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种芋组织培养繁育技术规程.DOC
《魔芋种芋组织培养繁育技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魔芋种芋组织培养繁育技术规程.DOC(12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DB42/T 2010ICSX DB42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魔芋组培良种繁育技术规程Technical rules for Tissue culture konjac super seed crom propagation201-发布 201-实施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T前 言本标准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北省农科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永波、顾玉成、余龙江、胡中立、张盛林、滕建勋、郭光耀、赵青华、降巧龙。/T引 言魔芋组培良种繁育技术近年来在魔芋种植产业中逐步
2、得到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魔芋种芋的产量和品质,加速了魔芋组培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为了规范魔芋组培良种的繁育和供应体系,实现魔芋组培良种繁供的标准化,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在制订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国内相关技术资料,结合了国内多家单位的科研和生产情况,其操作的规范化,体现了我国魔芋组培良种生产和供应的技术水平。魔芋组培良种繁育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魔芋试管苗、原原种、原种、良种繁育的术语及定义、繁殖体系、繁殖技术、采收、分级、运输和贮藏。本标准适用于组织培养的魔芋种芋繁殖。2、规范性及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原有条款中与本标准不一致的内容,以本标准为主。在
3、本标准发布后改进的内容,可作为对本版本的修订;如果内容改动较大,可作为新版本发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715-2003 魔芋种芋繁殖技术规程DB42/T 332-2005 魔芋丰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DB61/T382-2006 魔芋种子繁育种芋分级标准3、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外植体 explant由具有本品种特征的活植物体上分离下来以进行培养的组织或器官(如魔芋的球茎、根状茎、叶片、叶柄、芽孢、生长点等的切块、细胞、原生质体等)的各种接种材料。3.2 愈伤组织 callus将外植体放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器官或组织进行细胞分裂,
4、形成的新组织(薄壁细胞团)。3.3 试管苗 test-tube plant 外植体在适合的光照、温度和营养元素、激素等条件下,经愈伤组织分化或其它途径,产生出各种器官和组织,进而发育成具有本品种特征的完整魔芋植株。3.4 原原种 super seed crom 由试管苗在光照、温度、营养元素元素等因素可控的条件下(试管内或非试管)栽培,倒苗后形成的具有本品种特征的魔芋球茎或根状茎,包括试管芋和非试管芋。3.4.1 试管芋 test-tube crom试管苗栽培在试管内,倒苗后形成的球茎。3.4.1 非试管芋 de-test tube crom试管苗出瓶后栽培在温度、光照、营养元素等条件可控的温
5、、网室等试管外(如营养液栽培),倒苗后形成的球茎。3.5 原种 basic seed crom原原种扩繁的球茎或根状茎。3.6 良种 elite seed crom 原种扩繁的球茎或根状茎。4 繁育体系及要求4.1 繁育体系魔芋外植体试管苗原原种原种良种。4.2 繁育要求4.2.1 试管苗 有试管苗工厂化生产车间,包括药品室、制剂室、洗涤室、接种室和组培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4.2.2 原原种有工厂化生产车间,包括组培室或温室、网室,具备温、光、营养元素等试管苗形成原原种过程中可控的环境条件,试管芋生产在组培室进行,营养液栽培在温、网室进行,有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4.2.3 原种要求有一定
6、规模的网室或大棚,栽培介质要求疏松透气,可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作基质或火土、腐植土、壤土等,有专业技术人员操作。4.2.4 良种 将原种挖收后,进行分级、包装,运往种芋生产基地种植,成熟后即为商品芋的种芋,有魔芋种植经验的人员指导。5 繁殖方法5.1 试管苗5.1.1 外植体取样部位及取样时期魔芋球茎和根状茎在3月-6月顶芽萌动未出苗之前,叶柄和叶片在幼叶未展开之前,其它外植体取样时间均应选取样部位生长旺盛时期。5.1.2 外植体消毒、灭菌 魔芋球茎和根状茎在密闭的容器中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20min30min后取出,待福尔马林气味散尽后75%酒精、0.1%升汞进行表面灭菌;叶柄、叶片、芽胞
7、等外植体只需用75%酒精、0.1%升汞进行表面消毒灭菌后,用灭菌水洗净;从试管中培养的丛生芽中剥取的茎尖、芽鞘等顶端分生组织不需消毒灭菌。5.1.3 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添加不同的激素,配方与制作方法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5.1.4 接种 将消毒灭菌的魔芋球茎或根状茎在无菌环境下横向切成约10 mm10 mm5 mm的小块,叶片切成约10 mm10 mm的小块,叶柄切成约10 mm长的小段,接种在培养基中,每瓶接种1块(段)。5.1.5 培养 在清洁、干燥、通风并经环境消毒的培养室内,温度2526,相对湿度65%70%条件下,培养30d35d,可见外植体膨大35倍,形成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
8、,每7d10d观察一次,及时清除污染。5.1.6 扩繁(继代培养) 在无菌环境下将愈伤组织取出,切成约8 mm8 mm 的小块,转入继代培养基中,每瓶接种23块,放入培养室继续培养。5.1.7 诱导分化 母苗(愈伤组织)扩繁到一定数量后,将愈伤组织取出,每块切34块,转入分化培养基,诱导丛生芽。5.1.8 试管苗 将丛生芽分割成单株,带少量愈伤组织,移入分化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和出苗,形成完整植株。5.2 原原种5.2.1 繁殖方法5.2.1.1 试管内栽培试管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在温度2526,相对湿度65%70%,光照20000Lux左右的培养室中生长50d80d,在瓶内倒苗,基部膨大,形
9、成原原种。5.2.1.2 营养液栽培试管苗基部长出0.5 cm-2.0 cm的根后,带少量愈伤组织切下,用小流量自来水轻轻冲洗掉基部的培养基, 在25左右、相对湿度65%70%、自然光照条件下,温内炼苗7-10d。在温、网室内进行营养液栽培,倒苗后形成原原种。5.2.2 采收和贮藏5.2.2.1 采收将成熟的原原种摘下,洗去培养基,在日光下晾晒1-2d或置于通风透气处晾干水分。5.2.2.2 贮藏将采收的原原种贮藏于河沙或其它基质中,以防失水过多,越冬时要采取措施,避免冻伤。5.3 原种5.3.1 催芽原原种播种前,用1%的硫脲浸泡1h,取出晾干,置于泥炭、河沙等基质中,保持湿度80%90%,
10、温度2025条件下催芽2530d。5.3.2 播种 在平整的栽培介质(基质、火土、腐植土、壤土等)上掏出810cm深的小沟,沟间距15cm,亩施1520kg复合肥作底肥,覆介质12cm,将出芽的原原种顶芽向上摆放,间距10cm,覆平基质,浇水使基质或土壤保持湿润。5.3.3 管理原原种出苗后至魔芋成熟期前,喷施1% K2HPO4溶液或其它叶面肥 2-3 次,施复合肥 1-2 次。 网室或大棚内温度要保持在13 -30 以内,土壤湿度低于 60%, 空气湿度低于 80% 就应浇水。发现虫害可用敌杀死进行杀虫;若发现病株,立即将全株带土取出地外进行烧毁或深埋,同时用 1000 万单位农用链霉素兑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魔芋 组织培养 繁育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