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ppt
《第六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ppt(125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核心概念 顿悟学习(试误学习)、认知地图(认知结构)、潜伏学习、认知表征、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机械学习、意义学习、先行组织者、初级学习、高级学习、情境性知识、普遍性知识第六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思考题 1.述评格式塔心理学对学习的见解。2.述评托尔曼对学习的研究。3.请结合事例谈谈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应用。4.请结合事例谈谈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价值。5.述评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6.述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7.请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有关思想谈谈你对“高分低能”的看法。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观第一节 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早期观点(一)经典实验l苛勒于1913-1917年关于黑猩猩的一系列问题解决的实验我
2、们生活的世界常常是模糊、不确定、模棱两可的我们生活的世界常常是模糊、不确定、模棱两可的因此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创造意义的过程:人可以将看上去没有意义的东西组织成有意义的东西学习就是构造一种完形(gestalt)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动的“形”,与之相应,有机体头脑里存在着与环境相对应的一个“同形”,这样有机体能与环境保持平衡。有机体周围的情境发生变化时,有机体头脑中的完形就会出现缺口,这种情况下,有机体就会重新组织知觉,通过这种组织作用,弥补缺口,产生与这个新情境一致的新的完形,也就是获得了新的经验。有机体这种组织活动就是学习,因此,学习的实质是组织或完形作用(二)基本观点刺激与反应之间
3、联结以意识为中介学习是由顿悟而实现的,顿悟的实质是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无关细节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旧的完形而建立新的完形所谓智慧,就是凭借中介物清除障碍的过程 (二)基本观点 例子:1910年,一位学校视导员走访一个班级,试图对这些学生聪明的程度做一番评估。他问道:“一匹马有多少根毛?”一位男孩回答道:“一匹马有132468218根毛。”视导员问:“你是怎么知道的?”男孩说:“如果你不信,可以自己去数。”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该视导员在离开教室时对教师说:“我回去把这个故事讲给同事们听,他们一定会喜欢听的。”过了一年后,这位视导员又来到该教室,教师问他,他的同事对这个故事有什么看法。这位视导
4、员说:“我是很想讲给他们听的,但我没法讲,因为我忘记了这个男孩所讲的数字了。”(Wertheimer,1959)(三)简评 (一)托尔曼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质疑 1学习开始于一系列的盲目行为?2强化真是影响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3没有外显的行为改变,学习就没有发生?4.行为的改变真是由于养成了行为习惯之所致?5学习的实质是S、R的直接联结?托尔曼生平:E.C.Tolman,1886-1959,美国心理学家,目的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由于詹姆斯的影响从工程转向哲学与心理学,代表作为动物与人的目的性行为主义(1932)二、托尔曼的认知学习观(二)经典实验托尔曼的潜伏学习研究成果 1学习是一种有目的
5、的行为2对环境条件的认知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3潜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潜伏学习,指个体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学习也会发生,只不过其结果不甚明显,是“潜伏”的;一旦受到强化,具备了操作的动机,这种结果才明显通过操作而表现出来。可见,潜伏学习的特点有二:一是潜伏学习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发生的,故而学习的结果不太明显,是“潜伏”的;另一是,一旦受到强化,具备了操作的动机,这种“潜伏”的学习结果就明显通过操作而表现出来。(三)主要观点4.学习出现的原因是形成了认知地图 对走迷津的动物而言,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就是动物对迷津的表象或对迷津的内部表征;对人类而言,认知地图是指个体表
6、征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内部表象。5主张将S-R公式改为S-O-R公式 (四)简评第二节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生平简介:(J.S.Bruner,1915-),美国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194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心理学系,1943年至二战结束服务于心理战部门,1945年于哈佛大学任教。1972-1979年受聘于英国牛津大学,之后又回到哈佛大学一、对已有学习理论的质疑与借鉴 (一)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质疑 1“行为”真的是学习的焦点吗?2能以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学习规律去推知儿童的学习规律吗?3学习过程真的仅是尝试错误吗?(二)对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借鉴 布鲁纳与完形心理学家都主张
7、学习不是简单的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结构;与完形心理学不同的是,在学习结果上布鲁纳用“认知结构”这一概念取代了完形心理学的“完形”概念。从实质来看,“认知结构”与“完形”是类似的,都是指反映外界事物整体联系和关系并赋予其意义的一种模式。不过,在完形心理学的论著中,“完形”概念较抽象、含糊;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指科学知识的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类目既可以是概念,也可以是原理,其编码系统的构成明确清晰。(一)个体通过认知表征获得内部信息加工系统 布鲁纳认为,个体通过认知表征(cognitive representation)获得内部信息加工系统,学习是借助
8、于学习者的内部信息加工系统而实现的。认知表征指学习者通过知觉将外部事物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事实的过程。认知表征方式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作表征。在此阶段,儿童依靠动作作用于事物或环境来认知世界,获得知识。第二阶段是映象表征。在此阶段,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情,同时能记住过去发生的事件,并能根据可能再发生的事去想象,从而获得知识。第三阶段是符号表征。在此阶段,儿童能运用符号(主要是语言)来再现他们的世界,从而获得知识。二、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二、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认知结构”、“模式”、“内部模式”、“内部结构”、“图式”、“编码系
