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物探磁法工作报告.doc
《金矿物探磁法工作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矿物探磁法工作报告.doc(2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毕力赫金矿物探磁法工作报告苏尼特金曦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一年年九月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毕力赫金矿物探磁法工作报告 报告提交单位:苏尼特金曦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段希刚 报告编制单位:北京金有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总 经 理: 杨志刚总工程师: 张继林项目负责: 赵繁荣报告编写人:赵繁荣 张增禧 黄伟达 段煜旻 蔡云龙报告提交时间:二一年九月22目 录第一章 前言1第一节 目的任务1第二节 工作区位置及交通1第三节 以往地质物化探工作简述2第四节 本次工作情况3第二章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4第一节 地层4第二节 侵入岩6第三节 构造8第四节 围岩蚀变10第五节 测区
2、地球物理特征10第三章 测区工作及质量评述11第一节 物探测网测量11第二节 地面磁法测量13第四章 磁法异常解释推断16第一节 异常特征16第二节 异常解释与推断19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21附 图 目 录顺序号 图号 图名 比例尺1 1 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毕力赫金矿区物探高精磁测T等值线平面图 1:100002 2 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毕力赫金矿区物探高精磁测T剖面平面图 1:100003 3 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毕力赫金矿矿区地形地质物探磁测综合图 1:10000第一章 前言第一节 目的任务苏尼特金曦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金曦金矿外围(接替资源)详查探矿权证号:
3、T15120080402006889项目开展进一步的普查查工作,并委托北京金有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实施该项工作。通过对该区地质、物化探勘查工作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开展1:10000高精度地面磁法测量工作,对普查区范围内的地下隐伏岩体的完整形态进行圈定,为进一步的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同时根据物探工作成果编制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毕力赫金矿区物探磁法工作报告。第二节 工作区位置及交通勘查工作区位于苏尼特右旗政府所在地赛汉塔拉镇南东90km处,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所辖,矿区西距集宁-二连浩特铁路线朱日和车站65km,东南距镶黄旗政府所在地新宝力格镇35km,
4、赛汗塔拉-新宝力格镇新修公路距矿区仅7km,交通非常便利,见交通位置图(图1-1)。探矿权区块面积16.52km2,。地理坐标:1、东经:1133130,北纬:4225002、东经:1133430,北纬:4225003、东经:1133430,北纬:4222454、东经:1133130,北纬:422245物探测区范围及拐点坐标如下表: 物探测区范围及拐点坐标表(北京54坐标)拐点线号点号XY11801004698000384610002180500469800038465000398500469390038465000498100469390038461000测区面积:16.40平方公里图1-1
5、 毕力赫金矿区交通位置图第三节 以往地质物化探工作简述1989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物化探队在本区开展物化探异常检查时,发现了毕力赫金矿(当时叫都仁乌力吉金矿),即现毕力赫金矿区I矿带。1990年1992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对毕力赫金矿I矿带及其外围一带开展地质普查, 1991年,苏尼特右旗毕力赫金矿成立,开始采矿作业。1995年5月1998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在矿区I矿带施工了钻探及硐探工程,于1998年4月提交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毕力赫金矿增储(详查)地质报告。20002001年,公司委托天津地质研究院对公司所属的毕力赫、白音哈尔等矿区开展以成矿地球
