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年版.docx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年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 年版)2020 年6 月 前 言为进一步贯彻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统一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标准,保障工程勘察质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有关单位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 年版)进行了修订,形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 年版)。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一、对深度规定(2010 年版)相同、相近内容进行合并。本次修订对组成框架作了较大调整,由原来9 章调整为 6 章,将原“4 房屋建筑工程、5 市政工程、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8 场地和地
2、基的地震效应评价”内容合并为“4 勘察报告-文字部分”。二、对深度规定(2010 年版)中部分模糊表述的条款进行明确。深度规定(2010 年版)中一些条款存在“宜”“可”“必要时”等表述,造成勘察质量监管部门在监管时难以把握,在本次修订中予以明确。三、根据法规规章要求进行相应调整。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3第7 号)自 2018 年6 月1 日起施行,其第六条规定:“勘察单位应当根据工程实际及工程周边环境资料,在勘察文件中说明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本次修订4.在5.1 条中予以体现。四、根据工程勘察标准进行相应调整。如考虑到我国已实20施00 大地坐标
3、系统,实际各地仍有采用不同坐标系统情况,为避免差错,本规定在4.2.6 条第 8 款增加了引测点的高程和坐标系统要求。同时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对第 4.5.14 条城市轨道交通工 程的分析评价要求进行了完善。本规定所述编制深度,是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勘察文件编制的基本要求,勘察单位可以根据各地具体条件和合同约定,增加相关勘察文件的编制深度要求。本深度规定由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主编并负责具体解释。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勘察单位等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可将意见反馈到主编单位,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目录1 总 则 . 12 基本规定 . 23 勘察纲要 .
4、 44 勘察报告-文字部分 . 64.1 一般规定 . 64.2 工程概况与勘察工作概述 . 64.3 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 94.4 岩土指标统计 . 104.5 岩土工程评价 . 104.6 结论与建议 . 195 勘察报告-图表部分 . 215.1 一般规定 . 215.2 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 . 215.3 原位测试图表 . 235.4 室内试验图表 . 275.5 统计表 . 296 特殊场地 . 306.1 一般规定 . 306.2 特殊性岩土 . 306.3 边坡工程 . 356.4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 36条文说明 . 42 1 总 则1.0.1 根据建设工程
5、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为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统一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保障工程勘察质量和工程安全,编制本规定。1.0.2 本规定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勘察文件编制,其他勘察阶段的工程勘察文件编制可参照执行。1.0.3 本规定所指工程勘察文件,主要包括勘察纲要、勘察报告等文件。1.0.4 工程勘察文件的编制,除应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1 2 基本规定2.0.1 工程勘察文件编制应根据工程与场地情况、设计要求选择所依据的现行技术标准,同一部分内容涉及多个技术标准时,应在相应部分进一步明确所依据的技术标准。2
6、.0.2 工程勘察文件的术语、代号、符号和计量单位均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2.0.3 勘察纲要是用于指导勘察工作实施的文件,应在工程勘察实施前编制。勘察纲要的内容应符合第3 章的规定。2.0.4 勘察报告应通过对前期勘察资料的整理、检查和分析,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提出的技术要求编写,应有明确的针对性,能正确反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做到资料真实完整、评价合理、建议可行。详细勘察阶段的勘察报告应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2.0.5 勘察报告提交成果应包括封面、责任页、勘察报告文字部分、勘察报告图表部分。其中,责任页应包括勘察报告名称、勘察阶段、勘察单位名称、单位资质等级及编号、工程
7、编号、提交日期等内容;勘察报告文字部分内容应符合第4 章的规定;勘察报告图表部分内容应符合第 5 章的规定。当存在特殊性岩土、边坡工程、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时,勘察报告内容应同时符合第6 章的规定。2.0.6 勘察纲要、勘察报告签章应符合下列要求:1 勘察纲要封面应有项目负责人签字;2 勘察报告封面应有勘察单位公章;3 勘察报告责任页应有法定代表人和单位技术负责人签章;应有项目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姓名打印及签字,并根据注册执业规2 定加盖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印章;4 图表应有完成人和检查人(或审核人)签字;5 各种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其成果应有试验人和检查人(或审核人)签字;6 当测试、
