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1——4章)习题汇总含答案.doc
《微观经济学(1——4章)习题汇总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1——4章)习题汇总含答案.doc(121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绪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经济学的目标是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的状态。 3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选择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 4宏观经济学(mac
2、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如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及其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 5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其局限在于仅对能证实的观点进行分析。 6规范分析(normal analysis)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这种分析方法一般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突出某些准则
3、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指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这种方法表达了对某一经济主题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观点或价值判断,但难以通过事实证明是对是错。 7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主体决策时的各种变量能够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的方法。均衡分析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和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8“边际”是指一个微小的增量所带来的变化,即数学中的“微分”的含义。边际分析即是将“边际”引入至经济学的分析中,分析某经济变量的变动会
4、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他经济变量的变动。 9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是指完全抽象掉时间因素和经济均衡状态形成的过程,而专门分析任一时点上某一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处于均衡状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一般情况下,这种分析方法主要用来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处于均衡状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但并不涉及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这是一种静止而孤立地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 10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就是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将变化后的静态均衡结果与变化前的均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其中还要涉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变化
5、。显然,比较静态分析只是对个别经济现象一次变动的前后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均衡位置进行比较分析,同样这种分析方法也舍弃掉对变动过程本身的分析。简言之,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对经济现象一次变动后,均衡位置及经济变量变动的前后状态进行比较。 11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是对所有均衡状态向新的均衡状态变动过程的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经济变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等。具体而言,动态分析将重点研究那些在静态分析中通常假定不变的因素随时间的变化,将如何影响一个经济体系的变动。动态分析要求经济变量所属的时间必须被明确地
6、表示出来,并且认为某些经济变量在某一时点上的数值受前一时点有关变量数值的影响,这就需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期间,以便考虑有关变量在连续各个时期的变动情况。 12案例分析(case analysis)是针对有关的经济学基本理论,运用典型案例或事例,在相应的特定事件的环境中对原先设定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以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符的目的。二、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资源的稀缺性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 )。 A机会成本 B稀缺性 C生产什么的问题 D实证经济学 2下面最有可能成为稀缺物品的是 ( )。 A阳光 B夏威夷的海水 C运送到郑州的海水 D空气 3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7、 ( )。 A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 B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掉 4稀缺性问题 ( )。A只存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中 B只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中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 D意味着抢购和黑市交易5经济物品是指 (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知识点:“看不见的手”6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是 ( )。 A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B约翰理查德希克斯 C亚当斯密 D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知识点:经济学的定义,三大基本经济问题7经济学被定义为 ( )。 A研究政府
8、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 B消费者如何获得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 C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竞争性用途的科学 D生产者怎样取得利润 8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怎样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所有的问题 知识点: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9下列属于实证分析表述的是 ( )。A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厂商有利B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厂商不利C只有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才能使利润最大化D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比市场营销更重要10下列命题中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的是 ( )。A1982年8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
9、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 000美元11“富人的所得税税率比穷人高”是 ( )。A规范的表述B实证的表述C否定的表述D理论的表述 12下列属于规范分析表述的是 ( C )。A由于收入水平低,大部分中国人还买不起小轿车B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小轿车的人越来越多C鼓励私人购买小轿车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D提倡轿车文明是盲目学习西方国家,不适于我国国情13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 )。 A是否包括价值判断 B研究对象不同 C研究范围不同 D是否运用了归纳法 14研究单个居民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 B )。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1
10、5下列问题中不属于微观经济学所考察范围的是 ( )。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16以下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 ( )。A纺织行业压锭B增强中国电信业的竞争 C下岗职工再培训D国务院精简机构17下列问题中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 ( A )。A橘子汁价格下降的原因B物价水平下降的原因C政府预算赤字对通货膨胀的影响D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知识点:关于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理性人(经济人)”假设18检验经济模型的方法是 ( )。 A检验它的假设是否现实 B比较它的预期结果与经验事实 C由权威的领导人或经济专家作出结论D以上各
11、项都是19下列假设中不属于经济模型的关键假设的是 ( )。A人们有偏好B人们要实现最优化或经济化C人们要受既定的资源与技术的限制D人们的选择是不协调的20在经济学中,下列情况不具有“均衡”含义的是 ( )。 A实际购买的数量等于实际卖出的数量 B一种稳定的状态 C愿意购买的数量等于愿意卖出的数量 D长期过剩或短缺 21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冰激凌价格上升,那么,需求量将会如何变化?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 )。 A静态均衡分析 B比较静态均衡分析C动态分析 D一般均衡分析22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革命”发生于 ( )。 A18世纪7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2
