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
《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29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杭政储出【2017】42号地块商品宅兼容商业商务用房工程智能建筑监理实施细则编 制:批 准:浙 江 明 康 工 程 咨 询 有 限 公 司 杭政储出【2017】42号地块商品住宅兼容商业商务用房 工程项目监理部二 零 一 八年 五月监理细则签名审批页工程名称杭政储出【2017】42号地块商品住宅兼容商业商务用房工程监理细则名称智能建筑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人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审批意见及批准人签名项目监理部(章):总监理工程师:日 期:监理部交底交底人日期:被交底人:日期:目 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监理工作流程四、监理工作的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五、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一、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
2、于杭州拱墅区祥符街道地块,东侧毗邻祥茂路,南临石祥快速路,西侧为杭州汽车互联网产业园,北侧为红旗河。本工程为10栋7层26层住宅、办公商业建筑,总建筑面积153842.77(不含幼儿园6223.53)平方米,地上计容建筑面积103870.00 平方米(其中住宅:72394.29(不含幼儿园6223.53) ,其余商业商务及配套公建用房为31475.7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9972.77(不含幼儿园地下室2223.35平方米),地下12 层,地上建筑高度34.5579.9米。地上主要功能为住宅、商业办公楼,地下室层数12层,建筑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3、,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桩基安全等级为甲级,建筑防火分类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本工程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4.7米。二、编制依据: 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2.相关的地方性技术标准、规范及标准图集;3.本工程的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设计变更;4.现行智能化工程施工相关规范、规定,主要有: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15;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B 32581-2016;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B50396-2007; 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72-2013;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16
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994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644-2006;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DB33/768-2009;三、监理工作流程:熟悉图纸、参加图纸会审 参加设计交底 审核智能化工程承包单位资质 审核施工单位技术管理体系、质保体系施工前检查 安全、防火要求:消防器
5、材; 危险物品堆放;孔洞防火措施等。环境要求:土建施工情况; 土建工艺(机房面积、预留洞);施工电源;地板铺设等。器材检验:外观检查,型号、规格、数量;电缆电性能测试;管线测试;仪器仪表及设备检查。 施工过程监理(巡视、旁站、检查、测试隐蔽工程验收)智能化设备安装:框架、机箱、配线部位、仪器仪表等。架空缆线、管道缆线、埋式缆线(隧道缆线)及其它线缆布放。电缆桥梁、线槽、电管敷设。 智能化系统各子分部(含主要分项)系统测试按检验批审核评定各分项工程质量 审核评定子分部及分部工程质量组织竣工验收(预验收)参加竣工验收监督施工单位整改 四、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一)施工前期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
6、及目标值: 1.审核专业施工方案和有关设计文件,并提供可能的优化反馈意见,特别是工程信息点总量设置及其配置,力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安装维护方便; 2.审核工程承(分)包单位资质和相关人员资格证件,其资质应与所承包的工程内容及范围相符,且具有特殊行业的施工许可证,项目经理资质及等级证书及特种专业施工人员上岗证书均为有效; 3.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其施工组织安排,人员、进度、质量技术措施、操作工艺和安全等制度健全,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1)人力资源保证(分包单位提出的有关施工技术人员配置符合施工合同规 定的质量、工期要求); (2)施工机械设备保证(分包单位用于本工程施工的
7、机械设备及仪器仪表, 符合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工期要求); (3)质量保证(分包单位提出的质量目标明确,管理措施到位); (4)安全保证(高科技,特殊专业施工的安全措施符合本工程施工要求);(5)施工条件及计划进度保证(施工前对土建及安装其它专业的要求明确, 施工计划进度符合本工程总工期要求)。 (6)检查三检和三按制度的落实情况(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交接检;三 按制度:严格按照图纸、严格按照工艺、严格按照标准)。 4.审核及认定进场材料、设备质量,材质、设备性能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有效。(进口材料、设备还需提供国家商检部门证明及中文的有关技术文件,合格证、质保书等资料。光缆等新材料、新设备进
