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组合式超重偏心坡角度钢结构整体同步顶升施工技术交流.pptx
《大跨度组合式超重偏心坡角度钢结构整体同步顶升施工技术交流.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跨度组合式超重偏心坡角度钢结构整体同步顶升施工技术交流.pptx(50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大跨度组合式超重偏心坡角度钢结构整体 同步顶升施工技术交流杨帆工程概况工程特点网架顶升仿真技术分析现场实施情况相关科技成果关键技术效益分析BIM应用演示目录一二三四七六八五PART0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泰达工厂12万辆新能源车项目-总装车间扩 建工程工程地点天津市经济开发区第九大街81号。建筑占地面积17460.37m2建筑层数及高度主体为单层,局部设二层空调机房,高度19.50m建筑类别工业生产厂房结构类型斜放四角锥网架、门式轻钢结构建设单位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长春一汽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工
2、程概况项目简介1、工程概况项目简介原生产幸间1、工程概况2、网架简介PART02工程特点工程特点场地受限、工期紧顶升同步控制在顶升过程中,网架的偏移和倾斜对 顶升支架的受力状态都有不同程度的 影响,还会影响网架结构自身的受力 状况,使构件应力产生重新分布,对 结构顶升和结构自身都极为不利。应力比控制整体顶升过程模拟及应力比控制,结构在成型之前其边界条件及荷 载条件与设计差异较大,经计算 应力比较小,还是监测重点。实 际施工控制应力比不超过0.8。顶升就位后嵌补网架重量偏心本工程三单元网架东侧设有门 式刚架空调机房,整体顶升重 量约680t,其中,接近2/3的 重量集中在空调机房区域,由 此造成
3、网架重量不均衡。两种连接方式网架包含螺栓球及焊接球,一 根杆件两端连接方式为栓接和 焊接,连接处质量控制和检查 为本工程控制重点。网架顶升至就位标高后,需进行高空嵌 补钢柱位置网架,因此,嵌补顺序为模 拟计算分析的难点。工程重点、难点PART03 PART04关键技术工况条件关键技术相关照片场地土质差,顶升基础利用 工程桩及地坪 形成整体永久 结构。在满足顶升地基承载力的同时,加固补强地坪结构,将顶升基础设 置在地坪桩上。利用液压同步顶升动荷载极小 的优点,以及顶升架采用标准节和 吊具可以重复利用的特点,可以使 顶升临时设施用量降至最少,有利 于施工成本控制。关键技术1、顶升基础工况条件关键技
4、术相关照片网架顶升改 变网架自身受 力状态,将加 强杆件替换成 永久结构加强 杆件在无法满足顶升要求时,使需 要加强或加固的杆件数量最少。利用仿真模拟技术,模拟网架 整体顶升时的应力以及变形,根 据计算结果加固杆件,将网架中 受力变形大的杆件替换成永久结 构加强杆件,满足整体顶升需求,抵消顶升过程中自重应力产生的 变形,使其形成稳定的整体以便 顶升。关键技术2、杆件加固变为永久加强工况条件关键技术相关照片斜放四角 锥网架上弦 球的正下方 存在下弦杆 件,无法直 接顶升上弦 球。设计采用型钢十字托梁带球托支顶网 架上弦球,十字托梁的每个悬挑端分别 支顶一个上弦球节点,避免了液压千斤 顶无法直接支
5、顶上弦球节点的问题,亦 可避开网架的下弦杆件的阻挡。上弦球与顶升架上部十字托梁球托支 座铰接,使其原支撑点一变四,在一定 程度上分散顶升反力,支撑受力更加稳 定。关键技术3、网架顶升十字托梁设计施工工况条件关键技术相关照片设计上弦球与球托铰接,顶升架与十字托梁铰接,千斤顶采用万向顶托网架设计板顶升,形成三处铰接支撑,可以防自身重量止顶升过程中因顶升架发生偏斜造成偏心过大的千斤顶损坏。有效消除顶升过程中网架重量偏心的影响,使各顶升点的顶升反力相对均匀,保证网架整体顶升稳定。关键技术4、三铰支座设计解决网架重量偏心工况条件关键技术相关照片网架两侧坡 差高度达到 1.8m,坡度 为3%。利用不同高度
