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doc
《项目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doc(25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项目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目 录一、路基工程- 3 -1、路堤沉降超限及不均匀沉降- 3 -2、土工格栅破损严重- 3 -3、挡土墙背后回填、桥涵缺口回填不密实,下沉、变形严重。- 4 -4、路堤密实度不够(尤其是路肩部位)- 4 -5、路堤碾压过程中出现“弹簧”现象- 5 -6、路基基面平整度差,路基积水严重- 5 -7、压实层表面起皮- 5 -8、压实层表面松散- 6 -9、路基出现纵向裂缝和错台- 6 -10、路堤边坡滑塌- 6 -11、路基防护及排水等附属工程、小型构筑物内在质量不达标,且表面粗糙、外观质量差- 7 -12、挡墙、护坡等防护工程泄水孔不规范,起不到排水作用或排水效果
2、差- 8 -二、砌石工程- 8 -1、水泥库存方法不当,致使部分水泥受潮变质- 9 -2、石料不合格- 9 -3、砌筑用砂浆强度不合格- 9 -4、砌体工程砌筑工艺不合格(如存在通缝、空缝、假缝,砂浆不密实、不饱满,片石未大面朝下)- 10 -5、伸缩缝和沉降缝设置不齐、不垂直、相互交错。- 10 -6、砌体未分层砌筑,致使砌筑面平整度差- 10 -7、砌石规格尤其是填心石不满足要求- 11 -8、砌体结构开裂- 11 -9、砌石工程基础不均匀沉降致使结构变形、移位、开裂。- 11 -10、勾缝砂浆剥落、勾缝不美观- 12 -三、砼工程- 12 -1、混凝土用碎石针片状严重超标、泥土粉尘含量过
3、大,强度不合格。- 12 -2、拌制、运输及浇筑能力不足,不能连续灌注,施工缝多且出现冷缝。- 12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泡水,影响砼质量- 13 -4、结构砼强度偏低- 13 -5、砼浇筑过程中离析- 13 -6、砼结构出现裂缝- 14 -7、大体积砼表面、龟裂- 14 -8、砼表面有蜂窝、麻面、气孔- 15 -9、砼施工缝处理质量差- 15 -10、砼浇筑过程中表面有泌水现象,且成品色差大- 15 -11、砼漏浆、表面污染及表面平整度差- 16 -12、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差或存在严重质量缺陷,未经质检检查擅自进行修饰- 16 -四、桥梁工程- 16 -1、普通钢筋砼梁下缘开裂- 16 -
4、2、预应力梁体孔道压浆不饱满- 17 -3、梁体预应力损失过大- 17 -4、梁板砼出现空洞- 18 -5、梁体起拱值偏小- 18 -6、1).盖梁、垫石等未与相邻主体结构同次灌注,未形成整体,易开裂、脱落。2)墩台预埋件位置不正确。- 18 -7、支座垫石不平,支座底面与垫石不密贴,形成“三条腿”。- 19 -8、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 19 -9、钻孔桩身砼强度偏低- 20 -10、钻孔灌注桩出现段桩或缩径- 20 -11、钻孔桩沉渣厚度超标- 20 -12、灌注桩- 21 -13、钢筋笼位置偏移- 21 -14、桩基声测管无法声测- 21 -15、钻孔桩桩顶标高不满足要求- 22 -
5、16、钻孔桩砼出现夹渣- 22 -五、钢筋工程- 22 -1、钢筋、预应力钢绞线锈蚀、污染、弯曲,缺少出厂合格证。- 22 -2、钢筋接头设置不符合要求- 23 -3、预制构件钢筋骨架或桩体钢筋笼扭曲变形- 23 -4、焊接钢筋轴线不处于同一直线上。- 23 -5、钢筋间距不一、保护层厚度不足、盘圆钢筋使用前不调直或调直度不够- 24 -6、焊接强度不够- 24 -7、预应力筋脆断- 24 -六、涵洞工程- 24 -1、涵洞渗漏- 24 -2、涵洞内积水严重,对基础和地基的软效应突出。- 25 -一、路基工程1、路堤沉降超限及不均匀沉降A、主要原因分析(1)路堤基底不按规范要求进行排水清表和原
