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M317稳压电源设计.doc
《基于LM317稳压电源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LM317稳压电源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三、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 本设计主要是利用可调式稳压器LM317实现直流稳压电源的正负可调性输出。整个设计主要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以及稳压电路组成。本文主要介绍该设计的设计思路、电路工作原理、相关的参数计算,设计的调试及设计的效果。关键字:可可调式稳压器 直流稳压电源 整流电路 滤波电路 稳压电路 序号项 目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1课程设计态度评价2出勤情况评价3任务难度评价4工作量饱满评价5任务难度评价6设计中创新性评价7论文书写规范化评价8综合应用能力评价综合评定等级 目录三、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1一、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2二、工作原理3三、滤波电路7四、稳压电路
2、8六、参考文献(资料)11一、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本设计主要是利用可调式稳压器LM317实现直流稳压电源的正负可调性输出。整个设计主要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以及稳压电路组成。本文主要介绍该设计的设计思路、电路工作原理、相关的参数计算,设计的调试及设计的效果。1、 输出电压可调:UO=+3V+9V2、 最大输出电流:I0max=800mA3、 输出电压变化量:Vop_p5mV4、 稳压系数:Sv310二、工作原理原理图如下:整流电路采用的是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它是由四只二极管组成,其构成原则就是保证在变压器副边电压u2的整个周期内,负载上的电压和电流方向始终不变。为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在u2的正
3、、负半周内正确引导流向负载电流。设压器副边两端分别为A和B,则A为“+”、B为“-”时应有电流流出。A为“-”、B为“+”时应有电流流入A点;相反A为“+”、B为“-”时应有电流流入B点,A为“-”、B为“+”时应有电流流出B点;因而A和B点应分别接两只二极管的阴极和阳极,以引导电流;如图2所示。 图(2)当U2为正半周期时,电流由A点流出,经D1、RL、D3流入B点,因而负载电阻RL上的电压等于变压器的副边电压,即UO= U2, D2和D4管承受的反向电压为-U2。当U2为负半周时,电流由B点流入,经D2、RL、D4流入A点,负载电阻上的电压等于-U2,即UO=-U2,D1、D3承受的反向电
4、压为U2。这样,由于D1、D3和D2、D4两对二极管交替导通,使得负载电阻RL上在U2的整个周期内都有电流通过,而且方向不变,输出电压为UO=|2U2sint |。图3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各部分的电压电流波形。 图(3)三、滤波电路 滤波原理:当变压器副边电压U2 处于正半周并且数值大于电容两端电压Uc时,二极管D1、D3导通,电流一路经负载电阻RL,另一路对电容C充电。因为在理想情况下,变压器副边无损耗,二极管导通电压为零,所以电容两端电压Uc与U2相等,见图5中曲线段。当U2上升到峰值以后开始下降,电容通过负载电阻RL,其电压Uc也开始下降,趋势与U2基本相同,见图5中曲线bc段。但是由于电
5、容按指数规律放电,所以当U2下降到一定数值以后,Uc的下降速度小于U2的下降速度,使Uc大于U2从而导致D1、D3反向偏置而变为截止。此后电容C继续通过RL放电,Uc按指数规律缓慢下降,见图5中曲线cd段。当U2的负半周幅值变化到恰好大于Uc时,D2、D4因加正向电压变为导通状态,U2再次对C充电,Uc上升到U2的峰值后又开始下降,下降到一定值时D2、D4变为截止,C对RL放电,Uc按指数规律缓慢下降;放电到一定值时D1、D3变为导通,重复上述过程四、稳压电路虽然整流滤波电路能将正弦交流电压变换成较为平换的直流电压,但是,一方面由于输出电压平均值取决于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所以当电网电压波动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LM317 稳压电源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