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智慧社区-智慧物业解决方案(完整版).doc
《中国移动智慧社区-智慧物业解决方案(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智慧社区-智慧物业解决方案(完整版).doc(145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中国移动智慧社区解决方案中国移动数字智慧社区解决方案郑州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3月138目录第一章智慧社区综述1一、前言1二、智慧社区的建设背景21物联网时代即将来临22.1.物联网介绍22.2.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及应用42手机移动支付前景看好,将进入大规模推进阶段52.1.我国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现状52.2.我国手机支付市场发展趋势7三、智慧社区的总体规划91智慧社区的基本概念92智慧社区的发展与现状93智慧社区的主要特点94智慧社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05设计标准11四、智慧社区的总体结构11第二章智慧社区介绍11一、智慧社区与智能卡11二、智慧社区建设目标121系统建设总目
2、标132智慧社区的定位133智慧社区网路拓扑图144智慧社区整体功能框架15三、中国移动智慧社区手机运维中心管理功能15四、卡片选型介绍:RF-SIM卡161卡片选型:162RF-SIM卡的特性163RF-SIM卡通讯特征:164POS机读、写卡机制175信息结构17第三章智慧社区设计方案18一、基础信息完善18二、全面数据共享18三、实现集中控制18四、智慧社区行社区19五、项目实施效果20第四章智慧社区中心平台21一、智慧社区中心平台管理系统介绍211系统结构212系统功能213系统的安全性22二、智慧社区平台管理中心231系统参数设置232终端管理233用户管理244系统数据管理24三、
3、智慧社区平台制卡中心24四、智慧社区平台结算中心251结算中心基本功能252商户管理与结算253清分、清算264统计分析26五、智慧社区服务平台261WEB查询服务272电话语音查询服务273触摸屏自助信息查询294数据统计分析及辅助决策系统29第五章智慧社区中国移动手机运维平台29一、系统设计目标29二、体系架构301系统结构示意图302业务流程示意图313系统设计原则314系统采用技术315系统架构316客户资料统一管理327业务资源统一管理328全业务受理329客户综合保持管理3210灵活的业务开通方式32三、手机智慧社区运维平台-智慧社区端321系统业务流程322系统管理333用户登录
4、334手机短信发送或接收345手机短信模式流程356平台总体功能35四、通用信息管理平台平台36五、档案管理平台37六、短信管理平台371完成功能372控制台373短信发送384短信收发385统计信息38七、手机STK菜单38第六章智慧社区商务消费及小额支付系统46一、消费方式461商务消费系统结构图462POS消费方式473.1中心管理473.2网点消费473.3物业收费47二、消费POS机主要功能特点47三、系统POS运行模式48四、系统POS机数据采集48五、收费终端481商务消费POS机482超市智慧社区收现POS机503移动手持POS机513.1产品简介513.2产品功能513.3产
5、品特点513.4技术参数52第七章智慧社区身份识别管理系统52一、人员进出身份识别管理52二、智能卡门禁管理系统531系统功能532产品特性543读卡器系列54三、IC卡门锁管理系统551系统介绍552门锁功能特性563技术参数564表面处理56四、远距离车辆出入管理系统571系统概述572系统特点573系统功能594系统设计59五、智慧社区工作考勤管理系统651系统概述652指纹考勤认证系统介绍653指纹考勤认证系统结构图664指纹考勤认证系统特点665系统功能676考勤管理软件687考勤机69六、智慧社区信箱门锁管理系统701系统介绍702系统特性713智慧社区信箱门锁结构图724使用流程
6、73七、电子巡更系统731系统概述732系统设计743产品特性74八、社区在线门户系统761系统介绍762系统模块设计77第八章智慧社区能源管控系统80一、非接触式IC卡预付费水表系统801系统简介802系统特性803技术参数81二、非接触式IC卡预付费电表系统821系统简介822系统特性823技术参数83三、卡预付费燃气表管理系统841系统简介842功能介绍853系统设置854系统特性865技术参数866购气过程87四、智能公共照明系统(路灯自动控制系统)881系统介绍882系统功能883系统特点884通讯版系统结构图89第九章智慧社区自助缴费系统89一、系统简介89二、系统组成90三、自助
7、缴费方案901需求的特殊性902方案一、银联充值、物业代收代缴903方案二、银联充值、住户预付、物业代收代缴:914方案三、银联代收代缴:92四、自助圈存缴费流程921网上自助圈存922电话语音圈存943圈存机自助圈存95五、社区卡圈存机96第十章智慧社区安全防范系统96一、公共设施监控及周界防范报警系统961闭路电视监控及周界防范系统概述962设计依据973设计原则984闭路电视监控及周界防范系统原理985摄像机、红外对射探测器安装位置996闭路电视监控及周界防范系统设计方案论述100二、楼宇对讲与家庭安全防范系统1011概述1012设计标准、规范及依据1013系统设计思想1014系统选型原
8、则1025系统功能特点1026系统组成1037对讲系统原理图104第十一章智慧社区通信网络系统104一、社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1041系统概述1042系统设计1053系统布线说明1064布线结构108二、社区数字电视系统110三、宽带接入110四、无线局域网111第十二章智慧社区扩展管理系统111一、背景音乐系统1111背景音乐广播系统概述1112设计依据1113设计原则1124背景音乐广播系统基本组成1125背景音乐系统1126扬声器位置设置113二、火警及消防控制系统114三、电子公告牌1141概述1142系统构成1153方案设计1154系统特性116四、楼宇设备自控系统1161系统介绍11
9、62系统功能1173第三方对接业务118五、社区管线系统118六、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1181概述1182实施物业计算机管理的必要性1183系统设计119七、其他子系统122八、附记:智慧社区银行联名复合卡系统1221系统介绍1222系统方案设计1233系统优势125第十三章智慧社区中国移动手机系统接口与协议介绍127一、接口与功能对应表127二、通信协议及方式129三、接口定义1291接口分类1292接口消息格式定义1313接口报文结构说明1314报文头结构131第十四章智慧社区系统安全135一、安全设计需求分析135二、安全性应用分析135三、卡安全机制1351卡安全设计遵循的原则1362卡
