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设计规范通用资料.pptx
《公园设计规范通用资料.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园设计规范通用资料.pptx(47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公园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1192-20161 总 则101 为全面发挥公园的游憩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科普教育功能、应急避险功能及其经济、社会、环境 效益,确保公园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2.本规范适用于城乡各类公园的新建、扩建、改建和修复的设计。3.公园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 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公园 public park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较完善的设施,兼具生态、美化 等作用的绿地。202 用地比例 proportion of park land公园内各类用地,包括绿化用地、建筑占地、园路及铺装场地用地等,占公园陆地面积的比
2、例。3.绿化用地 planting area公园内用以栽植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用地。4.建筑占地 building area公园内各种建筑基底所占面积。5.水体 water area公园内河、湖、池、塘、水库、湿地等天然水域和人工水景的统称。6.公园游憩绿地 recreation green space公园内可开展游憩活动的绿化用地。7.雨水控制利用 rainwater utilization facilities对雨水进行强化入渗、收集回用、降低径流污染、调蓄排放处理 措施的总称。8.竖向控制 vertical planning对公园内建设场地地形、各种设施、植物等的控制性高程的统筹 安排
3、以及与公园外高程的相互协调。9.郁闭度 crown density群植乔木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栽植地表面积之比。2010 自然安息角 natural angle of repose土壤自然堆积形成的一个稳定且坡度一致的土体表面与水平面 的夹角,又叫自然倾斜角。角度的大小与土壤的土质、颗粒大小、含 水量等有关系。3基本规定1.一般规定1.公园的用地范围和类型应以城乡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 上位规划为依据。2.公园设计应正确处理公园建设与城市建设之间、公园的 近期建设与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3.公园设计应注重与周边城市风貌和功能相协调,并应注 重地域文化和地域景观特色的保护与发展。4.沿城市主、次干
4、道的公园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和规模,应 与城市交通和游人走向、流量相适应。5.公园与水系相邻时,应根据相关区域防洪要求,综合考 虑相邻区域水位变化对公园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应确保游人安 全。6.公园的雨水控制利用目标,包括径流总量控制率、超标雨水径流调蓄容量、雨水利用比例等,应根据上位规划结合公园的功 能定位、地形和土质条件而确定。7.公园应急避险功能的确定和相应场地、设施的设置,应 以城市综合防灾要求、公园的安全条件和资源保护价值要求为依据。32 公园的内容1.公园设计应以创造优美的绿色自然环境为基本任务,并根据 公园类型确定其特有的内容。2.综合公园应设置游览、休闲、健身、儿童游戏、运动、
5、科普等多种设施,面积不应小于 5hm。3.专类公园应有特定的主题内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动物园应有适合动物生活的环境,供游人参观、休息、科普的 设施,安全、卫生隔离的设施和绿带,后勤保障设施;面积宜大于 20hm,其中专类动物园面积宜大于 5hm;2植物园应创造适于多种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应有体现本园特 点的科普展览区和科研实验区;面积宜大于 40hm,其中专类植物园 面积宜大于 2hm;3历史名园的内容应具有历史原真性,并体现传统造园艺术;4其他专类公园,应根据其主题内容设置相应的游憩及科普设施。324 社区公园应设置满足儿童及老年人日常游憩需要的设施。325 游园应注重街景效果,应设置休
6、憩设施。3.用地比例1.公园用地面积包括陆地面积和水体面积,其中陆地面积应分 别计算绿化用地、建筑占地、园路及铺装场地用地的面积及比例,公 园用地面积及用地比例应按表 331 的规定进行统计。表 331 公园用地面积及用地比例表注:如有“其他用地”,应在“备注”一栏中注明内容。2.公园用地比例应以公园陆地面积为基数进行计算,并应 符合表 332 的规定。表 332 公园用地比例(%)注:“”表示不作规定;上表中管理建筑、游憩建筑和服务建筑的 用地比例是指其建筑占地面积的比例。3.公园内用地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河、湖、水池等应以常水位线范围计算水体面积,潜流湿地面 积应计入水体面积;2没有