9、统”、“再现表象”等都是指外部信息进入主体以后新信息藉以加工的依据。人的认识活动赖以形成的心理结构 二、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二)关于学习过程的观点 1学习过程是类目化过程 2发现学习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 (1)发现学习的特点 发生较早 学习的过程较为复杂 发现学习的内容是尚无定论的实际材料 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认为从现象中发现其原理原则,才是构成学习的主要条件 直觉思维是发现学习的前奏 直觉思维:不通过分析步骤而得出似乎是真实的、但却是试验性结论的智力技巧。包括大胆的假设、机灵的预测、迅速地作出试探性的结论 直觉思维的特点:(1)以对问题内隐的感知活动为基础;(2)通常在熟悉的领域
10、出现;(3)思维过程有跳跃,有直接性、突发性直觉思维实例: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说 探索中发现的正误答案同具反馈价值(2)发现学习的要素:运用自己的头脑 “发现教学”所包含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他们自己头脑里的想法的过程,教师通过对学习材料、内容的安排,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的机会,要求学生能够以有限的资料为基础,进行外推,超越资料所给定的信息。使知识成为自己的 教师应引导学生使其把正在学习的材料同他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分类体系配合起来进行探索。布鲁纳将这称为是“一致性问题”,即寻找与他们知道的事情的联系。(3)发现学习的优点 发现法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发现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
11、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 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 3学习过程的三个环节 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是知识的获得、转换与评价的过程,换言之,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知识的转换知识的评价新知识的获得(三)学习的结果是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 (四)关于促进学习的条件 1知识的呈现方式 2学习情境的结构性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 3学习的内在动机 三、在教育上的应用1结构主义教学观(教什么)知识是有结构的;不论我们选择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任何科目都能够按照某种正确的方法,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 所谓基本结构包括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学习态度、方法两方面。其中基本知识结构是指构成
12、某学科框架的那些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包括:组织结构(表明某一学科探究的界限)、实质结构(某学科的概念、原则和原理)和句法结构(某学科探究所使用的方法)三、在教育上的应用2发现教学法或启发式教学法(怎么教)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发现学习的步骤:(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2)使学生感到问题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起探究欲望;(3)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的假设;(4)协助学生收集与问题解决有关的资料;(5)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结论;(6)引导学生用分析
13、思维去证实结论,使问题得以解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三、在教育上的应用 他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例1 他根儿童踩翘翘板的经验,设计了一个天平,让儿童调节砝码的数量和砝码离支点的距离,以此让儿童发现学习乘法的交换律,如=。他先让儿童动手,然后使用想象,最后用字来表示。布鲁纳认为学习、了解一般的原理原则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态度,即探索新情境的态度,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应用自己的能力,以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布鲁纳和数学家迪因斯合作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儿童发现二次方程式的因式分解的规律
14、。教学工具:迪因斯积木(见图)例2 经典教学案例:一元二次方程1.首先让儿童熟悉表示数量的积木块,即迪因斯积木块;2.向儿童呈现一个由积木拼成的正方形,并告诉儿童,这个图叫x正方形(即由x乘x个积木块构成);3.接着问:你们能拼成比这个正方形更大的正方形吗?儿童轻而易举地拼出了另一个正方形;4.接着要求儿童描述他们拼成的图形(x+1正方形)他们说“我们拼成的这个正方形是一个x正方形加上两个x长度,再加上一单元。5.布鲁纳告诉儿童:“我们还有另一种根据边说明你们所拼 成 的 正 方 形 的 方 法,即(x十 1)(x十 1)。”由于这是表示同一个正方形的两种基本方法,所以可以写成 x*x十2x十
15、1(x十1)(x十1)。1.依 此 类 推,下 图 右 边 两 个 图 可 分 别 写 成(x十2)(x十2)x*x+4x+4 和 (x十3)(x+3)=x*x十6x十9。图示小资料小思考 在1979年6月的时候,中国派了一个代表团去美国考察美国的基础教育,回国后洋洋洒洒写了几万字的报告,据说其中见闻部分就有四段。第一段是说美国孩子无论品质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第二段是说这个美国孩子还仅仅知道用十个手指来算十位数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呢,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好象把这个地球转过来呀,易如反掌了。第三段讲美国的教育,重视音体美,忽视数理化;第四段讲美国的学校,课堂乱如集市,下午一点钟
16、就放学回家了。三、在教育上的应用3重视对直觉思维的培养与训练直觉是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是创造活动的重要特征;直觉思维的形成过程一般不是靠言语信息,尤其不靠教师指示性的语言文字。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象或图像性的。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让学生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有以下三个特点:a 是对不明确情境的感知;b 多数采取映像的方式;c 非语言的过程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三、在教育上的应用4学习情境结构理念使得后人重视教材的结构性任何学科都能够用智育上正确的方式,人立
17、和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布鲁纳课程组织的关键:知识的“可转译性”和“个别化”提出螺旋式课程组织四、对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简要评价(一)辩证看待发现学习(二)结构主义教学观既有优点也有局限(三)螺旋课程的得与失(四)强调直觉思维的得与失(五)促进了对错误管理的研究第三节 奥苏贝尔的意义同化学习论“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的观点奥苏贝尔(1918),美国著名的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1939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4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