10、务管理安全体系方案1364.1用户RF-SIM卡以模拟逻辑加密卡工作时一区一密1364.2用户RF-SIM卡以CPU卡方式工作时一应用一密1364.3密钥不能被读出1364.4双向身份认证1364.5交易认证码1374.6中间结果不导出1374.7数据加密1373CPU卡硬件安全设计1374卡密钥安全管理1374.1卡密钥特征1374.2密钥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1385PSAM卡和相关机具的管理138第一章 智慧社区综述一、 前言当前社会体系中的一个根本矛盾,那就是一个更新的、更小的、更平坦的社会体系与相对于这个体系落后的管理和运行模式之间的矛盾,因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沿力量一直在努力提升其社会化
11、应用的水平,以构建新的社会运行模式,提高社会的运作效率和公共服务品质,满足日益复杂的社会化个性需求,改变社会功能模块零散、低效的运行状态。IBM公司开创性的提出了“智慧的地球、智慧的中国、智慧的城市”等系列构想,将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关系重新定义,从过去单维度的“生产消费”、“管理被管理”、“计划执行”,转变为先进的、多维度的新型协作关系。在这种新型关系中,每个个体和组织都可以自由地、精确地、及时地贡献和获取信息、洞察和获取专业知识,达成智慧运行的宏观效果。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慧化的实现创造了可能,它能够更透彻的感知和度量,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转变个人、企业、组织、政府、自然系统
12、和人造系统交互的方式,使其更加“智慧”,即更加清晰、效率更高、响应更灵活更及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于1974年对社区(Community)定义,可以将社区概念理解为“某一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由此可见,形成社区的四个要素包括: 1人民:社区由人所组成。不论何种类型之社区,因人聚集与互动,方能满足彼此的需求。2地方或地理疆界:以地理的范围来界定社区的大小疆界是一般人最能接受对社区的定义。 3社会互动:社区内居民由于生活所需彼此产生互动,相关的经济、交通、娱乐等系统即因此而形成。社区经
13、由不同的社会系统发挥功能,满足居民生活必需,建立社区规范。 4社区认同:社区居民习惯以社区的名义与其他社区的居民沟通,并在自己的社区内互动。同时社区居民形成一种社区防卫系统,居民产生明确归属感及社区情结。近年来中国大步跨入了信息化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与通信、信息的关系日益紧密, 信息化社会在改变我们生活方式与工作习惯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住宅提出了挑战。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希望有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家,智慧社区于是在中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并已成为21世纪建筑业的发展主流。二、 智慧社区的建设背景1 物联网时代即将来临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要求“着力突
14、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2010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这是“物联网”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意味着物联网的发展进入了国家层面的视野,将迎来新的发展黄金期。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促进物联网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等”列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
15、兴产业。2.1. 物联网介绍(1)物联网定义所谓“物联网”确切的定义,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中国是研究“物联网”的最早国家之一,早在1999年,“物联网”就已经提出, 但当时没有叫做“物联网”,而是叫做传感网。“物联网”的最直接的概念就是利用产品电子代码,还有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通过网络来实现物品的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实现点对点的互联互通。(2)体系架构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可分为三层:感知层、
16、网络层和应用层,如下图所示。首先是感知层,以二维码、RFID(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终端为主,实现“物”的识别;其次是传输层(网络层),通过现有的互联网、广电网络、通信网络或者未来的NGN网络(下一代网络) 、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处理中心等,实现数据的传输与计算;三是应用层,这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与行业需求结合,通过输入输出控制终端实现行业智能化,可基于现有的手机、PC等终端进行。图表 物联网体系构架(3)产业链介绍物联网是在当前通信网与互联网基础上的发展延伸,产业链也与通信网和互联网产业链类似,增加了部分参与者如RFID/传感器制造商、传感网节点制造商、物联网运营商这
