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附录.doc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附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附录.doc(181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目 录一、总 则1(一)导言1(二)规划思路2(三)规划原则7(四)工作要求8(五)基本规定11(六)进度安排12二、水资源调查评价14(一)基本要求14(二)降水15(三)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17(四)河流泥沙19(五)地表水资源量19(六)地下水资源量24(七)地表水水质34(八)地下水水质39(九)水资源总量45(十)水资源可利用量46(十一)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50三、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52(一)基本要求52(二)经济社会资料分析整理53(三)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55(四)供水量调查统计57(五)供水水质调查分析58(六)用水量调查统计59(七)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60(八)废污水排
2、放量调查分析61(九)供、用、耗、排水成果合理性检查62(十)用水水平及效率分析64(十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66(十二)河道内用水调查分析67(十三)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67(十四)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68四、需水预测69(一)基本要求69(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析74(三)经济社会需水预测77(四)生态环境需水预测82(五)河道内其他需水预测83(六)需水预测汇总83(七)成果合理性分析83五、节约用水85(一)基本要求85(二)现状用水水平分析86(三)节水标准与指标89(四)节水潜力分析90(五)节水目标与节水措施91(六)节水方案拟订94六、水资源保护97(一)基本要求9
3、7(二)水功能区划的补充和调整98(三)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拟定101(四)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设计条件102(五)纳污能力计算104(六)污染物入河量估算105(七)污染物控制量与削减量107(八)地表水水质保护措施108(九)地下水保护110(十)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111七、供水预测113(一)基本要求113(二)地表水供水114(三)地下水供水117(四)其他水源开发利用119(五)供水预测与供水方案121八、水资源配置125(一)基本要求125(二)基准年供需分析127(三)方案生成128(四)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129(五)方案比选与推荐方案评价132(六)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134九
4、、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138(一)基本要求138(二)总体布局138(三)工程实施方案140(四)非工程措施143十、规划实施效果评价145(一)基本要求145(二)评价内容145附录-1 河川年径流系列一致性处理办法148附录-2 地表水化学类型阿廖金分类法155附录-3 地表水水质趋势回归分析日历年与十进位年折算方法157附录-4 地表水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159附录-5 地下水化学类型舒卡列夫分类法165附录-1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综合衰减系数计算方法167附录-1 水资源系统网络图制作要求172附录-2 水资源供需分析水量平衡公式174附录-3 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原则176图表目录图1-
5、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3图1-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各部分内容间相互关系示意图4图1-3 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6图5-1 节约用水各项内容相互关系框图96表2-1 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名称及划分依据一览表25表2-2 地表水富营养化控制标准36表4-1 国民经济和生产用水行业分类表70表4-2 用水户分类口径及其层次结构71附件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附件2 全国水资源分区附件3 全国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177一、总 则(一)导言1. 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治水的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形势的变化,着力
6、缓解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水问题,水利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部署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并以水规计200283号文批复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水利部以水规计2002330号文印发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为我国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规划基础,在进一步查清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节约、优化配置、积极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
7、的可持续发展。3. 为编制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统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依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和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特制定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以下简称细则)。4. 编制细则的目的,一是明确各项规划任务开展的技术途径;二是界定规划有关概念与术语的定义及确切的内涵,明确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三是明确对基础资料和有关成果的要求,确保规划的统一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5.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各部分工作任务,本细则提出各部分工作所需的基础资料和成果,对资料年限、统计口径、适用范围、精确程度等提出具体要求;规范各种图、表具体内容,制作步骤与方法,表示方式与效果等
8、;对评价及预测方法进行统一规范和规定。6. 本细则包括正文及三个附件:附件1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附件2为“全国水资源分区”;附件3为“全国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7. 各地在执行本细则的过程中,请及时与本次规划技术总负责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联系,以便相互沟通,协调解决规划中的技术问题,保证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8. 各流域机构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细则,编制流域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二)规划思路1. 规划任务。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
9、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见图1-1。2. 总体思路。规划编制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综合规划信息系统建设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专题研究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实施效果评价图1-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3.
