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doc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doc(4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素质、具备高中文化水平的各级各类运动员,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后备人才。(二) 业务范围本专业面向专业运动队、社会优秀运动队和需要高水平运动员的工、矿、企事业单位。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拼搏向上的精神。(二) 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基本掌握中等学校学生应具备的文化、基础
2、理论和专业知识。(三) 具有较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技能和从事竞技体育运动的能力。(四) 具有一定的组织体育活动和指导专项运动技术训练的能力。(五) 掌握主修项目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以及其他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六) 掌握主修项目的裁判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达到国家三级裁判员水平。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本专业的课程可分为文化基础课程和主干专业课程两大类。(一) 文化基础课程(必修)1. 德育(176学时)(1) 哲学基础知识(48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
3、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2)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64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3) 法律基础知识(32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
4、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4)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
5、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2. 语文(285学时)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
6、的审美情趣。3. 数学(285学时)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4. 英语(285学时)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
7、,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5. 计算机应用基础(150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6. 综合文科(136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历史、地理及人口、环境、资源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基本掌握观察社会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增强适应社
8、会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7. 综合理科(136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的基本内容,了解力、热、光、声、电和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有机物与无机物,生命的本质和运动以及生命与环境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科学地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二) 主干专业课程(必修)1.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68学时)学生通过对人体形态、结构、功能的学习,了解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从而掌握科学运动训练的方法,找到提高自身运动训练效率的最佳途径。掌握人体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生理机能,以及体育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2. 运动心理学基
9、础(51学时)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入手施教,使学生了解运动心理的变化过程及在体育训练、竞赛中的作用,从而初步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提高竞技应变能力。同时,本科目也是运动员由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程。3. 社会体育学基础(51学时)了解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及社会进步对体育的要求,进一步了解社会不同群体、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对体育的不同需求。了解社会体育的活动方式、组织方法和场地、器材、设施的要求及体育与娱乐活动结合的特点。了解作为大文化一部分的社会体育的社会功能、动作规律和作为一名社会体育工作者必需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4. 运动训练学基础(51学时)运动
10、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科学,是在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并归纳而上升为理论的学科,它吸收和反映了国内外运动训练基本理论及相关学科的新的研究成果。本学科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学生通过学习,应了解运动训练的过程、规律、并能将其运用到训练实践中。5. 专项训练(1710学时)专项训练包括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摔跤、柔道、击剑、举重等项目,学生应选修其中一项。本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以实践课为主。通过理论学习和训练实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体育事业拼搏、奉献的精神;并使学生获得在本专项上继续发展的良好的身体素质及掌握本专
11、项的基本理论知识。经过三年学习,学生应达到要求等级以上的运动员水平(各项目的具体等级要求另定)。五、时 间 分 配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02号)精神,中等职业学校3年制运动训练专业总的教学时间为106111周,总学时约为30003300,由于运动训练专业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故总教学时数约为3700学时,周学时数为3439学时。学校还可以灵活安排36周的教学或活动时间。复习考试时间为12周,寒暑假2426周。教学实习及毕业或综合实习每周可安排25学时。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课时比例约为46,其中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比例应大于50%。毕业或综合实习安排7
12、周。具体教学活动时间与课时安排范围见表1和表2。各地可参照执行。表1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供参考)学年课堂教学实 习复习考试入学、毕业教学机 动假 期全年周数教学实习综合实习一3414121052二342421052三277412445总计9537122624149表2 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基本框架类别序号课程名称开设形式学时学时数及占总课时数比例文化基础课程1德育必修176145339%2语文必修2853数学必修2854英语必修2855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1506综合文科必修1367综合理科必修136专业必修课程8运动人体科学概论必修68207956%9运动心理学基础必修5110社会体育学基础必修