12、3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这是指 ( )。 A人们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做出最好的决策 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进行决策 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做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 三、判 断 题知识点:资源的稀缺性1技术进步将彻底消除稀缺现象。 ( N )2如果各种经济资源都很充裕即不存在稀缺问题,那么就不需要经济学。 ()Y3自由物品(free good)就是不要钱随便拿的物品。 ( N ) 4经济物品就是需要节约使用的物品。 Y5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稀缺现象。 ( Y )6沙特阿拉伯可以开采出它所需要的全部石油,因此,从经济学意义上讲,石油在沙特应该是免费的。 ( N )7稀缺性仅仅是市场经
13、济中所存在的问题。 ( N )8竞争是争夺对稀缺资源的控制。 ( Y )知识点:资源的配置与机会成本9有选择就有成本,这种成本就是会计成本。 ( N )知识点:关于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的分类10经济学研究的是稀缺资源的有效使用问题。 ( Y )11经济学又被称为选择的科学。( Y )12经济学家的效率标准是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 ( N )13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和劳务的科学。 ( Y )14实证经济学主要强调“应该怎么样”。 ( N )15实证经济学给出的结果是能够验证的。 ( Y )16“所得税税率提高会引起总税收减少”。这是一个实证表述的例子。Y17“中国应
14、该限制私人小轿车的发展”。这是一个实证表述的例子。 ( N )18科学不涉及实证问题。 ( N )19实证表述的是关于是什么的问题,规范表述的是关于将来是什么的问题。 N20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的。 ( N ) 21微观经济学研究通货膨胀问题。 ( N )22宏观经济学研究污染治理问题。 N23宏观经济学包括对通货膨胀原因的研究。 ( Y )知识点:三大基本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经济制度24当生产力充分发达了,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就不存在了。 ( N )25市场经济是一个分散决策体系。 ( Y )26计划经济是一个集中决策机制。 ( Y )27在一个由行政指令来协调经济活动的社会经济中,
15、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决策是价格调节的结果。 ( N )知识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28理论就是在一组假设基础上得出的规律性结论。 ( Y )29边际分析就是增量分析。 ( Y )30均衡状态就是静止不变的状态。 ( N )31比较静态分析就是相对较为静态的分析。 ( Y )N32动态分析的任务是指出事物变化的时间过程。 ( N )Y33模型是对现实的抽象和简化。 ( Y ) 34检验经济模型就要比较它的预期与现实世界的情况。( Y )25经济模型的关键假设之一是人们所做出的是他们预期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福利的选择。( Y )36经济模型对我们解释现实世界的价值是极为有限的,因为这些模型是
16、从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 ( N )知识点: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37经济学家假设人们的经济选择是有目的的选择。 ( Y )38厂商(企业)是把居民户提供的资源结合起来生产物品与劳务的组织。 ( Y )四、简 答 题 知识点:资源的稀缺性1如何理解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的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人类的欲望和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无限多样的,可是用来满足这些无限需要的手段即用来提供这些物品和劳务的生产资源是稀缺的。这样,就产生了如何分配使用这些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需要的问题,这就是“选择”,也就是“配置”资源的问题。人类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就是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合理、有效率地分配使用于各种途
17、径以满足人类无限多样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实现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都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假若人类能无限量地生产出各种物品,或者人类的欲望能够完全得到满足,即在这样一个丰裕的伊甸园里,不存在稀缺物品,所有的物品都是免费的,像沙漠中的沙和海岸边的海水,价格和市场互不相关,那么经济学就无须存在了。正是由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生产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才引起了人类的经济活动,经济学也就成为一门考察稀缺资源的配置的科学。2为什么说经济学产生于资源的稀缺性? 怎样看待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学的定义?人类之所以有经济行为,之所以要从事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等经
18、济活动,是由于人类的欲望与由此所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无限多样而且永无止境的。但是,提供这些物品和劳务的生产资源是稀缺的。这里的稀缺不是指这种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或者是可以消耗尽的,也不是指这种资源的绝对数量是稀少的,而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与人类的需求相比,其供应量总是不足的。如果人们的消费欲望以及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有限的,而满足这些需求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就不存在稀缺问题,人们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东西。这样,社会就不需要任何组织来管理和控制这些资源的使用,也不需要管制人们的经济行为。但是,现实中的情况是,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这些需要又是有轻重缓急的,而满足这些需要
19、的资源又是有限的,各种资源一般来说又可有多种用途。这样,就产生了如何分配这些有限的而又有多种用途的资源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的问题。这就是“选择”,也就是“配置”资源的问题。人类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就是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和有效率地分配于各种途径,以满足人类无限多样的需求。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实现的。因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都是由市场价格来决定的。什么商品价格上升,人们就会多生产什么,即社会多分配一些资源到这些商品的生产上。如何生产这些商品,即生产这些商品时用多少这种生产要素或那种生产要素,也是由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例如,劳动力便宜就多用劳动力,资本便
20、宜就多用资本。生产资源的所有者出售生产资源给谁,也要看这种资源的价格。资源在哪种物品生产所获得的报酬高,生产资源所有者就出售资源给哪种物品的生产者。可见,生产要素报酬即收入分配,即为谁生产的问题,也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经济学是一门考察市场体系中稀缺的生产资源的配置的科学。3稀缺性的含义是什么?4为什么稀缺性存在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作出选择?5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需要的无限性说明经济学的定义。知识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6如何理解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条件?(1) 资源稀缺性假定。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问题时也会把这个现实中已经存在的基本经济现象作为其研究的假设前提来对待。在经济学家看来,只有
21、稀缺性的东西,才值得人们花费代价和精力去追求,才要精打细算来进行决策。经济学家的研究和分析问题的出发点都是因为现实中存在稀缺性的经济资源。所以,稀缺性既是现实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经济学家研究经济问题的前提假定。 (2) 理性经济人假定。该假设又简称为“经济人”假设,其含义是指经济活动中的任何个体都是以利己为动机,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样人们做出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就是私人利益,每个人都寻求个人利益极大化,而不会做出于己无利的事情。比如,消费者总是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满足才会到市场上购买商品,而生产者同样也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利润最大化才会到要素市场上购买要素来安排生
22、产经营活动。7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哪两部分构成? 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根据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和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人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宏观经济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观经济学 习题 汇总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