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检验试验管理标准(图文并茂).doc
《建筑工程检验试验管理标准(图文并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检验试验管理标准(图文并茂).doc(54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检验试验管理标准54目 录编制总说明4一、地下室1 基本要求52 混凝土结构一般要求53 防水混凝土施工要求64 卷材防水施工要求95 涂料防水施工要求106 节点做法116.1 底板外防水节点做法116.2 底板排水板节点做法116.3 底板滤水层节点做法126.4 地下室外墙防水做法126.5 种植顶板防水做法136.6 外墙与底板转角防水做法136.7 地下室侧墙施工缝做法146.8 地下室外墙与顶板转角做法146.9 地下室外墙转角节点做法156.10 地下室穿墙管防水构造 156.11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 166.12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防水 166.13 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防水 1
2、76.14 地下室遇水膨胀止水条 186.15 地下室外墙螺杆防水 187 渗漏处理18二、厨卫间及楼地面1 基本要求192 室内水管安装193 防水涂料194 节点做法要求204.1 卫生间204.2 厨房254.3 阳台264.4 楼地面其他部位28三、建筑外墙1 基本要求292 节点做法302.1 外围侧梁单边螺杆加固302.2 外墙施工缝302.3 外墙螺杆节点防水302.4 外墙预留洞封堵模具312.5 外墙二次结构施工312.6 砌体窗台压顶322.7 外墙砖组砌332.8 砌体灰缝332.9 外墙顶砖、顶缝342.10 构造柱施工 352.11 外墙砌体淋水试验 362.12 外
3、门窗防渗 362.13 外墙空调板、装饰线条防水 372.14 外墙空调机百叶排水 383 渗漏处理38四、屋面1 基本要求392 卷材施工要求403 涂膜防水施工要求414 檐口、檐沟、天沟、水落口等细部的施工415 节点做法425.1 倒置式平屋面节点425.2 屋面变形缝节点425.3 屋面烟囱节点435.4 透气管节点435.5 出屋面雨水口节点445.6 出屋面门槛节点455.7 女儿墙节点455.8 斜屋面透气管节点465.9 斜屋面烟囱节点465.10 斜屋面与立墙处节点 475.11 透气管埋设节点 476 渗漏处48附件一、卫生间闭水影像记录49附件二、阳台闭水影像记录50附
4、件三、顶板试水影像记录51附件四、屋面试水影像记录52附件五、防水涂料取样记录53附件六、外墙淋水渗漏检查记录54编制总说明1 本工艺体系适用于中天七建及七建下属子公司所有在建项目。2 本工艺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地下室、厨卫间及楼地面、建筑外墙、屋面四大部位的相关构造做法标准及要求。3 防渗漏总原则为:提高结构自防水性能,以排为主,以防为辅,防、排结合。4 本工艺体系属公司内部资料,应结合中天七建相关作业指导书及管理流程、设计图纸、国家规范使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各条款应单独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以更高标准的工艺、做法要求作为执行依据。若出现设计图纸要求标准低于本文件时,视为设计图纸与本文件规定发
5、生“冲突”。5 项目图纸会审阶段,必须结合设计图纸与本文件规定,若发现在施工工艺、做法、用料等方面有“冲突”时,需向业主及设计提出更改意见,并形成会议纪要。6 项目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原设计图纸或设计变更内容在施工工艺、做法、用料等方面与本文件规定有“冲突”时,应及时以函件形式向业主提出变更或修改建议。7 编制依据: 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 JGJ/T 212-2010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2011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JGJ/T 235-201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2012聚氨酯防水涂料 GB/T19250-2013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简称JS
6、防水涂料) JC/T 894-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GB 18445-201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 50496-20098 本文件中所有尺寸类数据单位除特别注明外均为毫米(mm)。9 本文件最终解释权归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建设公司,若实施过程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中天七建相关部门。地下室防渗漏1 基本要求1.1 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下须做100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1.2 当地基土比较软弱时,加大垫层厚度至150mm,或者采用下铺100mm碎石。1.3 特别关注地下结构的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等薄弱环节,应重点核查细部构造措施是否满足本文件防渗漏节点做法要求。1.