7、地被植物覆盖的游人活动场地应计入公园内园路及铺装 场地用地;3林荫停车场、林荫铺装场地的硬化部分应计入园路及铺装场地用地;4建筑物屋顶上有绿化或铺装等内容时,面积不应重复计算,可 按本规范表 331 的规定在备注中说明情况;5展览温室应按游憩建筑计入面积,生产温室应按管理建筑计入 面积;6动物笼舍应按游憩建筑计入面积,动物运动场宜计入绿化面积。4.历史名园应设与游人量相匹配的管理建筑和厕所。5.公园内总建筑面积(包括覆土建筑)不应超过建筑占地面 积的 15 倍。6.园路及铺装场地用地,在公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在 保证公园绿化用地面积不小于陆地面积的 65%的前提下,可按本规范 表 332 的
8、规定值增加,但增值不宜超过公园陆地面积的 3%:1公园平面长宽比值大于 3;2公园面积一半以上的地形坡度超过 50%;3水体岸线总长度大于公园周边长度,或水面面积占公园总面积 的 70%以上。4.容量计算1.公园设计应确定游人容量,作为计算各种设施的规模、数量 以及进行公园管理的依据。2.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C公园游人容量(人);A1公园陆地面积(m);Am1人均占有公园陆地面积(m/人);C1公园开展水上活动的水域游人容量(人)。3.人均占有公园陆地面积指标应符合表 343 规定的数值。表 343 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陆地面积指标(m/人)公园类型 人均占有陆地面积综合公园 30
9、60 专类公园 2030 社区公园 2030 游园 3060注:人均占有公园陆地面积指标的上下限取值应根据公园区位、周边 地区人口密度等实际情况确定。344 公园有开展游憩活动的水域时,水域游人容量宜按 150m/人250m/人进行计算。5.设施的设置1.公园设施项目的设置,应符合表 351 的规定。表 351 公园设施项目的设置注:“”表示应设;“”表示可设;“”表示不需要设置。2.公园内不应修建与其性质无关的、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建筑。3.游人使用的厕所应符合下列规定:1面积大于或等于 10hm2 的公园,应按游人容量的 2%设置厕所厕位(包括小便斗位数),小于 10hm2 者按游人容量的
10、15%设置;男女厕 位比例宜为 1:15;2服务半径不宜超过 250m,即间距 500m;3各厕所内的厕位数应与公园内的游人分布密度相适应;4在儿童游戏场附近,应设置方便儿童使用的厕所;5公园应设无障碍厕所。无障碍厕位或无障碍专用厕所的设计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 的相关规定。354 休息座椅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容纳量应按游人容量的 20%30%设置;2应考虑游人需求合理分布;3休息座椅旁应设置轮椅停留位置,其数量不应小于休息座椅的 10%。355 垃圾箱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垃圾箱的设置应与游人分布密度相适应,并应设计在人流集中场地 的边缘、主要人行道路边缘及公
11、用休息座椅附近;2公园陆地面积小于 100hm2 时,垃圾箱设置间隔距离宜在 50m100m 之间;公园陆地面积大于 100hm2 时,垃圾箱设置间隔距离宜在 100m200m 之间;3垃圾箱宜采用有明确标识的分类垃圾箱。6.公园配建地面停车位指标可符合表 356 的规定。表 356 公园配建地面停车位指标注:不含地下停车位数;表中停车位为按小客车计算的标准停车位。7.公园内的用火场所应设置消防设施,建筑物的消防设施应依 据建筑规模进行设置。8.标识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根据公园的内容和环境特点确定标识的类型和数量;2在公园的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公园平面示意图及信息板;3在公园内道路主
12、要出入口和多个道路交叉处,应设置道路导向标志;如公园内道路长距离无路口或交叉口,宜沿路设置位置标志和导向标 志,最大间距不宜大于 150m;4在公园主要景点、游客服务中心和各类公共设施周边,宜设置位置 标志;5景点附近可设科普或文化内容解说信息板;6在公园内无障碍设施周边,应设置无障碍标识;7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影响的区域,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4 总体设计1.现状处理1.对公园范围内的现状地形、水体、建筑物、构筑物、植物、地上或地下管线和工程设施,应进行调查,作出评价,并提出处理意 见。2.现状有纪念意义、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或景观价值的风景资源,应结合到公园内景观设计中。3.公园用地不应存