8、场应具有法定的准用文件及有关性能测试报告。还需提供安装、使用、维护保养和试验要求等有关技术文件。) 5.审核工程图纸及技术资料,熟悉和掌握工程系统集成及各子系统的系统配置和系统布局等设计要求。 (二)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线缆敷设安装工程的检查,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规定要求: (1)在允许焊接的金属结构和混凝土构筑物的金属预埋件上安装支架时,应焊接固定; (2)支架不应安装在具有较大振动、热源、腐蚀性及排污沟道的位置;也不宜安装在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及易燃易爆等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及能移动的构筑物上;(3)线槽拐直角弯时,其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槽内最粗电缆外径的10倍;
9、(4)强弱电均采用PUC管时,弱电配管宜避免与强电配管平行敷设。若必须平行敷设时,相隔间距宜大于0.5m; (5)保护管与检测元件或接地设备之间,应用金属软管连接,并设存水弯, 金属软管长度宜小于2m;(6)黑色钢管与镀锌桥架之间跨接时,应在黑色钢管端焊一只铜螺栓,用 4mm2 的铜线与镀锌桥架连接; (7)保护管埋设于墙内或混凝土内时,其保护层应15mm;(8)敷设在电缆沟道内的保护管,不应紧靠沟壁; (9)线槽的直线长度超过50m时,宜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 (10)地面暗敷设线槽一般为3m,留0.6m处设一出线口,超过6m宜加装分线盒;线槽出线口和分线盒必须与地面平齐; (11)弱电缆需同
10、一线槽内敷设时,应用金属隔开,分开敷设;(12)保护管弯成角度应大于(等于)90;(13)保护管的弯曲半径:明敷设,穿无铠装的电缆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6倍;穿铠装电缆以及埋设于地下与混凝土内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10倍;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及明显的弯扁; (14)单根保护管的直角弯不宜超过两个;(15)保护管的两端管口应带线箍或打成喇叭形; (16)智能建筑电管内有PE线时,每只接线盒都应与PE线相连; (17)采用镀锌电管配管时,其跨接应符合设计及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规定; (18)穿过楼板(或平台)继续向前明敷的保护管段,宜高出楼板(或平台
11、) 1m; (19)当配管采用镀锌电管,设计又规定管子间需做跨接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明敷配管应采用设计指定的专业接地线卡跨接;埋地或埋设于混凝土中的电管,可采用熔焊跨接;若电管不允许采用熔焊跨接,可采用穿PE线方式;若管内布有裸软PE铜线,电管可不跨接,但PE线应与它所经过的每一只接线盒相连; (20)护管连接后应保证整个系统的电气连续性; (21)一般线缆敷设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7; (22)多芯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6倍;同轴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10倍; (23)线缆穿管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等于)40%;线槽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等于)60%; (24)信号电缆
12、(线)与电力电缆(线)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平行敷设时,其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25)信号线路、供电线路、连锁控制线路及有特殊要求的仪表信号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保护管; (26)每一个接线端上最多允许接两根芯线; (27)敷设光缆前,应检查光纤;光纤应无断点,其衰减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缆长度应符合施工图要求的敷设长度;架空光缆的接头应设置在杆旁1m范围内;(28)敷设光缆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光缆的牵引端头应作好技术处理(可采用牵引力自动控制性能的牵引机进行牵引,牵引力应加于加强芯上,其牵引力不应超过150kg;牵引速度宜为10m/min;一次牵引的直线长度不宜超过1km
13、);光缆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8m;(29)光缆敷设完毕,应检查光纤有无损伤,并对光缆敷设损耗进行抽测。确认没有损伤时,再进行接续; (30)管道敷设光缆时,无接头的光缆在直道上敷设应有人工逐个人孔同步牵引。预先作好接头的光缆,其接头部分不得在管道内穿行;光缆端头应用塑料胶带包扎好,并盘成圈放置在托架高处; (31)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暗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与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 (32)光缆的接续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操作,接续时应采用光功率计或其他仪器进行监视,使接续损耗达到最小;接续后应做好接续保护,并安装好光缆接头护套; (33
14、)光缆敷设后,宜测量通道的总损耗,并用光时域反射计观察光纤通道全程波导衰减特性曲线; (34)在光缆的接续点和终端应作永久性标志。 2.电源与接地系统安装的检查,应符合下列标准、规定: (1)以下电信设备均应接地:直流电源、电信设备的机架、机壳、入站通信电缆的金属护套和屏蔽层;交流配电屏、整流器屏等供电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直流配电屏的外露导电部分;交直流两用电信设备的机架、机框内与机架、机框不绝缘的供电整流盘的外露导电部分;电缆、架空线路及有关需要接地的部分,如放电器、避雷器、保护间隙等; (2)当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制式供电,电信设备若要求严格限制工频交流对其干扰,且电信设备不易做到与站内各
15、种金属构件绝缘时,应采用TN-S制式; (3)配电屏、整流器等外露导电部分,当加固装置将其与机架、机框在电气上已连通时,仍需与PE线或PEN线相连; (4)电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一般要求单独设置,亦可与建筑物内变压器的工作接地共用一个接地装置。但必须通过绝缘的专用接地线与接地装置相连; (5)电信设备采用共同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宜用两根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芯绝缘线穿管敷设到共同接地极上,当采用基础钢筋作为共同接地极时,连接处应有铜铁过渡接头; (6)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屏蔽接地和保护接地等,一般合用一个接地极, 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当电子设备的接地与工频交流接地、防雷接地合用一