10、 技术思路。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各个环节及各部分工作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相互之间动态反馈,需综合协调。本次规划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见图1-2。(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评价,可为其他部分工作提供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可利用量的基础成果;提供对现状用水方式、水平、程度、效率等方面的评价成果;提供现状水资源问题的定性与定量识别和评价结果;为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等部分的工作提供分析成果。(2) 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要在上述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的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
11、源配置提供可行的比选方案。同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开发利用程度开发利用水平与效率开发利用存在问题水资源调查评价水循环规律与参数分析水资源数量、质量评价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总 则落实任务、明确思路、程序、途径与成果要求水资源配置的可能方案水资源保护水功能区划总量控制与生态保护节约用水潜力估算效果与代价需水预测发展趋势与需求生活、生产与生态需水城乡及区域需水可能抑制需求的措施和方案供水预测开发可能与潜力地表水、地下水供水方案其他水源开发潜力与方案可能增加供水的措施和方案地表水地下水其他水源纳污能力排污总量保护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方案增加供水方案抑制需求方案需水量节水量控制目标可供水量用水需求水资源配置各种
12、组合方案供需分析方案比较与判别推荐配置方案特殊干旱期对策水质水量总体布局非工程措施实施计划工程措施实施方案实施效果评价图1-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各部分内容间相互关系示意图时,在吸纳水资源配置部分工作成果反馈的基础上,提出推荐的节水及水资源保护方案。(3) 需水预测和供水预测。供需水预测工作要以上述四部分工作为基础,为水资源配置提供需水、供水、排水、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预测成果,以及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可能组合方案及其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为水资源配置提供优化选择的条件;预测工作与以上各部分工作相协调,结合水资源配置工作经过往复与叠代,形成动态的规划过程,以寻求经济、
13、社会、环境效益相协调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4) 水资源配置。应在进行供需分析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证与比选,确定合理配置方案。水资源配置以统筹考虑流域水量和水质的供需分析为基础,将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紧密联系,按照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水资源配置在接收上述各部分工作成果输入的同时,也为上述各部分工作提供中间和最终成果的反馈,以便相互叠代,取得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同时为总体布局、水资源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选择及其实施确定方向和提出要求。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见图1-3。(5)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要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合理配置结果,提出
14、对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建议,提出水资源调配体系的总体格局,制定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综合措施及其实施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检验。 现状供需分析水与经济社会推荐合理配置方案供需分析计算水量水质规划方案集生成分区平衡节点平衡可持续规划方案比较水系统及配置方案作用效果比较与判别抑制需求保护生态环境增加供给用水需求 控制目标 可供水量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社会经济环境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用水与供水公平高效图1-3 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4. 规划重点。突出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容量分析、水资源配置等方面。通过水资源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和可利用水资源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变
15、化趋势,客观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规划方案制定以及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在节约、保护的前提下,研究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根据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和经济社会发展预测,研究水资源宏观调配指标,确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合理用水指标,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根据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水资源管理等提供政策性建议。做好规划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注重水资源问题的同时,更要重视其与经济社会的紧密联系,做到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第二,在注重工程项目布局和规划的同时,更要加强管理等非工程措施的安排;第三,在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更要重视水资
16、源的节约与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综合规划要突出水资源配置思路、格局、措施的总体安排,规划的对策措施要有指导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三)规划原则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全面规划。制定规划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管理等做出总体安排。要坚持开源节流治污并重,除害兴利结合,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与农村、流域与区域、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等关系。2. 协调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模、水平和速度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城市发展、生产力布
17、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3. 可持续利用。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当地水与外流域调水、水利工程供水与其他多种水源供水。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4.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确定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模式与对策,提出各类用水的优先次序,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重点。5. 依法治水。规划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认真研究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问题。制定有关水资源管理的法规、政策与制度,规范和调节水事
18、活动。6. 科学治水。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法和规划思想,科学配置水资源,缓解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科学管理水资源,制订出具有高科技水平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四)工作要求1. 协调各类规划关系。为保障规划工作的有序进行,一要协调好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之间的关系,突出综合规划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并与综合规划成果相衔接;二要协调好全国规划与流域规划、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之间的关系,本次规划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规划,各流域机构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各尽其职,组织流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规
19、划工作,经过协调后,在形成流域规划初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全国平衡和协调,再经上下多次成果协调,最后形成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2. 做好与相关规划的有机衔接。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等国家计划及相关规划为基本依据。制定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生产力布局以及国土整治、生态环境建设、防洪减灾、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有机衔接,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采用技术、法律、经济和管理等手段和措施,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3. 把握规划深度。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应涵盖有关专业规划的总体思路、布局与方案,为制定相关
20、专业规划提供依据,要对专业规划的编制或修订具有指导作用。全国规划重点在流域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进行水资源的宏观配置,把握全国水资源配置的总体框架、发展方向和重点。流域规划重点反映跨省或省际河流的水资源配置和宏观管理,针对流域水资源配置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把握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方向和重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水资源特点,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步骤,因地制宜地做好区域水资源的配置与管理。4. 加强规划的组织与协调。要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资料和有关研究成果,组织和动员各种力量开展规划工作,保证规划工作的
21、顺利开展。要合理划分规划工作阶段,注重规划各个环节间的协调,适时有序地进行有关流域及区域基础资料和有关规划指标与中间成果等方面的协调与汇总,按时提出阶段性汇总成果。5. 求实创新地编制规划。规划编制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国情、水情和各流域、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以解决重大水资源问题为出发点,按照科学和求实精神编制规划。同时,规划编制应具有较高的起点和前瞻性,要在思想、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采用现代的规划手段和方法,按照“四新”(新思路、新资料、新方法、新技术)的要求编制规划。6. 提高规划开放程度。规划要全面总结、合理吸收已有的规划和有关研究成
22、果,坚持科学性、公正性和民主性,充分发挥专家的积极作用和规划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规划的开放程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7. 协调统一、平衡汇总。本次规划的编制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国按照统一的要求开展工作,对涉及全局性的问题,应提出宏观控制的目标与方向,采取上下协调的方式确定;规划基础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采取自下而上逐级进行平衡与汇总。工作方式采取一次性布置任务,分阶段开展工作,保持各阶段工作相互衔接,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式分批提交规划成果,分期进行阶段成果的平衡、协调与汇总,并按流域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反复协调平衡。8. 加强规划的基础工作。要保证基本资料的
23、真实性与合理性。有关规划的基础资料、发展指标、定额,以及规划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深入做好调查研究和专题研究工作,各流域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按要求进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及时提交相关资料与成果(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见附件1)。9. 严格控制规划进度。各地要遵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安排开展规划工作,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加强协调、严格管理,保证工作进度。对于以往规划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确保规划工作按进度计划顺利进行。10. 确保规划成果质量。各层次规划都要严格按照细则的要求开展工作,特别要重视与规划有关的基础数据一致性的审查、复核与分析工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水资源 综合 规划 技术 大纲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