13、在污染隐患。在可能存在污染的基址上 建设公园时,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估结果,采取安全、适宜的消除污染 技术措施。4.当保留公园用地内原有自然岩壁、陡峭边坡,并在其附 近设置园路、游憩场地、建筑等游人聚集的场所时,应对岩壁、边坡 做地质灾害评估,并应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安全防护或避让措施。5.公园设计不应填埋或侵占原有湿地、河湖水系、滞洪或 泛洪区及行洪通道。6.有文物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遗址绿地,应加以保护 并结合到公园内景观之中。7.公园内古树名木严禁砍伐或移植,并应采取保护措施。8.古树名木的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古树名木保护范围的划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成林地带为外缘树树冠垂直投影以外 5m
14、 所围合的范围;2)单株树应同时满足树冠垂直投影以外 5m 宽和距树干基部外缘 水平距离为胸径 20 倍以内。2 保护范围内,不应损坏表土层和改变地表高程,除树木保护及 加固设施外,不应设置建筑物、构筑物及架(埋)设各种过境管线,不应栽植缠绕古树名木的藤本植物。9.原有健壮的乔木、灌木、藤本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宜保留 利用。10.在保留的地下管线和工程设施附近进行设计时,应提 出对原有物的保护措施和施工要求。2.总体布局 一般规定11.总体布局应对功能区和景区划分、地形布局、园路系统、植 物布局、建筑物布局、设施布局及工程管线系统等作出综合设计。2.总体布局应结合现状条件和竖向控制,协调公园功能、
15、设施及景观之间的关系。功能区及景区划分3.功能区应根据公园性质、规模和功能需要划分,并确定各功 能区的规模、布局。4.景区应根据公园内资源特点和设计立意划分。地形布局5.地形布局应在满足景观塑造、空间组织、雨水控制利用等各项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合理确定场地的起伏变化、水系的功能和形态,并宜园内平衡土方。426 水系设计应根据水源和现状地形等条件,确定各类水体 的形状和使用要求。使用要求应包括下列内容:1游船码头的位置和航道水深要求;2水生植物种植区的种植范围和水深要求;3水体的水量、水位和水流流向;4水闸、进出水口、溢流口及泵房的位置。园路系统与铺装场地布局7.园路系统布局应根据公园的规模、各分
16、区内容、管理需要以 及公园周围的市政道路条件,确定公园出入口位置与规模、园路的路 线和分类分级、铺装场地的位置和形式。8.公园出入口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5应根据城市规划和公园内部布局的要求,确定主、次和专用出 入口的设置、位置和数量;6需要设置出入口内外集散广场、停车场、自行车存车处时,应 确定其规模要求;7售票的公园游人出入口外应设集散场地,外集散场地的面积下 限指标应以公园游人容量为依据,宜按 500m/万人计算。429 停车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应有良好的视野,位置应设于公园出入 口附近,但不应占用出入口内外游人集散广场;2地下停车场应在地上建筑及出入口广场用地范
17、围下设置;3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距离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和桥梁、隧道 引道应大于 50m,距离交叉路口应大于 80m;4机动车停车场的停车位少于 50 个时,可设一个出入口,其宽 度宜采用双车道;50 个300 个时,出入口不应少于 2 个;大于 300 个时,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两个出入口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20m;5停车场在满足停车要求的条件下,应种植乔木或采取立体绿化 的方式,遮阴面积不宜小于停车场面积的 30%。10.园路的路网密度宜为 150m/hm380m/hm;动物园的路 网密度宜为 160m/hm300m/hm。11.园路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要园路应具有引导游览和方便游人集散
18、的功能;2通行养护管理机械或消防车的园路宽度应与机具、车辆相适应;3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周边应设置消防车道;4生产管理专用路宜与主要游览路分别设置。4212 游憩设施场地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同功能、不同人群使用的游憩设施场地应分别设置;2游人大量集中的场地应与主园路顺畅连接,并便于集散;3安静休息区与喧闹区之间应利用地形或植物进行隔离;4儿童游戏场与游人密集区、主园路及城市干道之间,宜用植物 或地形等构成隔离地带。建筑布局13.建筑的风格、位置、高度和空间关系,以及与园路、铺装 场地的联系,应根据功能、景观要求和市政设施条件确定。14.地下建筑的范围宜限于出入广场或公园建筑物
