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控制电路设计.doc
《恒温控制电路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温控制电路设计.doc(27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作者 学号 系部 专业 题目 恒温控制电路的设计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完成时间: 年 月 日 题目:恒温控制电路的设计摘要:本设计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部件,采用单总线型数字式的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温度采集设计制作了带键盘输入控制,动态显示和越限报警功能的恒温控制系统。该系统既可以对当前温度进行实时显示,又可以对温度进行控制,并使其恒定在某一温度范围。控制按键设计时设置温度简单快捷,两位整数一位小数的显示方式具有更高的显示精度。通过对系统软件的合理规划,发挥单片机自身集成多系统功能单元的优势,在不减少功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成本,系统操作简单。关键词: AT89C51
2、 单片机 恒温控制 DS18B20 精度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2毕业论文外文摘要Title: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trol circuit design Abstract: This design uses an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components, the use of single-bus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which uses keyboard input control as a temperature collections device. It
3、s an thermostat controlling system that has the ability to dynamically display temperature and function as off-limit alarm. The system can not only display real-time temperature but also keep the temperature staying in a constant region. Its very easy and fast to use the button to set the system tem
4、perature. Displaying two integer and a decimal makes the system even accurate.Through wise system software usage, we can bring the microcontrollers integration of multi-system functional units into full play, reduce system cost effectively without losing useful functions. The system is easy to opera
5、te.Keyword: AT89C51 MCU Microcomputer temperature control DS18B20 Precision目录1 引言11.1 课题背景11.2 国内外恒温控制技术发展及趋势11.3 设计任务21.3.1设计目的21.3.2 系统设计技术指标21.3.3 系统功能22 恒温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32.1 PID算法控制方案32.2 恒温控制系统工作原理43 恒温控制系统硬件设计43.1 主控模块53.1.1 AT89C51单片机简介53.1.2 晶振电路与复位电路的设计53.2 温度采集模块63.2.1 DS18B20的特点63.2.2 DS18B2O
6、内部结构63.3 按键输入电路73.4 继电器模块83.4.1 固态继电器SSR工作原理83.5 显示模块94 恒温控制系统软件设计94.1 工作流程104.2 程序模块104.2.1 主程序104.2.2 温度传感器驱动子程序104.2.3 键盘扫描处理程序124.2.4 温度检测与控制子程序124.2.5 温度显示子程序124.3 软件调试124.4 软硬调试14结束语15致谢16参考文献17附录一 硬件电路18附录二 软件程序191 引言1.1 课题背景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很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机械、石油等工业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都直接和安全生产、
7、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等重大技术经济指标相联系。因此,温度的测量与控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均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而恒温控制系统被广泛用于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等。在一些温控系统电路中,广泛采用的是通过热电偶、热电阻或PN结测温电路经过相应的信号调理电路,转换成A/D转换器能接收的模拟量,在经过采样/保持电路进行A/D转换,最终送入单片机及其相应的外围电路,完成监控。但是由于传统的信号调理电路实现复杂、易受干扰、不易控制且精度不高。本文介绍单片机通过数字温度传感器检测外部温度对恒温箱进行恒温控制的设计,采用PID算法来控制PWM波形的产生,进而控制电炉的加热来实现恒温控制。因此