17、几个环节,如下图所示。其中物联网运营商是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服务提供商。在我国,最有可能成为物联网运营商的就是电信运营商。首先,电信运营商拥有固定和移动的通信网络,可以很容易地采用系统集成商的解决方案来推出物联网业务;其次,运营商有庞大的用户群,这些用户群必然同时也是物联网物理信息的消费者,运营商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公共的、按照行业划分的基础物理信息数据平台,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和分发者;再者,由于物联网产业链较长,因此产业的聚合者和主导者的角色至关重要,而电信运营商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图表 物联网产业链目前,国内物联网的积极推动者当属电信运营商,各大电信运营商不仅把物联网看作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
18、发展方向,更把物联网看作是下一个“净利润增长点”。国内三大运营商纷纷加大对物联网的投入力度,并已在有些领域涉足物联网应用。中国移动率先在无锡成立物联网研究中心,紧接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相继在无锡成立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研究院。综合来看,目前中国移动在物联网起步较早走在前列,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2009年政府大力倡导发展物联网的前提下,目前均处于概念宣传和部署应用试点阶段。但中国电信对IPv6技术早有部署,目前已处在试商用阶段。另外,中国电信拥有众多的行业客户资源,后期对发展物联网将形成有利条件。而中国联通相对其他两个运营商而言,拥有最成熟的3G网络这将给物联网发展提
19、供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2.2.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及应用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给IT和通信带来了广阔的新市场。随着传感器、软件、网络等关键技术快速发展,物联网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应用领域广泛拓展,带来信息产业发展的全新机遇。实际上,物联网的部分应用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如早期电子病历、门禁系统、售饭系统等,当前比较流行的RFID标签、智能一卡通系统等。在未来,物联网将应用于交通、消费、家居、环保、政务等各个方面。尽管现在的物联网仍与理论中的功能相距较远,但是它已经开始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一些较大规模的应用已经开始出现。目前,全球主流
20、的运营商和设备商都已经开始提供移动M2M业务与解决方案,这些国内外运营商推出的手机支付、路灯监控等M2M应用都是物联网的雏形。考虑物联网技术水平、用户需求和系统成熟度等不同方面的特点情况,普遍认为物联网技术演进路线可分为信息汇聚、协同感知和泛在聚合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将会渐进式的发展,通过技术的发展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应用需求。从应用发展角度来看,物联网也将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典型应用的示范期,然后是规模增长期和全面发展期。在目前阶段,M2M(Machine to Machine)是物联网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全球主流的运营商和设备商都已经开始提供移动M2M业务与解决方案。M2M是一种以机器终端智能交互
21、为核心的、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它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目前智能交通、数字智慧社区、手机支付、食品安全管理、环保监测、人员出入管理、仓储与供应链管理等应用已在国内外小范围内推广应用,物联网的雏形已基本形成。物联网的发展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技术不断完善和市场逐步推广的过程,我国物联网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标准、技术、商业模式等都还没有成熟,相关的扶持政策尚在制定中,占据绝对优势的企业也没有出现,这就为想加入其中的企业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就目前而言,在物联网直接涉及的射频卡、射频卡读写器、智能终端、软件、网络传输、信息存储等行业,相关企业都大有机会。当前,“物联网”产业的主导者和
22、受益者和是移动通讯运营商。移动通讯运营商是物联网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整个产业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物联网中所有物联网的终端设备,包括RFID标签、读写器和无线传感器终端都必须通过网络来“互联互通”,终端采集的数据必须通过无线的方式传送到互联网上共享才有价值。而移动运营商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无线通信网络,无可争议地成为“物联网”网络支撑体系。纵观全球,物联网的建设离不开无线通信运营商,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三大运营商也纷纷布局物联网。2 手机移动支付前景看好,将进入大规模推进阶段2.1. 我国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现状(1)手机网民近年来,我国网民呈现持续增长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移动 智慧 社区 物业 解决方案 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