19、的轮廓 范围内。15.管理用房和厕所的位置,应隐蔽又方便使用。16.公园内建筑物与穿越公园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应 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物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在导线最大 计算弧垂情况下)应符合表 4216-1 规定的数值。表 4216-1 建筑物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线路电压(kV)110 35 110(66)220 330 500 750 1000垂直距离(m)3.0 4.0 5.0 6.0 7.0 9.0 11.5 15.52 建筑物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应符合表 4216-2 规定的数值。表 4216-2 建筑物与
20、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线路电压(kV)3 310 35 110(66)220 330 500 700 1000水平距离(m)1.0 1.5 3.0 4.0 5.0 6.0 10.0 12.0 14.0 植物布局17.全园的植物组群类型及分布,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园 外的环境特征、园内的立地条件,结合景观构想、功能要求和当地居 民游赏习惯等确定。18.植物组群应丰富类型,增加植物多样性,并具备生态 稳定性。19.公园内连续植被面积大于 100hm 时,应对防火安全作 出设计。工程管线及设施布局20.公园内水、电、燃气等线路宜沿主路布置,不应破坏景观,同时应符合安全、卫生、节约和便于
21、维修的要求。21.电气、给水排水、通信工程的配套设施、垃圾中转站 及绿色垃圾处理站等应设在隐蔽地带。3.竖向控制1.竖向控制应根据公园周围城市竖向规划标高和排水规划,提 出公园内地形的控制高程和主要景物的高程,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满足景观和空间塑造的要求;2应适应拟保留的现状物;3应考虑地表水的汇集、调蓄利用与安全排放;4应保证重要建筑物、动物笼舍、配电设施、游人集中场所等不 被水淹,并便于安全管理。432 竖向控制应对下列内容作出规定:1山顶或坡顶、坡底标高;2主要挡土墙标高;3最高水位、常水位、最低水位标高;4水底、驳岸顶部标高;5园路主要转折点、交叉点和变坡点标高,桥面标高;6公园各出
22、入口内、外地面标高;7主要建筑的屋顶、室内和室外地坪标高;8地下工程管线及地下构筑物的埋深;9 重要景观点的地面标高。433 公园地面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433 规定的数值。表 433 公园地面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导线弧垂情况下)线路电压(kV)1 110 35110 220 330 500 750 1000最小垂直距离(m)6.0 6.5 7.5 7.5 8.5 14.0 19.5 27.05 地形设计1.高程和坡度设计1.地形高程设计应以总体设计所确定的各控制点的高程为依据。2.绿化用地宜做微地形起伏,应有利于雨水收集,以增加 雨水的滞蓄和渗透。
23、3.公园地形应按照自然安息角设计坡度,当超过土壤的自然安息角时,应采取护坡、固土或防冲刷的措施。514 构筑地形应同时考虑园林景观和地表水排放,各类地表 排水坡度宜符合表 514 的规定。表 514 各类地表排水坡度(%)地表类型 最小坡度草地 1.0运动草地 0.5栽植地表 0.5铺装场地 0.3515 游憩绿地适宜坡度宜为 50%200%。2.土方工程1.土方工程设计应进行土方量计算。2.人工堆土改造地形应保证山体稳定和周围设施的安全,安全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对种植土层下的填充土提出土粒径和压实系数要求。填充土应分层夯填或碾压密实,压实系数为 090093。地形上设计有建筑物时,局部
24、填充土指标应符合建筑基础要求。2视堆土高度进行地基滑动稳定、承载力和变形验算。3应验算堆土对周边已有的建(构)筑物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地 基加固等有效措施,确保不产生安全隐患。3.土方工程设计应采取利用原表层栽植土的措施,同时提 出区域内原土的保护、保育以及恢复改良的措施。4.地形填充土不应含有对环境、人和动植物安全有害的污 染物或放射性物质。3.水体外缘1.水体的进水口、排水口、溢水口及闸门的标高,应保证适宜 的水位,并满足调蓄雨水和泄洪、清淤的需要。2.水体驳岸顶与常水位的高差以及驳岸的坡度,应兼顾景 观、安全、游人亲水心理等因素,并应避免岸体冲刷。3.非淤泥底人工水体的岸高及近岸水深应符
25、合下列规定:1 无防护设施的人工驳岸,近岸 20m 范围内的常水位水深不得 大于 07m;2无防护设施的园桥、汀步及临水平台附近 20m 范围以内的常水位水深不得大于 05m;3无防护设施的驳岸顶与常水位的垂直距离不得大于 05m。4.淤泥底水体近岸应有防护措施。5.以雨水作为补给水的水体,在滨水区应设置水质净化及 消能设施,防止径流冲刷和污染。6 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1.园 路1.园路应根据公园总体设计确定的路网及等级,进行园路宽度、平面和纵断面的线形以及结构设计。2.园路宜分为主路、次路、支路、小路四级。公园面积小 于 10hm 时,可只设三级园路。3.园路宽度应根据通行要求确定,并应符合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园 设计规范 通用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