8、,本系统采用一种可编程温度传感器(DS18B20),不需复杂的信号处理电路和A/D转换电路就能直接与单片机完成数据采集和处理,实现方便、精度高,可根据不同需要用于各种场合。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电烤箱、微波炉、电热水器、烘干箱等需要进行温度检测与控制的家用电器。采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灵活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现以恒温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介绍。1.2 国内外恒温控制技术发展及趋势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恒温控制已经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不同领域内,由于控制环境、目标、成本等因素,
9、需要针对具体情况来设计系统结构和功能,已取得最佳的控制效果。其中,恒温环境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业、商业运营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 1.3 设计任务1.3.1设计目的设计一个恒温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温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由人工设定,并能在环境温度降低时实现自动调节,以保持与设定的温度基本不变。利用单片机AT89C51实现温度的智能控制,使温度能够在设定温度实现恒定温度调节,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读出实际温度,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温度调节到通过键盘设定的温度(其方式是加热或降温),并通过数码显示器实现当前温度与设定温度显示。1.3.2 系统设计技术指标设计的恒温控制系统的技术指标:(1)预置时显示设定温
10、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显示实时温度,显示精确到1;(2)恒温箱温度可预置,在误差范围内恒温控制,温度控制误差1;(3)恒温系统由1KW电炉加热;(4)启动后有运行指示,温度低于预置温度5时进行220V全加热;(5)具有相应的保护功能。1.3.3 系统功能(1)可以对温度进行自由设定,但必须在0100内,设定时可以实时显示出设定的温度值。(2)加热由1台1KW电炉来实现,如果温度不在设定温度时,根据设定的温度值与实际检测的温度值之差来采取不同的加热方式。(3)能够保持实时显示温度,显示位数4位,分别为百位、十位、个位和小数位。(但由于规定不超过90度,所以百位也就没有实现,默认的百位是不显示的。)2
11、 恒温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1 PID算法控制方案 此方案采用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控制系统,尤其对温度控制,它可达到核心的控制作用,并且可方便实现数码显示、键盘设定及利用PID算法来控制PWM波形的产生,进而控制电炉的加热来实现恒温控制,其所测结果精度也大大的得到了提高,在利用PID算法来控制PWM波形的产生,是有效的控制数字脉冲的输出宽度,使固态继电器得到有效和有序的逻辑控制,不会使固态继电器产生误动作。因此利用PWM技术进行脉宽调制的优点是:(1)从处理器到被控系统信号都是数字形式的,无需进行数模转换。(2)让信号保持为数字形式可将噪声影响降到最小,并且噪声只有在强到足以将逻辑“1”改变为
12、逻辑“0”或将逻辑“O ”改变为逻辑“1”时,才能对数字信号产生影响。(3)对噪声抵抗能力的增强也是PWM相对于模拟控制的另外一个优点,而且这也是在某些时候将PWM用于通信的主要原因。(4) PWM经济、节约空间、抗噪性能强,是一种值得广大工程师在许多设计应用中使用的有效技术。再加上单片机的软件编程灵活、自由度大,可用软件编程实现各种控制算法和逻辑控制。它可以通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实际水温温度直接进行数码管显示,还能用键盘输入设定值,并且内部含有4KB的EEPROM,不需要外扩展存储器,可使系统整体结构更为简单。其方案框图如图2.1所示。 单片机键盘设定复位电路 LED数码显示加热装置固
13、态继电器数字PID调整数据采集电源电路路图2.1 单片机控制的方框图PID算法控制方案是采用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控制系统,利用PID控制原理和PWM技术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基于这样的控制原理和PWM技术的优越性,在对温度控制的系统中,它可达到采用其他控制系统所达不到的控制效果,并且可方便实现数码实时显示、键盘设定、直接可以驱动固态继电器,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是非常高的,利用单片机按增量式的PID控制算法对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控制量,利用增量式的PID控制算法来控制PWM波形的产生进行控制固态继电器,从而达到控制电炉的功率进行加热,实现对温度的恒温控制。2.2 恒温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现对该
14、方案的具体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其具体控制图如图2.2所示。驱动电路按键输入LED显示继电器控制电路 电炉AT89C51数字PID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图 2.2 恒温控制原理图 系统通过数字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把采集到的数据直接送到单片机进行处理,由于数字式温度传感器能在极短时间内把采集到的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这样被它处理的数据直接送到数字PID模块进行调整。然后,把检测到的数据与预先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比较,根据不同的差值去控制固态继电器的通断,以采取不同的加热方式进行加热升温。另外,还设置了温度实时显示的装置,可以同时显示预先设定的温度值和实际检测到的温度值。3 恒温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恒温