7、4 所有地下室、半地下室、顶板高低跨等需要回填土的部位,必须采用防水混凝土,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8。1.5 地下室外墙穿墙管必须采取止水措施,单独埋设的管道可采用套管式穿墙防水,焊接的止水环必须满焊;穿墙电缆、管道较多,软连接而不能承受地下水压时,须在地下室墙外做线缆或管道井以避免穿墙节点承受水压。1.6 当设计未明确地下室防水卷材类型时,须选用自粘性防水卷材进行施工。1.7 任何临时用水、用电、其他管道等禁止破坏地下室原结构穿孔进出。2 混凝土结构一般要求2.1 地下结构迎水面(底板、外墙、顶板)应采用不小于250mm厚的防水混凝土,并满足插入振捣要求。2.2 地下结构迎水
8、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当大于60mm时,应当在保护层中间加设2至3mm 直径钢筋网片。2.3 地下室顶板应设置13%结构找坡,大面平整压光、排水效果良好,无明显积水。2.4 顶板结构需做50200mm深,48小时蓄水试验,并针对渗漏的部位采用“水不漏”或注浆等方式进行修补,修补完成后局部进行二次试水,直至排除结构所有渗漏点为止。并做好相应试验影相及文字记录。3 防水混凝土施工要求3.1 防水混凝土可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措施配制而成,其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8。其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在防水混凝土施工前应审查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施工期间对原材料
9、、配比等进行实地抽查验证。3.2 用于防水混凝土的石子应坚固耐久、最大粒径小于40mm;砂应洁净且为中粗砂,不得使用海砂;胶凝材料总用量不小于320kg/m3;在满足混凝土抗渗等级、强度等级和耐久性条件下,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kg/m3。3.3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16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20mm,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若坍落度损失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退回原厂或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后使用。3.4 防水混凝土施工前要做好降排水工作,不得在积水的环境中浇注混凝土。3.5 防水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50
10、mm,并采用振动棒每50mm间距进行快插慢拔的振捣,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吊模、高低跨、钢筋密集部位必须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3.6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尽量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缝时,应满足下列要求:3.6.1 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3.6.2 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3.7 施工缝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做好施工缝防水构造,此部位的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3.
11、7.1 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3.7.2 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3.7.3 施工缝处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应与接缝表面密贴时,选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应具有缓胀性能,7d的净膨胀率不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最终膨胀率应大于220%。3.7.4 施工缝、后浇带处采用中埋式止水钢板时,钢板接长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且定位准确、固定牢靠,搭接部位应满
12、焊,搭接部位至少有三面满焊,且两短边必须满焊。(1)平行搭接时,短边必须满焊,四条搭接边至少有三边满焊。(2)平面转角搭接时,应满错搭接,搭接部位U型企口须用铁锤锤平再进行焊接,且四面满焊。(3)钢板垂直转角、水平与垂直方向转角部位,宜优先考虑整块钢板弯折成90,把搭接尽量避开转角处; 若无法采用整体转角钢板时,转角处焊接必须双面满焊。3.8 后浇带模板支撑架应单独成体系,与大面支撑体系同时搭设。3.9 对大体积防水混凝土要编制专用施工方案。大体积防水混凝土宜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宜掺入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和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高温期施工时,入模温度不应大于30;混凝土内部
13、预埋管道,进行水冷散热;应采用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浇筑完成后采用麻袋、薄膜、土工布覆盖养护14d以上。3.10 地下室侧壁由于具有线长、面大、不存水、受风影响大等特点,措施不到位或养护不及时,墙体极容易出现表面裂缝甚至贯穿性裂缝。且由于强度不足,拆模过程中极容易造成加固螺杆松动,后期渗漏隐患大。 因此须进行带模养护: (1)浇筑完毕24小时内保持原有加固状态;(2)24小时后拆除横向加固龙骨;(3)墙厚大于400mm时,带模养护时间不少于7d;墙厚小于400mm时,带模养护时间不少于3d。容易松动4 卷材防水施工要求4
