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
《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改中期评估指标体系.doc(15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附件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期评估核心指标体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2011年1月27日一、目的建立实用、有效的核心指标体系,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进展和效果进行评估,总结有益经验进行推广,找出执行中的不足并予以改进。二、指标选取的原则第一,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中心。紧紧围绕实施方案的核心改革任务和关键改革措施展开,反映改革措施与产出结果之间的逻辑和因果关系,并对下一步推进工作起到促进和导向作用。第二,以过程监测和短期产出评估为重点。侧重于医改方案实施的过程监测和短期产出评估
2、。过程监测主要围绕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加强医改政策执行能力建设等近期工作展开。短期产出评估,侧重于群众得实惠、体制机制建设和满意度测量。第三,以指标数据的可获得为基础。指标数据应利于开展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具有通用性,并且要易于采集,立足于基线数据可获得的基础上。三、核心指标体系(一)改革进展(侧重于重点改革任务的落实情况)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1)三项基本医保制度参加率指标意义:体现扩大医保覆盖面的工作进展和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情况。计算
3、公式:三项基本医保参加率 如累加超过100%,按100%计,并要详细说明原因。=(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加人数+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参加人数+新农合参加人数)/区域内常住人口 统计数据来源:统计局数或户籍人口数100%注:同时分别计算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保率、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或城镇居民参保率和农村居民参保率。数据来源: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新农合)部门报表(2)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指标意义:体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大病”的保障水平和疾病经济风险分担程度。计算公式: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当年参合人员实际报销的住院费用/当年参合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总费用 政策
4、范围内住院总费用:指符合报销目录内的住院总费用。100%;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当年参保人员实际报销的住院费用/当年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总费用100%;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当年参保人员实际报销的住院费用/当年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总费用100%。数据来源:统筹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报表(3)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比例指标意义:体现门诊统筹 判定标准:出台门诊统筹相关文件,并已实施。的工作进展和参保人群受益面情况。计算公式:新农合实行门诊统筹比例=新农合实行门诊统筹的地区数/新农合统筹地区总数100%;城镇居民医保实行门诊统筹比例=城镇居民医保实行门诊统筹
5、的地区数/城镇居民医保统筹地区总数100%。数据来源:省级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报表(4)医疗救助率指标意义:反映医疗救助制度建设进展。计算公式:医疗救助率=医疗救助总人次/户籍人口数100%数据来源:省级民政部门报表2、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5)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指标意义:反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进展情况。计算公式: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判断标准:实现了省级招标、统一配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的县(区)数/区域内县(区)总数100%;数据来源:省级卫生、发展改革部门报表 (6)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指标意义:反映国家基本
6、药物的使用情况、医生处方行为和医疗成本控制的情况。计算公式:基本药物使用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基本药物(含中药饮片)、省级增补药物销售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销售总额100%数据来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抽样调查 (7)基本药物实际零售价格下降率指标意义:体现实施“零差率”等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运行情况。计算公式:数据来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抽样调查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此处包括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判定依据:关于印发县医院、县中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办规财200998号)达标率
7、指标意义:体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网络建设情况。计算公式:县级医院达标率=拥有一所及以上二甲县级医院的县(区)数/辖区内县(区)数100%;乡镇卫生院达标率=拥有一所及以上达标卫生院的乡镇数/辖区内乡镇数100%;村卫生室达标率=拥有达标村卫生室数/辖区内应建村卫生室数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率=达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辖区内应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100%;社区卫生服务站达标率=拥有达标社区卫生服务站数/辖区内应建社区卫生服务站数100%。数据来源:省级(县级)卫生、中医药、发展改革部门(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比例指标意义:反映城市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情况和人事制度改革
8、成效。计算公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比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总数+乡镇卫生院人员总数)100%数据来源:县级卫生、中医药部门报表(同时请提供乡村医生数)(10)千人口全科医师数指标意义:体现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情况。计算公式:千人口全科医师数=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的执业(助理)医师数/区域内常住人口数1000数据来源:省级(县级)卫生、中医药部门报表(1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比例指标意义: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情况。计算公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比例=实行综合改革 判断标准:县级部门已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
9、合改革的文件(包括人事制度、绩效工资改革、补偿机制改革,请提供文号和文件电子版),且已开始实施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0%;数据来源:省(县)级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报表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1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率指标意义:反映各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计算公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率=全部开展9类1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县(区、市)/辖区内县(区、市)总数100%注:重点考核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高血压管理率、糖尿病管理率三个指标。 数据来源:省(县)级卫生部门报表(13)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任务平均完成率指
10、标意义:反映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工作进展情况。计算公式: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平均完成率=(各类公共卫生服务专项任务完成率)/实施项目数数据来源:省级卫生部门报表(14)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实际水平指标意义:反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实际水平和公共财政投入的及时到位情况。计算公式: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实际水平=中央、省级、市级、县级财政按照人头给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实际到位金额/同期辖区内常住人口;数据来源:各级卫生、财政部门报表5、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暂不列量化指标,拟做专题的定性评估。请省卫生行政部门报送省级及国家级试点城市改革的基本情况、初步成效、困难与问题、下一步工作打算与建议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期 评估 指标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