15、控制系统主要由六部分组成:主控制模块、键盘处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及LED显示模块。3.1 主控模块 主控制模块采用AT89C51芯片,把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与原预先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根据其差值通过PID调节整定,控制继电器的通断进行不同加热方式,能用键盘进行输入数据的处理以及温度信号的实时显示。3.1.1 AT89C51单片机简介 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存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次。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
16、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速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AT89C51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3.1.2 晶振电路与复位电路的设计 单片机内部带有时钟电路,只需要在片外通过XTAL1和XTAL2引脚接入定时控制单元(晶体振荡和电容),即可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振荡器的工作频率一般在1.212MHz之间,当然在一般情况下频率越快越好,可以保证程序运行速度即保证了控制的实时性。一般采用石英晶振作定时控制元件,在不需要高精度参考时钟时,也可以用电感代替晶振,有时也可以引入外部时钟脉冲信号。接在晶振上的电容虽
17、然没有严格要求,但电容的大小会影响振荡器的稳定性和起振的快速性。因此,通常选择在1030pF左右,在此次设计时钟电路时,晶振频率选用(12MHz),电容选用(20pF),并且它们应尽可能靠近芯片,以减小分布电容,保证振荡器振荡的稳定性。 复位电路采用按键电平复位,它通过复位端经电阻与+5V电源实现,只要能保证复位信号高电平持续时间大于2个机器周期就可实现复位,其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如图3.1所示。 图3.1 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3.2 温度采集模块 由于在传统的模拟信号远距离温度测量系统中,需要很好的解决引线误差补偿问题、多点测量切换误差问题和放大电路零点漂移误差问题等技术问题,才能够达到较高的测
18、量精度。而且一般监控现场的电磁环境都非常恶劣,各种干扰信号较强,模拟温度信号容易受到干扰而产生测量误差,影响测量精度。因此,在本设计中的温度测量系统中,采用DS18B20温度芯片对测量温度进行采集温度数据,并且由于它抗干扰能力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方案。3.2.1 DS18B20的特点 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20是世界上第一片支持“一线总线”接口的温度传感器,在其内部使用了在板(ON-BOARD)专利技术。在传统的模拟信号远距离温度测量系统中,需要很好的解决引线误差补偿问题、多点测量切换误差问题和放人电路零点漂移误差问题等技术问题,才能够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另
19、外一般监控现场的电磁环境都非常恶劣,各种干扰信号较强,模拟温度信号容易受到干扰而产生测量误差,影响测量精度。因此,在温度测量系统中,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DS18B20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方案。3.2.2 DS18B2O内部结构 主要由4部分组成:64位光刻ROM,温度传感器、非易失性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配置寄存器,DS18B2O的内部结构图如图3.2所示。64位ROM和单线接口电源检测存储器和控制器高速缓存存储器8位CRC生成器温度灵敏元件低温触发器TL高温触发器TH配置寄存器图3.2 DS18B20内部结构图3.3 按键输入电路 按键电路运行分析: 当系统通电正常运行时,系统每一秒钟
20、就对按键电路扫描一次,扫描结束后,将扫描的结果送至系统中进行校验,如果有按键按下,在进行其相关操作。开始是是否K1键按下否是上调子程序 是否K2键按下否下调子程序 数码显示 返回主程序同时,在DS18B20里面的存储数据也会改变,进行温度的调整。其流程图如3.3所示: 图3.3 键盘扫描处理流程图3.4 继电器模块3.4.1 固态继电器SSR工作原理 本系统采用固态继电器进行控制,它的控制原理是:固态继电器只有两个输入端(“+”和“-”)及两个输出端,是一种四端器件。工作时只要在“+”、“-”上加上一定的控制信号,就可以控制输出两端之间的“通”和“断”,实现“开关”的功能,其中耦合电路的功能是
21、为“+”、“-”端输入的控制信号提供一个输入/输出端之间的通道,但又在电气上断开SSR中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联系,以防止输出端对输入端的影响,耦合电路用的元件是“光耦合器”,它动作灵敏、响应速度高、输入/输出端间的绝缘(耐压)等级高;由于输入端的负载是发光二极管,这使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很容易做到与输入信号电平相匹配,在使用可直接与计算机输出接口相接,即受“1”与“0”的逻辑电平控制。触发电路的功能是产生合乎要求的触发信号,驱动开关电路工作,但由于开关电路在不加特殊控制电路时,将产生射频干扰并以高次谐波或尖峰等污染电网,为此特设“过零控制电路”。所谓“过零”是指,当加入控制信号,交流电压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恒温 控制电路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