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钢晶粒超细化工艺研究毕业论文.doc
《45钢晶粒超细化工艺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5钢晶粒超细化工艺研究毕业论文.doc(40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题 目: 45钢晶粒超细化工艺研究 学院(直属系): 中 央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年级、 专业: 2010年春 机 制 (本) 学 生 姓 名: 叶 林 伟 学 号: 1051001201076 指 导 教 师: 杨 林 建 完 成 时 间: 2012年3月8日 45钢晶粒超细化工艺研究2010年春机制本科学生: 叶林伟 指导教师: 杨林建摘 要对45钢采用不同循环淬火工艺进行晶粒超细化处理,并结合不同淬火温度、保温时间和淬火循环次数对处理过程中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分析得出了45钢晶粒细化的最佳工艺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在普通空气电阻炉中采用循环快速加热工艺细化45钢晶粒的最
2、佳热处理参数是:890加热,保温16min,水淬4次,可使奥氏体晶粒细化至 13级。在淬火温度一定时,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45钢马氏体板条变的细小;保温时间一定时,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其硬度随着提高,45钢淬火后的硬度提高到4352HRC之间。关键词: 晶粒细化 循环淬火 45钢 显微组织AbstractsThe grains in 45 steel were superfined by using different cycle quenching processe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quenching temperature, the
3、 quenching soaking time and the quenching cycle index on austenite grain siz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in common air resistance furnace, by the quick heating cyclic quenching technology, the best 45steels grain refining parameters of heat treatment are holding at 890,so
4、aking for 16 minutes and quenching in water 4 times, and that austenite grains of the steel were refined to grade 12. When the hardening temperature was determinate, the martensite structures plank became shorter and thinner along with the time growth; When soaking time was determinate, steel degree
5、 of hardness got an exaltation with the temperature ascension, The steels degree of hardness after quenching treatment can be increased to 4352HRC .Keywords: grain refinement cyclic quenching treatment 45steel microstructure目 录 第1章 绪论31.1 引言31.2 钢的强韧化机制及组织性能31.3 细化晶粒的工艺方法51.3.1细化晶粒的工艺方法51.3.2晶粒细化的目的
6、71.4 45钢的传统热工艺及用途81.5 热处理晶粒超细化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意义9第2章 实验原理102.1 实验原理102.1.1钢的加热奥氏体化转变102.1.2钢的淬火马氏体转变112.1.3快速循环淬火细化晶粒的原理112.2 实验工艺方案的确定122.2.1实验材料、设备及预备热处理方案的确定122.2.2淬火加热温度的确定122.2.3淬火加热保温时间的确定132.2.4淬火循环次数的确定132.2.5 45钢循环淬火工艺的总体方案142.2.6用正交法分析工艺过程142.3 晶粒度和硬度的测定17第3章 试验结果和分析讨论193.1实验结果193.1.1测定晶粒度时的金相组
7、织193.1.2循环淬火后显微金相组织243.2分析讨论252.2.1晶粒度测试结果的正交分析253.2.2金相显微组织分析283.2.3淬火工艺参数对45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83.2.4奥氏体晶粒大小和室温下组织大小的关系32第4章 结论34第5章 总结与体会 355.1总结 355.2 体会 35致谢词 36参考文献 37第1章 绪 论1.1. 引言多年来人们为提高钢铁材料的使用性能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 长期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 只有材料组织的细化处理是同时提高材料强度和韧性最为有效途径。细晶强化的特点是: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提高韧性或保持韧性和塑性基本不下降。而其他强化手段,都是在
8、强度提高的同时韧性下降,因此只有细晶强化才能保证高强度钢的使用安全性。20世纪50年代,Hall-Petch提出s=0+Kd-1/2的晶粒尺寸和屈服强度关系以后,Petch又进一步发现冷脆转变温度Tc与晶粒尺寸d有Tc=A-Blnd-1/2关系,说明细晶钢能改善并提高钢材低温脆断能力。因此,细化晶粒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强韧化手段,通过细化奥氏体晶粒可以细化马氏体束尺寸,从而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还可以改善钢的耐延迟断裂性能和抗疲劳性能;随着超细晶粒或超细组织的形成,可以把屈服强度大幅度提高,这是固溶强化、弥散强化及形变强化等手段不可比拟的。所以,细晶技术应当是研究提高材料强韧性的首选途径。1.2.
