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青海公路交通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doc
《进一步加强青海公路交通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一步加强青海公路交通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doc(12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进一步加强青海公路交通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政治稳定的保障,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政府顺利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条件和必要手段。自然灾害发生时,公路最容易受到直接破坏,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确保公路的安全畅通,高效保障救援队伍、机械设备的及时到位,已经成为我省公路交通工作的共识。一、青海省公路交通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的现状 以往谈到青藏高原,给人的感想就是荒凉闭塞的不毛之地。1949年,青海交通行业几乎空白,勉强能称之为公路的只有472公里,桥梁71座,二百余辆基本属于报废停驶的车辆。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带兴,交通先行,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公路交通建设,青
2、海交通从此昂首迈入新纪元。1949年至1957年,先后修复和新建了青藏、青康、甘青、宁张等十多条公路干线,柴达木盆地和牧区干线公路初通,全省公路交通初具规模,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动乱使得交通建设和工作举步维艰,发展曲折。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交通工作执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政策,公路交通建设进入了开创新局面时期,尤其是跨入21世纪后,青海交通进入规模大、投资多、质量高、进度快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时期,到2009年底,一个以二、三级路为主的青海“两横三纵”三条公路为主骨架的省道相接、地市相通、县乡连接的公路交通网初步形成,其中玉树、果洛、黄南等
3、藏区公路建设更是日新月异,昔日的险道危途现在变成了康庄大道,1080公里高海拔公路穿山越涧,成为沟通藏区、连接祖国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给农牧区带来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喜人变化。快速发展的青海公路拉近了青藏高原与内陆省市乃至世界的时空距离,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一)青海省公路交通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1、细致排查灾害隐患,提高统筹决策能力。公路作为长达数十至数百公里的带状构造物,跨越河湖沼泽,青海省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地质灾害频繁,自然条件恶劣,高寒冻土,雨雪不断,其对青南干线公路造成的危害不言而喻。近年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降水量增加,冰川、积雪和冰湖等高处固态
4、积水消融,诱发大量直接威胁公路安全的自然灾害,多处公路及设施、桥梁涵洞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为此,“十一五”以来,省公路局为提高养护保通资金使用效率,先后组织了公路灾害隐患专项排查、公路桥梁调查监测和安全隐患排查等活动,对全区公路易发频发灾害点、危旧桥梁做到了目标明确,资料完备,并对排查出来的灾害隐患制定了监测预警制度,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统筹决策能力。 2、完善公路交通发展规划,提高路网机动能力。青海路网整体尚不完善,路网密度不够、迂回通道少、机动能力弱,受资金等资源制约养护保通能力很低。因此,青海路网运营可靠性和安全性较差,一旦断通亦无处绕行,后果不堪设想。近年来,交通部门不断完善公路
5、交通发展规划,在路线的改建扩建中放远眼光,在公路选线及路基防护等方面狠下功夫,充分考虑公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尽可能地避让不良地质和水文地段,补强设计与防护设计力争科学合理、万无一失。与此同时,重点考虑了养护设施与养护、道段设施、养护料场、公路用地的选址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从根本上为不断提高交通保障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3、加大公路调查与评估力度,摸清路段各种病害。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等级低、高寒冻土等特点,青海公路病害种类繁多、程度不一,只有全面详尽掌握各个路段的病害种类、程度与正确防范处治措施,防患于未然,才是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的先觉条件。例如通过公路段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经过审慎评估,国道214线
6、、省道101线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多年冻土,214线鄂拉山至清水河段沿线多折冻土总里程357公里,省道101线军功至清珍山段分布有多个冻土110公里。101线有部分路段2005年建成沥青路面,由于对该地区多年冻土特性认识不足,在路基、路面设计中未采取措施,竣工后不久,部分即出现热融沉、冻胀,路基、路面产生裂缝等病害,K537+000至K547+000极为严重,2009年秋季作了工程维修,5年间因黑色路面的吸热作用,多年冻土产生融化,上限下移,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陷,最大沉降量达2040cm,涵台开裂,八字墙沉陷,使涵洞变形,养护部门难于养护维修,破坏程度严重。再如调研发现省会西宁市通往果洛州的重要
7、干线公路西(宁)果(洛)公路的红土山、黑土山路段,地质和地形条件十分复杂,由于受长期的构造活动的风化作用,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坡积、残积层较厚,斜坡岩土沿不利的结构层结合,易于产生不同程度的位移,公路建成后,出现滑塌、构造物被损现象,直到目前,此段路还是宁果线的“卡脖子”路段,经常阻断交通。掌握了这些基础数据意义重大,一是积极协调规划、设计部门,依据调查纪录的灾害类型、爆发规模等历史资料,对新改建公路完善设计,尽可能通过公路新改建工程提高公路防抗灾能力,降低后期养护保通难度;二是积极向交通厅、公路局申报灾害防治工程,通过专项的泥石流、滑坡治理等,努力消除易发频发灾害路段安全隐患,降低灾害直接破坏
8、力;三是积极配合交通运输部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争取资金支持加快改造现有危桥。 4、完善抢险保通机制,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我省公路局进一步完善了公路保通各项机制,基本做到了预案完善、组织有力、措施落实、反应迅速,努力提高公路在任何情况下快速恢复通行的能力。一是加强应急抢险物资储备管理工作。争取加大抢险保通经费投入,根据灾害分布和灾害类型配置保通机械设备和储备应急抢险物资,注重保通机械设备的适用性和机动能力;同步建立和完善应急保通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巩固和提高应急抢险物资的管理水平,及时调整和补充应急物资储备类型和数量,确保应急需要。加强保通机械、物资的日常管理工作,确
9、保保通机械、物资用于养护保通工作;采取集中培训、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机械操作手的各项技能,最大限度发挥机械设备在养护生产和抢险保通中的作用。二是建立应急保障机制和网络。通过完善公路交通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抢险、维护行业稳定等应急预案,构建国省干线应急保障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通讯网络建设,形成反应迅速、信息畅通、指挥高效、保障有力的应急机制,及时应对公路突发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等应急工作,保障公路在任何情况下快速恢复通行的能力。三是组建应急抢险队伍。按照“人员精干、技术精湛、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要求,在各级公路养护管理单位逐步组建应急抢险队伍,认真组织队伍应急演练,着力提高应急队伍的技能和素质
10、,增强队伍的快速反应和攻坚克难能力。四是认真履行保通责任,保障重点工程和重要运输任务需求。近年来我省交通建设加快发展,干线路网改造、农村公路建设规模大、项目多、涉及面广,公路保通任务繁重。公路保通坚持以保证社会车辆优先通行,服务基本建设和重要运输任务为总体要求,重点突出保通瓶颈路段,进一步完善公路保通预案,确保人员、设备、措施到位。五是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保障。围绕公路使用者的要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利用交通运输部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网和交通厅通信信息中心信息发布平台,加大即时路况信息的报送和发布,交通阻断路段的路况信息在规定时限内上报发布,形成连续的动态信息发布,向出行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公路交通信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进一步 加强 青海 公路交通 应急 保障 能力 建设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