6、地面压实处理或处理不彻底;斜坡基底没按规范要求挖台阶。(2)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截、疏、排不彻底或设施不完善。(3)填料选择不合格。(4)填筑工艺控制不严;分层填筑厚度超标,压实度不符合要求,填筑、速度过快,预留工后沉降时间偏短。(5)填挖结合处没按规范处理(没清表、没挖台阶)。B、预防措施要点(1)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基底处理;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2)现场技术主管加强现场过程质量监控,确保处理质量达标。(3)严格控制填料料质,包括料径级配和质地等。(4)严格控制填筑顺序,尽可能实行全宽拉线分层填筑,松铺厚度必须严格控制(30)。(5)认真做好碾压试验,确定最优碾压参数;认真检测压实度,
7、确保填筑各区密实度满足施工规范限值要求。(6)对软基路堤填筑实施动态检测,合理控制填筑速度,尤其是接近或达到临界高度后。(7)填挖接合处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挖台阶。(8)路基防护设施和排水设施应及时施作并完善。(9)基床完成后预留合理的工后沉降时间,设置沉降板观测。2、土工格栅破损严重A、主要原因分析(1)进场时把关不严,让不合格的土工格栅进场。(2)铺设时搭接长度不够,或搭接处连接不牢固。(3)混渣顶不平整,石料太大。(4)平地机司机没有质量意识。B、预防措施要点(1)材料部门与现场技术人员严把质量关,每批材料进场时必须带检验合格证等材质单,进入现场后技术人员先验收成品,后卸货,发现材料不合格
8、,立即清退。(2)搭接长度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不应小于30cm,连接处牢固,可以采用扎丝帮扎,间距不得大于3各空格,梅花型绑扎。(3)混渣层大致平整密实,大块石头尽量压到下层土中或者人工捡走,避免石块割烂土工格栅。(4)平地机在整平碎石时,下刀要注意掌握力度,发现土工格栅立即收刀,整平时现场必须有人紧盯,发现问题人工及时处理。3、挡土墙背后回填、桥涵缺口回填不密实,下沉、变形严重。A、主要原因分析(1)施工作业面小,机械压实困难,造成压实度严重不足。(2)施工队施工质量意识不强,采取倾填且压实措施不到位。(3)回填范围与路基衔接面太陡、台阶设置不合理。(4)涵渠两侧不对称填筑。(5)台后排水
9、措施不完善,基底泡水软化等。(6)填料选择不合格。B、预防措施要点(1)严格控制填土厚度,采取人工配合小型机械进行夯压密实。(2)严禁实施倾填。(3)与路基接触面按规范挖台阶。(4)精选台后填料,尽可能使用透水性粗颗粒材料。(5)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6)现场施工主管对挡土墙墙背及桥涵台背回填实施过程旁站,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监控,并做好记录。4、路堤密实度不够(尤其是路肩部位)A、主要原因分析(1)压实遍数不够;松铺厚度过大;碾压机械吨位偏小。(2)摊铺平整度不佳,局部漏压。(3)填料含水量不符合规定,填料不符合要求、粒径过大或不同类别土混填。(4)路基填筑宽度偏小,未实行超宽填筑,造成
10、路肩压实度不足。B、预防措施要点(1)重新进行压实施工试验,采集最优施工参数。(2)确保碾压机械质量和碾压遍数符合规定。(3)压实机械应进退有序,碾压时左右重叠符合规范要求。(4)调整填料含水量或改良填料。(5)严格控制分层填筑厚度。(6)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实施超宽填筑。(7)控制碾压工艺,压路机一定要行驶至路基边缘,确保路基全幅碾压到位。5、路堤碾压过程中出现“弹簧”现象A、主要原因分析(1)填料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差距较大。(2)碾压层下存在软弱层。(3)湿土翻晒、拌和不均匀。(4)透水与不透水土混填,且形成水囊。B、预防措施要点(1)设法调整填料含水量。(2)对填料进行置换或改良。(3)
11、对软弱层进行处理。(4)尽量避免透水与不透水土混填。6、路基基面平整度差,路基积水严重A、主要原因分析(1)路基填层表面不平整,呈“波浪”状。(2)路基表面未按规范设置路拱或出现向路基中心的倒波。(3)重载车辆碾压(沟槽)。(4)表面整平工作不仔细。B、预防措施要点(1)严格控制路基平整度并检查控制。(2)路基表面应按施工规范设置路拱。(3)车辆碾压成沟槽后应及时修补、整平7、压实层表面起皮A、主要原因分析(1)压实层含水量不均匀且失水过多。(2)为调整标高而重新贴补薄层,一般低于10。(3)碾压不及时。B、预防措施要点(1)严格控制填料含水量。(2)认真审核施工计划安排,准确控制各填筑层标高
