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与测量》简答题及答案.doc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与测量》简答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与测量》简答题及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1、什么是统计?答:对事物某方面特性的量的取值从总体上加以把握与认识,就叫统计“统”就是指全体、全部、整个领域范围;“计”,就是计量、计数、计算。“统计”就是“统而计之”;对所考察事物的量的取值在其出现的全部范围内作总体的把握,全局性的认识有了这种对实况的准确的整体认识,我们就能更好地正确决策,有效行动。所以统计是一种认识客观现实的工作,是为改造世界的实践服务的。2、什么是教育统计?答:教育统计,就是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量的取值从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它是为教育工作的良好进行、科学管理、革新发展服务的。教育领域的现象是多种多样极为复杂的,有物的现象、人的现象和心理精神方面的现象。它们都是教育统计要
2、考察的对象。另外,“总体”的范围要加以具体规定。作出规定后,统计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在所规定的全部范围内作出整体的认识,而决不能只限于局部。3、教育统计学是哪些学科交叉结合的产物?答:各种教育现象在各种不同的时空与环境条件下,并不会都取某相同的常数值,也就是说都是变量。关于随机变量取值的客观规律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之为对象作了专门的研究。教育统计要从局部的数量关系来推论总体的状况,就要遵循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因此,教育统计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应用统计,是数理统计跟教育学、心理学交叉结合的产物。4、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即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
3、描述统计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把统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科学地加以整理、概括和表述。描述统计就是要去做一番工作,通过列表归类、描绘图像、计算刻画数据分布特征与变量相依关系的统计量数如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把数据的分布特征、隐含信息,概括、明确地揭示出来,从而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对待和使用数据推断统计更是教育统计的核心内容。它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实际获得的样本数据资料,依据数理统计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来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与关系作出推论判断,即进行统计估计和统计假设检验等。推断统讨一使人们能更好地认识教育现象的内在特征、结构关系,更好地探索规律,有效地预测和调控。5、什么是教育测量?跟物理测量比
4、有何特点?答:教育测量,就是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要正确、深刻理解教育测量,必须抓住三个要点:(1)测量的结果就是给所测对象在一定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2)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按定规则来进行一系列工作;(3)工作如何进行和能在什么性质量尺上指定值,归根到底取决于所测对象本身的性质教育测量所测的主要对象,是教育条件下受教育者的心理特性。同物理测量比较,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间接性;二是要抽样进行。6、教育测量学包括哪些内容?答:教育测量,就是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要正确、深刻理解教育测量,必须抓住三个要点:(1)测量的结果就是给
5、所测对象在一定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2)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按定规则来进行一系列工作;(3)工作如何进行和能在什么性质量尺上指定值,归根到底取决于所测对象本身的性质教育测量所测的主要对象,是教育条件下受教育者的心理特性。同物理测量比较,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间接性;二是要抽样进行。7、有哪些不同性质的测量量尺?答:测量结果能在其取数值的量尺,从量化水平高低的角度看,共有四种不同性质的种类,即名义量尺、顺序量尺、等距量尺与比率量尺。名义量尺上所指定的数字,只有类别标志的意义,而无性质优劣、分量多寡的涵义,只是名义上的数,而不能对之作任何数字计算。名义量尺上的数,量化水平最低顺序量尺上的数字是一个线形