8、试验项目委托其他单位完成时,受委托单位提交的成果应有该单位公章及责任人签章。3 3 勘察纲要3.0.1 勘察纲要应在搜集、分析已有资料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依据勘察目的、任务委托要求和相应技术标准,针对拟建工程的特点编制。3.0.2 勘察纲要应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概况;2 概述拟建场地环境、工程地质条件、附近参考地质资料(如有);3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及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4 执行的技术标准;5 选用的勘探方法;6 勘察工作布置;7 勘探完成后的现场处理;8 拟采取的质量控制、安全保证和环境保护措施;9 拟投入的仪器设备、人员安排、勘察进度计划等;10 勘察安全、技术交底及验槽等后期服务;1
9、1 拟建工程勘探点平面布置图。3.0.3 勘察工作布置应包括下列内容:1 钻探(井探、槽探、探洞)布置原则;2 地球物理勘探、原位测试、现场试验的方法和布置原则;3 勘探点测量要求;4 取样方法和取样器选择,取岩、土样和水试样取样及其保护运输要求;5 室内岩、土(水)试验内容、方法、数量;4 6 需要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时,应明确测绘范围和成果要求。3.0.4 当勘察纲要中拟定的勘察工作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及时调整勘察纲要或编制补充勘察纲要。5 4 勘察报告-文字部分4.1 一般规定4.1.1 勘察报告文字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概况与勘察工作概述;2 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3 岩土指标
10、统计;4 岩土工程评价;5 结论与建议。4.1.2 市政桥梁、隧道工程勘察报告应根据要求分册编写,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报告应按车站、区间等划分工点分册编写。4.2 工程概况与勘察工作概述4.2.1 工程概况与勘察工作概述应包括下列内容:1 拟建工程概况;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3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4 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5 其他说明。4.2.2 房屋建筑工程拟建工程概况应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名称、委托单位名称、勘察阶段、工程位置;2 拟定的层数(地上和地下)或高度,拟采用的结构类型、基础形式、埋置深度;3 当设计条件已经明确时,应包括设计室内外地面标高、荷载条件、可
11、能采用的地基和基础方案、大面积地面荷载、沉降及差异沉降的限制、振动荷载及振幅的限制等。6 4.2.3 市政工程拟建工程概况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名称、委托单位名称、勘察阶段、工程位置;2 工程类别、特点、地面条件、基础形式、埋深、与其他管网的连接关系、初步拟定的施工方法等;3 城市道路工程道路的起止位置(坐标、里程)、道路长度与路幅宽度、道路类别、路基类型、路面设计标高、沿线与其他线路的交叉位置、交叉形式和主要支挡构筑物位置等;4 桥涵工程拟定的桥梁长度、宽度、等级、跨径、荷载情况、结构形式以及墩台拟采取的基础形式、埋深等;5 隧道工程起止位置(坐标、里程)、长度、洞跨、洞高、洞距、设计高程、
12、埋深、覆土厚度等;6 室外管线起止位置(坐标、里程)、设计长度、管道类型、管材、管径以及穿越铁道、公路、河谷的位置、埋设深度和方式等;7 地下管廊起止位置(坐标、里程)、设计长度、宽度、埋设深度和方式等;8 堤岸工程堤岸起止位置(坐标、里程)顶面设计标高、各段堤岸的结构类型、采取的基础形式、埋置深度等;9 垃圾填埋工程垃圾类型、主要成分、处理方式、处理总量及日处理量,填埋场库区结构、坝型及坝高,渗沥液集排系统、污水池、管道等建(构)筑物结构、荷载、基础形式及埋深、防渗及结构变形要求、使用年限等。4.2.4 城市轨道交通拟建工程概况应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名称、委托单位名称、勘察阶段、工程位置;
13、2 总体工程及勘察区段概况、起止里程、车站和线路区间敷设7 类型、结构类型、尺寸、基础底面埋深(或标高)、地下结构顶板埋深(或标高)及覆盖土层厚度、初步拟定的施工方法等;3 涉及车站的内容,包括车站中心里程、设计荷载、长度、宽度、基础埋深、主体结构类型;4 涉及区间线路的内容,包括线路类型、线间距,地下区间线路联络通道、竖井、盾构始发(接收)井的位置及结构设计尺寸;5 涉及高架车站、线路的内容,包括跨距、墩柱或桩设计荷载,高架区间跨越的铁路线、公路线、河流等;6 涉及地面线路的内容,包括路基(路堤、路堑)及支挡结构物的设计条件。4.2.5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应以现行技术标准和勘
14、察合同要求为依据。4.2.6 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应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范围、面积、比例尺以及测绘、调查的方法;2 勘探工作布置、勘探设备和方法,完成工作量和完成时间;3 原位测试的种类、数量、方法;4 采用的取样器和取样方法,取样(土样、岩样和水样)数量;5 室内试验完成情况;6 勘探孔封孔及探井、探槽、探洞回填情况;7 引用已有资料情况;8 勘探点测放依据,引测点高程和坐标系统;9 协作项目的说明;10 其他问题说明。8 4.3 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4.3.1 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根据工程需要描述区域地质构造、气象、水文情况;2 工程周边环
15、境条件;3 场地地形、地貌;4 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发育程度;5 岩土描述应包括场地地层的岩土名称、年代、成因、分布、工程特性,岩体结构、岩石风化程度以及出露岩层的产状、构造等;6 埋藏的河道、浜沟、池塘、墓穴、防空洞、孤石及溶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的特征、分布;7 场地的地下水和地表水。4.3.2 场地地层描述应在现场记录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并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4.3.3 场地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描述应包括下列内容:1 勘察时的地下水位、地下水的类型及其动态变化幅度;2 对工程有影响的地表水情况,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水