12、,配足压路机,保证及时碾压。(3)若遇填筑层厚度过小时,则将前层翻松共同一并碾压。8、压实层表面松散A、主要原因分析(1)施工段偏长,粉碎、压实机具能力不足。(2)填料大颗粒经粉碎改小粒径后失水量严重。(3)压实层含水量偏低。B、预防措施要点(1)确保压实层土体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之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误差范围。(2)适当洒水后重新拌和、摊铺、碾压。(3)重新调整施工安排,减短施工长度。9、路基出现纵向裂缝和错台A、主要原因分析(1)清表不到位,路基基底存在软弱层。(2)沟塘清淤不彻底,清淤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3)路基整体压实度不均匀。(4)半挖半填路段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并压实。B、预防措施
13、要点(1)应认真清表并审查路基基底处理方案和范围。(2)沟、塘淤泥应彻底清理干净,并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3)半挖半填路段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并压实。(4)提高路基整体压实度。10、路堤边坡滑塌A、主要原因分析(1)路基边坡坡度过陡,路基填土高度过大时未进行稳定性测算。(2)路基边坡未与路基同步填筑。(3)坡顶、坡脚没有做好排水设施,地面水渗入或坡角被掏空。(4)沿河、鱼塘路基坡脚未防护。(5)过早刷坡而边坡防护工程未能及时跟上且未采取防护措施。(6)雨水冲刷后未及时修补路基。(7)基底存在软土且软土厚度不均匀。(8)淤泥清除换填不彻底。(9)填筑速度过快。
14、(10)填料含水量偏高。B、预防措施要点(1)路基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放坡,施工困难时应请设计检算,采取措施(反压护道、砌筑挡墙、土工布包囊)确保边坡稳定。(2)路基填筑时路肩宽度应比设计宽2050,然后削坡成型,新旧路基结合部应挖宽度不小于1米、内倾2%4%的台阶。(3)坡顶、坡脚作好排水设施,沿河、鱼塘路基坡脚进行护坡防护。(4)刷坡后边坡防护工程应紧跟。(5)应及时夯填被冲刷的沟壑并修补防护设施。(6)软土处理要到位,并全面查清和掌握软基范围和深度。(7)加强沉降和侧向位移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控制填土速率。(9)按最佳含水量填筑路堤。11、路基防护及排水等附属工程、小型构筑物内在
15、质量不达标,且表面粗糙、外观质量差A、主要原因分析(1)砼防护工程:a、模板结构设计不合理,刚度不足,固定不牢。b、模板未及时整修或整修不到位。c、脱模剂选择和使用不当。d、砂、石料质量不合格;砼拌和、浇注工艺不规范。e、沉降缝设置不标准,宽窄不一。(2)片石块、砼块砌体防护工程:a、放线不准,挂线不规范、不牢固。b、石料未认真修凿,未按规范进行砌筑。c、砌浆不饱满。(3)“重主体、轻附属”观念影响;B、预防措施要点(1)对于砼防护工程:a、选用结构合理、刚度大、组合严密、表面平整的模板以及适宜的脱模剂。b、严格控制模板安装质量,避免跑浆、漏浆,提高砼外观质量。c、拉杆要使用套管,并使用物理方
16、法切除。d、严格控制砂石料质量,砼拌和、浇注按规范执行。(2)片石块、砼块砌体防护工程:a、认真放样、挂线砌筑。b、对石料进行认真的工前修凿,严格按规范砌筑,严格旁站检查,加强过程监控。c、严格控制勾缝质量,先试勾后全面铺开。(3)加强宣传教育,主体工程与附属工程同等对待、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同样重要。12、挡墙、护坡等防护工程泄水孔不规范,起不到排水作用或排水效果差A、主要原因分析(1)施工队不重视、管理不到位。(2)未按规定施作反滤层或反滤层材料不合格,泄水孔堵塞。(3)泄水孔坡度设置较差甚至为反坡。(4)孔型不规范,孔径尺寸、间距不满足设计要求。B、预防措施要点(1)督促施工队转变观念,加
