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doc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doc(23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 2007年08月01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防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东北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先决条件,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本规划旨在从战略上、总体上谋划未来东北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的方向、目标、重点和措施,以区域公路水路交通的整合推进区域综合交通一体化,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可靠的交通支撑和保障。
2、本规划以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突出强调空间、时间、功能上的跨省衔接,是指导东北各省制定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及其相关专项规划的指导性文件。规划范围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域。规划期为2004至2020年。一、现状与形势(一)发展现状东北地区拥有较好的交通基础条件,已基本形成了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区域内公路、铁路、内河运输线路总长度达到18.7万公里,运网密度达23.6公里/百平方公里,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9公里/百平方公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交通部“三主一支持”规划指导下,东北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高等级航道、专业化码
3、头等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到2003年,三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92公里;内河航道总里程达到7687公里,其中三级以上1980公里;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25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86个,综合通过能力达1.53亿吨。公路水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明显缓解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1公路交通快速发展,为建立区域统一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等创造了基础条件目前东北地区初步形成了以北京至沈阳、哈尔滨至大连等进关出海、连接中心城市的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国道和省道为干线,以县乡公路为基础的公路网络。与“九五”初期相比,东北三省公路总里程增长24%,其中高速公路增长4.8倍;二
4、级以上公路增长1.7倍,在路网中的比例提高了10个百分点;通公路的乡镇和建制村比例分别达到99.2%和86.6%,通沥青(水泥)路的比例分别达到73.9%和42.4%。三省已拥有客货运输等级站场1009个,其中二级以上客、货运站场比重分别达到32.2%和27.6%,营运性载货和载客汽车分别突破50万辆和20万辆,通公路的乡镇和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分别达到99.8%和95.6%。2003年,东北地区公路客货运量达到10.1亿人和13.0亿吨,客货周转量达到451.5亿人公里和480.2亿吨公里,分别是1995年的1.7倍、1.2倍、2.1倍和1.4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北地区主要公路通道交通
5、量快速增长。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近13年来的交通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2%;沈阳至山海关高速公路2003年的交通量增长率高达22%;长春至四平、哈尔滨至长春、哈尔滨至大庆等高速公路交通量年均增长率也达到10%左右。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为省际间、城际间、城乡间的人员和物资流动提供了便利,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协作和交流,对于建立区域统一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等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水路交通发展加快,在促进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优化升级、参与东北亚乃至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北沿海运输已基本形成以大连港、营口港为主,锦州、丹东等
6、港口为辅,同国内港口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联系的海上运输网络。19952003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递增11.3%,其中集装箱达24.3%。东北地区80%以上的外贸货物,绝大部分进口原油、铁矿石和2/3以上的冶金、石化产品调出都是通过海运完成的。2003年东北内河港口客货吞吐量分别完成404万人和1600万吨,比1995年增加了173%和61%,其中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和外贸货物吞吐量分别增加了150%和220%。水路运输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对外对内开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大型深水码头建设,沿海港口对船舶大型化的适应性逐步改善,海上货物运输成本明显节约,为提高腹地经济竞争力
7、水平以及参与东北亚乃至全球经济合作创造了条件。3公路水路交通在东北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着主体作用2003年,东北地区共完成全社会客运量12.3亿人,旅客周转量1129亿人公里,货运量17.8亿吨,货物周转量4053亿吨公里,其中公路水路运输共承担了82%的客运量、41%的旅客周转量、76%的货运量和40%的货物周转量。东北沿海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94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729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21万TEU。内河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226个,千吨级以上泊位170个,综合通过能力达到1700万吨。公路水路交通承担着东北地区内部和对外沟通的绝大部分客货运输任务,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发挥着主体作用
8、。4行业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养护、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随着东北地区公路水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市场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依法建立建设市场的“准入、监管、退出”机制,高速公路和港口建设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试行养护管理与养护生产职能分离取得良好效果;道路运输市场进一步开放,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参与经营道路运输,市场主体趋于多元化。在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水平逐渐提高,支持保障系统日益完善,现已实现辽宁和吉林省内、黑龙江部分路段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道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交通宏观管理信息系统等已初步建立,交通信息系统服务水