13、5111运动训练学基础必修5112专项训练必修1710专业选修课程13体育产业与经营选修3214体育管理学选修3215社会体育指导员选修3216艺术选修3217创新创业指导选修2018专业实践必修1751755%合 计3707注:本专业的特点是以运动训练为中心,特别强调专项技能水平在反复练习基础上的提高,因此在时间安排上“专项训练”时数所占比例为46%。为了保证学生具备最基本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理论素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适当降低了选修课程比例。六、课程教学时间安排表3 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供参考)课程类别年级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总学时周数171717171710文化基础课程哲学基础知识2148
14、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2264法律基础知识1132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1232语文333333285数学333333285英语333333285计算机应用基础22222150综合文科2222136综合理科2222136专业必修课程运动人体科学概论2268运动心理学基础1251社会体育学基础1251运动训练学基础2151专项训练1818181818181710专业选修课程体育产业与经营332体育管理学232社会体育指导员232艺术1132创新创业指导220专业实践7周175周课时373837383934392934三年总学时35593707注:1. 专项训练可在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
15、乓球、摔跤、柔道、击剑、举重等项目中安排一项。2. 主干课程为必修课,学校应在三年中安排。3. 选修课可根据学校情况进行调整,应选两门以上。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运动人体科学概论教学基本要求(68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运动中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基本结构;初步掌握其生理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运动医务监督方法、运动伤病的防治及按摩手法在运动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应用到运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增强运动训练效果,达到学习专业基础理论、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16、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了解运动中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运动中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特点和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掌握医务监督方法和运动伤病防治的有关知识。(二) 能力培养目标能用简单的医学检查方法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医务监督。初步掌握按摩手法、常用穴位、止血法和绷带包扎法。掌握按摩手法在运动中的应用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三) 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树立爱岗敬业、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崇高理想。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 概念和基础知识了解运动人体科学概论的概念、意义、目的任务和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细胞的组成;了解组织、
17、器官和系统的概念;了解新陈代谢、应激性和兴奋性以及适应性;初步掌握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二) 运动与人体的调节体系1. 了解神经系统的作用及组成;初步掌握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2. 了解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和建立条件反射的条件。3. 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和促进运动技能形成及发展的因素。实践内容:反应时的测定(三) 运动与人体的执行体系1. 了解骨的主要构造和功能、人体运动主要骨骼的位置和名称;初步掌握少年骨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关节的主要构造和辅助构造、人体运动主要关节的位置和名称;初步掌握关节的运动及影响因素;掌握少年关节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
18、题。了解肌肉的大体构造和辅助结构、肌肉的物理和生理特性和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初步掌握主要运动肌群的名称、位置、主要功能和训练方法;掌握少年肌肉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体育运动对骨、关节、肌肉的影响。2. 了解决定力量大小的生理学基础;初步掌握少年力量素质发育特点。了解决定速度快慢的生理学基础;初步掌握少年速度素质发育特点。了解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初步掌握少年耐力素质发育特点。了解灵敏素质的影响因素;初步掌握少年灵敏素质发育特点。了解柔韧素质的影响因素;初步掌握少年柔韧素质发育特点。了解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和达到最高水平的年龄。3. 了解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影响因素;掌握
19、调整赛前状态的方法。了解准备活动的作用;掌握如何做好准备活动。了解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初步掌握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的定义、特点。初步掌握判断疲劳的方法。了解恢复过程的阶段性;掌握消除疲劳的方法。实践内容:了解主要骨、关节、肌肉的名称;观察主要骨、关节、肌肉的形状、位置;肌力的测定。(四) 运动与人体的保障体系1. 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心脏的生理特性、血管的机能以及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掌握少年心血管系统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2. 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了解肺活量、无效腔、摄氧量、氧债的概念和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掌握少年呼吸系统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
20、题以及运动时合理的呼吸方法。3. 了解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营养素的种类、营养的重要意义、少年的膳食要求、体育运动对消化机能的影响;掌握运动员对营养和膳食的要求、比赛期的营养和运动与饮水。实践内容:脉搏、血压、肺活量的测定。(五) 生长发育与女子体育卫生1. 了解生长发育、青春发育期、第二性征以及女子解剖生理特点。2. 掌握少年一般体育卫生要求、女子一般体育卫生要求和月经期体育卫生要求。(六) 运动医务监督1. 掌握体育活动的禁忌症和自我监督的内容与方法。2. 掌握使用脉搏进行医务监督的方法;初步掌握比赛期间的医务监督。3. 了解兴奋剂的概念和危害以及含兴奋剂成分的常用药物。掌握抵制兴奋剂
21、的方法。4. 了解烟酒对人体的危害。实践内容:填写并分析自我监督表(七) 运动按摩1. 了解按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2. 初步掌握按摩手法。3. 初步掌握按摩常用穴位。4. 掌握按摩在运动中的应用。实践内容:按摩手法、按摩常用穴位、按摩在运动中的应用(八) 运动伤病的防治1. 了解过度紧张、晕厥、运动性贫血、运动中腹痛、肌肉痉挛、中暑、冻伤的病因和征象;初步掌握上述运动性疾病的处理和预防方法。2. 初步掌握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原则3. 了解出血的分类和特点;掌握止血法、绷带包扎法;了解骨折的临时固定、脱臼急救和溺水急救。4. 了解冷疗法、热疗法的适用范围;掌握闭和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及伤后锻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动 训练 专业课程 设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