6、的顶升架初始节调整适 应网架坡差,进而确立同步顶升水平面。通过顶升架初始节调整网架坡度,有 效保证了网架顶升过程平稳,避免了高 空调整网架坡度的安全风险。顶升同步性好,劳动强度低,效率高,施工安全,能够加快工程进度,降低施 工成本。关键技术5、利用顶升架初始节调整网架坡度工况条件关键技术相关照片网架顶升分为三、四两个单元,顶升面 积分别为5040,8400,顶升过程 必须保证同步,否则 将存在倾覆风险采用PLC多点同步顶升液压系统,利用终端多组千斤顶来达到平衡、安 全与高效的网架顶升目的。实现智能 自动化数控。根据网架特性设计计算机PLC信号 处理与液压系统,输入外部监控设施 的位移信号,输出
7、液压系统油量控制 信号,利用终端多组千斤顶来达到平 衡、安全与高效的网架顶升目的,其 顶升和降落精度误差不超过0.5mm。关键技术6、PLC多点同步顶升液压系统工况条件关键技术相关照片现场多风,网架与 顶升架必须进行有效 拉结,使两部分形成 整体顶升架体,采用双道斜拉倒挂 柔性缆风绳与网架下弦球进行锁 定,使顶升架体与网架形成整体 顶升过程的安全性有保证。网架四个角,分别沿两个方向 用缆风绳及手拉葫芦与相邻钢柱 拉结,随顶升高度升高进行调整。关键技术7、网架顶升过程缆风绳设置PART05网架顶升仿真技术分析本工程网架高度为2.42.7m,网架按3%找坡。考虑到用于大吨位顶升的自锁式液压千斤顶
8、的初始长度和行程通常都较大,若选择支顶网架下弦球节点,则网架在散拼时必须在其下方预 留液压千斤顶及配套顶升设备的安装空间,最大散拼高度将会超过5m,低空作业安装施工不便。因此,为尽可能减小网架结构的地面散拼高度,选择支顶网架上弦球节点,将液压千斤顶及 配套顶升设备的安装空间包含在网架高度范围内,同时按最低点为零层板垫层顶标高-0.25m进 行拼装。技术分析1、支顶部位的选择网架顶升点的数量和位置直接影响到网架结构在顶升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有必要针对网架的顶升点数 量和位置进行优化分析。普通网架由于荷载相对均匀,杆件和球节点的布置也 相对均匀,相应的,顶升点布置也应该相对均匀。然而本 工
9、程的网架,由于三单元网架东侧存在局部二层的设备机 房门式钢架,荷载较大,大直径的焊接球节点集中分布在 网架支座附近和门式钢架范围内。同时,门式钢架在网架 顶升前完成安装,随着网架结构一同顶升,整体顶升重量 约680t,其中,接近2/3的重量集中在网架东侧1/3的部分。因此,本工程网架的顶升点布置也偏向东侧。技术分析2、顶升点位置优化不考虑压杆稳定时,杆件应力水平 较低,最大压应力仅为80.8MPa;考 虑压杆稳定后,杆件最大应力为327.5MPa;应力比超过0.8的杆件有6 根,超限杆件集中分布在顶升点附近 的受压腹杆;网架节点最大挠度21.5mm;最大顶升反力为653.8kN。技术分析顶升工
10、况分析结果3、顶升工况分析网架嵌补工况的分析结果与顶升工 况类似,但是由于嵌补杆件和球节点 的加入,网架刚度和应力发生重分布 ,应力比超过0.8的杆件有8根。因为 嵌补工况的8根应力比超限杆件包含顶 升工况的6根,故杆件加强措施应以嵌 补工况为准,加固或加强8根杆件。技术分析4、嵌补工况分析网架支座安装完成后,进行20个顶升点同步卸载,千斤顶同步、稳定、缓慢下降,卸载过程中按荷载和位移双控制同步,直至 完全卸载。分步卸载分析时,分别按照千斤顶的卸载位 移量为1mm、2mm、3mm、4mm、5mm 、7mm、10mm、15mm、18mm进行分析。卸载过程中,各顶升反力越来越小,顶升 托梁陆续与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跨度 组合式 超重 偏心 角度 钢结构 整体 同步 施工 技术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