9、平不断提高。公路水路交通部门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强化运输产业政策制定、基础设施规划、运输市场监管、交通安全保障,使公路水路交通逐步向开放、有序、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5尽管东北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成绩显著,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不能适应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公路总量不足,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偏低2003年东北地区公路网密度为20公里百平方公里,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公里百平方公里),但远远低于东部(48.9公里百平方公里)和中部(32.9公里百平方公里)。三省中路网密度最高的辽宁仅为34公里/百平方公里,处全国第19位,吉林和黑龙江的路网密度分别为23.4和14.3公里/百平方公里,
10、在全国分列第23位和26位。东北地区仍有22个乡镇、4676个建制村不通公路,759个乡镇、20087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继续扩大路网规模,特别是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仍然是东北地区公路交通建设的重要任务。(2)高速公路尚未形成网络,干线公路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不高虽然东北地区高速公路发展较快,但沟通大中城市的高速公路网络还不完善,高速公路对外通道较少,辐射能力十分有限,规模效益难以充分发挥。东北三省的国省道中,二级以下公路仍占35.5%,中低级路面的比重超过20%,干线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此外,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条件导致公路病害多发,养护成本高,干线公路中超期服役的公路、
11、桥梁存在安全隐患。(3)运力结构不尽合理,运输市场不够规范,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和运输效率有待提高东北地区高级客车仅占全部营运客车的7%,重型货车、专用货车仅占全部营运货车的8%和4%,营运车辆高级化、专业化程度低;公路运输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站场建设滞后,经营主体散,企业规模小,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不高,运输效率有待提高。(4)沿海港口总体能力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功能单一,集疏运体系不完善2003年辽宁省沿海港口综合通过能力1.53亿吨,实际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94亿吨,能力缺口达4032万吨;在沿海港口257个生产性泊位中,5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仅有17个,占总数的7%,20万吨级以上
12、的大型码头仍为空白,港口总体通过能力和大型化泊位能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港口服务仍以货物装卸为主,仓储、商贸、物流活动有限,临港工业规模小、布局零散。港口后方集疏运通道不畅,特别是铁路能力不足的问题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港口发展的“瓶颈”。(5)内河航道条件有待改善,对外开放港口能力严重不足,内河航运技术装备落后,支持保障系统薄弱东北地区内河绝大多数河段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枯水期航行困难。近年来,内河外贸运输的快速发展与内河港口特别是界河和松花江下游主要对外开放港口码头能力不足、集疏运条件差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内河港口设施落后、机械化程度低,船舶老化严重,航道疏浚能力不足,船舶卧冬基地功能不
13、完善,水上安全、消防、救助能力严重缺乏,通信导航网络不完善等问题都亟待解决。(6)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外部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由于经济欠发达,东北三省特别是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公路建设资金长期匮乏,加之地处我国边陲,市场发育不完善,过境交通较少,交通量水平不高,导致东北地区公路建设融资渠道较窄,融资能力较弱,尚未进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政企分开前,港口的航道、防波堤等公用基础设施均由原港务局为主投资建设,政企分开后,政府投入不足和筹资渠道等问题逐步成为制约港口发展新的“瓶颈”。 目前,港口管理体制正处在改革调整过程中,现有的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满足港口发展及港口资源管理的需要
14、。港口资源多头和分割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造成政出多门、手续繁杂,直接影响了港口的正常经营和健康发展。(7)地区间、相关行业间及部门间的协调存在体制障碍在现行管理体制条件下,各行政区域间、相关行业间及部门间加强协调与合作,是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管道交通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相互开放和相互协作的程度和水平还远不能满足交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东北三省及其周边省区交通部门之间,城建、土地、环保、水利、交通等相关部门间协调不够,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政策法规以及对土地、岸线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管理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协调。(二)面临的形势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
15、兴必将产生大量的交通运输需求,要求公路水路交通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运输能力20042020年,东北地区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4%左右,2010年前将达到10%以上。到2020年,东北三省人均GDP将达到4770美元左右,经济总量是目前的3.3倍。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必将带动全社会交通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东北地区公路、水路货物周转量将分别达到1100亿吨公里和3810亿吨公里,是目前的2.3倍和3.3倍;公路旅客周转量将达到1000亿人公里,是目前的2.2倍。由于运输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公路主要通道和沿海主要港口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预计到2
16、020年,京沈通道交通量将超过17万辆小客车/日,哈尔滨至大连通道交通量将超过12万辆小客车/日,大连港的年吞吐量将达到4亿吨左右。公路水路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迫切要求扩大东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提高运输能力,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要求进一步强化地区间交通联系,提高运输效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和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未来一段时期内,东北三省的经济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将大幅度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将明显上升。东北地区将以汽车、石化、钢铁、机械制造、医药、食品加工等产业为重点,加快培育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接续和