6、连续体系上的值,单位不等,具有可比性而无可加性。顺序量尺上的数字量化水平则较高等距量尺上的数字是单位相等但零点可任意指定的线性连续体系上的值,因而有可比、可加性而无可除性。等距量尺上的数字量化水平又更高。比率量尺是一种有绝对零点、等单位的线性连续体系,其上的数字量化水平最高,具有可比可加、可除性。8、“测量”、“测验”、“量表”的关系是什么?答:测量是按一定规则给对象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所以,测量一种现象后,结果就是许多代表这些对象实况和水平的数字。如果测量工具、施测与评分程序、解释分数的参照系(或标准),都已科学地实现标准化,也就是说,这种代表性行为样本的客观而标准化的测量,就称之为标
7、准化测验,或简称测验。所以测量包含测验,测验特指标准化的测量。标准化测验中的测量工具(考试试卷或心理测试项月的集合)与解释分数的常模(或标准),都有物化的形态如常模表,所以又把它们合在一起称为量表。9、有哪些测量工具?答:物理测量的工具有直尺、天平、电子测距和测时的仪器等;生理学上用的测量工具视力表、握力器、肺活量测试仪;教育测量中学业成绩评定的工具有考试试卷;心理测量的工具有由各种测试项目(或口头形式、或文字形式、或器具形式)构成的心理测验所有这些测量工具,都物化了适合所测对象特性需要的规范化要求。10、施测和评分应注意什么?答:施测和评分的步骤与操作必须规范,必须与所测对象性质与测量工具在
8、性质上相适应,必须尽力排除误操作和无关因素影响,严格控制测量误差。11、举例说明如何理解心理测量与物理测量的差异?答:心理测量跟物理测量相比,有两点突出差异:一是间接性;二是要抽样进行。例如:一袋大米的重量,可以直接用秤来称量;一般不必先抽样测一部分再根据此结果去作总体推断。人的学业成绩、品德、智力水平、人格特点等,是内隐潜存于主体内部,不能直接观察但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又会决定其行为表现(包括动作、语言、情绪,乃至内部思考的种种行为表现),是个休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内部特质、因此,对受教育者心理特质的测量只能设置一定情境,施以特定刺激,以引发出代表性行为样本,在对之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
9、的量尺上指定值、这样,来间接推论其内部心理特质的实有状态和水平。12、数据有哪些种类?答: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数据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从数据的来源划分,可把数据分成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和人工编码数据)计数数据是以计算个数和次数获得,多表现为整数。测量评估数据是借助测量工具和评估方法对事物的某种属性指派给数字后获得的数据。13、什么是次数分布?统计次数分布的方法有哪些?答:所谓次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次数多少的情况,或者是这些数据在数轴上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次数多少情况或者是这批数据在数轴上各个区间内所出现的次数多少的情况。次数分布是对数据分布最简单、最直接的描述,在许多情况
10、下,我们把数据分布和次数分布看成同义词。统计一批数据的次数分布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按不同的测量值逐点统计次数。第二种方法是为了减缩数据,以区间跨度来统讨一次数。14、对“以下累积”和“以上累积”的次数分布表是如何累积的?答:“以下”累积次数分布,其目的在于反映位于某个分数“以下”的累积次数共有多少。因此在编制“以下”累计次数分布表时,我们是从表的下面最低组往最高组方向依次累积。“以上”累积次数分布表,其目的在于反映位于某个分数“以上”的累积次数共有多少因此在编制“以上”累积次数分布表示表时,我们是从表的上面最高组往最低组方向依次累积。15、什么是散点图?它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答:散点图是用平
11、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图形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散点图适合于描述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它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16、什么是线形图?它有什么应用?答:线形图是以起伏的折线来表示某种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演变趋势的统计图,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也适用于描述一种事物随另一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模式,还可适用于比较不同的人物团体在同一心理或教育现象上的变化特征及相互联系。17、什么是条形图?条形图和次数直方图有什么不同?答: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长条来表示各个统计事项之间的数量关系。构成条形图的长条类似于次数直方图中的直长方条。所不同的是,次数直方图中的直方长
