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oc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oc(2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国家经委 公安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582国家经委、公安部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第三章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防火间距第三节 消防车道第四章 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第一节 防火和防烟分区第二节 防火墙和隔墙第三节 电梯井和管道井第四节 防火门和防火卷帘第五节 屋顶金属承重构件和变形缝第五章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疏散楼梯间和楼梯第三节 消防电梯第六章 消防给水和固定灭火装置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消防用水量第三节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消防水池和室外消火栓第四节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室内消火栓和消防水
2、箱第五节 消防水泵房第六节 固定灭火装置第七章 防烟、排烟和通风、空气调节第一节 防烟、排烟第二节 通风和空气调节第八章 电 气第一节 消防电源及其配电第二节 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第三节 灯 具第四节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消防控制室附录一 名词解释附录二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附录三 本规范用词说明第一章 总 则第101条 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和减少高层民用建筑火灾的危害,特制定本规范。第102条 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针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的特点,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保障安全、方便使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第103条 本
3、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民用建筑及与其相连的附属建筑:一、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其他民用建筑。本规范不适用于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民用建筑和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民用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注: 建筑高度为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女儿墙的高度。屋顶上的了望塔、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和层数内;住宅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不超过15米者,不计入层数内。第104条 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设
4、计标准、规范的要求。第二章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第201条 高层民用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一般可按表201分类。建 筑 物 分 类 表201名 称 一 类 二 类 高级住宅 居住建筑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普通 十至十八层的普通住宅 住宅 医院 建筑高度不超过50米的教学 百货楼 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 展览楼 科研楼、图书楼、档案楼 财贸金融楼 省级以下的邮政楼等 电信楼 广播楼 公共建筑省级邮政楼 高级旅馆 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图书 楼、档案楼 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教学楼 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 研楼、图书楼、档案楼等 注: 高级旅馆系指建筑标准高、功
5、能复杂、可燃装修多、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旅馆; 高级住宅系指建筑标准高、可燃装修多、设有空气调节系统或空气调节设备的住宅; 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图书楼、档案楼系指性质重要,建筑标准高,设备、图书、资料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后损失大、影响大的办公楼、科研楼、图书楼、档案楼。第202条 高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两级。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202的规定。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表202 耐 燃烧性能和耐 火 一 级 二 级 火极限(小时) 等 构件名称 级 防 火 墙 非燃烧体 400非燃烧体 400 承重墙,楼梯间、电梯非燃烧体 300非燃烧体 250 井和住宅单
6、元之间的墙 墙 非承重外墙、疏散走道非燃烧体 100非燃烧体 100 两侧的隔墙 房 间 隔 墙 非燃烧体 075非燃烧体 050 柱 非燃烧体 300非燃烧体 250 梁 非燃烧体 200非燃烧体 150楼板、疏散楼梯、屋顶 非燃烧体 150非燃烧体 100 承 重 构 件 吊顶(包括吊顶搁栅) 非燃烧体 025难燃烧体 025注: 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必须加设防火保护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本表相应构件的规定; 在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的房间隔墙,如执行本表的规定有困难时,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小时的难燃烧体或耐火极限不低于03
7、0小时的非燃烧体; 与二级耐火等级高层主体建筑相连的附属建筑不上人的屋顶,其承重构件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小时的非燃烧体; 各种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可按附录二确定。第203条 一类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与高层主体建筑相连的附属建筑,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物的地下室,其耐火等级应为一级。第204条 建筑物内存放图书、资料、纺织品等可燃物的平均重量超过200公斤平方米的房间,如不设自动灭火设备时,其梁、楼板和隔墙的耐火极限应按本规范第202条的规定提高050小时。第三章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311条 在进行总平面设计时,应根
8、据城市规划,合理确定高层民用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高层民用建筑不宜布置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厂(库)房,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贮罐以及可燃材料堆场附近。注:厂房、库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易燃、可燃液体的划分应按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第312条 燃油、燃气的锅炉,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应设在专用的房间内。上述房间不宜布置在高层主体建筑内,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布置时,应采取下列防火措施:一、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面、下面或贴邻,并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00小时的隔墙(包括变压器室之间的隔墙)和200小时的楼板与其它
9、部位隔开,如必须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二、锅炉房、变压器室应布置在底层靠外墙部位,并应在外墙上开门。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均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米的防火挑檐;三、变压器下面应有贮存变压器全部油量的事故贮油设施。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均应设有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四、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和固定灭火装置。注:上述房间如布置在与高层主体建筑相连的附属建筑内,应符合本条第一、二、三款的要求。第313条 消防控制室宜设在建筑物的底层或地下一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小时的隔墙和200小时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第314条 建筑物内如附设观众厅、会议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宜设在底层或二