9、钢的强韧化机制及组织性能1.2.1 钢的强韧化机制钢的强韧化技术可分为强化与韧化两个方面1。钢的强化是指使金属强度(主要是屈服强度)增大的过程。金属的强度一般指金属材料对塑性变形的抗力,发生塑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越高,强度也就越高。钢的强化技术主要有:一、固溶强化固溶强化的出发点是以C或合金元素作为溶质原子阻碍位错运动。其强化机制为:由于溶质原子与基体金属原子大小不同,因而使基体的晶格发生畸变,造成一个弹性应力场。应力场与位错本身的弹性应力场交互作用,增大了位错运动的阻力,从而导致强化。二、第二相强化(沉淀强化、弥散强化)第二相粒子可以有效的阻碍位错运动。运动着的位错遇到滑移面上的第二相粒子时,
10、或切过或绕过,这样滑移变形才能继续进行。这一过程要消耗额外的能量,故需要提高外加应力,所以造成强化。弥散强化是钢中常见的强化机制。例如,淬火回火钢及球化退火钢都是利用碳化物作弥散强化相。三、位错强化位错强化也是钢中常用的一种强化机制,主要着眼于位错数量与组态对钢塑变抗力的影响。金属中位错密度高,则位错运动时易于发生相互交割,形成割阶,引起位错缠结,因此造成位错运动的障碍,给继续塑性变形造成困难,从而提高钢的强度。其强化量与金属中的位错密度有关。位错密度提高所带来的强化效果有时是很大的。金属中的位错密度与变形量有关,变形量越大,位错密度越大,钢的强度则显著提高,但塑性明显下降。四、应变硬化(加工
11、硬化)在塑性变形中,随着金属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金属的机械性能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即随着变形量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上升,塑性、韧性下降。这种加工硬化是金属材料的一种重要特性,可被用作强化金属的一种方法,对于一些不能用热处理强化(固态下无相变)的材料尤为重要。钢韧化技术主要有:晶粒微细化,钢质纯净化(除去其有害的杂质元素),韧性相的利用等实践证明:超细晶粒处理(使组织微细化)不仅提高钢的强度,又改善其塑性和韧性,并使其脆性转化温度(或ITT)降低。而其它强化机制均对韧性有害因此,超细晶粒处理及组织微细化是提高钢强韧性的有效手段。1.2.2 钢的组织性能钢的力学性能1 (如强度、塑性、韧性及疲劳
12、性能等)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它的组织状态,影响钢组织状态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1)钢的化学成分设计。主要合金元素有C、Si、Mn、Cr、Ni等;有害杂质元素及其含量,如P、S、O等。前者含量多少决定了钢的组织成分及其各相的相对数量;后者对钢中的有害夹杂物的种类、形态、大小及分布有重要影响。(2)钢材的冷、热塑变形(热轧及冷拔等)与回复、再结晶现象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钢的组织和性能 比如:控制轧制、连续轧制及反复轧制,可获得超细晶粒或亚晶粒结构和良好的强韧性配合,特别是通过快速、连续、控制性生产等手段,实现简化工序、节约钢材的加热次数并显著改善钢材的组织和性能的匀质性,从而达到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
13、(3)钢的热处理技术,例如钢的退火、正火、铅淬火及油淬火、回火等,无论是预备或最终热处理技术,它们均在相当范围内改善钢的组织和性能。其中有些热处理技术是决定了产品的组织状态(匀细程度)及力学性能水平。1.3. 细化晶粒的工艺方法1.3.1 细化晶粒的工艺方法一般把钢的晶粒度细化到10级以上的处理方法称为“晶粒超细化处理” 9。经过超细化处理后淬火,可使钢获得高的屈服强度、韧性和低的韧脆转化温度。常用的细化方法有:形变诱导相变、快速循环加热淬火法、形变热处理细化方法、电磁场处理细化方法、微合金化细化方法。 本文研究的是快速加热循环淬火法。1.形变诱导相变细化形变诱导相变 ( st rain in
14、duced t ransformation)是将低碳钢 (一般 w (C) 0125 %) 加热到稍高于奥氏体相变 (AC3 ) 温度以上 , 对奥氏体施加连续快速大压下量变形 , 从而可获得超细的铁素体晶粒。在变形过程中 , 形变能的积聚使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相变点Ad3温度上升 , 在变形的同时发生铁素体相变 , 并且变形后进行快速冷却 , 以保持在形变过程中形成的超细铁素体晶粒。在形变诱导相变细化技术中 , 变形温度和变形量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参量 , 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及形变量的增加 , 应变诱发铁素体相变的转变量增加 , 同时铁素体晶粒变细。2.快速循环加热淬火细化采用多次循环加热淬火(
15、circle heating quenching) 冷却方法可有效细化材料的组织。其具体工艺是将钢由室温加热至稍高于Ac3的温度在较低的奥氏体化温度下短时保温,然后快速淬火冷却至室温,再重复此过程。每循环一次奥氏体晶粒就获得一定程度的细化,从而获得细小的奥氏体晶粒组织。研究表明,一般循环34次细化效果最佳, 当循环 67 次时,其细化程度达到最大。这种处理工艺的关键在于升温速度和冷却速度,基本要求是加热和冷却速度都要快,当不能实现急热和急冷时,不能明显细化晶粒,这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3.形变热处理细化形变热处理( deformation heatint reatment)工艺有
