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doc
《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doc(23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为促进学院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结合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学院实际,学院对“十二五”期间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并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一、“十二五”工作总结十二五期间,学院恪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坚持机制、体制创新,加强校企战略合作,丰富校企合作内涵,促进校企共赢,形成了企业与学校发挥各自教育资源优势,共同、全程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长效机制。(一)人才培养1.突出“校企相融,产学互动”办学特色,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坚持“依托企业、立足行业、面向全国、围绕职
2、业、服务就业”的原则,努力探索企业办职业教育的规律,发挥校企一体化的办学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新型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探索实践并形成了“2+1”、订单式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教育教学链与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产业产品链深度融合,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切性和实效性,在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学院积极联系拓展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结合专业特点要求,经实地考察协商,自2011年以来新签或续签校企合作协议书(有效期三年)的企业达26家,使学院校企合作单位达56家,能满足学院各专业认识性实习和顶岗实习
3、要求。学院在行业内部还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为我省的行业*、魏桥创业、*、恒邦冶炼等公司培养了大批一线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员工,为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提供了有效的服务。2.强化校企紧密合作,开展工学深度融合学院依托集团的雄厚经济实力和社会资源,将学院基础设施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纳入企业整体建设规划,与企业共建、共用教学、实习实训和生活设施,扩充了学院的教学设备,满足学院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要求,使校企双方实现了在人才培养中学院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学院开设的2*个专业均与企业合作建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各专业与企业共同分析岗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方向,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4、,将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的内涵融入到教育教学实施过程,多途径、多形式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着力培养行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到企业后上手快,工作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岗位胜任力,受到行业企业的青睐。(二)内涵建设1.加强专业建设,突出行业特色学院紧紧围绕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构建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框架,主动适应集团、行业和我省“蓝黄”经济区建设,围绕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以优势和特色专业为核心,充分融合相关专业,打造形成了冶金化工、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财经等5大专业群。以现代高职教育理念的更新为先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端
5、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按照导向性、前瞻性、效益性的原则,在全院专业群中遴选设立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会计电算化、应用化工技术5个具有明显专业优势和较高社会声誉的院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专门修订和完善了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支持和鼓励专业建设,并划拨专项资金300余万元用于专业建设,学院专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截止到目前,学院有冶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省级特色专业。进一步完善“梯队式”的专业结构体系和建设规划,不断加大以冶金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为主的优势专业群建设,着力培育“以行业为依托,以典型冶
6、金生产过程为核心”的专业特色。冶金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获得支持建设资金370万元。以集团职教集团挂牌为契机,以我省名校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制定了冶金技术等九个专业建设项目方案。依据人才需求分析,新申报增设了建筑工程技术等五个新专业获得批准。2.完善课程建设,全面开展精品课创建学院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理念,把课程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基础与核心,以精品课程建设提升内涵建设水平,以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形成为主线,进行全面课程改革。不断完善精品课建设相关的支持政策办法,紧紧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遵循高职人才成长规律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理念,以专业核心课
7、程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精品课创建,形成了教研室、系部和学院三级课程建设管理工作体系。截至目前,学院共有省级精品课程15门、院级精品课程42门;省高校优秀科研计划项目1项、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课题2项、全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2项、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1项、省教育厅科研成果4项、院级教科研立项14项。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学院修订了教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教科研成果管理办法和教材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配套出台了2013年度教科研项目管理实施方案和2013年度教科研成果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师开展教科研的积极性。近五年来,承担的中国铝业公司科技研发项目氧化铝生产仿真教学系统的研发顺利通过鉴
8、定;完成省教育厅审批的立项课题;我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3项;组织申报省教育厅的7项科研项目获准立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67篇、出版教材著作6部。(四)师资队伍建设1.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一是推进人才引进计划。为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满足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需要,近五年共引进具有企业工作实践的教师38人。二是完善职称结构。理顺了职称评审渠道,积极开展教师职称申报和评定工作,成立高校教师职务中级评审委员会,近五年共有19人通过高级职称评审,16人通过了中级职称评审。2.多措并举加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一是外出学习培训。近五年组织62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培和省培工作,组织2名教师参加国内