17、强全过程质量管理。(2)对排水孔型、几何尺寸及泄水坡度进行严格控制。(3)技术员应把反滤层作为隐蔽工程加以严格控制和检查。二、砌石工程1、水泥库存方法不当,致使部分水泥受潮变质A、主要原因分析(1)未定点库存。(2)防雨防潮措施不到位。(3)库存量大,未按进场时间依次存放。B、预防措施要点(1)水泥进场前,督促施工队完成水泥库房搭建。(2)水泥堆放必须加设垫板,保证离地面2030以上;做好防雨措施,确保水泥品质。(3)按进场时间顺序依次使用,防止水泥存放过期。2、石料不合格A、主要原因分析部分石料表面带泥、风化严重,石料粒径不均匀。B、预防措施要点(1)所有石料砌筑前必须将风化石料、带泥石料全
18、部清理干净后方可用于砌筑。(2)精心挑选石料并适当加工。3、砌筑用砂浆强度不合格A、主要原因分析(1)所用砂、水泥等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2)未按配合比进行砂浆配制。(3)用人工拌和且无存放砂浆的灰盘。(4)拌和好的砂浆未及时砌筑。(5)砂浆运输过程中离析。B、预防措施要点(1)对原材料按要求进行检验,不合格材料坚决清除出场。(2)开工前按要求进行砂浆试配,严格按配合比计量,确保砂浆强度。(3)计量设备必须标定合格,不得采用体积比代替重量比,加强拌和过程监控。(4)圬工砂浆必须采用机械拌和。(5)拌和好的砂浆应及时用于砌筑。(6)合理设置拌和点,砂浆运输线路不能过长。4、砌体工程砌筑工艺不合格
19、(如存在通缝、空缝、假缝,砂浆不密实、不饱满,片石未大面朝下)A、主要原因分析(1)未采用“挤浆法”施工,砌筑时先干砌后灌浆。(2)缝宽严重超标,不满足规范规定。(3)砌筑工艺控制不严。(4)填缝砂浆未捣实或采用小石块填塞灰缝,致使砌体空缝严重。B、预防措施要点(1)石料应精选和修凿。严格按规范要求采用挤浆法施工。(2)按规范要求控制缝宽。(3)填缝砂浆要插捣密实,确保砌浆饱满、不留空隙。(4)加强砌筑过程旁站监控,对不达标部位坚决予以返工。5、伸缩缝和沉降缝设置不齐、不垂直、相互交错。A、主要原因分析(1)沉降缝与伸缩缝镶面石未认真挂线砌筑。(2)石料未经过认真修凿。(3)砼伸缩缝摸板不直、
20、不牢。(4)沉降缝、伸缩缝设置为假缝。B、预防措施要点(1)砌筑前,对拟用石料进行认真修凿,并经监理检查后方可正式施工。(2)端头镶面石必须认真吊线砌筑,保证端面平整度、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砼伸缩缝摸板支立应牢固、垂直。(3)沉降缝、伸缩缝应内外贯通、缝宽一致。6、砌体未分层砌筑,致使砌筑面平整度差A、主要原因分析(1)片石未进行分层找平。(2)石料规格太差,未挂线砌筑。B、预防措施要点(1)分层砌筑前对石料进行认真筛选,确保每层石料规格大致相当。(2)浆砌片石工程必须严格挂线找平。7、砌石规格尤其是填心石不满足要求A、主要原因分析(1)浆砌砌体腹腔内砌筑石块厚度不得过大(2)镶面片石边缘厚度
21、不足。(3)填心石风化严重。B、预防措施要点分层砌筑前对石料进行认真筛选,确保片石质量、规格满足规范的要求。8、砌体结构开裂A、主要原因分析(1)部分石料材质不合格。(2)砌石工程砂浆强度不够、灰缝过大、砂浆不饱满甚至存在空洞。(3)地基不均匀沉降。(4)伸缩缝(沉降缝)设置不合理。(5)砌体强度未达到要求,开始填土或加载。B、预防措施要点(1)加强砌体地基承载力检测。(2)对石料进行严格筛选,确保工程所使用的石料材质达标。(3)对石料进行加工,保证石料的规格、强度满足规范要求。(4)严格按试验配合比施工,砂浆应采用机拌,随拌随用。(5)加强砌筑工艺监控,合理设置伸缩缝。(6)加强养护,并防止
22、损坏。(7)砌体强度达到规范要求的强度后方可加载。9、砌石工程基础不均匀沉降致使结构变形、移位、开裂。A、主要原因分析(1)地基承载力不足或不均匀。(2)排水设施不完善。(3)基础施工质量不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B、预防措施要点(1)加强基坑承载力检测,认真清理基底尤其是松挖部分,对超挖部位采用混渣进行回填。(2)精心选择砌体背后回填材料,最好采用碎石回填。(3)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基础长时间浸泡。(4)加强砌筑过程监控,确保砌体厚度符合设计。10、勾缝砂浆剥落、勾缝不美观A、主要原因分析(1)勾缝前砌缝表面泥土及浮浆没有清除干净。(2)勾缝前未浇水浸润。砂浆勾缝后没有及时进行养护。B、预防措施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工程 常见 质量 通病 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