16、许多,但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将钢在较低的奥氏体化温度进行变形,然后淬火;其二,是将淬火后的钢进行冷变形,然后奥氏体化再淬火。第一种形变热处理工艺,是将钢加热到稍高于AC33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到达完全奥氏体化,然后以较大的压下量使奥氏体发生强烈变形,之后等温保持一段时间,使奥氏体进行起始再结晶,并于晶粒尚未开始长大之前淬火,从而获得较细小的淬火组织。这种工艺对组织的细化有一定的限度,从许多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可知,这种工艺可获得的最小晶粒尺寸为 5m 左右,达到最小极限的原因可理解为由于在高温下原子的高速扩散,促进细小晶粒长大之故。但也人报道,尽管对于高碳高合金钢在合适的变形速率条件下进行形
17、变热处理,可能使其晶粒细化到1m以下。4.磁场或电场处理细化强磁场或电场可使奥氏体和铁素体的 Gibbs 自由能降低,从而提高Ac3温度。目前该技术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应用于钢铁材料组织细化处理过程中,一是在热轧过程中采用间断施加磁场或电场的方法改变Ac3温度,反复进行奥氏体/铁素体相变,可促进铁素体晶粒细化;二是外加磁场或电场使 Ac3温度的上升现象,可增大淬火冷却时从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相变驱动力,即可获得与增大过冷度相同的效果,从而增加马氏体的形核率,并且降低其生长速度,达到组织细化的目的。在强磁场或电场淬火时,具有随着场强度的增大,获得的淬火马氏体的尺寸就越细的规律。因此,利用磁场或电场
18、提高Ac3温度的原理可有效地应用于晶粒细化技术。5.微合金化细化方法通过对钢铁材料合金化也可有效细化晶粒,其原因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 其一是一些固溶合金化元素(如W,Mo等)的加入提高了钢的再结晶温度,同时可降低在一定温度下晶粒长大的速度;其二是一些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 Nb,V,Ti 等)与钢中的碳或氮形成尺寸为纳米级的化合物,它们对晶粒的增长起到强烈的阻碍作用,并且这种纳米级的化合物所占的体积分数为2 %时,对组织的细化效果最好。Nb是钢中常加的微合金化元素,它在钢中通常形成 Nb(C,N)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在一般钢中析出的鼻子尖温度为 900 左右,钢在不被施加热加工而直接冷却时一般不
19、析出 Nb(C,N),只有在热加工时才有大量的析出,此现象可被称为应变诱导析出,因此,在热加工及钢的再结晶过程中,其细化晶粒的效果最佳。Nb的加入在没有热加工的条件下,它可使奥氏体的晶粒尺寸细化到6m。在钢中加入 Ti 也可显著细化钢的奥氏体晶粒。单纯的合金化细化技术对钢铁材料组织细化有较大的局限性,它往往是结合一定的热处理工艺进行综合细化,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1.3.2 晶粒细化的目的钢铁材料晶粒超细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常温下的机械性质,特别是强度。多晶金属的强度与晶粒直径d之间的HallPeteh关系2如下:= o+d-12(1)这是众所周知的经验关系式,其中o、 后是常数。虽然(1)式是对
20、软钢的下屈服应力而言,但图1.1所示的这一关系可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该图由Hansen总结,图中画出了原始数据点连线(除纯铜以外)。从所画数据点范围可以看出,对于铁和铝,常规情况下得到的最小晶粒尺寸约几十m。图2.2还将常规晶粒尺寸材料所得的直线延长到超细晶粒一侧。假定在超细晶粒区域相同关系成立,则铁的晶粒可从10m细化到lm,使其强度达到25倍以上。另外,由于铁中的HP线斜率(1)式中的值)比其他金属大,因此通过晶粒细化便可以达到更高的强度水平。此预测就是钢的晶粒超细化动机之一。图1.1 Hansen总结的各种金属材料的屈服应力均晶粒尺寸问的HP关系HP关系不仅限于屈服应力,而且对于某个应变
21、量的变形应力、拉伸强度、韧性断裂应力以及解理断裂应力等也是经验上成立的。马氏体钢的0、2与原奥氏体晶粒尺寸,以及“束”的尺寸有HP关系。另外,虽然在高强度一侧有饱和倾向,但已知各种钢的疲劳极限大体上与拉伸强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预期晶粒的细化经过静态强度的提高后,也能带来疲劳强度的提高。进而,在解理断裂情况下,断裂韧性与晶粒直径之间,HP关系成立;在韧性断裂情况下,断裂韧性值与晶粒尺寸之间的HP关系成立。但是,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断裂韧性值也有增大的情况,而晶粒细化并不一定带来韧性的提高。关于韧性:以前得到的晶粒尺寸大于10m左右的材料,不存在细化晶粒损害韧性的情况。一般认为,晶粒细化是可以作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5 晶粒 细化 工艺 研究 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