6、化学研究为主的科研工作,投入资金20万元,提交了内蒙朱日和地区金矿类型、金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靶区优选报告。报告指出毕力赫矿区深部与外围尚具一定找矿潜力。2007年8月2008年9月,对矿带进行了系统详查工作,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毕力赫矿区矿带15-40线岩金矿详查报告共探获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储量(333)类型金金属资源储量21013kg,平均品位3.2310-6。其中完成1:1000岩石地化剖面5km,EH4和高密度电法剖面测量8km。第四节 本次工作情况本次物探工作自2010年8月31日至9月20日历时将近一个月时间,完成了野外工作,至9月末完成图件及
7、报告编写工作。完成工作量见下表。毕力赫金矿完成物探工作量统计表项目单位设计工作量完成工作量技术条件备注1:1万测网布设Km216.416.410020米1:1万高精度磁测Km216.416.410020米磁性参数测定块5050第二章 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第一节 地层矿区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火山岩系为主,包括玛尼吐组(J3mn)、白音高老组(J3b),其次为第三系和第四系。一、 上侏罗统玛尼吐组(J3mn) (1)安山岩(J3mn1)主要出露在矿带,矿带露头主要见于北西部和深部。岩石野外特征表现为黑色、灰黑色、灰绿色等。致密块状构造,贝壳状断口。该岩石因地表强烈风化常常表现为碎块状。安山岩类为矿
8、区最老火山岩地层,也是主要的赋矿围岩之一,该岩层在本区发育厚度大于50m。(2)红色晶屑熔结凝灰岩(J3mn2)仅在矿区北西部小面积残留出露。空间位置紧邻安山岩。该岩石野外宏观特征以淡红色或肉红色等较为鲜明的红色为特征。局部与安山岩呈交叉叠覆关系,应属安山岩喷发晚期的夹层。(3)含砾长石石英粗砂岩(J3mn3)分布于矿区西南角。岩石风化面呈灰白色、淡褐红色,新鲜面灰白色。粗粒,磨圆尚好。 (4)灰白色晶屑岩屑凝灰岩(J3mn4)呈东西向长条状分布于矿区南部。岩石风化面呈灰白色、浅灰红色、青灰色等,以灰白色为主。新鲜面为灰白色,局部也呈灰绿色、灰红色等。致密块状,局部发育拉长的气孔定向排列,气孔
9、内可见杏仁体。 (5)薄层状沉凝灰岩(J3mn5)大面积分布于矿区西部和西南部,东南部少量出露。岩石野外特征具鲜明的黑色、灰色、灰绿色、紫红色等薄层状特点,发育层理,类似于“板岩”。二、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J3b)(1)灰白色流纹岩(J3b1)呈长条状展布于矿区中部至东南部,岩石风化面灰白色、灰黄色,新鲜面灰白色,局部暗红色。该流纹岩自南东至北西依次覆于灰白色晶屑岩屑凝灰岩、薄层状沉凝灰岩之上。(2)灰红色岩屑晶屑凝灰岩(J3b2)大面积分布于矿区东南部,矿区中部零星出露。岩石风化面总体呈灰红色、暗红色,局部也呈灰绿色、青灰色等。 (3)灰白色熔结凝灰岩(J3b3)仅小面积出露于矿区东北部。岩
10、石为灰白色,局部风化面也显灰红色。块状构造。(4)青灰色流纹质凝灰熔岩(J3b4)分布于矿区北部和东北部边缘。岩石风化面青灰色、灰褐色,新鲜面灰白色、青灰色。(5)含砾凝灰质砂岩(J3b5)该类岩石广泛分布于全区大部地区。岩石风化面颜色较杂,呈现为紫红色、灰红色、浅褐色、灰色、灰白色、灰黄色等多种颜色,新鲜面浅紫红色、灰黄色、黄白色、暗灰色等等。三 、第三系 (E) 主要为红色泥岩,地表仅在冲沟中偶尔可见,厚度为4.0142.05m。四 、第四系 (Q)广泛分布, 主要为洪冲积物和残坡积层,厚度0.550m。第二节 侵入岩矿区出露地表的侵入岩主要为加布切尔敖包单元钾长花岗斑岩(),以及沿断裂侵
11、入的流纹斑岩脉()(霏细岩脉)。通过钻孔揭露,在第四系和第三系覆盖物下分布着以闪长玢岩为主的次火山杂岩体,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玢岩()和二长花岗斑岩(),该杂岩体与矿化关系密切。一 、 花岗闪长玢岩花岗闪长玢岩()主要呈隐伏状态分布于矿区中西部的北西向河谷下部,该河谷早期可能为一断裂构造带,岩体正是沿该构造带贯入形成。通过钻孔揭露,该杂岩体空间上呈北西向岩舌状分布。岩石呈灰白-浅褐色,斑状-似斑状结构,基质微细粒粒状镶嵌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斑晶、基质构成,暗色矿物少。通过镜下鉴定,该岩体岩石类型比较复杂,包括花岗闪长玢岩、细晶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等组成。二、 二长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主要呈隐
12、伏状分布在11线以及3、0线间,地表未出露。空间形态呈岩株状,呈岩枝或小岩体侵入到花岗闪长玢岩杂岩体中,就位于花岗闪长玢岩底部或下盘。岩石呈灰白色,似斑状结构。该浅成侵入岩体蚀变强烈,与金矿化空间关系密切,其出露部位的上部及侧部是金矿化有利部位,可能是富矿形成的因素之一。三、 钾长花岗斑岩钾长花岗斑岩()是地表出露面积相对较大的岩浆岩,呈深(砖)红色,标志明显,十分醒目。红色花岗斑岩主要分布在矿区东北部和西南部,外围分布面积更大。从出露的空间形态看,多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长条状、透镜状和椭圆状。推测深部为连续的岩墙或脉。岩性较为单一,肉红色、斑状结构、块状结构,斑晶含量55左右,成份为钾长石、斜长
