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培养方案.doc
《行政管理培养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培养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2007年8月修订)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各级党政机关、公共部门、工会组织、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公共管理人才而设置的普通大学本科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政治学、管理学、行政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能进行政策研究、管理规划研究、组织与人事管理、行政立法、行政监察、机关管理、文秘等行政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尤其适合各级政府部门公务员(包括工会系统)、企事业部门行政管理人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行政管理方向)的毕业生适合的工作岗位:各级各类党政军机关、人民团体、工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的政策法规研究部门,人事与教育培
2、训部门,行政监察部门,综合办公部门,事务管理部门,机构编制部门,宣传与公共关系部门,咨询服务部门,以及党、团组织;社会有关管理咨询机构;有关中高等教育单位与科研机构等。二、培养规格和要求本专业为普通高等教育文史类,高中起点大学本科。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公共管理(行政管理方向)的基本理论,受到行政管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考虑到工会组织系统接收的是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的大学生,所以本专业专门设置了有关工会的课程,突出强调了在工会系统工作所具备的管理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
3、能力:1、熟练掌握政治学、管理学、行政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政策分析等科学方法;3、具备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掌握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的一般方法和技能,特别是与工会工作有关的方法和技能;善于运用上述理论、知识和方法帮助在劳动领域出现问题者排忧解难;4、了解党和政府的特别是行政管理方面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有通过行政管理影响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的基本能力;5、了解行政学的理论前沿以及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善于分析各种管理问题。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
4、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并应具有策划、组织、执行的实际工作能力。三、学制与学位全日制学习四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授予管理学或法学学士学位。四、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分分配课程体系学分数所占比例(%)公共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必修)4028素质教育通识课程模块(选修)128专业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必修)3524专业方向性课程必修2517选修1813综合实践教学139合计143100五、专业主干课程及专业特色课程(一) 专业主干课程第一章 管理学原理(3学分,48学时):是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理的学科。管理学是一门综
5、合性学科。管理过程的动态性、复杂性和管理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管理所要借助的知识、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 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影响管理的因素很多,有的还是不可控和不确定因素。在管理学中没有千古不变或“永恒”的定理,必须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和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运用管理知识的技巧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仅靠学校的理论教学是培养不出“合格”管理者的,因此必须在实践中学会管理。管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它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其理论正处于新旧更迭的关键时期,必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管理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通过本课
6、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最新管理研究成就,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管理学基础,为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行政管理学(3学分,48学时): 是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是研究国家行政组织依法对公共事务和自身事务进行管理的规律的科学。尽管人类历史上和现实公共行政中的现象千差万别,但公共行政的发展却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从千差万别的公共行政现象中探寻出其内在规律,是行政管理学这一学科的根本所在。政治学原理(3学分,48学时):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尽管人类历史上和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现象千差万别,但
7、政治的发展却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从千差万别的政治现象中探寻出其内在规律,是政治学这一学科的根本所在。政治学在西方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成熟学科。八十年代初传入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科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开设政治学原理,既是出于学科建设规范性、完整性的需要,又蕴涵着我们对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会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以及改革开放过程中工人阶级和工会所面临的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深刻思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3学分,48学时): 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系统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政治制度的理论依据、历史沿革、基本框架、实际运行及未来走势的学科。它是行政
8、管理学科体系的一个基础性研究领域,是行政管理学科体系的重要分支。它对研究政府行政管理过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历程,掌握当代中国各项重要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培养其分析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和改革的基本能力。比较政治制度(2学分,32学时):本课程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方法及现代社会科学的新方法对中西政治制度进行综合研究,着重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领域,并以其下的各项政治制度为专题,分别阐述了中西方的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政府行政制度、中央与地方的政府间关系、文官制度和政府经济管理制度、司法制度。通过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政治制度的结构和
9、运行来探讨其基本的共性和各具特色的个性。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外政治制度的本质、特点、作用及发展变化的规律,学习、思考和探讨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中可供我们借鉴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模式;有助于增加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法学导论(2学分,32学时):法学导论作为法学最基础的入门课程,从宏观上论述法和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原理。主要内容:法与法律规范的概念;法律体系的构成;法律渊源与法律形式;法律效力;法律解释的原则及主要方法;法律关系的特征、类别与构成要素;法学方法的意义、法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程总的指导思想在于让学生掌握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命题,掌握法学体系的基本范畴
10、,为学好其他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提高法学理论水平,学会运用法学基础理论分析、解释和解决部门法学习和法律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政府经济学(3学分,48学时):政府经济学是利用经济学的观点和理论来解释并指导政府及其它非政府部门行为的新兴边缘学科,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是从事政府管理、其他非政府部门管理者的必修课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如何认识政府,如何界定政府职能,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如何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而达到优化,如何使政府做到制度创新并与时俱进,如何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政府行为等等,都是政府经济学将要回答的问题。该课程涉及经济学、管
11、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原理和知识,如公共开支、税收原理和政策、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以及公共选择理论等。该课程将单纯的经济学知识融会贯通到日常的政治社会生活和政府管理当中,通过详实的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宏观调控能力。行政组织学(3学分,48学时):是研究行政组织的结构、价值、技术、心理、绩效及变革等的规律的学科,其研究主要限于行政组织自身或内部的基本问题,它是行政管理学科体系的一个基础性研究领域,是行政管理学科体系的重要分支。现代社会是高度的组织化的社会,人们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
12、完成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社会已经成为一个组织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不是全部也是大多数社会任务是在一个组织里和由一个组织完成的。”在现代社会,政府公共管理是通过行政组织进行的。在某种意义上说,行政管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行政组织管理过程。因此,研究行政组织对研究政府行政管理过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课程主要从现代系统论的角度,吸取当今国内外行政组织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全新的思路、开阔的视野,系统地对行政组织的基本概念、理论演变、结构与体制、环境与目标、价值与原则、信息与信息技术、组织管理系统、组织心理、绩效评估、变革与未来等行政组织的基本原理进行探讨,了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地方政府
13、学(2学分,32学时):是行政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课。地方政府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管理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中国地方行政体制的实际运转和改革进程,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地方政府管理实践的能力。市政学(3学分,48学时):市政学当前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的一门“显学”,是城市政治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行政学、城市管理学和城市政府学的交叉学科,是属于城市范围内的公共管理学,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功能、城市结构、城市性质、规模、类型、城市市政体系和市政体制、市政管理机关、市民参政和市政职能
14、方面的知识。同时该课程还涉及城市规划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环境保护管理以及城市中的经济、社会和公共事业管理等。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了解城市及市政管理的基本知识,提高有关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了解到,在全球竞争的时代背景下,国家竞争优势正在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竞争,转变为政府规制和公共政策竞争。为此,政府公务员和公营部门管理人员需要转变管理理念,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政策与决策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并胜任变革时代的公共管理工作。市政学所涉及诸多实用性理论和方法,它有助于提高公职人员驾驭复杂多变社会环境和在不确定性问题方面的危机管理能力。公共政策(2学分,32学时):是一门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研究政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管理 培养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