17、转型,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引各类生产要素进入东北市场。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迫切需要加强大中城市之间、资源产地与加工中心之间、东北地区与华北等其它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为提升东北地区综合竞争力奠定基础。3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建立起高效的一体化交通体系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打破地区封锁和行政分割,建立统一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消除产业雷同,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市场的作用下,特色产业的集聚效应越来越强,产业的分工协作越来越紧密,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流动日益频繁。区域交通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条
18、件,为此,必须通过整合交通资源,实现东北地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以及单一运输方式内部在硬件与软件、空间与时间上的衔接。应主动适应运输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强公路、水路之间以及与其它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机衔接,尽快建立起经济、可靠、便捷、高效的一体化运输系统,建立互通、互联、共享的交通信息网络体系,健全公平、开放、统一的交通运输市场,建立一体化的交通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体系,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做好服务。4东北地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有赖于公路水路交通提供基础条件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地处东北亚的地理中轴,面朝海外,连接俄、朝、日、韩等国家,具有既沿海、又沿边的独特区
19、位条件。图们江流域经济开发与合作,虽然目前受国际政治局势的影响进展较慢,但从长远来看,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推动的“亚洲公路网”在东北地区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的路网架构。按照中央提出的“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进调整改造”原则,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重要途径。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与国际交流的重要通道,东北地区的沿海港口、陆路口岸、内河对外开放港口需要根据东北地区未来对外贸易发展的形势,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功能、调整结构。特别是,外贸进口原油、铁矿石和集装箱运输需求将随着东北地区冶金、石化等重化工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持续快速增长,需要
20、沿海港口提供更加通畅、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5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提高公路水路运输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是东北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东北三省城镇化水平较高,目前已达到53%,远高于全国39%的平均水平。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特别是伴随辽中南城市密集区、以长春和吉林市为中心的吉中城市群、以哈尔滨为中心的松嫩平原城市群的形成与拓展,东北三省城镇人口规模将不断扩大,城市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人员流动和物资交流更加频繁,势必会产生巨大的客货运输需求。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东北地区消费结构必将发生显著变化,私人小汽车将呈加速增长
21、态势。预计2020年东北三省汽车保有量将达到800万辆左右,是目前的3.6倍。在未来的旅客出行中,消费性出行增长最快,并逐渐成为出行的主流。公路水路交通必需提高运输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为人们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运输服务。6解决“三农”问题,要求全面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东北三省广大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事关国家大局。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振兴东北的重要内容,而农村公路是广大农村地区最基本的运输方式,直接影响农民增产、增收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是加强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东北地区农村交通的发展,要紧紧围绕增
22、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和基本目标,加强连接国家商品粮基地公路、通乡通村公路和农村运输站场设施建设,重点解决“通达”和“通畅”问题,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客运班车覆盖范围,为广大农村提供普遍化的运输服务。同时要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7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必须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的资源与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相对于全国而言,东北地区的石油、煤炭、生物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拥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和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生态环境较好,这是实现振兴东北的巨大优势。东北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努力实现交通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不能走“先
23、破坏、后治理”的路子。要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智能交通,提高运输效率;要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养护和运输管理,促进全面发展;要注重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二、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以健全综合运输体系为主轴,以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动力,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强化功能、提高效率,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实现公路水路交通全面发展,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经济、可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振兴 东北 工业基地 公路 水路 交通 发展规划 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