12、条是紧密排列,适用于刻画连续性变量的观测数据;而条形图通常用于描述离散性变量(如属性变量)的统计事项。因此,条形图在教育事业基本情况统计中较经常用到。18、什么圆形图?其应用特点是什么?答:圆形图是以单位圆内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形面积的百分比来表示各统计事项在其总体中所占相应比例的一种图示方法。在这里,整个圆代表所研究事物的总体,各扇形可用不同的色调加以区别,分别代表对总体事物进行分类后的统计事项;扇形的面积比例大小,完全依某一统计事项在其总体事物中的比例大小而定。因此,圆形图有其独特的功能,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19、如何阅读次数分布表?答:阅读次数分布表应注意掌握以下儿个方
13、面:(1)认清和明确对组线表达方法的规定,特别注意表述组线和实际组线在不同表示方式下的关系。 (2)在理解各组组线的内涵之下,能够对各组的简单次数、相对次数、累积次数等数据作出正确的解释。(3)在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需要留意两组数据的总个数是否大体相等。在总个数相差较大情况下,一般宜从相对次数的数据出发进行比较。(4)在有累积次数的统计资料中,阅读过程要注意到这种次数(或相对次数)累积的方向。累积方向不同,其相应的数据的解释也有所不同。20、举例说明相对次数分布表的用途。答:相对次数就是各组的次数与总次数之间的比值。当我们阅读相对次数分布表时,相对次数(当然是小数)较大的组,则说明落人该组内的
14、数据个数占全部数据个数的比例也较多;反之,则较少。相对次数分布表与简单次数分布表各有不同的用途,它们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相对次数分布主要能反映各组数据的百分比结构。因此,当我们侧重关心各组次数的相对比例结构时,通常要编制相对次数分布表。例如,我们在研究高教自学考试合格率问题时,可能对一些课程的考试成绩按分数段进行统计归类。由于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专业自学考生人数可能相差很大,而研究各分数段里的考生人数简单次数分布意义不大,故我们要编制相对次数分布,以便进行比较研究。21、如何绘制次数多边图?答:次数多边图是利用闭合的折线构成多边形以反应次数,变化情况的一种图示方法绘制步骤如下:第一,以细
15、线条标出横轴和纵轴(取正半轴即可),使其垂直相交。横轴代表测验分数的量尺,纵轴为次数的量尺。要求在横轴上最低组与最高组外各增加一个次数为零的组,其目的在于构成闭合的多边形。第二,在两轴所夹的直角坐标平面上,分别以每个组的组中值为横坐标,相应的次数为纵坐标,画出各个点第三,用线段把相邻的点依次连接起来,连同横轴,构成一个闭合的多边形,即是次数多边形。22、次数分布曲线有哪些类型?答:次数分布曲线按其形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1)单峰对称分布曲线。 (2)非对称曲线,即通常所说的偏态分布。 (3)倒U形次数分布曲线,是以线的形状近似倒U字而得名。 (4) J形次数曲线,是以线的形状近似J字而得名,
16、教育心理学上的学习遗忘曲线,属于这种曲线。(5)多峰形状次数分布。23、如何绘制累积次数曲线图?答:绘制累积次数曲线图的方法如下:(1)画纵轴和横轴。以细线条标出横轴和纵轴(取正半轴即可),使其垂直相交。纵轴为累积次数的量尺,横轴代表测验的分数量尺。(2)对于“以下”分布来讲,各个坐标点的位置,其横坐标是各组的实限,纵坐标是累积的次数。(3)用连续光滑的曲线把点的轨迹连起来,再与横轴上最低组的实下限所在点连起来,形成“S”形曲线。24、绘制散点图的要求是什么?答:绘制散点图的要求如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轴一般代表自变量,纵轴一般代表因变量。(2)点的描绘依二元观测数据而定,但在具体描
17、绘时应注意用细线画坐标轴,用稍粗黑的点描绘各个坐标点,点位置的确定按平面几何学中的方法)。(3)注意图形的比例要恰当和应有的图注说明。25、绘制线形图的要求是什么?答:绘制线形图的要求如下:(l)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轴一般代表自变量,纵轴一般代表因变量。(2)根据有关统计事项的具体数据,再由横纵两轴所决定的平面上画记圆点,然后用稍粗一些的线段把各相邻的点依次连接。(3)在同一图形中,允许划若干条(一般不超过三条)不同的线形图,以便比较分析。但要用不同形式的折线,如虚线、实线、点划线和不同颜色的折线等加以区分,并在图形的适当的位置上标明图例。26、绘制条形图需要注意什么?答:绘制简单条形图特别
18、要注意两点:(1)各个直方长条的宽度要相同,色调要一致。(2)相邻长条之间的间隔要恰当,根据统计事项的多少以及直方长条的宽度来权衡,一般说来,这种间隔大约为直方长条宽度的0.5一1倍。绘制复合条形图要注意以下几点:(1)各类直方长条的宽度要相同。(2)不同类型的直方长条宜用不同的色调加以区别,并在图形左上方适当位置上标明图例。(3)把要比较的统计事项的直方长条相互分开,其间距一般取长条宽度的1一 1.5倍。27、绘制圆形图的主要步骤是什么?答:绘制圆形图的主要步骤有:(1)以适当的半径作一圆,代表事物全体。(2)分别以各统计事项在其总体中的比例乘以圆周角(即3600),求出各相应扇形的圆心角。
