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doc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学校代码:10904 学 士 学 位 论 文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姓 名:黄伟学 号:201213220311指导教师:黄成亮院系(部所):财经系专 业:市场营销完成日期:2013年07月07日 学 士 学 位 论 文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姓 名:黄伟学 号:201213220311指导教师:黄成亮院系(部所):财经系专 业:市场营销完成日期:2013年07月07日摘 要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后,进出口贸易额和贸易顺差呈现逐步加速上升的趋势。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使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大幅增长,外汇储备迅速增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逐步加大。为缓解压力,2005年
2、7月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从汇率机制改革到现在,并没有改变中国双顺差的现状。人民币需不需要继续升值?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国的国际收支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在国内外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大量理论借鉴和定性与实证分析,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和其对中国国际收支中的贸易收支两方面的影响,来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国际收支;资本流动 AbstractAfter China joining WTO in 2001,the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increased rapidly and the degree
3、 of economic opening has been enlarged.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have drastically increased owing to the increase of surplus of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 which due to the “double favorable balance” between the capital-financial account and the current account. The appreciation Pressu
4、re of RMB became very high. A reform of RMB exchange rate mechanism was called by Chinese government In July, 2005 in order to release the high pressure. There is no any change on current status until now.Should RMB appreciate continuously? What impact will it have on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5、 payment? Base on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literature summarization,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RMB exchange rate effects on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focusing on balance of trade of China and capital flow. Key Words: RMB exchange rate;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Capital flows目 录第
6、1章 绪 论1.1 研究背景11.2 文献综述2第2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2.1 人民币波动的长期原因42.2 人民币波动的短期原因4第3章 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的理论分析3.1 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理论分析53.1.1购买力平价理论53.1.2进出口弹性理论63.1.3不完全汇率传递的理论63.2 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影响的理论分析73.2.1利率平价理论73.2.2资产市场说的货币分析法8第4章 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国际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4.1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贸易效应分析104.1.1人民币升值的短期贸易效应观察104.1.2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贸易效应展望104.2人民
7、币汇率变动对我国FDI的影响:资本效应分析124.2.1 FDI增长对国际收支产生的影响124.2.2人民币汇率对FDI的影响134.2.3人民币升值的资本效应分析15第5章 总 结17参考文献18致 谢20第1章 绪 论1.1 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持续将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这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平衡,其中比较明显的表现为我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长期“双顺差”现象,即持续扩大的资本项目顺差和经常项目顺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基本一直保持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双顺差的规模出现快速扩大的趋势。截至到2008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己达
8、到4621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达到190亿元。与此同时,在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3月份已达2447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位。但这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极不相称。按照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1979) 两位经济学家的观点,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应经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新的债务国(进口大于出口,用对外借款支付贸易逆差)、成熟的债务国(出口大于进口,用贸易顺差来偿还外债)、新的债权国(出口更大于进口,贸易顺差用于对外投资)、成熟的债权国(进口大于出口,贸易逆差用投资收益支付)。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的短缺,需要引入外资发展经济,国际收支一般为逆差,因此
