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变得坚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断层与地形:地垒形成块状山,如泰山、庐山、华山;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15.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 湖水外泻而
10、成.16.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断裂陷落17.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四、水文(河流和湖泊)1、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汛期、枯水期2、河流水系特征: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河道弯曲状况、水系形状(扇形、树状、羽状、向心形等)、支流多少3.河流流量的影响因素:河水的补给(降水量多少)(冰雪融水多少)流域面积支流多少人类活动4.河流径流的调节因素:水库、湖泊的调节森林等植被的调节梯田、平整后土地的调节河流支流的调节(水系的调节)地下水调节5.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自然原因:地形与流速、水量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考试 知识点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