19、(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依次用量角器把各个圆划分成若干个扇形部分,并在其中标上各自的百分比数值。(4)用不同的色调对不同扇形加以区分,并在图形的右边标上图例以便阅读。(5)在图形的适当位置上,注明总体事物的数量,以弥补圆形图中只出现相对数而无绝对数的缺陷(也可把总体事物的数量体现在图例中)。(6)注意整个图形的对称与协调,在图形上边适当的位置上标出图序与图例。28、什么是集中量数?集中量数有哪些种类?答:观测数据不仅有离散性的特点,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具有向某点集中的趋势,反映次数分布集中趋势的量数,叫集中量数。集中量数通常是量尺上的一个点(数)。集中量数因计算目的不同和应用的具体数据的特点不同,
20、可有多个种类,但最常用的是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其中算术平均数可谓是最普通的一个集中量数。29、集中量数有何作用?答:集中量数的作用有三个: 第一,向人们提供整个分布中多数数据的集结点位置;第二,集中反映一批数据在整体上的数量大小;第三,是一批数据的典型代表值。它可用来进行不同次数分布间的比较,以判明一批数据和另一批数据在数据全貌及分布特征方面的数量差异。30、平均数有何运算性质与特点?答:算术平均数具有以下几条运算性质:(1)数据组全部观测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之和必定为零。(2)每一观测值都加上一个相同常数C后,则计算变换后数据的平均数,等于原有数据的平均数加上这个常数C。(3)每一观测值
21、都乘以一个相同常数C后,这样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其值等于原数据的平均数同样乘以这个常数C。(4)对每个观测值作线性变换,即乘上相同的常数C后,再加上另外一个常数d,则计算变换数据的平均数,其值等于原数据的平均数作相同线性变换后的结果。 算术平均数的特点:算术平均数具有反应灵敏、确定严密、简明易懂、概括直观、计算简便,并能作进一步的代数运算等优点,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集中力量数。31、应用差异量数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答:应用差异量数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两个次数分布的数据在测量单位上是不同的。其次,在一些特别场合下,尽管两组数据的测量单位相同,但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差太大,则这两组数据的差异量数一般
22、也不宜直接比较。32、为什么要计算差异系数?答:因为以平均差和标准差这些差异量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是不够合理的。而差异系数是一种反应相对离散程度的系数,即相对差异量数。它消去了单位,因而适合于不同性质数据的研究与比较。33、未归类数据确定各数的百分等级主要步骤是什么?答:步骤简述如下:第一步:把观测数据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第二步:按不同的数据逐个逐个地统计次数(不必分组归类),并把他们列表记录。第三步:从低端开始向高端方向,计算各个观测点数据以下的累积次数(注:不包括本得分点的次数)。第四步:计算各观测点数据的“以下累积相对次数”,即比例数。计算方法是把“以下累积次数cf除以数据总个数n”
23、。第五步:确定各观测点数据的百分等级PR,其计算方法是把各数据“以下累积相对次数”乘上100即得之。34、差异量数有什么作用?答:差异量数是根据全部数据按有关公式计算出来,其单位与原始数据的单位相同。差异量数一方面作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概括化特征量数,可以大体判断一组数据与其中心位置的平均差异程度,还可以用这些差异量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除此之外,由于数据的中心位置通常是用平均数或中数这两个集中量数来刻画的,因此,差异量数和集中量数是相互联系的。差异量数大,说明数据偏离集中量数所在位置的程度也较大,因此,用集中量数来代表一组数据时,其代表性就没那么好。反之,差异量数小,则说明集中量数的代
24、表性较好。35、标准差有什么运算性质?答:标准差具有如下运算性质:(1)全组数据每一观测值都加上一个相同的常数C后,计算得到的标准差不变。 (2)若每一观测值都乘以一个相同的常数C,则所得到的标准差等于原标准差乘以这个常数的绝对值。 (3)每个观测值都乘以同一个非零常数C,再加上另一个常数d,所得数据的标准差等于原标准差乘以这个常数C。36、如何计算一组数据的百分等级?答:对于未分组的一大批观测数据,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各个观测数据的百分等级。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把观测数据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第二步,按不同的数据逐个逐个地统计次数,并把它们列表记录;第三步,从低端开始向高端的方向,计算各个观测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与测量 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 统计 测量 答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