9、访学项目;组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外出培训。二是进企业实践。为强化教师的双师素质,学院出台教师进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组织教师参加了进企业实践。三是内部培训。通过说课、说专业等专题培训、聘请专家、学者来校交流等形式,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3.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学院重新定位教师岗位职责,出台教学运行、教学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制定了8个配套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促进学院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均衡发展,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奠定了建设高职院校合格教师队伍的基础。4.打造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积极发挥校
10、企一体、师资共建的优势,选聘优秀人才到校任教,聘请一线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各专业建立了18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兼职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同时,近三年,学院从山铝企业技术人员队伍内,增选了56名内部培训师作为兼职教师,壮大了兼职教师队伍。(五)校企合作1. 加强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学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需求建设相关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并以此为依托组织开展了大量的教研、教改与合作创新活动。学院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并与校企合作单位进行教研、科研等方面的务实合作。依据专业特点和教学培训要求,组织学院教师与相应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实验、实训条件进行
11、改造升级,并对急需项目进行自主研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冶金技术专业的“&生产仿真教学系统”就是我院与公司相关部门以校企合作的方式研发完成的*公司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已成为冶金专业实训教学与企业员工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方面重要的训练平台。该项目经科技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先后荣获2012年中国*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我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充分利用企业办学的优势,借助集团教育集团的平台,整合集团各成员单位相关资源,不断增强学院的产学研工作与企业契合度。并通过公司投资和校企合作的方式,新建、扩建了一批实验、实训场所,使其基本满足职业培训、
12、技能鉴定、比武竞赛和社会服务、应用技术研发、生产、创业、咨询等功能要求。计算机系与化学品公司合作研发的“*生产设备管理系统”已作为我省省级科研项目予以立项;学院经管系与集团财务部、计划经营部、市场营销公司和物流配送中心联合建立的ERP沙盘模拟实训系统将经济数学、财务会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生产经营的相关知识恰当的运用其中,使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发挥到极致,为经管类专业全方位对接企业生产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此系统不仅能满足对口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要求,还为相关专业师生提供了先进的实物教学实验实训环境和良好的研究开发平台,并对地方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与指导做出贡献。2.认真做好“*
13、杯”第八届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相关工作2014年完成“*杯”第八届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相关工作,抓住“*杯”第八届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公司举办的有利时机,提前策划,周密部署,与有色人才中心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与5*家行业内外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聘请了大赛优秀选手担任学校客座讲师。 (六)社会服务学院作为铝行业唯一的一所职业院校,它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同时也在企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院在承担企业员工培训的同时,积极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式、内容、课时、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索培训新路,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合理、可行的培训计划,并由学院负责具体实
14、施,企业对培训质量与培训效果及时反馈。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学历学位教育。近几年,先后与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等近10所高等院校合作,举办了机电、化工、冶炼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班,培养企业急需人才。学院组织承担了相关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三支队伍培训组织,近五年,先后组织举办了氧化铝制取工、铝电解工、机修钳工、电焊工、汽车驾驶员等30多个工种职业技能晋级培训班,完成了*市“*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类比武竞赛活动;承担了国家行业特有职业、我省通用职业的技师、高级技师以及“金蓝领”等高技能人才晋级培训、鉴定评审等工作;组织完成相关企业员工与本校学生
15、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与颁证4000余人次,鉴定合格率为82%。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做好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培训。近两年,承担了机械制造技术等六个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任务。来自江苏、甘肃和山西的42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参加了培训。(七)管理体制改革学院的办学特色是“校企相融,产学互动”。学院的管理体制与企业高度相融,精干高效。20112014年,学院进一步完善了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明确了院系两级责、权、利关系;进一步深化了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办法,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淘汰机制;加强学生工作改革,实
16、施职业素养教育模式,建立了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出台教学运行、教学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院逐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结合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修订了学院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等制度,坚持领导和教师听课和同行评议制度,逐步引入企业和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规范教学过程,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形成了计划、执行、督导检查、处理反馈的循环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学院总体就业率95%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85%以上,用人企业满意度连续五年达100%。学院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