16、个接地极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7)对抗干扰能力差的电子设备,其接地应和防雷接地分开,两者相互距离宜在20m以上,对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电子设备,两者距离可酌情减少,但不宜小于5m; (8)当电子设备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共同接地装置时,为了避免雷击时遭反击和保证设备安全,应采用埋地铠装电缆供电; (9)电缆屏蔽层必须接地,为避免产生干扰电流,对于控制及信号电缆应一点接地; (10)为减少趋肤效应和通道阻抗,直流工作接地的引下线应采用多芯铜导线,截面不宜小于35mm2,当需要改善信号的工作条件时,宜采用多股铜绞线; (11)输入信号的电缆穿钢管敷设,或敷设在带金属盖板的金属桥架内,钢管及桥架均应接地
17、; (12)架设在建筑物顶部的天线金属底座必须与建筑物顶部的避雷网相连,构成避雷系统,通过至少在不同方向的两根引下线或建筑物内的主钢筋进行接地; (13)演播室宜采取防静电接地,所处环境电磁场干扰严重时,演播室、控制室及编辑室宜采取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可接到系统的接地装置上; (14)接地环母线的截面,用铜箔80mm0.35mm; (15)电子设备的接地极宜采用地下水平敷设,做成耙形或星形;(16)强弱电采用联合接地极时,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 (17)采用联合接地极时,智能建筑接地引出线和强电接地引出线不能从同一点引出,两者相距大于3m; (18)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的接地干线应与强电
18、系统的接地干线分开敷设,在设计无规定时,其接地干线截面不宜小于25mm2的绝缘铜导线,并固定在绝缘子的接地排上。 3、通信网络系统安装的检查,应符合下列各相关标准、规定: (1)通信线缆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符合邮电部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DJ39-90)的规定; (2)工程中使用的对绞电缆和光缆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电缆所附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电缆型号、生产厂名、制造日期和电缆盘长)、清晰;电缆应附有出厂检验合格证。如用户要求,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电气性能检验报告; (3)电缆的电气性能应从本批量电缆的任意盘中进行抽样测试;(4)线料和电缆的塑料外皮应无老化变
19、质现象,并进行通、断和绝缘检查。 局内电缆、接线端子板等主要器材的电气性能应抽样测试。当相对湿度在75%以下,用250伏兆欧表测试时,电缆芯线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0M;接线端子板相邻端子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500M; (5)剥开电缆头,有A、B端要求的要识别端别,在缆线外端应标出类别和序号; (6)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采用62.5/125.5m或50/125m多模渐变折射率光纤光缆和单模光纤光缆时,现场检验应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和光纤长度; 衰减测试:采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进行调试,测试结果如超出标 准或与出厂测试数值相差太大,应用光
20、功率计测试,并加以比较,断定是测试误差还是光纤本身衰减过大; 长度测试:要求对每根光纤进行调试,测试结果应与实际长度一致。 如在同一盘光缆中,光纤长度差异较大,则应从另一端进行调试,或做通光检查以判定是否有断纤存在。 (8)光纤调度软纤(光跳线)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光纤调度软纤应具有经过防火处理的光纤保护包皮,两端的活性连接 器(活接头)端面应配有合适的保护盖帽; 每根光纤调度软纤中光纤的类型应有明显的标记,选材应符合设计要 求。 (9)保安接线排:保安接线排的保安单元过压、过流保护各项指标应符合原 邮电部规范电信交换设备过电压、电流防护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YD/T950)和局端设备电气防护
21、建筑(ITU-TK.20)的规定;(10)光纤插座的连接器使用型号和数量、位置应与设计相符;(11)光纤插座面板应有发射(TX)和接受(RX)明显标志; (12)对绞电缆(UTP)电气性能、机械特性、传输性能及插接件的具体技术指 标和要求,应符合数字通信对绞/星绞对称电缆(YD/T831)的规定; (13)通信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终端作业可分为插接、绕接和卡接;缆线终端的一般要求:缆线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缆线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14)插接电缆终端必须依据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电缆的走向及路由应符合厂家有关规定; (15)绕接
22、电缆芯线的电缆破头处应平齐,不得损伤芯线的绝缘;分线应按色谱顺序,不得将每组芯线的互绞打开;绕接电缆芯线必须使用绕线枪,不得以手钳代替,并应达到下列要求: 每根芯线在端子上绕接的圈数应为:线径为0.40.5mm时68圈,0.6 1.0mm时46圈;绕接应紧密,但不应叠绕;绕接芯线应从端子根部开始,不接触端子的芯线部分不宜露铜,芯线不得有损伤。 (16)卡接芯线时应用接插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专用工具,不得随意用代用工 具;缆线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对绞电缆与接插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17)对绞电缆芯线终端每对对绞线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对于5 类线不应大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建筑 工程 监理 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