16、力联系;3 完成的水文地质成果和水文地质参数;4 对工程有影响的多层地下水应分层描述,并描述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等;5 历史高水位,近 35 年最高地下水位调查资料;6 当任务要求时,应提供河谷地区、河流的历史洪水位、冲刷特征等。4.3.4 沉井基础、顶管法施工的管道工程和盾构工程,碎石土应描9 述最大粒径及其含量,提供颗粒分析曲线、特征粒径、碎石的破碎强度,盾构工程应描述土层的黏粒含量等。4.4 岩土指标统计4.4.1 应根据钻探(井探、槽探、洞探)记录、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资料、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成果,对不同工程地质单元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及岩土分层,并进行岩土指标统计。4.4.2 岩土指标统计应
17、根据实际试验项目和岩土工程评价需要进行,下列项目应进行统计:1 岩土的天然密度、天然含水率;2 粉土、黏性土的孔隙比;3 黏性土的液限、塑限、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4 土的压缩性、抗剪强度等力学特征指标;5 岩石的密度、软化系数、吸水率、单轴抗压强度;6 特殊性岩土的特征指标;7 原位测试指标;8 其他岩土指标。4.4.3 岩土指标统计应提供统计个数,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等。4.5 岩土工程评价4.5.1 岩土工程评价应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勘探、测试及搜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和要求进行。应对拟建场地和地基基础进行评价,评价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提供设计和施
18、工所需岩土参数。4.5.2 岩土工程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1 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10 2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3 地下水和地表水评价;4 地基基础评价;5 地下工程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评价。4.5.3 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1 评价场地稳定性;2 通过综合分析评价场地适宜性;3 对存在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4.5.4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应在搜集场地地震历史资料和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进行。地震效应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明确评价依据;2 提供勘察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3 确定场地类别,进行岩土地震稳定性(如滑坡、崩塌
19、、液化和震陷特性等)评价;4 划分对建筑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的地段;5 存在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的场地,当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7度及 7 度以上时应进行液化判别;6 场地液化判别应先进行初步判别,当初步判别后认为需要进行进一步判别时,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方法进一步判别;7 对可液化场地应评价液化等级和危害程度 ,提出抗液化措施的建议;8 当场地类别、液化程度差异较大时,应进行分区,分别评价;9 位于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11 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的工程,应阐述边坡形态、相对高差、地层岩性、拟建工程至边坡的距离;10 对需要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的工程,应根
20、据设计要求提供土层剖面、场地覆盖层厚度和有关动力参数。4.5.5 地下水和地表水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1 分析评价地下水(土)和地表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2 当需要进行地下水控制时,应提出控制措施的建议,提供相关水文地质参数;3 存在抗浮问题时进行抗浮评价,提出抗浮设防水位、抗浮措施建议,提供抗浮设计所需参数;4 评价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和环境的影响,提出地下水监测的建议。4.5.6 地基基础评价应在充分了解拟建工程的设计条件基础上,根据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和周边环境因素,结合工程经验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提出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的地基基
21、础方案建议,提供设计、施工所需岩土参数;2 分析施工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及工程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提出防治措施和监测的建议。4.5.7 天然地基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1 采用天然地基的可行性;2 地基均匀性评价;3 提出天然地基持力层的建议;4 提供地基承载力,挡土墙应提供基底摩擦系数;12 5 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提供验算软弱下卧层计算参数;6 需进行地基变形计算时,提供变形计算参数。4.5.8 桩基础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1 分析桩基必要性;2 提出可选的桩基类型和施工方法、建议桩端持力层;3 提供桩基设计及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4 对存在欠固结土及有大面积堆载、回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的项目,分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房屋建筑 市政 基础设施 工程 勘察 文件 编制 深度 规定 2020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