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doc
《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doc(147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六安市平桥片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六安市工程*院有限公司二二三年十月六安市平桥片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1章 概述11.1 项目概况11.2 项目单位概况21.3 编制依据21.4 主要结论和建议5第2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72.1 项目建设背景72.2 规划政策符合性26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3第3章 项目需求分析与产出方案373.1 需求分析373.2 建设目标及功能定位393.3 建设内容和规模39第4章 项目选址与要素保障414.1 项目选址414.2 建设条件424.3 要素保障分析48第5章 项目建设方案525.1 技术方案525.2 工程方案605.3
2、 建设管理方案74第6章 项目运营方案876.1 运营模式选址876.2 运营组织方案876.3 安全保障方案886.4 绩效管理方案93第7章 项目投融资与财务方案967.1 投资估算967.2 融资方案98第8章 项目影响效果分析998.1 经济影响分析998.2 社会效益分析998.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008.4 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1038.5 碳达峰碳中和分析105第9章 项目风险管控方案1069.1 风险识别与评价1069.2 风险管控方案1139.3 风险应急预案116第10章 结论与建议11810.1 结论11810.2 建议118附图 143 第1章 概述1.1 项目概况
3、1.1.1 项目名称六安市平桥片排水设施改造工程。1.1.2 建设地点位于六安市裕安区平桥片区。1.1.3 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本项目主要改造高皇南村、立新新村等8处小区内及周边路段的排水管网约27km,配套建设雨水立管约34km、检查井约2550座、雨水口约770座等工程。1.1.4 项目建设期限建设期限12个月。1.1.5 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1、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5800万元,其中建设工程费用4836.2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84.89万元,预备费478.83万元。2、资金来源本项目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预算内排水专项投资4060万元,其余资金地方自筹。1.2 项目单位概况项目单位:六
4、安市裕安区平桥乡人民政府。负责人:陈*。单位职责:1、执行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命令和国家制定的法令、法规,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决议,并报告执行决议、决定和命令的情况。2、制定并落实本行政区域的经济计划和措施,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3、承担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管理、监督及增值保值责任。4、开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宣传教育,保障公民的权利,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5、制定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发展教育、卫生、科技、民政、广播电视、文化、体育事业;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推进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事业和养老保险等工作。6、加强乡级财政的监督和管理。7、指导村(居)民委员会的组织制度建设
5、和业务建设,促进村(居)民委员会民主自治。8、制定和组织实施乡村建设规划,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9、协助和支持设置在本行政区域内不隶属于乡的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监督其遵守和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10、承办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1.3 编制依据1.3.1 法律和政策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版);4、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国务院令496号);6、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
6、7号);8、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9、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18年6月16日);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111号);1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27号);1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2022年5月);1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通知(建办城函202399号);14、 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15、 安徽省淮河流域
7、水污染防治条例;16、 安徽省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2021-2025年);17、 六安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18、 裕安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19、 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1.3.2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1、 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2、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3、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4、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5、 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2017);6、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7
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8、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9、 城市环境规划标准(GB/T 51329-2018);1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12、 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其它相关专业标准、规范及要求。1.3.3 相关文件和规划1、 “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建城202236号);2、 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3、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4、 安徽省“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5、 安徽省六安市城市总体规
9、划(2008-2030);6、 六安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7、 六安市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简要规划;8、 六安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9、 六安市水资源保护规划;10、 六安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11、 六安市水功能区划;12、 淠河六安段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13、 淠河裕安区段防汛抢险应急预案;14、 六安市裕安区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15、 六安市裕安区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规划;16、 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1.4 主要结论和建议1.4.1 主要结论1、本项目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政策要求、符合裕安区平桥片区防洪排涝的实际需要,项目建设非常必要。2、项目将促使范围内防洪保护
10、对象的防洪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损失,为裕安区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防洪保障。同时,通过防洪工程的实施,着力构建集防洪、蓄水、景观、生态为一体的城市防洪保安体系,实现“水宁、水活、水清、水美”的综合治理目标。3、项目工艺成熟可靠、工程总体设计合理,工程造价及运行管护费用合适;项目投资资金来源有保证,工程效益落实有保障。4、项目总投资5800万元,拟申请国债资金。1.4.2 建议1、项目批准后,项目建设单位需要统一协调实施中的申报、环保、安全等方面问题,确保项目整体推进和顺利实施。2、本项目为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建议财政部门予以支持。3、本项目设计施工过
11、程中一定要对水文、地质进行详细调查,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4、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加强监督,以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5、项目计划委托专业技术单位进行运营管理,责任单位应充分做好相关费用落实工作,以保证项目正常运行。第2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 区域概况裕安区是1999年12月原六安地区撤地设市后成立的市辖区,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江淮之间。东倚金安区,北接寿县,南邻霍山,西连霍邱、金寨。全区辖19个乡镇、3个街道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74个行政村、54个居委会(社区)。国土总面积192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7.3平方公里,至2021