9、应处于第一至第二阶段,而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并不符合这一情况,许少强(2003)认为我国正处于第三阶段的过渡时期,杨柳勇(2005)把这称为中国国际收支超前形式。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在一定时期内是改革开放战略成功的体现,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也体现了我国国际清偿能力的提升。但是,持续扩大的双顺差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和不稳定因素。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升值2%,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此拉开了人民币升值的序幕,截至2007年末,己累计升值超过了10%。然而,我国外汇储备仍然保持高速增长,从2005年末的8188.72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3月的2
10、4471亿美元。由此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有效性研究可见,伴随着人民币两年多时间来的持续小幅升值,我国失衡的国际收支状况并未得以扭转,并呈现继续放大的态势。究竟人民币要不要继续升值?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国际收支状况有何影响?这是中国乃至国际社会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中国近十多年,特别是汇改以来汇率变动对中国国际收支中贸易收支和资本流动的影响进行分析,将有利于人们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因此,引出本文的题目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1.2 文献综述1.2.1国外文献国际收支的弹性理论分析了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根据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当进出口的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则本币
11、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以此条件为基础,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到的观点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马歇尔勒纳条件常常不成立,另一派认为马歇尔勒纳条件可以成立。多恩布什(1976)认为即使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引入回归预期本身就能导致货币扩张对贸易差额发生有害效应。在回归性预期条件下,货币扩张降低了国内利率,这将刺激总需求和增加进口,而这又抵消了出口的增加,使贸易差额恶化。因此,即使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贸易差额是否恶化将取决于总需求对利率的反应和预期的弹性。Bahamani-Oskooee(1985、1989)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认为相对软弱的金融体系和封闭的经济运行、长期和严重的贸易逆差、较高
12、的进口需求刚性往往导致汇率变动的J曲线效应弱化或变形1。发展中国家通过本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常常不成立,即使成立,金融体系的扭曲也往往使汇率信号的变动不能充分传导到进出口商品价格和需求的变动上,汇率生成机制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之间彼此相对割裂。由于计算机和计量技术的改进及数据质量的提高,有关的经验研究一般认为实际汇率贬值有利于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主要研究如下:Krugman和Baldwin(1987)、Heike与Hooper(1987)以及Moffett(1989)等分别对美国的实际汇率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实际汇率贬值有利于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的结论。Marquez(
13、1990)以欠发达国家整体为对象,研究的时间段为1973年-1985年,采用季度数据,结论为:进出口价格弹性之和分别为-1.44和-0.78,马歇尔勒纳条件得以满足,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贸易收支。1.2.2国内文献近年来国内有关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第一种看法认为我国进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严重不足。这意味着汇率贬值非但不能改善贸易收支,反而会导致进出口状况的恶化,因而汇率贬值政策有负效果。如厉以宁教授(1991)对我国1970-1983年间的数据2分析后认为,我国的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分别只有0.6871和0.0506。张明利用1985-1998年数据分析得出除
14、了1986年和1990年我国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外,其余年份的弹性均严重不足,汇率变动不能有效地调节国际收支3。谢建国、陈漓高(2002)采用1978-2000年间的数据4,通过实证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中国贸易收支的改善并没有明显影响,中国贸易收支的进出口价格弹性仅为0.089,中国贸易收支短期主要取决于国内需求状况,而长期则取决于国内供给状况。第二种看法是我国的进出口弹性处于临界值,因而汇率变化对我国的贸易收支影响不是很明显。如陈彪如教授(1992)运用外经贸部统计的1980-1989年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和贸易量指数进行回归后得到以下结果5:我国的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为0.3007
15、,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为0.7241。进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之和为1.0248,说明人民币贬值或升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是微不足道的,经济总体增长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第三种看法就是汇率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陈华运用简单的OLS回归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分别得出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都存在较大影响的结论6。卢向前、戴国强对1994-2003年数据运用不完整替代模型的协整向量回归,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对进出口影响十分显著7。马丹、许少强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马歇尔勒纳条件能够满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贬值能够改善中国的贸易收支8。朱真丽、宁妮对1981-2000
16、年数据OLS回归得出中国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之和为-2.71,绝对值大于1,汇率变动能够调节贸易收支9。第2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2.1 人民币波动的长期原因中国经济总量地位的提升和持续增长的预期是推动人民币缓慢升值的深层原因。从宏观经济因素看,近几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GDP增长维持在10以上。从长期来看,一国汇率水平与该国经济实力呈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判断人民币的长期汇率走势,来自对中国经济的长期走势的分析,这是决定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最为关键的因素10。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走势来看,未来中国有望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周期,特别是新一轮宏观调控已经发挥了作用,在可以预见的
