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现浇砼板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doc
《住宅现浇砼板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现浇砼板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doc(5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住宅现浇砼板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 要:本文从混凝土材料本身、设计、施工三方面全面分析混凝土板开裂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便引起设计和施工人员的重视,避免事故发生,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损失。 关键词:裂缝类型;原因;预防 1住宅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类型 1.1板底跨中 1)纵向裂缝:即沿建筑物纵向方向的裂缝,个别上下贯通。 2)横向裂缝:即在跨中1/3范围内,沿建筑物横向方向的裂缝,个别上下贯通。 3)顺着预埋电线管方向产生的裂缝。 1.2板面支座 1)角部裂缝:在房间的四角出现的斜裂缝。 2)楼板根部的横向裂缝:距支座在30cm内产生的裂缝。 1.3不规则裂缝:分布及走向均无规则的
2、裂缝。 2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 楼板开裂大体上有三方面原因:混凝土自身,设计不合理,施工方法不当。 2.1混凝土原因 现在工程几乎都用商品混凝土,大大方便了施工,加快了工程进度,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质量问题。水灰比大,水泥用量大。混凝土的逐渐散热和硬化过程引起的收缩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中产生收缩裂缝。商品混凝土都是泵送的,高效缓凝剂用量过大,在未凝固前石子下沉,产生沉缩裂缝,常发生在梁板交接处。 2.2设计方面 1)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最近这两年板筋采用冷拔钢筋,此种钢筋内似于HRB335钢筋,强
3、度大延性小,经济效益明显。同时板的裂缝也经常出现,笔者认为主要是设计人员考虑不完善。设计人员只注重强度方面了,忽略了最小配筋率的控制和钢筋直径的要求。设计中出现了直径为6mm的冷拔钢筋,更有甚者出现直径为4mm,施工时钢筋位置不能很好保证,同时钢筋过细不能和混凝土很好结合共同工作。我们设计时应采用直径8mm以上钢筋,不仅满足强度要求同时也要适当提高最小配筋率。 2)设计板厚不够,又不做挠度验算,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这一般出现在大跨度大开间板的板比较多,设计时按构造要求取板厚,经过计算发现配筋都是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或者计算配筋量很小,然后就一味地减小板厚,最后满足不了构造要求,对板的绕度
4、没有控制或控制不严,最后建成满负荷使用出现了裂缝。 3)房屋较长时未设置伸缩缝,在薄弱环节产生收缩裂缝。虽然规范规定砖混结构最长50m,混凝土结构55m,设计时只要不超过规范就没问题了。事实上美国混凝土学会的资料认为混凝土有干缩和温度变形两种,干缩变形每30.48m约收缩19mm,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为37的温度变化每30.48m收缩或延长19mm左右。国内有人认为40m长的楼板因硬化凝固产生的纵向收缩量为8-20mm。设计要求应严于国家规范,对于接近规范指标的设计应采取加强措施,原计算配筋加大,铺抗裂钢筋网,设后浇带等。 4)基础设计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
5、缝,此现象多出现在变形缝两侧。某小区6层加跃层砖混住宅楼,超长中间有一道变形缝,设计时只是对变形缝处条形基础进行强度设计,没有进行沉降验算。建成使用后结果紧邻变形缝两层的纵墙和板面从底到上出现斜裂缝,其原因就是基础沉降不均造成的。 5)工程变动造成。对于一般设计楼层板没有铺抗裂钢筋,只有屋面进行抗裂设计,满铺钢筋抗裂。因某些原因,施工时屋面没有施工或以后施工。结果把楼面当屋面使用,板出现板面裂缝。施工时设计应相应调整,并进行抗裂设计。 6)施工时没有考虑施工荷载。此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大跨度大空间公用结构中,普通住宅一般层高3米左右,开间和进深都不大。尽管如此我们设计在满足荷载规范要求情况下应适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住宅 现浇砼板 裂缝 原因 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