10、、三层;如附设托儿所、幼儿园时,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底层或二、三层靠近安全出口的部位。第315条 建筑物的地下室不宜设置人员密集的厅、室,如必须设置时,其面积不应超过300平方米。第316条 高层主体建筑的底部至少有一长边或有三分之一的周边长度不应布置与其相连的高度在5米、进深在4米以上的附属建筑。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第317条 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汽车停车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小时的隔墙和200小时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单独的出口。第318条 在高层民用建筑内使用可燃气体时,应采用管道供气。使用可燃气体的部位宜设在靠外墙且通风良好的房间内。第二节 防火
11、间距第321条 高层民用建筑物之间及高层民用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均不应小于表321的规定。建筑物的防火间距 表321防火间距 建筑类别高层民用建筑 其它民用建筑 (米) 主体 耐 火 等 级 附属建筑高层民用建筑 建筑 一、二级三级四级 主 体 建 筑 13 13 13 1518 附 属 建 筑 13 6 6 7 9 注: 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突出可燃构件时,则应从其突出的部分外缘算起; 其它民用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应按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两座建筑物相邻的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相邻的两座建筑物,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
12、不低于二级、屋顶不设天窗、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小时且相邻的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4米; 相邻的两座建筑物,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开口部位设有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和水幕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4米。第322条 高层民用建筑与小型的易燃、可燃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和化学易燃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22的规定。建筑物与贮罐、易燃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 表322防火间距 高 (米) 层 民 主体建筑 相连的 用 附属建筑 建 名称和贮量 筑 20立方米 35 30 易燃液体贮罐 2040立方米 40 35 100
13、立方米 35 30 可燃液体贮罐 100200立方米 40 35 100立方米 30 25 可燃气体贮罐 100500立方米 35 30 1吨 30 25 化学易燃物品库房 15吨 35 30 注:贮罐的防火间距应从距建筑物最近的贮罐外壁算起。第323条 高层民用建筑与厂(库)房,煤气调压站,液化石油气气化站、混气站和城市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瓶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23的规定。第三节 消防车道第331条 建筑物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如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物的总长度超过220米时,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建筑物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
14、人行通道(可利用前后穿通的楼梯间),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80米。第332条 建筑物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米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第333条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消防车道。第334条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米,其路边距建筑物外墙宜大于5米,道路上空如遇有障碍物时,路面与障碍物之间的净空不应小于4米。建筑物与厂房、库房、调压站等的防火间距 表323防火间距 高层民用建筑 一类 二类 (米) 主体相连的主体相连的 建筑附 属建筑附 属名 称 建 筑 建 筑丙、丁、戊类厂 耐火一、二级2015 1513 (库)房 等级三、四级2520 2015 煤气调
15、压站(进口压力30公斤平方厘米) 2520 2015 液化石油气气化总贮量 20 4540 4035 站、混气站 2040 5045 4540 (立方米)城市液化石油气 供应站瓶库 10 2520 2015 注:液化石油气气化站、混气站的贮罐,其单罐的容积不宜超过10立方米。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尺寸不宜小于15米15米。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辆的压力。第335条 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高均不应小于4米,如穿过门垛时,其净宽不应小于35米。第336条 消防车道靠建筑物一侧不应布置妨碍登高消防车辆操作的绿化、架空管线等。第四章 防火、防烟分区和
16、建筑构造第一节 防火和防烟分区第411条 高层民用建筑内应设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表411的规定。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平方米) 表411名 称每层每个防火分区 一类建筑 1,000 二类建筑 1,000 地下室 500 注: 设有自动灭火设备的防火分区,其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一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 高层主体建筑与相连的附属建筑之间,如设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施时,其附属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可按本表增加一倍。第412条 建筑物内如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马廊、开敞楼梯、自动扶梯、传送带、跨层窗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
17、个防火分区,其面积之和不应超过本规范第411条的规定。第413条 需设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米的房间,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50厘米的梁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平方米,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第二节 防火墙和隔墙第421条 防火墙不宜设在、形等建筑物的转角处。如设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米。如相邻一侧装有耐火极限不低于100小时非燃烧体固定窗扇的采光窗时,可不受距离限制。第422条 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米。如相邻一侧装有耐火极限不低于100小时非燃烧体固定窗扇的采光窗时
18、,可不受距离限制。第423条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如必须开设时,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20小时的防火门窗。第424条 输送可燃气体和易燃、可燃液体的管道,均严禁穿过防火墙;其它管道也不宜穿过防火墙,如必须穿过时,应采用非燃材料将其周围的空隙紧密填塞。穿过防火墙处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非燃材料。第425条 建筑物内的主要分隔墙,应砌至梁板的底部。管道穿过隔墙、楼板时,应采用非燃材料将其周围的空隙紧密填塞。第426条 附设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固定灭火装置的设备室(如钢瓶室、泡沫站等),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小时的隔墙和200小时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隔墙的门应采用甲级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层 民用建筑 设计 防火 规范