17、加各类技能大赛、技术比武,不断丰富参与竞赛活动的类型与级别,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多元选择,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在历年我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竞赛中,荣获“机械产品数控加工”和“电气自动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二等奖、“计算机网络组建及信息安全技术”、“会计核算与信息化应用”、“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项目三等奖;在历年*市第三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竞赛中,荣获“复杂部件造型与加工”项目一等奖、“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组建及信息安全维护”二等奖。(八)校园文化建设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职
18、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将企业文化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提升校园文化品位。1. 推进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制定实施学生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和职业素质教育课堂实施方案,建立学生竞争力模型,开展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形成大学生教养手册,教会学生“会吃饭”、“能竞争”的两个本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职业素质教育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专题系列讲座,使学生掌握职业素质提升的方法途径,提升学生基础素质;设计开展了每周一次的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主题班级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推介会、人生观价值观讨
19、论等主题班级活动,以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以“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导向,创建富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每年一次、为期一个多月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对打造富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以学术讲座、职业技能竞赛等科技文体艺术十几项精品系列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拓展学生职业技能方面效果显著。 组织学生参加行业、企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行业特色、企业文化和对社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其与企业和社会的融合能力。学院的各种学生社团定期开展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了展
20、示自我、丰富自我的舞台,在培养学生特长和文化艺术素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九)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员工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市场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层次、结构不够合理,未形成高水平的教科研团队和名师,社会服务能力不强。三是学院内涵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二、现状分析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先后经历了*业余工学院、*职工工业大学、集团职工大学的历史沿革。学院是我国首批试办高职院校,1998年开始试办高职,从内部职工教育迈向面向培养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2004年7月,经我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为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办学*年,长期积淀形
21、成了自己的特色教育教学模式,冶金技术、炭素加工专业为我省所独有,形成了以有色冶金、有色机电为特色的专业群。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6万多各类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并在行业内外成为骨干中坚力量。开展各类培训50万余人次,是中国*业及中国行业著名的技术人才摇篮之一。(一)宏观政策情况2014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明确规定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10月30日,国家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
22、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财教2014352号)指出,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当不低于12000元。我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1249号)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力量办职业教育与政府办职业教育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政策。49号文明确指出,“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鲁政发201249号文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13126号)指出,“2014年研究制定高职院校、技师学院生均预算内经费拨款标准,2015年全部落实到位,并逐步提高拨款水平”,“积极探索
23、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办学模式,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兴办职业教育,支持集团化办学、区域合作办学”。2015年2月份,我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建立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意见,意见提出全省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2016年达到11000元,2017年要达到12000元。尽管该意见还不能完全解决企业办学生均拨款资金来源问题,但是学院享受生均拨款待遇指日可待。这表明企业办学尤其是央企办职业教育将纳入地方职业教育发展框架内,政策保障与政策支持切实可靠,生均拨款将在近期得到实现。对学院而言,面临着难得的政策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二)生源情况我省目前公办高职(专科)院校58所,民办院
24、校19所。我省生源从2008年以后开始下降,2012年到达谷底,2013年开始回升, 2018年将到达峰顶,2019年略有下降后进入相对平稳期,为办学提供了稳定的生源保证。学院面向全国19个省份招生,其中80%面向我省招生,我省2013年普通高考生源47.8万人,2014年达到51万人,2015年后均在50万人以上,为学院办学提供了生源保证。随着发展,学院将向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申请更多招生计划,争取每年35004000人计划。同时学院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保障生源,加强与有色强省、大省的部分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扩大生源来源渠道。(三)就业情况学院是我国首批试办高职院校,长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院 十三 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