18、。1943年获布兰迪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5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后先后在美国伊里诺斯大学教育研究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和安大略教育研究院应用心理学系任教,1968年后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任教,曾在该校师范教育部任研究和评价的主管,后又在该校的研究生院和大学中心工作主要教育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 (1978,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自我发展与个性失调(1952);青少年发展的理论与问题(1954、1977,第二版时与人合作);儿童发展的理论与问题 (1958);学校学习:教育心理学导论(1969,与人合作)一、对先前学习理论的质疑(一)“学习”的心
19、理机制到底是什么?(二)什么因素是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三)“发现学习”真的是最佳学习方式?(四)从动物身上得出的学习理论能有效地用来解释人的学习吗?二、意义同化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一)意义接受学习:最佳学习方式 1.什么是意义学习 meaningful reception learning,简称meaningful learning或reception learning,指学生将以定论形式呈现给自己的新的学习材料与其脑海中原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通过理解所学材料的意义进而掌握新的学习材料,使新的学习材料所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联系的一种学习方法。所
20、谓非人为的联系,指新知识和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起合理的或合乎逻辑的联系。所谓实质性联系,指新的符号和符号所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已有表象、已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建立的联系。2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异同布:学生自主发现知识消化或内化融进原有认知结构中,使原有认知结构在量上或质上得到提升奥:教师呈现知识消化或内化融进原有认知结构中,使原有认知结构在量上或质上得到提升 3接受学习一定是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一定是意义学习吗?意义学习需具备两个必要条件:(1)学习者要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2)学习者要具有起码的知识结构(二)先备知识: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 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外)学习 有意义
21、学习的心向(态度)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认知)可利用性分化程度起固定作用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三)意义同化学习的种类 1符号表征学习(representational learning)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主要是词)代表什么意义 2概念学习(concept learning)概念学习的实质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 (concept formation&concept assimilation)3命题学习(propositional learning)命题以句子的形式来表述。命题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即学习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 命题是观念的表征,观念是命题的
22、思想 4概念和命题的运用 5问题解决与创造(四)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一种新颖的迁移理论 认知结构指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是由外在知识内容转化而来的。认知结构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结构指学习者头脑中的全部知识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指学习者在某一特殊学科领域内的知识的内容和组织。迁移发生就取决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辨别性和稳定性的程度。迁移的认知结构说认为,学习迁移的发生并不是原有知识经验直接与新的“刺激反应”成分发生相互作用,迁移的发生是有媒介的,这个媒介就是认知结构。新近学习对于迁移的作用是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从而间接引起迁移的发生。(五)学习结果是形成良好认知结
23、构 良好的认知结构应具有4个特征:第一,要有类似观念(即可利用性);第二,要有相当的区分度(即可辨识性);第三,要有相当的稳固程度(即稳定性);第四,要有良好的结构性(即结构性)Tom苦学汉语十年,到中国参加汉语等级考试,试题如下:请解释下文中每个“意思”的意思 阿呆给领导送红包时,两人的对话颇有意思。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阿呆:“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领导:“你这就不够意思了。”阿呆:“小意思,小意思。”领导:“你这人真有意思。”阿呆:“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阿呆:“是我不好意思。”Tom泪流满面,交白卷回国了。“对话颇有意思”里的“意思”是指趣味、情趣之义
24、。“你这是什么意思”里的“意思”指打算、目的或主观意图;“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中前一个“意思”也指打算、目的或主观意图,“意思意思”指送礼的心意。“你这就不够意思了”里的“意思”是指某种趋势或苗头,表明这样做不应该。“小意思,小意思”里的“意思”指送礼的心意,表示态度极为谦诚,希望达成。“你这人真有意思”里的“意思”指意料之外,与别人想象不一样,表明与他人不同。“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里的“意思”指主观意图、目的,表明真正用意是暗含的。“那我就不好意思了”里的“意思”指自己的心意,表明自己笑纳了。“是我不好意思”里的“意思”是指某种心里状态,不好明白表达。(六)同化论: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 (也
25、是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subordinate learning superordinate learning combinatorial learning 上位学习(六)同化论: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 (也是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下位学习 派生的下位 相关的下位联合学习ABCD 三、意义学习论在教育上的应用 1教师对学生经验能力的了解并给予引导 2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了解所学事物的意义 3在安排学习内容时,要注意渐进性逐渐分化的原则(包摄性广依据细节分化)整合协调原则(对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织)如:豌豆、西红柿、萝卜、土豆蔬菜 植物的果实 植物的根 4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认知 主义 学习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