14、.1 铺贴卷材严禁在雨天或五级以上大风中施工,施工过程中遇到大雨、大风时,应做好已铺卷材的防护工作并停止施工。4.2 卷材防水层应铺设在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上。4.3 卷材防水层的基面应坚实、平整、清洁、干燥,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45坡角,其半径尺寸原则上不得小于100mm。并应涂刷基层处理剂;当基面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4.4 在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铺设卷材加强层,如设计无要求时,加强层宽度宜为300500mm。4.5 结构底板垫层混凝土部位的卷材可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施工,侧墙采用外防外贴法的卷材及顶板部位的卷材应采用满粘法施工。铺设立面卷材防水层时,应采用防止卷材下滑
15、的措施。4.6 铺设双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屋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4.7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采用热熔法施工应加热均匀,不得加热不足或烧穿卷材,搭接缝部位应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4.8 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4.8.1 先铺平面,后铺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4.8.2 砖砌临时性保护墙,卷材施工前应做找平层。4.8.3 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应采用空铺法施工;卷材与临时性保护墙或围护结构模板的接触部位,应将卷材临时贴附在该墙上或模板上,并应将顶端临时固定。当不设保护墙时,从
16、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接槎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4.8.4 混凝土结构完成,铺贴立面卷材时,应先将接槎部位的各层卷材揭开,并将其表面清理干净,若卷材有损伤应及时修补。卷材接槎的搭接长度,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卷材应为150mm,合成高分子类卷材应为100mm;当使用两层卷材时,卷材应错槎接缝,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4.9 防水卷材宜直接铺设在结构面上,基层结构不平整时,尽量采取局部找平顺平,避免找平层因空鼓开裂损坏卷材防水性能。因此,水平基层结构应做结构找坡,且表面平整、压光,利于卷材施工。4.10 防水卷材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且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应设
17、隔离层;侧墙卷材防水层应采用软质保护材料或铺抹1:2.5水泥砂浆层。4.11 卷材铺贴应密实,空鼓、鼓包不大于50mm; 当空鼓、鼓包大于50mm时,应将问题部位切除,并用同等材料修补,新旧材料搭接100mm以上。当50%以上粘结点起鼓后,应当把原有卷材掀起重新施工。5 涂料防水施工要求5.1 无机防水涂料应用于结构的背水面,有机防水涂料宜用于地下工程主体结构的迎水面,用于背水面的有机防水涂料应具有较高的抗渗性,且与基层有较好的粘结性。5.2 涂料防水层严禁在雨天、雾天、五级及以上大风时施工,不得在施工环境温度低于5及高于35或烈日暴晒时施工。涂膜固化前如有降雨时,应及时做好已完涂层的保护工作
18、。5.3 有机防水涂料基层表面应基本干燥,不应有气孔、凹凸不平、蜂窝麻面等缺陷。涂料施工前,基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阴角半径应大于50mm,阳角部位也应做半径不小于5mm的圆弧处理,在底板转角部位应增涂防水涂料。5.4 防水涂料应分层刷涂或喷涂,涂层应均匀,不得将涂料直接泼洒在基层上再涂刷。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压宽度宜为3050mm。同层涂膜的先后施工间隔超过24小时的,搭压宽度不应小于100mm,接涂前应将搭接部位表面清理干净。5.5 采用有机防水涂料时,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应增加胎体增强材料(化纤无纺布、玻璃
19、纤维网布等材料)和增涂防水涂料,宽度不应小于100mm。胎体增强材料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胎体的接缝应错开1/3幅度且上下两层胎体不得相互垂直铺贴。5.6 涂料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底板、顶板应采用20mm厚1:2.5水泥砂浆和40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侧墙背水面保护应采用20mm厚1:2.5水泥砂浆。侧墙迎水面保护层宜选用软质保护材料或20mm厚1:2.5水泥砂浆。6 节点做法6.1 地下室底板外防水节点做法:做法要求:(1)混凝土垫层应为100150mm厚C15素混凝土,且随捣随抹光;若为天然基础时,垫层应
20、加厚至200300mm。(2)若地下室底板有外防水设计,应在阴阳角、后浇带、施工缝等增设防水附加层,向两侧或四周延伸250mm以上;防水层应做50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6.2 地下室底板排水板节点做法:(推荐做法,若设计无滤水层时,可建议增加)做法要求:(1)结构底板面宜找坡1%;(2)若底板面层疏水层设计采用排水板,排水板材料必须具备足够强度,有效承受施工荷载及材料自重。(3)根据排水设计,地下室四周布置排水沟,有效组织排水。6.3 地下室底板滤水层节点做法:做法要求:(1)结构底板面宜找坡1%;(2)若底板面层疏水层设计采用石子滤水层,石子应洁净无明显污染,直径为2040mm,铺设
21、基层应提前清理干净。(3)根据排水设计,地下室四周布置排水沟,有效组织排水。6.4 地下室外墙防水做法:防水卷材宜直接铺设在结构面上,基层结构不平整时,可采取局部做修补找平处理,避免找平层因空鼓开裂损坏卷材防水性能。迎水面做法要求:卷材施工前,需提前把螺杆割除并涂刷一层聚氨酯防水涂料做为加强;对结构不平整的部位提前进行打凿、修补处理。6.5 地下室种植顶板防水做法:做法要求:地下室顶板上有覆土时,可设塑料排水板滤洪水层,有组织收集积水,但必须经过设计出具专项节点做法大样。当地下室顶板被变形缝分隔时,变形缝应作为种植分区边界,不得跨缝种植。若甲方分包单位出现类似情况,应立即以函件形式知会甲方及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检验 试验 管理 标准 图文并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