12、年末,户籍总人口104万,常住人口92.6万人。现有耕地70.3万亩,其中水田55万亩,旱地15.3万亩,人均耕地0.70亩;山场面积82万亩,其中林地75万亩;可养水域5.8万亩。全区地势南高北低,西南为山区,西北为丘陵,东为湾畈区。地貌大体分山地、丘岗和湾畈三种,各占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境内山脉均为大别山余脉。除青山乡和城南部分村属长江水系外,其余均属于淮河水系。全区有8个乡镇属于安徽省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重点区域,主要河流有老淠河、淠史杭总干渠和东西汲河贯穿全境。宁西铁路、合武高速铁路、商景高速公路、沪陕高速公路、312国道、105国道穿境,淠河汛期可通航。裕安生态环境优美。这里气候温润、
13、景色怡人。地处江淮分水岭,年均温度15.5,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经济生态示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中国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全国投资环境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区拥有4个4A级风景区,跻身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裕安红色文化厚重。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上古四圣之一、司法鼻祖皋陶封地于此。革命战争年代,30万儿女英勇捐躯,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里”,是全国十大将军县之一,走出了32位裕安籍开国将军,为新中国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不朽功勋。绿色资源富集。这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为中国十大历史名茶“六安瓜片”
14、的原产地、“世界珍禽”皖西白鹅的主产区,也是六安“一谷一带一岭一库”绿色发展核心区和主战场,优质水稻、畜禽、水产等大宗产品品质优良,六安瓜片、皖西白鹅、有机油茶、绿色果蔬等特色产品享誉全国,全区万亩以上特色农业、林业示范园达17个,获评全国商品粮基地、全国油茶产业先进县区、全国绿色蔬菜高产高效示范县区。近年来,裕安区按照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布局,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裕安区全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1.1亿元,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4.0%:29.1%:56.9%
15、;规模工业企业1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61.6%;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13亿元,比上年增长23.8%;进出口总额26567万美元,同比增长42.7%;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562万元,增长14.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92元,增长10.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19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90元,增长10.8%。3、裕安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六安市裕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16、提出,展望2035年,全区综合实力将大幅跃升,主要经济指标全市领先,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20年的三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创新动能不断增强,产业发展迈向高端,生态环境和谐优美,现代化治理格局更加完善,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区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十四五”目标:未来五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人均GDP进入全市各县区前三。到202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亿元左右,保持全市第一方阵。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0%,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
17、,规模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年均增长8.5%、9%、10%和10%。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国家高新区成功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创业园创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双创中心打造成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一批高技术企业和重大科技专项落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升,初步建成有影响力的大别山高新产业集聚地。到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绿色振兴开启新篇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成功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红色旅游、绿色康养、湿地观光、运动休闲目的地基本建成,城南新区、河西新区、马
18、家庵片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皖西大别山区生态屏障功能进一步释放,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到2025年,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等任务,森林覆盖率达到36.5%以上。开放融合呈现新局面。长三角、合肥都市圈区域合作向纵深推进,合六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合六经济走廊裕安核心区建设成效显著,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利用区外资金大幅增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建设实现突破。到2025年,力争全区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2.34亿美元和6500万美元,到位境内资金超过150亿元。2.1.2 建设背景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
19、,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当下,国内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地下管线建设规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凸显,一些城市相继发生大雨内涝、管线泄漏爆炸、路面塌陷等事件,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2014年6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目标任务:用10年左右
20、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使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水平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急防灾能力大幅提升。并要求加大老旧管线改造力度。改造使用年限超过50年、材质落后和漏损严重的供排水管网。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建设,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要建设截流干管,适当加大截流倍数。2015年4月2日,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贯彻“安全、清洁、健康”方针,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河海兼顾,对江河湖海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出:到2030年,
21、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2021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工作目标:到2025年,各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内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应对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内的降雨,老城区雨停后能够及时排干积水,低洼地区防洪排涝能力大
22、幅提升,历史上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涝积水点全面消除。实施意见提出:因地制宜、集散结合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发挥削峰错峰作用。加大排水管网建设力度,逐步消除管网空白区,新建排水管网原则上应尽可能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的上限要求。改造易造成积水内涝问题和混错接的雨污水管网,修复破损和功能失效的排水防涝设施;因地制宜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通过截流、调蓄等方式,减少雨季溢流污染,提高雨水排放能力。在城市建设和更新中,积极落实“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建设改造后的雨水径流峰值和径流量不应增大。2022年4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水利部印发“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
23、设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针对易造成积水内涝问题和混错接的雨污水管网,汛前应加强排水管网的清疏养护。禁止封堵雨水排口,已经封堵的,应抓紧实施清污分流,并在统筹考虑污染防治需要的基础上逐步恢复。根据整体蓄排能力提升的要求、低洼点位积水整治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集散结合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发挥削峰错峰作用。缺水地区应加大雨水收集和利用。计划提出,要排查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城市防洪工程设施、城市自然调蓄空间等存在的薄弱环节,研判灾害风险;要摸清城市排水防涝应急管理能力,排查城市供水供气等生命线工程防汛安全隐患。计划明确,要实施排水管网和泵站建设工程、排涝通道工程、雨水源头减排工程、城市积水点专项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水 设施 改造 工程 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