17、未来,如果没有重大干扰因素,中国经济将会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这也就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发展趋势是升值。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的作用,其汇率会有回归走势即螺旋式盘旋上升。2.2 人民币波动的短期原因美元走势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短期变动的直接因素。由于人民币汇率参照“一篮子货币”决定,因此它对美元的汇率,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美元在国际汇市上总体表现的影响。回顾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几次大幅波动不难发现,美元在国际汇市的起伏几乎成了决定人民币汇率短期走势的主要因素。每当国际汇市上美元跌到一个新的低点,人民币汇率就跟随创出新高,而一旦美元反弹,人民币汇率就会出现回调。在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佳的影响下,美元遭受沉
18、重打击,美元对各主要货币大幅下挫。此外,次贷危机仍可能会继续推动美元下行,并进一步动摇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美元的下跌可能会进一步的加速。在美元汇率持续下降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将承受更大压力,决策层在操作汇率时将面临更多的被动因素。第3章 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的理论分析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30年代的早期是西方国际金融研究向现代国际金融研究的过渡时期,经济学家们尽管对国际收支调节的某些方面作了比较细致的分析,但他们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依然是不系统、不完整的。现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主要包括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理论、吸收理论和货币理论。下文从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中贸易收支与资本流动影响的两个角度入手来进
19、行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的理论分析。3.1 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理论分析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汇率变动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和商品的进出口供求价格弹性,即汇率的传递弹性和商品的进出口弹性条件。与汇率变动和贸易收支变动相关的理论,主要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弹性理论、汇率传递理论和市场定价理论。具体而言,商品市场均衡是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定律成立基础之上的,购买力平价定律是市场定价和弹性分析的均衡基础。3.1.1购买力平价理论它是古斯塔夫卡塞尔(1992年)提出的,以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金融市场被破坏后制定汇率的一项技术。它建立在商品市场套利概念和一价定律基础之上的。其中,一价定律是在完美市
20、场中,考虑到汇率,同类商品应该以相同的价格出售为原则。然而,现实中市场并非完美市场,交易成本、税收、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的套利成本,除非购买力平价偏离的绝对量大于从事套利活动的套利成本,否则利用这种偏离的套利就不会发生。套利成本的存在起了创造一个“中间区域”的作用,只要购买力平价不偏离“中间区域”,就不会发生任何套利行为。虽然交易成本、税收、不确定性的存在使购买力平价定律产生偏离,但是这一偏离并非系统性偏离,正偏和负偏抵消之后,购买力平价仍可被看作是一个有用有基准点。如果购买力平价不存在系统性偏离,那么实际汇率就趋向于不变,名义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就非常短暂,市场对进出口的调节仍然是相对有效的
21、。但现实中,政府为了利用汇率政策调节贸易收支,在实行汇率贬值的同时可以通过实行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抑制国内通货膨胀,以维持实际汇率较长时间的低估,这时就产生了对购买力平价系统性的偏离。除了政府宏观政策之外,“巴拉萨萨缪尔逊效应”也可以使购买力平价产生系统性的偏离。3.1.2进出口弹性理论对于进出口价格弹性条件的研究,先后经过了马歇尔勒纳、琼罗宾逊和梅茨勒等人逐步完善。根据弹性理论,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商品供求进而影响贸易收支的机制,得出了货币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所需的马勒条件,体现了汇率调节贸易收支的最初政策倾向。弹性分析法主要是从商品市场的角度来分析由汇率变动所导致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改变对
22、贸易收支的影响。货币贬值实际上等于对国内出口实行补贴,对进口施加征税。弹性分析法指明了汇率变动平衡贸易收支的条件,并将贸易条件效应纳入到汇率变动影响的分析中。然而弹性分析法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是建立在马歇尔等人建立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之上的。随着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应运而生。吸收分析法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是建立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的,更加注重宏观经济对贬值的反应。吸收分析法由亚历山大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贸易收支差额是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的差额,汇率变动通过影响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进一步影响贸易收支。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一方面取决于国内的宏观经济状况即
23、国内经济是否处于非充分就业,如果国内经济已实现充分就业,那么贬值不但不会改善贸易收支反而会导致物价上升:另一方面,只有当国内的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时,货币贬值才能引起收入的增加大于吸收的增加,此时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11。3.1.3不完全汇率传递的理论汇率传递是一个与商品价格紧密联系的概念,经济学家们在研究进出口商对汇率变动反应的宏观效果时(如:Dombusch,1987;Dixit,1989;Krugman,1987),提出了汇率传递这一概念:出口商通过降低(增加)出口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来传递汇率变动引起的边际加成增加(减少)的程度。根据一价定律,一国货币贬值意味着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下降,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币汇率 波动 我国 国际收支 影响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