13、石、石英。钾长石为条纹长石,矿区内花岗斑岩,主要分布在矿区东西两侧,呈北北西向脉状产出。关于花岗斑岩与金矿关系存在争论。有的认为无关,花岗斑岩是成矿后侵入就位的。有的认为花岗斑岩与金矿化关系密切,认为是金成矿矿源、热源和水源的主要提供者之一。矿山地质勘查及采矿实践表明,位于I矿带上盘的花岗斑岩是一种浅成(次火山岩)的岩体,与围岩(主要为玛尼图组火山岩)呈断层(破碎带)接触,产状较平缓,界面平直,破碎带未固结,有铁锰和硅化,但没有金矿化。四、灰色流纹斑岩(霏细岩)脉灰色流纹斑岩(霏细岩)脉()主要见于F1断层南西盘北端,呈长条状出露,伴随F2和F3呈透镜体状产出。该岩石风化面呈灰褐色,新鲜面灰白
14、色、暗红色,可见肉红色氧化晕圈(中心灰白色,边缘红色圈)。新鲜面常见强褐铁矿化。该岩脉出露东边界呈直线状,与北东侧含砾凝灰质砂岩呈断层接触关系,断层走向330(F1断层)。 需要说明的是,该类岩石在矿区呈环状出露,尤其是南部大平台呈溢流状产出,可能代表的是火山活动的中心位置。第三节 构造一、 褶皱构造矿区位于都仁乌力吉巴彦得力格火山盆地的东南部,区内广泛发育火山岩。褶皱构造不发育。火山岩岩层总体为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二 、 断裂构造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以北西向为主,次为北东向,此外在矿区中发育一环状构造。(1)北西向断裂构造:为区域北东向构造的次级构造,走向295350,倾向北东东,倾角708
15、6,是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破碎带长度大于2000m,带内岩石破碎,沿破碎带有花岗斑岩等脉岩侵入,本断裂与成矿关系密切。(2)北东向构造:断层规模小,仅局部可见,多为强烈挤压的片理化带。根据对矿区26号脉露采部分的观察,北东向构造主要在成矿后活动,对矿带(体)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3)(近)东西构造:大多具隐伏性质,地表少见露头。在TM遥感数字图像上具有明显的影像特征,并表现出近等距平行分布的规律,矿区内I矿带和26号脉即处于近东西向构造和北西向构造的交汇部。(4)环状构造和放射状构造:环状构造以毕力赫矿区中部I矿带中的I、号矿体和26号脉地表富矿包附近最为典型。控制I、II号矿体的环状构造
16、呈椭圆形。内部充填的次生石英岩(?)为富矿石。三 、火山构造矿区火山构造可分为火山颈和次火山岩岩体构造。毕力赫金矿区,火山以裂隙式喷发为主,在不同方向断裂构造交汇处形成小的喷发中心。目前认为原毕力赫金矿床I矿带产出位置即为一火山颈。四、矿带控矿构造在以II矿带为中心圈定多数断裂构造,其中NW向断层为矿区主要构造,控制了矿区的地层发育,并可能与成矿有关。F1断层是本区重要的控岩和控矿构造之一,位于II矿带东部,总体走向330,东倾,推断地表延长近千米。北段表现为灰色霏细岩脉直接侵位于凝灰质砂岩内,且接触界线平直。霏细岩脉出露处表现为正地形。凝灰质砂岩地层与紫红色凝灰质含砾岩屑长石砂岩地层两套地层
17、接触带表现为负地形。第四节 围岩蚀变矿床围岩蚀变包括广泛发育于火山岩中的面型蚀变和沿构造破碎带发育的线型蚀变两种产状。一、面型热液蚀变主要有青盘岩化、黄铁矿化、次生石英岩化等。二、线型矿床围岩蚀变多沿构造破碎带发育,主要有硅化、方解石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电气石化等,见于矿化破碎带或其两侧,与矿化关系密切。第五节 测区地球物理特征地磁场异常均反映一定的地质构造特征,而矿床(点)的形成和分布是受地质构造因素控制的,因此矿产分布与地磁异常场则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区金矿床多处于北东向与北西向或东西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在分布区将会引起地磁异常的梯级带的同向扭曲或形成低值变异区。本区金矿床呈大
18、透镜状、板柱状赋存于花岗闪长玢岩及上覆侏罗系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内外接触带,尤其是内接触带中,赋矿岩石为花岗闪长玢岩和侏罗系火山碎屑岩。因此不同方向磁异常交叉部位及不同异常的交接带与金矿床(点)的产出位置将对应。矿体上方将有局部正磁异常出现。在15万航磁异常图上,矿区位于正的中等航磁异常带上,走向北东,强度2060r。本次在矿区进行了高精度磁测方法试验工作,在矿体上方有3040nT低缓异常出现。 测区物性特征为方便勘查区内物探异常的推断解释,正确分辨勘查区内各种物理场的正常场和异常场,估算目标地质体所引起的异常形态和异常可能达到的强度,正确区分矿异常与非矿异常。我们对区内出露的各种岩石进行了系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矿 物探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